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246839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三板件333的第一 端3331的长度为120毫米,与第一端3331垂直的第二端3332的长度为70毫米。第二板 件332的第四端3324与第三板件333的第二端3332位于同一平面。
[0055] 第三连接件33的第一板件331上通孔的个数为12个,直径均为5毫米,设置为四 排三列。每排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23. 2毫米。从距第一板件331上与第一端 3311相对的第四端3314从近至远的顺序,第一排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四端3314的距离为 15毫米,第二排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排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16毫米,第三排通孔的中心点 与第二排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17毫米,第四排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三排通孔的中心点间距 为17毫米。距与第一板件331的第一端3311垂直的第二端3312最近的一列通孔的中心 点与此第二端3312的距离为15毫米。
[0056] 第三连接件33的第二板件332上通孔的个数为9个,直径均为5毫米,设置为四 排三列。每排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20毫米,每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 为30毫米。距第二板件332上与第一端3321相对的第四端3324最近的一排通孔的中心 点与此第四端3324的距离为34毫米,距第二板件332的第三端3323最近的一列通孔的中 心点与此第三端3323的距离为17毫米。
[0057] 第三连接件33的第三板件333上通孔的个数为9个,直径均为5毫米,设置为三 排三列。每排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20毫米,每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 为30毫米。距第三板件333上与第一端3331相对的第四端3334最近的一列通孔的中心 点与此第四端3334的距离为15毫米,距与第三板件333的第一端3331垂直的第二端3332 最近的一排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二端3332的距离为30毫米。
[0058] 图8是第四连接件44的结构示意图。第四连接件44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 三板件;第一板件的第一端与第二板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构成直角折弯结构,第三板件 的第一端与第二板件的第三端固定连接且构成与上述直角折弯结构的折弯方向相反的直 角折弯结构,第二板件的第三端与第二板件的第一端垂直并且以从第二板件至第一板件方 向为正视方向时位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端的右侧。第四连接件44中第一板件具有用于 与平台梁或楼板梁的上翼板固定连接的通孔,第二板件上具有用于与平台梁或楼板梁的腹 板固定连接的通孔,第三板件上具有用于与第二斜梁20固定连接的通孔。第四连接件44 的结构与第三连接件33的结构呈对称关系。相应板件的尺寸及通孔的个数、直径、设置方 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59] 本发明中的楼梯结构可以适用于地面与二层楼层之间,也可以适用于高层的相邻 楼层之间,还可以适用于地面与平台之间,还可以适用于高层楼层与平台之间。平台的一侧 用于连接楼梯,另一侧连接墙体。
[0060] 图9是两层楼梯结构的侧视结构图,第一层楼梯连接于地面与平台之间,第二层 楼梯连接于平台与二层楼板之间。在两层楼梯中除了包括连接于地面和平台之间的第一斜 梁10、第二斜梁20和第一梯段30之外,还包括连接于平台和二层楼板梁之间的第三斜梁、 第四斜梁和第二梯段。其中,涉及第二层楼梯的第三斜梁、第四斜梁和第二梯段的结构以 及连接方式与上述有关第一层楼梯的第一斜梁、第二斜梁和第一梯段的结构和连接方式同 理,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第三斜梁与平台通过第五连接件55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 和第四斜梁与平台通过第五连接件55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
