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815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中,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通常在建筑工程洞口、围挡、道路等周围设置临边防护架体,传统的建筑工程临边防护架体采用钢管搭设,用扣件作为连接,采用此防护架体施工工序繁琐、工期长,且材料使用量大,费用高,不易拆卸。为了简化施工工序,加快施工速度,经研发出现了成品临边防护架体,根据施工现场的洞口尺寸,事先定制成品栏杆长度,然后直接用膨胀螺丝固定安装即可,但其缺点是需根据洞口尺寸对钢管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造成材料浪费。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临边防护架体施工工序繁琐、工期长、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包括立柱和安装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水平连接杆,所述立柱包括主架体和焊接在主架体上的管状连接臂,所述水平连接杆插在相邻两立柱的管状连接臂中,立柱下部设置有踢脚板卡槽,相邻两踢脚板卡槽内插入踢脚板,立柱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膨胀螺丝穿过底座上的安装孔将立柱固定。
[0006]所述立柱包括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所述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和焊接在主架体I一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I,所述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I和对称焊接在主架体II左右两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II,所述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II和焊接在主架体III 一侧及相邻一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III,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端部,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中间,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拐角处。
[0007]所述踢脚板卡槽采用钢筋制成,所述钢筋弯折成U型结构,开口向上,钢筋的一边焊接在立柱的下部,另一边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凸起;所述踢脚板上部弯折15~20度,踢脚板的下部与踢脚板卡槽下部相交处开设有使得踢脚板卡在踢脚板卡槽上的槽体,踢脚板插入踢脚板卡槽后,踢脚板上与踢脚板卡槽上的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
[0008]所述主架体1、主架体I1、主架体III均采用厚3mm,长50mm,宽50mm,高1200mm的方管;所述管状连接臂1、管状连接臂I1、管状连接臂III均采用厚3mm,直径40mm,长度10mm的不锈钢钢管。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1、本实用新型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材料运转快,安装及拆卸方便快捷,施工周期较短,省时省力;
[0011]2、本实用新型整个立柱采用方管作为主架体,轻便美观,维护简便,可适应不同环境需要;
[0012]3、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可批量化生产,成本较低,用途广泛,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4的a-a图;
[0018]图6为踢脚板卡槽与踢脚板的连接示意图;
[0019]图7为图6的侧视图;
[0020]图8为踢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架体1,2_管状连接臂1,3_主架体II,4-管状连接臂11,5_主架体III,6-管状连接臂III,7-水平连接杆,8-踢脚板卡槽,9-踢脚板,10-底座,11-膨胀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包括立柱和安装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水平连接杆7,所述立柱包括主架体和焊接在主架体上的管状连接臂,所述水平连接杆7插在相邻两立柱的管状连接臂中,立柱下部设置有踢脚板卡槽8,相邻两踢脚板卡槽8内插入踢脚板9,为了使立柱更加牢固、稳定,立柱下方设置有底座10,底座10上设置有安装孔,膨胀螺丝11穿过底座10上的安装孔将立柱固定。
[0023]所述立柱包括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如图2所示,所述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l和焊接在主架体Il 一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12,如图2所示,所述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113和对称焊接在主架体113左右两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114,如图4、5所示,所述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I15和焊接在主架体II15 —侧及相邻一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1116,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端部,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中间,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拐角处。
[0024]如图6、7所示,所述踢脚板卡槽8采用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所述钢筋弯折成U型结构,开口向上,钢筋的一边焊接在立柱的下部,另一边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凸起;所述踢脚板9采用1.5mm厚的钢板制成,如图8所示,为了防止踢脚板9插入踢脚板卡槽8后不稳定,踢脚板9上部弯折15~20度,踢脚板9的下部与踢脚板卡槽8下部相交处开设有使得踢脚板9卡在踢脚板卡槽8上的槽体,踢脚板9插入踢脚板卡槽8后,踢脚板9上与踢脚板卡槽8上的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
[0025]本实用新型的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可做成标准件批量化生产,成本较低,用途广泛,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本实用新型的立柱作为标准件批量化生产时,所述主架体I1、主架体113、主架体III5均采用3_厚,长50mm,宽50mm,高1200mm的方管;所述管状连接臂12、管状连接臂114、管状连接臂III6均米用3mm厚,直径为40mm,长度为10mm的不锈钢钢管。
【主权项】
1.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和安装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水平连接杆(7),所述立柱包括主架体和焊接在主架体上的管状连接臂,所述水平连接杆(7)插在相邻两立柱的管状连接臂中,立柱下部设置有踢脚板卡槽(8),相邻两踢脚板卡槽(8)内插入踢脚板(9),立柱下方设置有底座(10),底座(10)上设置有安装孔,膨胀螺丝(11)穿过底座(10)上的安装孔将立柱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所述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 (I)和焊接在主架体I (I)一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I (2),所述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I (3)和对称焊接在主架体II (3)左右两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II (4),所述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包括主架体III (5)和焊接在主架体III(5)—侧及相邻一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管状连接臂III (6),单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端部,双面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中间,转角三联承插式立柱设置在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的拐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板卡槽(8)采用钢筋制成,所述钢筋弯折成U型结构,开口向上,钢筋的一边焊接在立柱的下部,另一边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的凸起;所述踢脚板(9)上部弯折15~20度,踢脚板(9)的下部与踢脚板卡槽(8)下部相交处开设有使得踢脚板(9)卡在踢脚板卡槽(8)上的槽体,踢脚板(9)插入踢脚板卡槽(8)后,踢脚板(9)上与踢脚板卡槽(8)上的凸起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1(1)、主架体II (3)、主架体III (5)均采用厚3mm,长50mm,宽50mm,高1200mm的方管;所述管状连接臂I (2)、管状连接臂II (4)、管状连接臂III (8)均采用厚3mm,直径40mm,长度10mm的不锈钢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结构技术领域,为解决临边防护架体施工工序繁琐、工期长、安装不便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临边防护架体,包括立柱和安装在相邻立柱之间的水平连接杆,所述立柱包括主架体和焊接在主架体上的管状连接臂,所述水平连接杆插在相邻两立杆的管状连接臂中,立柱下部设置有踢脚板卡槽,相邻两踢脚板卡槽内插入踢脚板,立柱下方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安装孔,膨胀螺丝穿过底座上的安装孔将立柱固定。本实用新型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材料运转快,安装及拆卸方便快捷,施工周期较短,省时省力。
【IPC分类】E04G21-32
【公开号】CN204456936
【申请号】CN201520087553
【发明人】段艳刚, 崔利鹏, 刘晓勇, 杨晓笨, 蒋艳伟, 贾国军
【申请人】中铁城建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