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固铁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4019发布日期:2022-09-03 01:0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加固铁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塔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固铁塔的结构。


背景技术:

2.部分建成时间长的老旧高压线铁塔,因为建成时间与现今距离较久,建设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导致部分老旧高压线铁塔的基础相对较小、埋深较浅,使得高压线铁塔的抗拔承载力已经不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特别是位于地势较高的山脊上的高压线铁塔,铁塔的岩石地基在长时间的自然风化作用或由于邻近建设工程对山体进行了开挖等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大量高压铁塔面临着基础抗拔安全储备不足的问题,而拆除重新建设的成本较高,重新建设时对周边的电力传输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故拆除老旧高压线铁塔重新建设难以实现,需要一种能够对高压线铁塔进行加固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加固铁塔的结构,以对现有高压线铁塔进行加固。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固铁塔的结构,包括按压单元和预应力锚固单元,按压单元包括地梁和多个加固件,多个加固件均与地梁固定;预应力锚固单元包括多根锚固件,锚固件的下端沿竖向贯穿地梁并将地梁向下按压。
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6.1.本方案中的加固件按压在铁塔下部的钢结构上,将铁塔向下按压,从而增大铁塔的抗拔承载力,避免铁塔倾斜。而锚固件向下锚入铁塔下方的山石内,在对地梁进行锚固的同时,施工时将锚固件穿过山石风化区域后锚入足够深度的中风化岩石地基中,能够为锚固件施加预应力,将锚固件的被动受力变为主动受力,故通过锚固件能够对地梁进行固定,且在对铁塔进行固定时,大幅提高铁塔的抗拔承载力,减小变形。
7.2.本方案是通过多根锚固件对地梁进行锚固,再通过地梁和加固件对铁塔进行固定,故锚固件的预应力能够传递至地梁和加固件上,从而使得地梁和加固件能够对铁塔下端的各侧边向下按压,有效提高铁塔各个方向上的抗拔承载力。
8.3.本方案是对老旧铁塔的加固结构,在施工时不需要拆除老旧铁塔重新建造,施工的工期短、成本低、结构安全可靠,经过发明人对现有老旧铁塔进行加固并进行评估后,预计使用年限至少为50年,耐久性好。
9.进一步,地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1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地梁相邻侧壁首尾相连,使得锚固件的预应力能够传递至地梁的各处,从而使得地梁能更好的对铁塔进行固定。
11.进一步,锚固件的数量大于等于地梁的顶角的数量,且地梁的顶角位置也设有锚固件。
1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顶角位置的锚固件能够更好的对地梁进行固定,且当地梁为格构式时,锚固件能同时对地梁的相邻侧壁进行固定,从而提高施工速度。
13.进一步,锚固件为锚索。
1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与杆状相比,锚索由若干根钢绞线组成,故锚索能够发生弯曲变形,在施工前,可将锚索收卷进行运输,运输更为方便;施工和使用时,锚索能够弯曲也可避免锚索发生弯曲变形导致锚固效果减弱。
15.进一步,地梁的边长大于铁塔下端的边长,且地梁套设在铁塔下端。
1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老旧铁塔地基的宽度通常小于现今铁塔的地基,本方案中的地梁的边长较大,在对铁塔进行固定时更为稳固,固定效果更好。
17.进一步,地梁上固定有加强杆,加强杆两端分别与地梁两相对侧壁固定。
18.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加强杆能够将地梁两相对侧壁固定,避免地梁变形,进一步提高铁塔的抗拔承载力。
19.进一步,加强杆与地梁连接位置也设有锚固件,并将加强杆和地梁向下按压。
2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位于加强杆与地梁连接位置的锚固件能够将加强杆和地梁进行连接,提高安装速度。
21.进一步,加强杆的数量大于等于两根,至少两根加强杆相互交叉,加强杆的交叉位置也设有锚固件,且锚固件沿竖向贯穿加强杆并将两根加强杆向下按压。
