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轴转轮式立体车库停车位规划方法_3

文档序号:9823602阅读:来源:国知局
离应不大于吊篮 总成的高度L若该距离大于L,则吊篮总成的下平面高于地面,车辆难W进入停车库。
[0064] 如前所述,转轮总成由周向巧架和径向巧架在其前后端面上经缔连接,最终形成 =维立体巧架结构,在周向巧架上设置的巧架安装吊耳和附加吊耳用于安装吊篮总成,能 安装的吊篮总成的总数就是邸轴转轮式立体车库停车位总数。现给出转轮上能安装的吊 篮总数的规划计算方法。由于转轮本体的结构在前后端面圆周上具有对称性,邸轴转轮式 立体车库停车位规划方法,仅给出吊篮总成的轴线在转轮本体端面圆周上的位置即可。
[0065] 如前所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邸轴转轮式立体车库停车位规划方法,主要包括: 设置可旋转的转轮总成;在转轮总成上布置吊篮总成,吊篮总成具有容纳车辆的停车舱。
[0066] 转轮总成的各周向巧架上的巧架安装吊耳上所设的通孔处于同一圆周上,周向巧 架设置多个便构成了多个同屯、圆,按照由内往外的顺序,为下述表达方便,将巧架安装吊耳 上所设的通孔所在的圆周称之为第j(j = l,2,……,m)缔线,对应的周向巧架称之为第j缔 线周向巧架,其中m为转轮总成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上所设周向巧架的总数,单位为 个;径向巧架处于转轮总成的径向线上,第ia = l,2,……N)个径向巧架所在的径向线称之 为第i条经线,其中N为转轮总成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上所设径向巧架的总数,单位为 个,也是均布在转轮圆周上的径向巧架将该圆周所分的等份数。
[0067] 本发明的邸轴转轮式立体车库停车位规划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68] 步骤1确定同一经线(转轮总成的径向线)上相邻两吊篮总成的轴线(旋转中屯、线) 之间的距离
[0069] 规划后的停车位(吊篮总成轴线位置)W大写字母A加双下标表示,即,Aji,其中双 下标的第一位j(j = l,2,……,m)代表缔线编号,双下标的第二位ia = l,2,……N)代表经 线编号,其中m为转轮总成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上所设周向巧架的总数,N为转轮总成 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上所设径向巧架的总数,单位均为个;
[0070] 当转轮总成旋转,使第i条经线(径向线)处于与停车场底面相垂直的位置时,处于 第i条经线上的上下相邻两吊篮总成若不发生碰擦,则规划后的相邻两吊篮总成的轴线之 间的距罔(AjiAj+i, i) (j = 1,2,......,m-l)巧小为:
[0071] dv=L+A (I)
[0072] 其中,L为吊篮总成的高度,也为轴套至吊篮总成底部底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m; A为避免吊篮总成碰擦而留的间隙,单位为m,为常数,具体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0073] 轮穀的外圆周与N条经线(半径线)交点沿周向依次设为(此N个点为轮穀的径向巧 架安装吊耳5AB与径向巧架的第5通孔5肥之间的固定连接点,非吊篮轴线位置!):Aoi,A〇2, A03,......,Aon。
[0074] 步骤2依据木桶原则确定径向巧架根数的最大值
[0075] 转轮总成旋转时,安装在同一经线上的吊篮总成(停车舱下表面)也可能与相邻的 经线上的吊篮总成的轴线或轮穀外缘发生碰擦干设,按照彼得的木桶原则(Barrel principle,也称短板法则,意即水桶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取吊篮总成 安装时最有可能发生干设的最内侧靠近转轮轮穀的第1缔线上的吊篮总成的轴线考虑,该 第1缔线上的吊篮总成的轴线至转轮总成的中屯、线之间的距离为dv+d/2(其中d为轮穀的直 径,单位为m),取第1缔线上的吊篮总成的轴线至相邻经线的垂直距离为L(L为吊篮总成的 高度,单位为m);若第1缔线上安装的吊篮总成底部的底板不与处于相邻经线的径向巧架碰 擦,则同一经线上与第2,3,……m条缔线相交点的位置,依据式(1)必可规划出相应的车位, 而不会发生干设!
