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53072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施工操作平台,尤其是一种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电梯井内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及日后电梯安装时,操作人员一般是站在自地下室电梯井底向上搭设的简易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上作业。由于这种脚手架搭设简单、稳定性差,工人操作安全难以得到保证;而且,这种脚手架是在电梯井内自下至上全高度搭设,并要保存到电梯安装时使用,大大增加了钢管、扣件等材料的使用费用。另外,有的工程因管理不善,电梯井门洞常未封闭,若作业人员误闯入电梯井,很容易发生坠落伤亡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内可升降式作业平台,该平台结构稳定、轻便,可用现场施工塔吊提升或降落,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底座可作电梯洞口安全防护之用,还可留作日后电梯安装时使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包括下面的底座和上面的架体;架体包括四根立杆和立杆之间的上操作平台、下操作平台;上、下操作平台是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通过直角扣件联结而成,上、下操作平台之间设有剪刀撑;立杆与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采用直角扣件联接、剪刀撑的交叉点及其与各水平杆的交点均采用旋转扣件联接;底座包括二根主梁和二根水平托梁、联系梁和限位档杆;主梁和托梁均由二根钢管组成,主梁在下部两侧,主梁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45度,托梁在主梁之上,联系梁在主梁上、两根托梁之间,限位档杆在主梁最低位置的一侧,托梁、联系梁、限位档杆分别设置在主梁四等份点处,主梁与水平托梁、联系梁、限位档杆之间相互交接并采用直角扣件联接,立杆与底座通过对接扣件联接,立杆位于主梁外侧、夹在托梁的两根钢管之间并通过对接扣件联接;在立杆上紧靠主梁下面设置二个抗滑扣件,防止主梁在力的作用下下滑。
[0005]立杆之间设有扶手,扶手位于主梁沿立杆向上1000 mm处。
[0006]在上操作平台和下操作平台及底座上均铺设竹跳板,便于人员站立平稳。
[0007]平台架体设有上、下二个操作平台,用于作业人员在其上进行上、下部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作。下面的底座一方面起承受上面荷载的作用,另一方面,底座与平台架体分离后,保留在原位,可用作电梯洞口安全防护,并可供后阶段电梯安装时使用。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平台架体总高只有5.0米左右,不需要自下至上全高搭设脚手架;结构稳定可靠,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另外,塔吊提升操作平台架体速度快,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缩短作业时间。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底座平面图。
[0011]图中:
[0012]1-主梁、2-托梁、3-联系梁、4-限位档杆、5-立杆、6-扶手、7-抗滑扣件、8-对接扣件、9-剪刀撑、10-直角扣件、11-纵向水平杆、12-横向水平杆、13-旋转扣件、14-竹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先制作底座,在建筑物底层平面的电梯门洞口内侧,沿门洞两侧按底座平面图所示的位置和方向分别平行放置二根Φ48.3X3.6mm的钢管,每侧的二根钢管之间的净空间距均约60 mm,这二根钢管便在门洞两侧分别形成了主梁1。再分别将限位档杆4、两根水平托梁2 (均由二根钢管组合而成)和联系梁3放置在主梁约四等份点处,并放置在主梁之上,且用直角扣件将它们联接成整体。在底座组合成整体的过程中,将立杆5置于两根主梁的外侧并紧靠主梁,且紧夹在组成水平托梁的二根钢管之间。然后,自主梁沿立杆5向上1000mm处两立杆5之间搭设扶手6。最后,在紧靠主梁下面的立杆5上设置二个防滑扣件7,防止主梁在力的作用下下滑。
[0014]再搭设上面的架体,搭设之前,先将立杆与底座通过对接扣件8联接。搭设时,先采用纵向水平杆11和横向水平杆12 (通过直角扣件联接)搭设下操作平台,并在平台上满铺竹跳板。再搭设架体的四个立面,且每个立面均搭设剪刀撑9。然后,同搭设下操作平台一样搭设上操作平台。架体是采用Φ48.3Χ3.6mm的钢管与相应的钢扣件联接而成的长方体框架结构。立杆5与纵向水平杆11、横向水平杆12采用直角扣件联接、剪刀撑9的交叉点及与各水平杆的交点均采用旋转扣件联接。
[0015]为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底座和操作平台上,均满铺竹跳板。
[0016]上面每个楼层可预先按图各制作一个底座,作业平台架体只需搭设一个。上层施工作业前,先用塔吊将下层作业平台吊住,再拆除对接扣件、将上部架体吊起并暂时放在支好模板的楼面上。再将制作好的底座吊入电梯井就位,然后,将平台架体吊入电梯井内、使架体立杆与底座扶手立杆对齐、再用对接扣件将架体与底座立杆联接,使作业平台形成整体后即可投入使用。
[0017]每个楼层的作业完成后,操作平台底座与上部架体分离,上部架体用塔吊提升,下部底座保留在各个楼层,在底座上满铺竹板,可防止人员误从电梯门口闯入而发生安全事故。
【主权项】
1.一种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该操作平台包括下面的底座和上面的架体;架体包括四根立杆(5)和立杆之间的上操作平台、下操作平台;上、下操作平台是由纵向水平杆(11)、横向水平杆(12)通过直角扣件联结而成,上、下操作平台之间设有剪刀撑(9);立杆(5)与纵向水平杆(11)、横向水平杆(12)采用直角扣件联接、剪刀撑(9)的交叉点及其与各水平杆的交点均采用旋转扣件联接;底座包括二根主梁(1)和二根水平托梁(2)、联系梁(3)和限位档杆(4);主梁和托梁均由二根钢管组成,主梁在下部两侦牝主梁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45度,托梁(2)在主梁(1)之上,联系梁(3)在主梁上、两根托梁之间,限位档杆在主梁最低位置的一侧,托梁(2)、联系梁(3)、限位档杆(4)分别设置在主梁四等份点处,主梁与水平托梁、联系梁、限位档杆之间相互交接并采用直角扣件(10)联接,立杆(5)与底座通过对接扣件(8)联接,立杆位于主梁外侧、夹在托梁的两根钢管之间并通过对接扣件(8)联接;在立杆(5)上紧靠主梁下面设置二个抗滑扣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立杆(5)之间设有扶手(6),扶手(6)位于主梁沿立杆(5)向上1000 mm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在上操作平台和下操作平台及底座上均铺设竹跳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内可升降式多功能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包括下面的底座和上面的架体;架体包括四根立杆和立杆之间的上操作平台、下操作平台及剪刀撑,上、下操作平台是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通过直角扣件联结而成;底座包括二根主梁和二根水平托梁、联系梁和限位档杆;主梁和托梁由二根钢管组成,主梁在下部两侧,托梁在主梁之上,联系梁在主梁上、两根托梁之间,限位档杆在主梁最低位置的一侧,立杆与底座联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操作平台架体总高只有5.0米左右,不需要自下至上全高搭设脚手架;结构稳定可靠,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另外,用塔吊提升操作平台架体速度快,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缩短作业时间。
【IPC分类】E04G3/28
【公开号】CN205063310
【申请号】CN201520848399
【发明人】赖小军
【申请人】南昌市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