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位内置钢筋u型复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1031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自定位内置钢筋u型复合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中的复合钢梁。
【背景技术】
[0002]钢梁是建筑物的重要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建筑房屋的成本和安全性能。从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号= 2013206125779,只提供了一个复合梁的基本做法,虽然与传统纯钢结构相比减少了一点用钢量,但是没有体现出钢混结构共同作用的巨大优势,也没有解决U型钢梁的制作困难与安装复杂,以及施工时间长的问题。从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号:2013100693439公开了一种J型钢的加工方式,但是制作加工复杂,加工成本高,加工时间长,难以满足实际应用中对加工速度和建筑成本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定位内置钢筋U型复合梁,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定位内置钢筋U型复合梁,包括U型钢梁外壳和主梁;
[0005]所述U型钢梁外壳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翼缘板和上盖板;
[0006]所述左侧板的底部和右侧板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的底板的两边相连接,并连成一体,所述的翼缘板的端部与所述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顶部连成一体,并与左侧板和右侧板垂直;
[0007]所述上盖板的端部与柱相连,左右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相连;
[0008]所述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翼缘板和上盖板的材料为钢材;
[0009]所述主梁的材料为混凝土;
[0010]所述主梁包括楼板和立梁,所述立梁的顶部与所述的楼板连成一体,所述立梁插在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中,并与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的内壁紧密配合;
[0011]所述的楼板架在所述的翼缘板上,楼板所配钢筋下弯至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中,并与所述立梁相结合;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实用新型用钢量少,钢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省去了混凝土的模板,施工方便,生产成本降低,便于制作,实用性强。
[0014]2、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钢材的高强度及混凝土抗压承载力高的特点,节省了用钢量,降低了造价。
[0015]3、本实用新型中钢梁可采用热乳或冷乳的方式,一次成型进行制造,减少由于焊接所造成的结构变形,增加结构的可靠性,有利于钢结构的产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U型复合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U型复合梁外壳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0019]实施例一
[0020]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定位内置钢筋U型复合梁,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21]所述U型复合梁,包括U型钢梁外壳1、混凝土主梁2、加强板3和上盖板4、角钢5、槽型钢6、钢筋7、及定位销8;
[0022]权利要求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包括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底板103和翼缘板104;
[0023]所述左侧板101的底部和右侧板102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的底板103的两边相连接,并连成一体,所述的翼缘板104的端部与所述的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的顶部连成一体,并与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垂直;
[0024]所述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底板103和翼缘板104的材料为钢材;
[0025]所述混凝土主梁2,包括楼板201和立梁202;
[0026]所述立梁202的顶部与所述的楼板201连成一体,所述立梁202插在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中,并与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的内壁紧密配合;
[0027]所述楼板201架在所述的翼缘板104上,所述的楼板201所配钢筋下弯至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中,并与所述立梁202相结合;
[0028]所述楼板201和立梁202的材料为混凝土;
[0029]所述加强板3,包括U型钢梁外壳I内加强板301和U型钢梁外壳I上加强板302;
[0030]所述内加强板301也为U型,中间是导流槽,垂直设置在U型钢梁外壳I中,所述内加强板301的两侧及下部与U型钢梁外壳I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内加强板301的上部向上与翼缘板104上口边平齐;
[0031]所述上加强板302的位置在内加强板301上部,所述上加强板302与U型钢梁外壳I的翼缘板104平行并且固定连接,优选采用焊接连接;
[0032]所述内加强板301和上加强板302的材料为钢材;
[0033]所述上盖板4设置在混凝土主梁2中,安装于U型复合梁两端与柱子连接处,并且延所述的混凝土主梁2纵向延伸;
[0034]所述上盖板4上部中间开孔,用于混凝土浇捣,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相连;
[0035]所述上盖板4的材料为钢材;
[0036]优选的,所述U型钢梁外壳I,所包括的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底板103和翼缘板104的厚度相同,其厚度为5?20_,可以用等厚度钢板冷乳或冷弯一次成型;
