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套式伞柱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00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套式伞柱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用的主要零部件,特别是一种适宜大型遮阳伞使用,将上、下段伞柱连接成一整体的双套式伞柱连接件。
现有的大型遮阳伞因伞柱为落地式长度较长,并多数由不同直径的管体制成上、下两段伞柱、以直接紧配或加止动螺钉固定连接,若碰到大风上段伞柱还会从下段伞柱中拔出或折断,影响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套式伞柱连接件,能将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伞柱连接成一整体,而连接处牢固、可靠,不会发生拔出、折断现象,使用方便、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双套式伞柱连接件由固定螺钉、伞柱组成,而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伞柱用衬伞柱及由弹簧与锁柱连接成的锁扣和固定螺钉连接成整体组成。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与上、下伞柱连接成一体)。
图2.
图1的A-A向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上、下伞柱(2)、(7)由直径完全相同或不同的管体制作成,在上伞柱(2)的末端面,下伞柱(7)的首端面紧套由塑料制成的装饰圈(6),上伞柱(2)下端的两对称位置上分别有一通孔,下伞柱(7)上端一侧壁上有两螺孔。
弹簧(4)两端紧嵌固定在两锁柱(5)端部的盲孔内构成锁扣(10)或弹簧(4)的一端紧嵌固定在一锁柱(5)端部的盲孔内构成锁扣图省略。
衬伞柱(3)由直径稍小于上、下伞柱(2)、(7)的管体制作,其上端分别有两与上伞柱(2)上通孔配合的通孔,下端有与下伞柱(7)配合的两螺孔。
先将锁扣(10)放入衬伞柱(3)内,再将锁柱(5)扣入其上的通孔内,在衬伞柱(3)的两端口分别塞入管盖(1),将带锁扣(10)的衬伞柱(3)分别套进上、下伞柱(2)、(7)的末端及首端,在衬伞柱(3)的下端用固定螺钉(9)将绳索止动卡(8)及下伞柱(7)固定连接成一体,衬伞柱(3)的上端用其上的锁柱(5)扣在上伞柱(2)的通孔内,使上伞柱(2)和衬伞柱(3)连接成一体。
若要将伞柱拆卸开,只要用手将两锁柱(5)向管内方向压,使锁柱(5)脱离与上伞柱(2)的连接,再往外拔出上伞柱(2)就可拆开。若还要拆掉下伞柱(7),只需将固定绳索止动卡(8)的固定螺钉(9)拆开就可拉出下伞柱(7)。
同理也可用锁扣(10)将衬伞柱(3)与下伞柱(7)连接成一体。
根据需要也可将两段以上的不同长度,不同直径或相同直径的伞柱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因采用衬伞柱将上、下伞柱连接成一体的结构,加强了连接处的强度,风大时也不会发生拔出、折断现象,牢固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可使上、下伞柱的外径尺寸一样,但也适合连接外径尺寸不一样的上、下伞柱。采用锁扣结构使上伞柱或下伞柱与衬伞柱连接成一体,不需用工具就可装拆,使用方便,快速。伞柱可由多段组成,便于运输,又可根据需要高度进行调节,使用灵活,扩大了使用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双套式伞柱连接件,由固定螺钉(9),伞柱组成,其特征在于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伞柱用衬伞柱(3)及由弹簧(4)与锁柱(5)连接成的锁扣和固定螺钉(9)连接成整体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弹簧(4)两端紧嵌固定在两锁柱(5)端部的盲孔内构成锁扣(10),在上伞柱(2)的末端面,下伞柱(7)的首端面紧套由塑料制成的装饰圈(6),上伞柱(2)下端的两对称位置上分别有一通孔,下伞柱(7)上端一侧壁上有两螺孔,衬伞柱(3)上端分别有两与上伞柱(2)上通孔配合的通孔,下端有与下伞柱(7)配合的两螺孔,在衬伞柱(3)的两端口分别塞入管盖(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弹簧(4)的一端紧嵌固定在一锁柱(5)端部的盲孔内构成锁扣。
专利摘要一种双套式伞柱连接件,特别适宜大型遮阳伞使用,将上、下段伞柱连接成整体。由固定螺钉、伞柱组成,而两段或两段以上的伞柱用衬伞柱及由弹簧与锁柱连接成的锁扣和固定螺钉连接成整体组成。根据需要可将直径相同或不同的伞柱连接成一体,加强了连接处的强度,风大时也不会发生拔出、折断现象,牢固可靠、延长了使用寿命。不需用工具就可装拆、使用方便、快速,同时又便于运输,使用灵活,可根据需要高度进行自由调节,扩大了使用范围。
文档编号E04H15/60GK2286221SQ9720413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8日
发明者潘兴元 申请人:潘兴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