[0061] 图10中示出了第五连接件55的结构示意图。第五连接件55为" L"型断面的连接 件,包括第一板件551和第二板件552,第一板件的第一端5511与第二板件的第一端5512 固定连接,第一板件551与第三斜梁或第四斜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二板件552与平台的 平台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板件551上的通孔设置为一列以上,第二板件552上的通孔 设置为一列以上,第一板件551上不同列的通孔呈交错式分布,各列中离第一板件551的第 一端5511最近的通孔距离此第一端5511的距离不相同。第二板件552上不同列的通孔呈 交错式分布,各列中离第二板件552的第一端5521最近的通孔距离此第一端5521的距离 不相同。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提高斜梁与平台的连接节点承受扭矩力的能力。
[0062] 对第五连接件55进行举例说明如下。
[0063] 第一板件551的第一端5511和第二板件552的第一端5521固定连接且构成直角 折弯结构。第一板件551的第一端5511和第二板件552的第一端5521的长度均为40毫 米。第五连接件55的" L"型断面中第一板件侧的长度为115毫米,第二板件侧的长度为 60晕米。
[0064] 第一板件551上设置有5个通孔,直径均为5毫米,设置为2列,第一列中包括3 个通孔,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40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距与第一板件的第一端5511 垂直的第二端5512的距离为15毫米,此列通孔中距与第一板件的第一端5511相对的第四 端5514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距此第四端5514的距离为20毫米。第二列中包括2个通孔, 两者相距40毫米,此列通孔中心点距第一板件551的第二端5512的距离为25毫米,此列 通孔中与第一板件551的第四端5514距离最短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四端5514的距离为 40毫米。
[0065] 第二板件552上设置有3个通孔,直径均为5毫米,设置为2列,第一列中包括2 个通孔,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30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距与第二板件的第一端5521 垂直的第二端5522的距离为15毫米,此列通孔中距与第二板件的第一端5521相对的第四 端5524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距此第四端5524的距离为15毫米;第二列中包括1个通孔, 直径为5毫米,此通孔的中心点距第二板件的第二端5522的距离为25毫米,距第二板件的 第四端5524的距离为30毫米。第一板件551和第二板件552的厚度均为2. 3毫米。
[0066] 本发明所提供的各钢组件均满足钢结构房屋相关规范中的受力要求。下面以踏板 单元受力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67] 关于踏步单元的具体尺寸一种典型的应用尺寸如下:踏步主板的长度1为1000毫 米,宽度d为265毫米,厚度为18毫米,踏步主板的钢弹性模量M为206000牛每平方毫米 (N/mm 2)。踏步侧板的长度为1000毫米,宽度为162毫米,厚度为18毫米。Z型钢板的上翼 板或下翼板与踏步主板固定连接时可以使用一列直径均为4. 2毫米、间距为300毫米的螺 钉固定连接。Z型钢板的长度1为1000毫米,Z型截面上腹板的长度h为180毫米,翼缘板 的长度b为45毫米,Z型钢板的厚度t为1. 6毫米。Z型钢板的钢材特性中屈服强度fy为 205N/mm2,抗剪强度 fv 为 120N/mm2。
[0068] 设定踏步单元需承受的恒定载荷Pd为1. 43千牛每平方米(KN/m2),荷载分布跨度 d为265mm,相应的线载荷ql = Pd*d为0. 38千牛每米(KN/m)。踏步单元需承受的活动载 荷Pl为2. 5千牛每平方米(KN/m2),荷载分布跨度d为265mm,相应的线载荷q2 = Pl*d为 0. 66千牛每米(KN/m)。计算荷载组合的值q = I. 2*ql+l. 4*q2 = I. 38KN/m,踏步单元的弯

勾172.5牛鲁米"*!11),踏步单元的剪力
[0069] 对踏步单元进行承载能力验算:
[0070] 计算踏步单元的强度
> 所得值远小于钢结构房屋相 关规范中的205N/mm2。其中,M表示踏步单元的弯矩,Wmx表示X轴的有效截面模量。
[0071] 计算踏步单元的剪应力
,所得值远小于钢结构房屋相关 规范中的120N/mm2。其中,V表示踏步单元的剪力,S表示剪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 面积矩;I表示踏步单元的毛截面惯性矩;t表示Z型钢板的厚度。
[0072] 对踏步单元进行稳定性验算:
[0073] 计算整体稳定系数(i>b的值为11. 5159,此值大于0. 7时,根据
进行修改后得到0b'的值为1.06721>1.0,将(K'的值取为1。计算
所得值远小于钢结构房屋相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