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文化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327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的文化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潢装饰产品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化石,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文化石。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着提升,尤其在日常家居的选择上会喜欢更容易突出个性,或者更容易烘托气氛的装饰性家居。在现如今对于地面、墙面、电视墙等景观面的装饰采用文化石装饰的较多,天然文化石一般价格过于昂贵,很多家庭还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消费,人造文化石在价格上会偏低,但是由于加工复杂,生产条件要求高,从而也会导致其价格无法让平常人们接受。对于生产商家来说,天然文化石的采集和收纳均较为不易,生产形状各异的人造文化石工艺较为复杂,且生产不同样式的文化石就需要不同的浇筑磨具,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说如何让设计一种新型的改良文化石,并使其生产更加容易,投入成本更少在本领域内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容易、投入成本少、安装方便、与墙面固定牢固的改良文化石。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包括文化石基板和玻璃基板,所述的文化石基板整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上表面设置有前后通透的浅槽,所述的玻璃基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扣边,所述的玻璃基板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镜面,所述的折射镜面由多个镜面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玻璃基板正好扣合在文化石基板的浅槽内,且能够紧密扣合,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下表面设置有点状凸起,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下表面靠四角位置还设置有辅助连接爪。
[0005]所述的浅槽深度与扣边的高度相同。
[0006]所述的镜面单元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
[0007]所述的玻璃基板与浅槽扣合时在扣边上涂抹有强力胶。
[0008]所述的点状凸起在文化石基板下表面设置有至少50个。
[0009]所述的点状凸起在文化石基板下表面呈非规则状排列或呈矩阵规则排列。
[0010]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文化石基板设计为长方体结构更加便于加工制造,只需将生产成型的粗材进行加工磨平即可,大大节约了生产时间和投入资金,且设计为长方体结构更加便于拼接组合,使其在铺设时连接更加紧密,在文化石基板上表面设置的浅槽用于扣装玻璃基板,玻璃基板两端设置的扣边可使玻璃基板与浅槽扣合更加紧密,且在玻璃基板与浅槽扣合时在扣边上涂抹强力胶使两者粘合更加牢固,避免玻璃基板从浅槽脱落;玻璃基板上表面设置的折射镜面可对文化石基板表面进行折射,使原本较为平整的表面显现的具有曲折性,其中折射镜面由多个镜面单元组合而成使其具有不同的局部折射效果,使折射后的表面结构更加丰富,其中镜面单元包括有凸透镜和凹透镜,使其具有局部放大和局部缩小的效果,此折射镜面结构代替了原本文化石表面的纹理结构,时文化石的加工更加方便、投入资金更少且生产成本更低;在文化石基板上下表面设置的点状凸起可在其与墙面粘接时粘接更加紧密,在文化石基板下表面靠四角位置设置的辅助连接爪可以深入墙体内部,使其与墙体的连接更加牢固,避免上期悬挂因重力导致其坠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文化石基板正视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基板正视图。
[0016]图中:1、文化石基板 2、玻璃基板 3、浅槽 4、扣边 5、折射镜面 6、镜面单元 7、点状凸起 8、辅助连接爪。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一5所示,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包括文化石基板I和玻璃基板2,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整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上表面设置有前后通透的浅槽3,所述的玻璃基板2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扣边4,所述的玻璃基板2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镜面5,所述的折射镜面5由多个镜面单元6组合而成,所述的玻璃基板2正好扣合在文化石基板I的浅槽3内,且能够紧密扣合,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下表面设置有点状凸起7,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下表面靠四角位置还设置有辅助连接爪8。
[0020]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制备文化石基板,在制造文化石基板时只需要在磨具中浇筑出文化石基板的整体大概形状,形成文化石基板的粗材,并对文化石基板的侧面进行磨平,以便于后期的无缝拼接,然后在文化石基板上表面开设前后通透的浅槽,并将玻璃基板扣合与浅槽内,在扣合时玻璃基板两侧的扣边正好与浅槽紧密扣合,实现玻璃基板与浅槽的紧密扣合,玻璃基板上表面设置的折射镜面对文化石基板的上表面进行折射,从而使上表面显现的结构更加丰富,镜面单元中的凸透镜对文化石基板表面进行放大,镜面单元中的凹透镜对文化石基板表面进行缩小,是文化石上表面显现一种凸凹不平的非规则结构,从而体现一种自然底蕴;最后将文化石基板与墙面对接铺设,在铺设时设置于下表面的点状凸起使文化石基板与墙面更加紧贴,辅助连接爪可深入墙体内部,使其与墙体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在生产上具有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的优点,在组合安装上具有安装方便、与墙体固定牢固的优点,且总体体现的艺术效果好,价格低更贴近民生。
