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风抑尘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946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挡风抑尘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挡风抑尘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挡风抑尘网。
【背景技术】
[0002]挡风抑尘网通常是围设在煤炭、各类矿石等粉粒状物料的堆放场外围,用来控制堆放场扬尘;挡风抑尘网还用在农业上,给农作物提供微气候;在沙漠比较严重的地区,可用于减少沙石堆积;在环境保护中,挡风抑尘网能减少散料物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的粉尘逸散。
[0003]现有的防风抑尘网,在制作过程中,孔型,开孔率和成型角度都没有细化标准,使得挡风抑尘效果不理想,直接影响了防风抑尘网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挡风抑尘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风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挡风抑尘网,包括:
[0007]挡风抑尘主网;
[0008]用于缓冲迎风面的风,降低风速的第二孔和第三孔;
[0009]第一安装板,与所述挡风抑尘主网一端连接;
[0010]第二安装板,与所述挡风抑尘主网另一端连接;
[0011]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安装在钢结构上的安装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0012]用于扰乱风向,弱化风速的第一孔,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
[0013]其中所述挡风抑尘主网包括:
[0014]第一斜板、第二斜板和平面板;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斜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并形成第二夹角;所述平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板与所述第二斜板之间;
[0015]所述第一夹角具体在95°?125°之间;
[0016]所述第二夹角具体在130°?170°之间。
[0017]优选的,第二孔为圆形孔,其孔径为6?20mm ;第三孔为圆形孔,其孔径为10?30mmo
[0018]优选的,第一孔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_ ;短径为2?4_ ;第二孔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mm ;第三孔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mm。
[0019]优选的,挡风抑尘网的开孔率在20%?60%之间
[00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挡风抑尘主网设计成三种不同方式以应对不用的使用环境,且在不同行驶的挡风抑尘主网上配合不同的孔径使挡风抑尘网防风、抑尘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挡风抑尘网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挡风抑尘网另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3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挡风抑尘网再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图5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第一安装板;2、第二安装板;3、安装孔;4、第一孔;5、第一斜板;6、第二斜板;7、平面板;8、第二孔;9、第三孔;10、第一夹角;11、第二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挡风抑尘网,包括:
[0031]挡风抑尘主网;
[0032]用于缓冲迎风面的风,降低风速的N个挡风抑尘孔,设置在挡风抑尘主网上,N为大于I的正整数;
[0033]第一安装板1,与挡风抑尘主网一端连接;
[0034]第二安装板2,与与挡风抑尘主网另一端连接;
[0035]用于分别将第一安装板I和第二安装板2安装在钢结构上的安装孔3,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I和第二安装板2上;
[0036]用于扰乱风向,弱化风速的第一孔4,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I和第二安装板2上。
[0037]通过将挡风抑尘主网设计成三种不同方式以应对不用的使用环境,且在不同行驶的挡风抑尘主网上配合不同的孔径使挡风抑尘网防风、抑尘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0038]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挡风抑尘主网上设置有N个挡风抑尘孔,挡风抑尘孔的个数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使用地风尘的量较大时增加挡风抑尘孔的数量,当使用地风尘量较小时可以减少挡风抑尘孔的数量;第一安装板I和第二安装板2分别设置在挡风抑尘主网两端,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I和第二安装板2上的安装孔3与固定挡风抑尘网的钢结构固定在一起;且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I和第二安装板2上的第一孔4扰乱风向,弱化风速,进而能够更好进行挡风抑尘处理。
[0039]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中:
[0040]优选的,挡风抑尘主网包括:
[0041]第一斜板5、第二斜板6和平面板7 ;第一斜板5与第一安装板I连接,并形成第一夹角10;第二斜板6与第二安装板2连接,并形成第二夹角11 ;平面板7,设置在第一斜板5与第二斜板6之间;
[0042]挡风抑尘孔包括:用于缓冲迎风面的风,降低风速的第二孔8和第三孔9,
[0043]第二孔8分别设置在第一斜板5和第二斜板6上;第三孔9设置在平面板7上。
[0044]优选的,第一夹角10具体在130°?150°之间;第二夹角11具体在130°?150。之间。
[0045]优选的,第二孔8为圆形孔,其孔径为6?20mm ;第三孔9为运行库,其孔径为10 ?30mmo
