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型筋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461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箭型筋楼承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到箭型筋楼承板。
【背景技术】
[0002]楼承板能够适应主体钢结构快速施工的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坚定的作业平台,在使用阶段,楼承板作为混凝土楼板的受拉钢筋,提高了楼板的刚度,节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所以楼承板广泛用于电厂、电力设备公司、汽车展厅、钢结构厂房、机场候机楼、火车站、体育场管等钢结构建筑。但是,由于楼承板的纵截面为波形结构,所以楼承板的宽度太大,会导致承载力减小,但是宽度太小了不能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楼承板的厚度太小,也会导致承载力减小,但是厚度太大了会导致钢板用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现有楼承板为了保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宽度最大为760,厚度最小为80,如何在保证楼承板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前提下,增大宽度同时减小厚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箭型筋楼承板,与现有的楼承板相比,承载力得到了提高,宽度增大为788_,厚度减小至50_,减少了钢板的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箭型筋楼承板,包括底板,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搭接板,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右搭接板,左搭接板和右搭接板之间等间隔设置有两个凸棱,凸棱的纵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底板由三个底板单元组成,底板单元与凸棱交替设置且左侧的底板单元与左搭接板固定连接,右侧的底板单元与右搭接板固定连接,关键是:在凸棱的左斜边和右斜边上都沿凸棱的长度方向增设多个箭型的加强钢筋,加强钢筋与凸棱固定连接。
[0005]所述的凸棱的上端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沿凸棱的长度方向设置。
[0006]所述的左搭接板包括左水平板和左倾斜板,左倾斜板与凸棱的左斜边对称设置,左水平板的宽度为70_,右搭接板包括右水平板和右倾斜板,右倾斜板与凸棱的右斜边对称设置,右水平板的宽度为68mm。
[0007]所述的左水平板的上端面和右水平板的上端面也都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沿底板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
[0008]所述的左倾斜板和右倾斜板上也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箭型的加强钢筋。
[0009]所述的底板单元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沿底板单元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0]所述的底板单元上第二加强筋的左右两侧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水平加强筋,水平加强筋与底板单元固定连接。
[0011]所述的楼承板的宽度增大为788mm,厚度减小为50mm。
[0012]所述的凸棱上端面的宽度为100mm,凸棱下端面的宽度为150mm,相邻凸棱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50mm,底板单元的宽度为100mm。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凸棱的两个斜边上都增设加强钢筋,与现有的长度、宽度、厚度都相等但是不带加强钢筋的楼承板相比,承载力提高了 8%。在承载力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宽度可以由现有楼承板的760mm增大到788mm,厚度可以由现有的80mm减小到50_,钢板用量减少3%,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16]附图中,I代表凸棱,2代表底板单元,3代表加强钢筋,4代表第一加强筋,5代表左水平板,6代表左倾斜板,7代表右水平板,8代表右倾斜板,9代表第二加强筋,10代表水平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18]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箭型筋楼承板,包括底板,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搭接板,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右搭接板,左搭接板和右搭接板之间等间隔设置有两个凸棱1,凸棱I的纵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底板由三个底板单元2组成,底板单元2与凸棱I交替设置且左侧的底板单元2与左搭接板固定连接,右侧的底板单元2与右搭接板固定连接,左搭接板包括左水平板5和左倾斜板6,左倾斜板6与凸棱I的左斜边对称设置,左水平板5的宽度为70_,右搭接板包括右水平板7和右倾斜板8,右倾斜板8与凸棱I的右斜边对称设置,右水平板7的宽度为68mm,在凸棱I的左斜边和右斜边上都沿凸棱I的长度方向增设多个箭型的加强钢筋3,加强钢筋3与凸棱I固定连接,使得楼承板的宽度由760_增大为788mm,厚度由80mm减小为50mm,其中,凸棱I上端面的宽度为100mm,凸棱I下端面的宽度为150mm,相邻凸棱I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50mm,底板单元2的宽度为100mm。
[001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凸棱I的上端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加强筋4,第一加强筋4沿凸棱I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凸棱I的承载力,从而提高楼承板的承载力。左水平板5的上端面和右水平板7的上端面也都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加强筋4,第一加强筋4沿底板单元2的长度方向设置,左水平板5上的第一加强筋4靠左侧设置,右水平板7上的第一加强筋4靠右侧设置,这样在两块楼承板搭接时可以缩小接缝宽度,从而加宽楼承板的实用面积。
[002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底板单元2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第二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9沿底板单元2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进一步提高底板单元2的承载力,从而提尚楼承板的承载力。
[002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倾斜板6和右倾斜板8上也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箭型的加强钢筋3,可以进一步提尚左倾斜板6和右倾斜板8的承载力,从而提尚楼承板整体的承载力。
[0022]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底板单元2上第二加强筋9的左右两侧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水平加强筋10,水平加强筋10与底板单元2固定连接,水平加强筋10使底板单元2的上表面呈凹凸状,这样可以增大楼承板的强度。
【主权项】
1.箭型筋楼承板,包括底板,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搭接板,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右搭接板,左搭接板和右搭接板之间等间隔设置有两个凸棱(1),凸棱(I)的纵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底板由三个底板单元(2)组成,底板单元(2)与凸棱(I)交替设置且左侧的底板单元(2)与左搭接板固定连接,右侧的底板单元(2)与右搭接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凸棱(I)的左斜边和右斜边上都沿凸棱(I)的长度方向增设多个箭型的加强钢筋(3),加强钢筋(3)与凸棱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棱(I)的上端面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加强筋(4),第一加强筋⑷沿凸棱⑴的长度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搭接板包括左水平板(5)和左倾斜板(6),左倾斜板(6)与凸棱⑴的左斜边对称设置,左水平板的宽度为70_,右搭接板包括右水平板(7)和右倾斜板(8),右倾斜板(8)与凸棱(I)的右斜边对称设置,右水平板(7)的宽度为68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水平板(5)的上端面和右水平板(7)的上端面也都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第一加强筋(4),第一加强筋(4)沿底板单元⑵的长度方向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倾斜板(6)和右倾斜板(8)上也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箭型的加强钢筋(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单元(2)上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第二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9)沿底板单元(2)的长度方向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单元(2)上第二加强筋(9)的左右两侧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水平加强筋(10),水平加强筋(10)与底板单元⑵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承板的宽度增大为788mm,厚度减小为50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箭型筋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棱(I)上端面的宽度为100mm,凸棱(I)下端面的宽度为150mm,相邻凸棱(I)上端面之间的间距为150mm,底板单元⑵的宽度为10mm0
【专利摘要】箭型筋楼承板,包括底板,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搭接板,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右搭接板,左搭接板和右搭接板之间等间隔设置有两个凸棱,凸棱的纵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底板由三个底板单元组成,底板单元与凸棱交替设置且左侧的底板单元与左搭接板固定连接,右侧的底板单元与右搭接板固定连接,在凸棱的左斜边和右斜边上都沿凸棱的长度方向增设多个箭型的加强钢筋,加强钢筋与凸棱固定连接。在凸棱的两个斜边上都增设加强钢筋,与现有的不带加强钢筋的楼承板相比,承载力提高了8%。在承载力要求相同的情况下,宽度可以增大到788mm,厚度可以减小到50mm,钢板用量减少3%,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IPC分类】E04B5/40, E04C5/03, E04C2/32
【公开号】CN204781606
【申请号】CN201520572394
【发明人】郭丽霞, 李伟, 刘静, 赵东东
【申请人】河北格鑫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