[0076]因此,编号为1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径向线)之间的最小夹角a, W及对应的径向 巧架的最大数量N,可由下列式(2)、式(3)确定:
[0078] N为满足下列不等式的n的最大值:
[0079] na^ 化 (3)
[0080] 过该处吊篮总成的轴线作相邻经线的垂线,其垂足至转轮总成的中屯、的距离为: LAan(化/N);其垂足至相邻经线上与第1缔线相交的吊篮总成的轴线之间距离为:dv+d/2-LAan(化/N)。而吊篮总成安装后,若在宽度方向不干设,式(4)与式(5)须同时满足:
[0081 ] L/tan(23i/N)-d/2^B/2 (4)
[0082] dv+d/2-L/tan(23i/N) ^B/2 (5)
[0083] 其中,B为吊篮总成的宽度(吊篮总成的宽度方向与车辆车宽方向相平行),单位为 m;L为吊篮总成的高度,单位为m;d为轮穀直径,单位为m。
[0084] 如图17所示,编号为1的缔线上规划出的车位记为:
[00 化]Aii,Ai2,Ai3,......,AiN (6)
[0086] 另一方面,第ia = l,2,……,N)条经线上有m个车位,依次为(自内向外):
[0087] Aii,A2i,A3i,......,Ami (7)
[0088] 所W,采用N个径向巧架,每个径向巧架上依据式(1)设置m个吊篮安装轴,共可得 到m*N个不互相干设的车位。
[0089] 转轮总成的半径,亦即邸轴转轮式立体车装置伸出停车场地面的部分的最大高度 助:
[0090] H=R=mdv+d/2 (8)
[0091] 其中,m为同一经线上吊篮安装轴的总数,也为转轮总成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 上所设周向巧架的总数,单位为个;d为轮穀的直径,单位为m。
[0092] 步骤3不同缔线上相邻两经线之间附加车位的规划
[0093] 除了式(4)中编号为1的缔线上规划出的N个车位和同一经线上的m个车位外,在其 余编号的不同缔线上相邻两经线之间的横梁上还可附加停车位,编号为j(j=m,m-l,……, 2)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间可增加车位的条件,可按下列式(9)与式(10)确定。
[0095] 其中,L为吊篮总成的高度,单位为m;d为轮穀的直径,单位为m。
[0096] ^为满足不等式(10)的kj的最大正整数值:
[009引其中,Kj为编号为j(j=m,m-l,……,2)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转轮总成的径向线) 之间圆周上能布置的吊篮总成个数的最大值,单位为个;kj为为满足式(10)的正整数,单位 为个;e堤编号为j(j=m,m-l,……,2)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转轮总成的径向线)之间圆周 上能布置的吊篮轴线对轮穀中屯、所张的圆屯、角的最小值,单位为弧度(rad) ;N为转轮总成 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上所设径向巧架的总数,单位为个。
[0099]若满足式(9)、(10)的条件,将编号为j(j = m,m-l,……,2)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弧 段等分为化/(NKj )等份,在等分点布置吊篮轴线,可增加的车位数CWadd为:
[0101] 其中,m为在转轮总成上设置吊篮总成的总圈数;Km是编号为m的缔线上相邻两经 线(转轮总成的径向线)之间圆周上能布置的吊篮总成个数的最大值,也即在最外圈的吊篮 总成中位于转轮总成的相邻两经线之间的吊篮总成个数的最大值,单位为个;K2是编号为2 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径向线)之间圆周上能布置的吊篮轴线个数的最大值,也即为在第二 圈(位于最内圈外的一圈)的吊篮总成中位于转轮总成的相邻两经线之间的吊篮总成个数 的最大值,单位为个。
[0102] 为表达方便,规划后的附加停车位(吊篮总成的轴线位置)W大写字母B加=下标 表示,即&ik,其中S下标的第一位j代表缔线编号;第二位i代表相邻两经线所围区域的编 号,并将第i(i = l,2,……N-1)条经线与第i+1条经线所围区域记为i区,特殊地,第N条经线 与第1条经线所围区域记为N区;第=位k则按由相应编号缔线j上相邻两经线之间的横梁上 可附加车位数按序列出,k=Kj-l,K广2,……,1。
[0103] 所W,邸轴转轮式立体停车装置所能容纳的车位总数CWtDtal为:
[0105] 其中,m为转轮总成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所设周向巧架的总数,单位为个,也 为在转轮总成上设置吊篮总成的总圈数;N为转轮总成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上所设径 向巧架的总数,单位均为个。Km是编号为m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转轮总成的径向线)之间圆 周上能布置的吊篮总成个数的最大值,也即在最外圈的吊篮总成中位于转轮总成的相邻两 经线之间的吊篮总成个数的最大值,单位为个;K2是编号为2的缔线上相邻两经线(径向 线)之间圆周上能布置的吊篮轴线个数的最大值,也即为在第二圈(位于最内圈外的一圈) 的吊篮总成中位于转轮总成的相邻两经线之间的吊篮总成个数的最大值,单位为个。
[0106] 邸轴转轮式立体停车装置占用平面面积为:
[0107] S = 2H1 (13)
[0108] 其中,1为吊篮总成的长度(吊篮总成的长度方向与车辆车长方向相平行),单位为 m;H为转轮总成的半径,单位为m。
[0109] 依据汽车设计相关法规、标准,结合国内外乘用车设计实践,一般乘用车车高不超 过1.6米,车宽不超过2米,车长不超过5米;考虑到车主随车进入吊篮,吊篮停车舱高度取中 国人平均身高1.75米,考虑到吊篮轴套至停车舱天花板(吊钩总成)长度、停车舱壳体厚度, 所W取吊篮轴套至停车舱底板板距离即吊篮总成的高度L = 2.7m;考虑到径向巧架处于垂 直位置时,若相邻两吊篮总成之间不发生碰擦干设,可留有间隙A =0.18m;轮穀的直径d = 0.6m;吊篮总成的前后表面之间距离取为5.2m;吊篮总成的左右表面之间距离,即吊篮总成 的宽度取为B = 2.4m;取吊篮总成的长度l = 6m。
[0110] 实施例1
[01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转轮本体的端面(前端面或后端面)上的径向巧架设 置六个、周向巧架设置一个。
[0112] 根据上述相关参数的设置,由式(2)、式(3)可得:a = 58.1%N=6。同时可W验证式 (4)、式(5)亦同时成立。
[0113 ] m = 1,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