[0046]挡风抑尘主网由第一斜板5、平面板7和第二斜板6组成;其中第一斜板5与第一安装板I之间形成第一夹角10,且第一夹角10在130°?150°之件,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10为145° ;第二斜板6与第二安装板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11,第二夹角11在130°?150°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第二夹角11设置为145° ;挡风抑尘孔包括第二孔8和第三孔9组成,其中,第二孔8的孔径为6?20mm,第三孔9的孔径为10?30m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4的孔径为14mm,第三孔9的孔径为20mm。
[004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0048]优选的,第一夹角10具体在95°?125°之间;第二夹角11具体在130°?170°之间。
[0049]优选的,第一孔4为腰形孔,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mm ;第二孔8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mm ;第三孔9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 ?4mm0
[0050]第一斜板5与第一安装板I形成的第一夹角10在95°?125°之间,第二斜板6与第二安装板2形成的夹角在30°?170°之间,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夹角10优选的为108°,第二夹角11优选的为157° ;其中,第一孔4的长径为5?15mm;短径为2?4mm,第二孔8的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mm,第三孔9的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mm,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孔4的长径为8mm,短径为3mm ;第二孔8的第一孔4的长径为8mm,短径为3mm,第三孔9的第一孔4的长径为8mm,短径为3mm。
[0051]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
[0052]优选的,挡风抑尘主网具体为弧形网板。
[0053]优选的,挡风抑尘孔为圆形孔,其孔径为8?20mm ;第一孔4为椭圆形孔,其长径为10?30mm,短径为4?9mm。
[0054]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抑尘主网为弧形网板,且弧形面设置在迎风面上,其中,挡风抑尘孔的孔径为8?20mm ;第一孔4的长径为10?30mm,短径为4?9mm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将挡风抑尘孔的孔径设置为12mm ;第一孔4的长径为18mm,短径为8mm。
[0055]优选的,挡风抑尘网的开孔率在20%?60%之间。
[0056]本实用新型中的再一个实施例:为增加防风防尘的效果,减少挡风抑尘网之间的连接,在制作时可以将第二安装板2与另一个挡风抑尘网的第一安装板I制作成一个整体,这样既增加了挡风抑尘主网的强度,也可在安装时省略很多时间。除本实施例中提及的可以将两个挡风抑尘网在制造时制造为一个整体外,还可以将个以上的挡风抑尘网制通过螺栓和连接片等将两个以上的挡风抑尘网一个整体,为节省篇幅,在此不在赘述。
[005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挡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挡风抑尘主网; 用于缓冲迎风面的风,降低风速的第二孔⑶和第三孔(9); 第一安装板(I),与所述挡风抑尘主网一端连接; 第二安装板(2),与所述挡风抑尘主网另一端连接; 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安装板(I)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安装在钢结构上的安装孔(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I)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上; 用于扰乱风向,弱化风速的第一孔(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I)和所述第二安装板⑵上; 其中所述挡风抑尘主网包括: 第一斜板(5)、第二斜板(6)和平面板(7);所述第一斜板(5)与所述第一安装板(I)连接,并形成第一夹角(10);所述第二斜板(6)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连接,并形成第二夹角(11);所述平面板(7),设置在所述第一斜板(5)与所述第二斜板(6)之间; 所述第一夹角(10)具体在95°?125°之间; 所述第二夹角(11)具体在130°?17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8)为圆形孔,其孔径为6?20mm ; 所述第三孔(9)圆形孔,其孔径为10?3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4)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_ ;短径为2?4_ ; 所述第二孔(8)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_ ; 所述第三孔(9)为腰形孔,其长径为5?15mm ;短径为2?4mm。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挡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抑尘网的开孔率在20%?60%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挡风抑尘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风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挡风抑尘网包括:挡风抑尘主网;用于缓冲迎风面的风,降低风速的N个挡风抑尘孔,设置在挡风抑尘主网上,N为大于1的正整数;第一安装板,与挡风抑尘主网一端连接;第二安装板,与挡风抑尘主网另一端连接;用于分别将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安装在钢结构上的安装孔,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用于扰乱风向,弱化风速的第一孔,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挡风抑尘网使挡风抑尘网防风、抑尘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IPC分类】E04H17-00
【公开号】CN204609460
【申请号】CN201420643752
【发明人】张志强
【申请人】格瑞(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