[0021]实施例2
[0022]如图1一5所示,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包括文化石基板I和玻璃基板2,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整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上表面设置有前后通透的浅槽3,所述的玻璃基板2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扣边4,所述的玻璃基板2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镜面5,所述的折射镜面5由多个镜面单元6组合而成,所述的玻璃基板2正好扣合在文化石基板I的浅槽3内,且能够紧密扣合,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下表面设置有点状凸起7,所述的文化石基板I下表面靠四角位置还设置有辅助连接爪8。
[0023]所述的浅槽3深度与扣边4的高度相同。
[0024]所述的镜面单元6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
[0025]所述的玻璃基板2与浅槽3扣合时在扣边上涂抹有强力胶。
[0026]所述的点状凸起7在文化石基板I下表面设置有150个。
[0027]所述的点状凸起7在文化石基板I下表面呈矩阵规则排列。
[00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制备文化石基板,在制造文化石基板时只需要在磨具中浇筑出文化石基板的整体大概形状,形成文化石基板的粗材,并对文化石基板的侧面进行磨平,以便于后期的无缝拼接,然后在文化石基板上表面开设前后通透的浅槽,并将玻璃基板扣合与浅槽内,在扣合时玻璃基板两侧的扣边正好与浅槽紧密扣合,实现玻璃基板与浅槽的紧密扣合,且在玻璃基板与文化石基板扣合时在扣边上涂抹强力胶时两只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玻璃基板上表面设置的折射镜面对文化石基板的上表面进行折射,从而使上表面显现的结构更加丰富,镜面单元中的凸透镜对文化石基板表面进行放大,镜面单元中的凹透镜对文化石基板表面进行缩小,是文化石上表面显现一种凸凹不平的非规则结构,从而体现一种自然底蕴;最后将文化石基板与墙面对接铺设,在铺设时设置于文化石基板下表面的150个点状凸起使文化石基板与墙面更加紧贴,且150个点状凸起呈矩阵规则排列时每个局部位置与墙面连接均较为紧密,避免形成真空气囊,辅助连接爪可深入墙体内部,使其与墙体间的连接更加牢固。本实用新型在生产上具有工艺简单、投入成本低的优点,在组合安装上具有安装方便、与墙体固定牢固的优点,且总体体现的艺术效果好,价格低更贴近民生。
【主权项】
1.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包括文化石基板和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文化石基板整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上表面设置有前后通透的浅槽,所述的玻璃基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扣边,所述的玻璃基板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镜面,所述的折射镜面由多个镜面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玻璃基板正好扣合在文化石基板的浅槽内,且能够紧密扣合,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下表面设置有点状凸起,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下表面靠四角位置还设置有辅助连接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槽深度与扣边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面单元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基板与浅槽扣合时在扣边上涂抹有强力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状凸起在文化石基板下表面设置有至少50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状凸起在文化石基板下表面呈非规则状排列或呈矩阵规则排列。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的文化石,包括文化石基板和玻璃基板,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上表面设置有前后通透的浅槽,所述的玻璃基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扣边,所述的玻璃基板上表面设置有折射镜面,所述的折射镜面由多个镜面单元组合而成,镜面单元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所述的玻璃基板正好扣合在文化石基板的浅槽内,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下表面设置有点状凸起,所述的文化石基板下表面靠四角位置还设置有辅助连接爪,加工容易、投入成本少、安装方便、与墙面固定牢固的优点。
【IPC分类】B32B17-06, E04F13-072, B32B1-06, B32B9-04, B32B3-30, E04F13-077
【公开号】CN204401927
【申请号】CN201520000767
【发明人】卢培林, 李贝, 王二敏, 陈朋娇, 刘士莲
【申请人】曲阳县大自然石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