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705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桥式钢结构移动操作平台,用于解决各种商业或大跨度民用建筑的临边立面装饰作业,为小型钢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型商业结构中庭的立面装饰基本采用钢管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成本比较高,需要大量的材料和人工。
[0003]当采光顶(中庭)的面积特别大时,采用常规双排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是可行的,但是当中庭跨度不是特别大,高度比较高或为异形结构时,这种作法的成本会相当高,影响项目进度和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采用桥式操作平台施工,平台长10米,高2.4米。使用时横跨在条形采光顶中庭短向两侧,根据施工进度可任意移动位置,也在不同楼层之间升降,有效便捷的组织施工,机动灵活。
[0004]鉴于此,采用桥式(横跨式)移动施工操作平台,能够大大简化施工程序,缩短施工,同时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长条形的且跨度不是特别大的工况的便于加工且移动灵活的桥式操作平台。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立柱以及设于四个立柱之间的方形钢结构支架,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上设有脚手板,所述的四个立柱的下端连接脚轮。
[0007]优选地,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包括四个上弦杆和四个下弦杆,每个上弦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立柱,四个上弦杆构成第一方形结构,所述的立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形结构的四角上,每个下弦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立柱,四个下弦杆构成第二方形结构,所述的立柱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方形结构的四角上,第二方形结构与第一方形结构平行,所述的第二方形结构设于第一方形结构的下方,所述的脚手板设于所述的第一方形结构的上侧。
[0008]更优选地,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还包括竖腹杆、斜腹杆、支撑杆、斜撑,栏杆和横杆,所述的横杆焊接固定在上弦杆之间和下弦杆之间,所述的竖腹杆、斜腹杆和斜撑固定在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所述的竖腹杆和斜腹杆位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上,所述的支撑杆和斜撑位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上,所述的竖腹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斜腹杆位于相邻的竖腹杆之间,支撑杆设于立柱之间,所述的上弦杆的上侧固定有栏杆。
[0009]优选地,所述的脚轮之于楼层板上,所述楼层板上设有角钢挡板和中庭临时栏杆,角钢挡板设于脚轮的内侧,中庭临时栏杆设于角钢挡板的内侧。
[0010]优选地,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侧面设有登高爬梯。
[0011]优选地,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长为10米,宽为2.5米,立柱的高度为2.4米。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通常采用脚手架从底层到顶层搭设持续时间长,流程多,成本高,危险性大等缺点,采用桥式移动平台根据作业需要随时在中庭楼层平面移动,也可在不同楼层进行移动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桥式移动平台加工快捷、移动灵活、操作简便,不仅能够缩短工期,更重要的是大大节约了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第一种中庭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第二种中庭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第三种中庭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平面图;
[0018]图5为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长度方向立面图;
[0019]图6为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宽度方向立面图;
[0020]图7a为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脚轮与平台连接正面示意图。
[0021]图7b为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脚轮与平台连接侧面示意图。
[0022]图中,I为脚手板,2为立柱,3为上弦杆,4为下弦杆,5为竖腹杆,6为斜腹杆,7为支撑杆,8为斜撑,9为脚轮,10为栏杆,11为登高爬梯,12为角钢挡板,13为中庭临时栏杆,14为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4所示,为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平面图,所述的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四个立柱2以及固定于四个立柱2之间的方形钢结构支架,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上设有脚手板I。如图7a和7b所示,所述的四个立柱2的下端连接脚轮9。所述的立柱2由方钢组成。