2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位于两根加强杆交叉位置的锚固件能够将两根加强杆进行连接,从而对分别与两根加强杆连接的地梁的侧壁进行定位,进一步避免地梁变形,提高铁塔的抗拔承载力。
23.进一步,加固件为杆状,且加固件的两端分别与地梁的相邻侧壁固定。
2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加固件按压在铁塔下端的钢结构或者下侧的底座上,用于将铁塔向下按压,当加固件损坏,需要重新修建加固结构时,本方案中的加固件能更轻松的进行拆除,从而方便对加固结构进行更换。
25.进一步,加固件为板状,且加固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加固件的相邻侧壁分别与地梁的相邻侧壁固定。
26.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加固件的强度更大,受力时更不容易发生变形。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地梁1、加固件2、横梁21、板体22、加强杆3、锚固件4、基础5。
32.实施例1
33.一种用于加固铁塔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按压单元和预应力锚固单元,按压单元包括地梁1和四个加固件2,本实施例中的地梁1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地梁1为格构式。地梁1的边长大于铁塔下端的边长,且地梁1套设在铁塔下端的基础5上。加固件2为杆状,加固件
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地梁1两相对侧壁上,与地梁1的两相对侧壁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加固件2同时按压在铁塔下端,将铁塔向下按压。
34.地梁1上设有两根加强杆3,两根加强杆3呈十字形分布,且两个加强杆3的端部分别连接在地梁1的四个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的地梁1、四个加固件2和两个加强杆3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进行整体现浇,故本实施例中的地梁、加固件和加强杆固定连接。且本实施例中的加固件2穿过铁塔下端纵横交错的钢结构之间的缝隙或者按压在铁塔下方的底座上,对铁塔进行定位、加固,当使用一定年限需要对加固结构进行更换时,本实施例中的加固件2能更轻松的拆除。
35.预应力锚固单元包括九根锚固件4,本实施例中的锚固件4采用目前由若干根钢绞线组成的锚索,九根锚索分别与地梁1的四个顶角、加强杆3与地梁1侧壁的交叉位置以及两根加强杆3顶角交叉位置相对,以位于加强杆3与地梁1侧壁的交叉位置的锚固件4为例,锚固件4的下端贯穿对齐的加强杆3端部和地梁1的侧壁,锚固件4上端的外锚头按压在地梁1上,将地梁1和加强杆3向下按压。
36.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7.安装时,加固件2按压在铁塔下端的结构或者基础5上,将铁塔向下按压,然后将锚固件4正下方的山石中施工出锚孔,直到锚孔延伸至中风化基岩内。然后将锚索的下端置入锚孔内,并向锚孔内泵送入水泥砂浆,通过凝固的水泥砂浆对锚索和锚孔侧壁进行固定,形成锚固力,通过锚索对地梁1和加固件2施加预应力,对铁塔进行加固。
38.实施例2
3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加固件2为板状,且加固件2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本实施例中的加固件2也与地梁整体浇筑成型,且浇筑的混凝土固定在铁塔底部的钢结构上,并按压在铁塔底部的基础5上,同样能够对铁塔进行固定。与实施例1中的加固件2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加固件2在浇筑时,浇筑的混凝土同时包覆在铁塔下端纵横交错的钢结构或者铁塔下侧的底座上,使得加固件2与钢结构或者底座连接为一个整体,故对铁塔的加固效果更好。
40.实施例3
41.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加固件2包括板体22和横梁21,其中横梁21的两端分别与地梁1相邻侧壁连接,板体22位于横梁21与地梁1两相邻侧壁之间,且板体22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本实施例中的板体22、横梁21和地梁1也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好,且板体22的厚度小于横梁21的厚度。与实施例2相比,在板体22已经达到固定要求的情况下,板体22的厚度小于横梁21的厚度使得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更少,更适合在较为偏远、材料运输不便的地区使用。
4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