[0037]优选的,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之间的间距为100?600mm,左侧板101的高度与右侦贩102的高度相同,高度为间距的I?5倍,H为左侧板101的高度与右侧板102的高度;
[0038]优选的,沿所述U型复合梁的纵向,间隔0.2?2米设置一块内加强板301和一块上加强板302;
[0039]优选的,所述楼板201采用预制混凝土楼板;
[0040]优选的,所述楼板201的厚度为80?250mm;
[0041]优选的,所述上盖板4的厚度为3?20mm,上盖板4的宽度与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之间的间距等宽,纵向长度为0.2?2米;
[0042]所述角钢5设置在U型钢梁外壳翼缘板104下,安装于U型复合梁两端与柱子连接处,并且延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纵向延伸;
[0043]所述角钢5的材料为钢材;
[0044]所述角钢5端部与钢柱焊接,角钢5水平肢与翼缘板104外侧端部焊接,角钢5竖向肢端与左侧板101、右侧板102焊接。
[0045]所述槽型钢6设置在U型钢梁外壳底板103下,安装于U型复合梁两端与柱子连接处,并且延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纵向延伸;
[0046]所述槽型钢6的材料为钢材;
[0047]所述下槽型钢6端部与钢柱焊接,槽型钢6翼缘端与左侧板101、右侧板102焊接;
[0048]所述钢筋7的材料为钢材;
[0049]所述钢筋701设置在梁底,增强梁的抗弯能力;
[0050]所述钢筋702设置在梁中内加强板301中,增强梁的抗扭能力;
[0051 ]所述定位销8的材料为钢材;
[0052]所述通过定位销8连接角钢5与翼缘板104,方便U型复合梁固定安装;
[005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U型钢梁端部梁上翼缘设置两角钢及一字型上盖板,下翼缘设置槽型钢。通过设置角钢、一字型上盖板及槽型钢既加强了梁端部的承载力,又增强了梁的抗扭刚度,保证了梁局部及整体稳定性,同时又方便安装及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当U型复合梁梁中计算抗弯不足时,可在梁中设置抗弯钢筋。当U型复合梁计算抗扭不够时,还可在U型梁加劲肋中穿入抗扭钢筋。特别在梁端增加定位销,方便安装和施工。
[0054]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主权项】
1.一种自定位内置钢筋U型复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钢梁外壳(I)、混凝土主梁(2)、加强板(3)和上盖板(4)、角钢(5)、槽型钢(6)、钢筋(7)及定位销(8);所述U型钢梁外壳(I),包括左侧板(101)、右侧板(102)、底板(103)和翼缘板(104),所述左侧板(101)的底部和所述右侧板(102)的底部分别与所述底板(103)的两边相连接,并连成一体,所述的翼缘板(104)的端部与所述左侧板(101)和所述右侧板(102)的顶部连成一体,并与所述左侧板(101)和所述右侧板(102)垂直;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U型钢梁外壳内和所述U型钢梁外壳上;所述上盖板设置在混凝土主梁中;所述角钢设置在U型钢梁外壳翼缘板下;所述槽型钢设置在所述底板下;所述钢筋设置在梁底和梁中;通过所述定位销连接所述角钢与所述翼缘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主梁(2),包括楼板(201)和立梁(202),所述立梁(202)的顶部与所述楼板(201)连成一体,所述立梁(202)插在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中,并与所述U型钢梁外壳(I)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楼板(201)架在所述的翼缘板(104)上,所述楼板(201)所配钢筋下弯至所述U型钢梁外壳(I)中,并与所述立梁(202)相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包括内加强板(301)和上加强板(302),所述内加强板(301)为U型,垂直设置在所述U型钢梁外壳(I)中,中间设置导流槽,所述内加强板(301)的两侧及下部与所述U型钢梁外壳(I)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内加强板(301)的上部向上与翼缘板(104)上口边平齐,所述上加强板(302)的位置在内加强板(301)上部,所述上加强板(302)与U型钢梁外壳(I)的翼缘板(104)平行并且固定连接,所使用的材料为钢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4)安装于U型复合梁两端与柱子连接处,并且延所述的混凝土主梁2纵向延伸,所述上盖板(4)上部中间开孔,用于混凝土浇捣,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101)和右侧板(102)相连,所使用的材料为钢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5)安装于U型复合梁两端与柱子连接处,并且沿所述U型钢梁外壳(I)纵向延伸,所述角钢(5)端部与钢柱焊接,水平肢与所述翼缘板(104)外侧端部焊接,竖向肢端与所述左侧板(101)、所述右侧板(102)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钢(6)安装于U型复合梁两端与柱子连接处,并且沿所述的U型钢梁外壳(I)纵向延伸,所述槽型钢(6)端部与钢柱焊接,翼缘端与所述左侧板(101)、所述右侧板(102)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7)的材料为钢材,梁底钢筋(701)设置在梁底,梁中钢筋(702)设置在梁中所述内加强板(301)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8)的材料为钢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中的复合钢梁。U型复合梁是由U型钢梁外壳和混凝土组成。梁中部为开口U型钢包混凝土,梁端部为矩形钢包混凝土。在U型钢梁端部梁上翼缘设置两角钢及一字型上盖板,下翼缘设置槽型钢。通过设置角钢、一字型上盖板及槽型钢既加强了梁端部的承载力,又增强了梁的抗扭刚度,保证了梁局部及整体稳定性,同时又方便安装及施工,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钢材的高强度及混凝土抗压承载力高的特点,节省了用钢量,降低了造价,钢梁可采用热轧或冷轧的方式,一次成型进行制造,减少由于焊接所造成的结构变形,增加结构的可靠性,有利于钢结构的产业化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IPC分类】E04C3/293
【公开号】CN205171829
【申请号】CN201520452619
【发明人】陈星 , 朱瑞亮, 周融夏
【申请人】上海瑞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