[0026]如图5所示,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包括四个上弦杆3和四个下弦杆4,每个上弦杆3的两端分别焊接两个立柱2,四个上弦杆3构成第一方形结构,所述的立柱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形结构的四角上,每个下弦杆4的两端分别焊接两个立柱2,四个下弦杆4构成第二方形结构,所述的立柱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方形结构的四角上,第二方形结构与第一方形结构平行,所述的第二方形结构设于第一方形结构的下方,所述的脚手板I设于所述的第一方形结构的上侧。所述的上弦杆3、下弦杆4由角钢组成。所述的上弦杆3、下弦杆4与立柱2焊接形成稳定的平台,为作业人员提供站点。
[0027]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还包括竖腹杆5、斜腹杆6、支撑杆7、斜撑8,栏杆10和横杆14,如图4所示,所述的横杆14焊接固定在上弦杆3之间和下弦杆4之间,如图5所示所述的竖腹杆5、斜腹杆6和斜撑8焊接固定在上弦杆3和下弦杆4之间,所述的竖腹杆5和斜腹杆6位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上,如图6所示,所述的支撑杆7和斜撑8位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上,所述的竖腹杆5沿竖直方向设置,斜腹杆6位于相邻的竖腹杆5之间,斜腹杆6与上、下弦杆夹角成30度。支撑杆7设于立柱2之间,所述的上弦杆3的上侧焊接有栏杆10,以保证人员安全。所述的竖腹杆5、斜腹杆6、支撑杆7、斜撑8、栏杆10和横杆14由方钢组成。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侧面设有登高爬梯11。本实用新型的各焊接节点要求沿构件周围满焊。
[0028]所述的脚轮9置于楼层板上,所述的楼层板上设有角钢挡板12和中庭临时栏杆13,角钢挡板12设于脚轮9的内侧,临时栏杆13设于角钢挡板12的内侧,以对脚轮9的移动进行限位。
[0029]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长为10米,宽为2.5米,立柱2的高度为2.4米,栏杆高1.2 米。
[0030]根据现场中庭实际尺寸,焊接立柱2,安装上弦杆3、下弦杆4、竖腹杆5、斜腹杆6、支撑杆7和斜撑8,安装脚轮9和栏杆10,在楼层板上固定角钢挡板12和中庭临时栏杆13,进行调试,验证安全后方可使用。使用时,将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置于中庭各层的楼层板上,通过移动来完成中庭两侧立面的装饰装修工程,也可在楼层内部移动,完成安装和吊顶工作。使操作平台可移动,四个立柱底部设计有脚轮,作业时脚轮抱锁。
[0031]经过实验,本实用新型的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可顺利完成图1-图3中所示的中庭结构的生产,使用方便,效果好。
【主权项】
1.一种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立柱(2)以及设于四个立柱(2)之间的方形钢结构支架,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上设有脚手板(1),所述的四个立柱(2)的下端连接脚轮(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包括四个上弦杆⑶和四个下弦杆(4),每个上弦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立柱(2),四个上弦杆(3)构成第一方形结构,所述的立柱(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方形结构的四角上,每个下弦杆(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立柱(2),四个下弦杆(4)构成第二方形结构,所述的立柱(2)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方形结构的四角上,第二方形结构与第一方形结构平行,所述的第二方形结构设于第一方形结构的下方,所述的脚手板(I)设于所述的第一方形结构的上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还包括竖腹杆(5)、斜腹杆¢)、支撑杆(7)、斜撑(8,栏杆(10)和横杆(14),所述的横杆(14)焊接固定在上弦杆(3)之间和下弦杆⑷之间,所述的竖腹杆(5)、斜腹杆(6)和斜撑(8)固定在上弦杆(3)和下弦杆⑷之间,所述的竖腹杆(5)和斜腹杆(6)位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上,所述的支撑杆(7)和斜撑(8)位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沿宽度方向延伸的侧面上,所述的竖腹杆(5)沿竖直方向设置,斜腹杆(6)位于相邻的竖腹杆(5)之间,支撑杆(7)设于立柱(2)之间,所述的上弦杆(3)的上侧固定有栏杆(10)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轮(9)置于楼层板上,所述的楼层板上设有角钢挡板(12)和中庭临时栏杆(13),角钢挡板(12)设于脚轮(9)的内侧,中庭临时栏杆(13)设于角钢挡板(12)的内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的长为10米,宽为2.5米,立柱(2)的高度为2.4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桥式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立柱以及设于四个立柱之间的方形钢结构支架,所述的方形钢结构支架上设有脚手板,所述的四个立柱的下端连接脚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通常采用脚手架从底层到顶层搭设持续时间长,流程多,成本高,危险性大等缺点,采用桥式移动平台根据作业需要随时在中庭楼层平面移动,也可在不同楼层进行移动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桥式移动平台加工快捷、移动灵活、操作简便,不仅能够缩短工期,更重要的是大大节约了成本,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E04G1/15, E04G1/24
【公开号】CN204781878
【申请号】CN201520350852
【发明人】陈俊荣, 赵明, 侯继亮, 高晓旻, 董徐奋
【申请人】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