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47845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I的后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I上。改性板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附加板材,例如金属钢鱼鳞板、免拆金属网6板、立体钢丝网或网格布8中的任一种,同时也能满足使用强度的要求。
[0021]其中,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6,所述免拆金属网6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6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
[0022]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7,所述金属鱼鳞板7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7上的通孔为菱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
[0023]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6,所述免拆金属网6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6的通孔为方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上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
[0024]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7,所述金属鱼鳞板7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7的通孔为菱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上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
[0025]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均为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上的通孔为方形孔,具有高强的抗压性能,表面耐磨性好。
[0026]其中,所述边框5为金属材质,耐磨实用,实用寿命长。
[0027]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配合集成移动屋而研制出的一种轻量、环保、节能、经济且安装方便的楼层板体系,主要采用发泡混凝土为核芯材料,加入少量陶粒,能很好的满足建筑防火、保温、隔声、耐磨、防潮的需求,面层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复合以金属钢鱼鳞板、免拆金属网6板、立体钢丝网或网格布8等材料,能满足相应使用强度的要求。楼板是将各种复合材料置于模具盒内,将发泡混凝土陶颗粒混合体浇上,一次性合成,其优点在于生产快捷,整体性能好,抗压强度高,表面耐磨、防潮。
[00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I ),发泡混凝土芯板(1)内形成多个气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2),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3),两条凸棱(3)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3)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的改性板外侧还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I)的前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I)上,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的改性板与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的大小相等,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的改性板外侧也设有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与发泡混凝土芯板(I)的后端面大小相等,所述位于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的第二素水泥浆粘合层(4)通过边框(5 )卡装在发泡混凝土芯板(I)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6 ),所述免拆金属网(6 )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6 )的通孔为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7 ),所述金属鱼鳞板(7 )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7 )上的通孔为菱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免拆金属网(6 ),所述免拆金属网(6 )由多根钢丝相互组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免拆金属网(6)的通孔为方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8 ),所述网格布(8 )上的通孔为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金属鱼鳞板(7 ),所述金属鱼鳞板(7 )由多根钢丝相互结合而成的网状结构,所述金属鱼鳞板(7)的通孔为菱形孔,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为网格布(8 ),所述网格布(8 )上的通孔为方形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I)前端面和后端面设置的改性板均为网格布(8),所述网格布(8)上的通孔为方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5)为不锈钢材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属于集成楼板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集质轻、环保、节能、高强和经济适用为一体的室内外墙板体系;具体方案为:一种建筑用轻质集成墙板,包括发泡混凝土芯板,发泡混凝土芯板内形成多个气孔,微发泡混凝土加陶粒板采用发泡混凝土为核心材料,加入少量陶粒,能够很好地满足建筑防火、保温、隔声、耐磨、防潮的要求,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的顶端和两侧均连有第一素水泥浆粘合层,所述第一素水泥浆包括基板和设在基板上的两条凸棱,两条凸棱平行设置且横截面均为方形,位于同侧的两条凸棱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上面积大的两个端面为前后端面,所述发泡混凝土芯板的前端面和后端面上均设有改性板。
【IPC分类】E04C2-284
【公开号】CN204456630
【申请号】CN201520085703
【发明人】赵洪标
【申请人】上海美澳幕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