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875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园生态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屋顶花园不但降温隔热效果优良,而且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还能丰富城市的俯仰景观,能补偿建筑物占用的绿化地面,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屋面形式。但现有屋顶花园或注重实用性,如种植蔬菜以满足生活所需;或注重观赏性,如注重花卉植物,严重弱化了屋顶花园的环境功能,未能将屋顶花园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有机结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屋顶花园净化系统。
[0004]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包括人工湿地区(I)、生态浮床区(2)、集水槽(4)和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雨水经生态浮床区(2)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区(1),再进入集水槽(4),自出水口(5)排出。
[0006]所述人工湿地区位于生态浮床区外侧,人工湿地区与生态浮床区底部相通。人工湿地区和生态浮床区均用砖砌成,混泥土勾缝,但人工湿地区(I)与生态浮床区(2)左侧共用的砖墙底部不用混泥土勾缝,以便生态浮床区(2)中的水能进入人工湿地区(I)。
[0007]所述集水槽(4)位于人工湿地区(I)外侧,集水槽(4)与人工湿地区(I)共用砖墙底部不用混泥土勾缝,且集水槽(4)底部低于人工湿地区(I) 20-30cm,以便人工湿地区(I)的水能顺利流入集水槽(4)中。
[0008]为提高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床区的环境功能,可在湿地和生态浮床区中种植部分净化能力较强的湿地植物,如大叶皇冠草、西伯利亚鸢尾、滴水观音等植物。
[000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雨水净化处理与屋顶花园有机结合,实现雨水净化处理与雨水资源化利用,美化了小区屋顶环境,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屋顶花园净化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定在以下具体方式之中。
[00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包括人工湿地区(I)、生态浮床区(2 )、集水槽(4)和出水口( 5 ),其特征在于:雨水经生态浮床区(2 )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区
(1),再进入集水槽(4),自出水口(5)排出。
[0013]本实施例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中,人工湿地区位于生态浮床区外侧。所述人工湿地区和生态浮床区均用砖砌成,混泥土勾缝,但人工湿地区(I)与生态浮床区(2)左侧共用的砖墙底部不用混泥土勾缝,以便生态浮床区(2)中的水能进入人工湿地区(I)。
[0014]本实施例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中,所述集水槽(4)位于人工湿地区(I)外侧,集水槽(4)与人工湿地区(I)共用砖墙底部不用混泥土勾缝,且集水槽(4)底部低于人工湿地区(I) 20-30cm,以便人工湿地区(I)的水能自动流入集水槽(4)中。
[0015]本实施例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中,所述生态浮床区中浮床用普通浮床即可,为提高浮床区的净化效果,可种植部分净化能力较强的浮床植物,如大叶皇冠草、西伯利亚鸢尾、滴水观音等植物,也可在浮床区中饲养部分鱼类。
[0016]本实施例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中所述人工湿地区(I)用砖砌成,人工湿地区
(I)中填充的基质包括沙土、炉渣和砾石三种。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中人工湿地区(I)的净化能力,上述人工湿地区(I)填充基质粒径和填充厚度均进行过人工筛选。炉渣粒径I一1mm,碌石粒径10—20mm ;沙土填充厚度150mm,炉禮:填充厚度200mm,碌石填充厚度150mm ;湿地中种植西伯利亚鸢尾。
[0017]为避免雨水直接进入集水槽(4),所述集水槽(4)表面用水泥板覆盖。覆盖集水槽
(4)的水泥板倾斜5-10° (靠近湿地区的一端低),水泥板与人工湿地区(I)间有l-2cm大小的缝隙,便于雨水流入湿地区。集水槽(4)表面用水泥板覆盖,用作雨水收集,不但可以避免雨水进入集水槽,还可增加雨水收集量。
[0018]本实施例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运行如下:雨水经生态浮床区(2)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区(1),再进入集水槽(4),自出水口(5)排出。部分降雨也可直接进入人工湿地区,经人工湿地区的植物、基质、微生物处理后进入集水槽。
【主权项】
1.一种生态型屋顶花园系统,包括人工湿地区(I)、生态浮床区(2)、集水槽(4)和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雨水经生态浮床区(2)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区(1),在进入集水槽(4),自出水口(5)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湿地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区位于生态浮床区外侧,人工湿地区与生态浮床区底部相通,所述集水槽(4)位于人工湿地区(I)外侧,集水槽(4)与人工湿地区(I)共用砖墙底部不用混泥土勾缝,且集水槽(4)底部低于人工湿地区(I) 20-30cm,以便人工湿地区(I)的水能自动流入集水槽(4)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人工湿地区(1)、生态浮床区(2)、集水槽(4)和出水口(5),其特征在于:雨水经生态浮床区(2)处理后进入人工湿地区(1),再进入集水槽(4),自出水口(5)排出。所述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将雨水净化处理与屋顶环境美化相结合,构建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利用人工湿地和生态浮床技术处理雨水、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新型屋顶花园净化系统。总之,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IPC分类】C02F3/32, E03B3/02, A01G1/00, E04D13/00
【公开号】CN104975684
【申请号】CN201410134551
【发明人】朱启红, 夏红霞, 巢彪
【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