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9078发布日期:2022-08-09 23:2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


背景技术:

2.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代世界性问题,在危害人群健康的环境污染中,噪声仅次于空气污染而位列第二。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听力、睡眠、生理、心理及周围环境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声环境质量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噪声控制已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噪音,现有降低变电站噪音的结构多采用隔音法,吸收噪音效率低同时降低噪音的效果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实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可以有效吸收噪音,并将噪音转化为动能消耗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包括混凝土砖墙、多孔吸声结构和空腔共振结构;
5.混凝土砖墙:其内部均匀分布有混凝土砖墙孔洞;
6.多孔吸声结构:其包括第一木质板和空心三菱柱,所述第一木质板设置于混凝土砖墙的左侧面,空心三菱柱均匀设置于第一木质板的左侧面;
7.空腔共振结构:其设置于第一木质板的左侧面,空心三菱柱均位于空腔共振结构的内部,通过薄板共振将声波转化为动能消耗掉,空腔共振在吸收声波的同时反弹声波,反弹的声波和原始声波发生干涉进一步加强消音。
8.进一步的,所述多孔吸声结构还包括和三菱柱孔洞,所述三菱柱孔洞分别均匀设置于空心三菱柱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多孔空心三菱柱与空气接触面大有较强的吸音效果。
9.进一步的,所述空腔共振结构包括密封板、第二木质板和第二木质板孔洞,所述密封板分别设置于第一木质板左侧面的边缘处,密封板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木质板,第二木质板的左侧面均匀设置有第二木质板孔洞,空心三菱柱均位于第二木质板右侧,空腔共振可以吸收和反弹声波。
10.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木质板左侧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还包括吸音泡沫,所述吸音泡沫设置于第二木质板的左侧表面中部,具有良好的吸音作用。
12.进一步的,还包括金属板孔洞和金属板,所述金属板设置于连接板的左侧面,金属板位于吸音泡沫的左侧,金属板的左侧表面均匀设置有金属板孔洞,穿孔板共振有较大的的吸音力。
13.进一步的,还包括金属薄板,所述金属薄板均匀设置于金属板的左侧面,吸收声能
转化为热能从而进行吸音。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15.1、当声波触碰到金属板上的金属薄板时,金属薄板在声波交变压力激发下被迫振动,使板心弯曲变形,出现了板材内部摩擦损耗,将机械能变为热能,一部分声波通过金属板上的金属板孔洞时,引起金属板孔洞内的空气发生震动将一部分声波转化为热能然后经金属板吸收。
16.2、当声波通过吸音泡沫时,吸音泡沫上的开孔软泡对声波进行吸收,削弱的声波通过第二木质板孔洞进入空腔后,在空腔内震动并反弹,反弹的声波和原始声波发生干涉进行消音,当反弹的声波和原始声波进入三菱柱孔洞时,引起孔洞内空气的震动,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使声能转化为热能然后被第一木质板吸收释放掉。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剖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剖视侧视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剖视正视示意图。
21.图中:1混凝土砖墙、2多孔吸声结构、21第一木质板、22空心三菱柱、23三菱柱孔洞、3空腔共振结构、31密封板、32第二木质板、33第二木质板孔洞、4连接板、5金属板、6吸音泡沫塑料、7金属板孔洞、8金属薄板、9混凝土砖墙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包括混凝土砖墙1、多孔吸声结构2和空腔共振结构3;
24.混凝土砖墙1:其内部均匀分布有混凝土砖墙孔洞9,混凝土砖墙1为多个混凝土砖砌筑而成的墙体结构;
25.多孔吸声结构2:其包括第一木质板21和空心三菱柱22,第一木质板21设置于混凝土砖墙1的左侧面,空心三菱柱22均匀设置于第一木质板21的左侧面,多孔吸声结构2还包括和三菱柱孔洞23,三菱柱孔洞23分别均匀设置于空心三菱柱22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当声波进入三菱柱孔洞23时,引起孔洞内空气的震动,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使声能转化为热能然后被第一木质板21吸收释放掉;
26.空腔共振结构3:其设置于多孔吸声结构2的左侧面,空腔共振结构3包括密封板31、第二木质板32和第二木质板孔洞33,密封板31分别设置于第一木质板21左侧面的边缘处,密封板31的左侧面设置有第二木质板32,第二木质板32的左侧面均匀设置有第二木质板孔洞33,空心三菱柱22均位于第二木质板32右侧,还包括连接板4,连接板4分别设置于第
二木质板32左侧面的边缘处,还包括吸音泡沫6,吸音泡沫6设置于第二木质板32的左侧表面中部,当声波通过吸音泡沫6时,吸音泡沫6上的开孔软泡对声波进行吸收,削弱的声波通过第二木质板孔洞33进入空腔后,在空腔内震动并反弹,反弹的声波和原始声波发生干涉进行消音;
27.其中:还包括金属板孔洞7和金属板5,金属板5设置于连接板4的左侧面,金属板5位于吸音泡沫6的左侧,金属板5的左侧表面均匀设置有金属板孔洞7,当声波通过多孔洞金属板5时,引起金属板孔洞7内的空气发生震动将一部分声波转化为热能然后经金属板5吸收。
28.其中:还包括金属薄板8,金属薄板8均匀设置于金属板5的左侧面,金属薄板8吸收声波发生震动,将声波转化为热能消耗掉。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电站的吸音墙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声波触碰到金属板5上的金属薄板8时,金属薄板8在声波交变压力激发下被迫振动,使板心弯曲变形,出现了板材内部摩擦损耗,将机械能变为热能,一部分声波通过金属板5上的金属板孔洞7时,引起金属板孔洞7内的空气发生震动将一部分声波转化为热能然后经金属板5吸收,当声波通过吸音泡沫6时,吸音泡沫6上的开孔软泡对声波进行吸收,削弱的声波通过第二木质板孔洞33进入空腔后,在空腔内震动并反弹,反弹的声波和原始声波发生干涉进行消音,当反弹的声波和原始声波进入三菱柱孔洞23时,引起孔洞内空气的震动,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使声能转化为热能然后被第一木质板21吸收释放掉。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