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431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所述吊件包括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其中,所述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上板、第一横板和第一下板,所述第一上板与所述第一下板通过所述第一横板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二上板、第二横板和第二下板,所述第二上板与所述第二下板通过所述第二横板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横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通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对T型龙骨承重,并以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作为支撑,确保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由于承重等原因造成下垂,从而保障T型龙骨与吊件之间的稳定连接,以保证吊顶系统的质量稳定和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用龙骨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件。
【背景技术】
[0002]轻钢龙骨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轻钢龙骨隔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火性好、通用性强,且易于安装等特性,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近年来其应用尤为广泛,在吊顶、隔墙等方面均已成为建筑的主力军。现在的轻钢龙骨吊顶,都需要吊杆与龙骨连接组成框架,然后再覆上石膏板做成,而吊杆与龙骨之间需要吊件作为媒介来进行连接,以便于施工以及吊顶整体框架的搭建。龙骨吊件是安装牢固、经久耐用集成吊顶的关键,其重要性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
[0003]当吊顶龙骨采用T型龙骨时,市面上均采用下部为C型开口的吊件,主要包括两种:一种为折弯件,即通过折弯形成C型开口,利用两端的折弯部作为T型主龙骨的支撑;另一种为单片式,即在单片式材料的底部加工出C型开口,开口的两侧为挂钩,利用挂钩作为T型主龙骨的支撑。无论哪种吊件,长时间使用后,其C型开□均会下斜,导致与T型龙骨之间连接不稳,无法继续承重,从而影响吊顶系统的稳定;甚至会由于C型开口的报废而导致吊顶系统的损毁,造成不可预估的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吊件。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用于T型龙骨的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的吊件。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所述吊件包括第一折弯件和第二折弯件,其中,所述第一折弯件包括第一上板、第一横板和第一下板,所述第一上板与所述第一下板通过所述第一横板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折弯件包括第二上板、第二横板和第二下板,所述第二上板与所述第二下板通过所述第二横板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横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折弯件的所述第一上板与所述第二折弯件的所述第二上板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弯件和所述第二折弯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同一侧。
[0006]其中,所述第一下板的高度扭与所述第二下板的高度出相等。
[0007]其中,所述第一下板的高度出与所述第二下板的高度出均小于等于T型龙骨的立板的高度h。
[0008]其中,所述连接板的宽度A大于等于T型龙骨的第一端的宽度a。
[0009]其中,所述第一下板与所述第二下板之间的间距B大于等于T型龙骨的立板的厚度b0
[0010]其中,所述第一下板与所述第二下板之间的间距B小于所述连接板的宽度A的3/4。
[0011]其中,所述第一上板的高度0:与所述第二上板的高度仏均大于T型龙骨的第一端的高度d。
[0012]其中,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部。
[0013]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螺母。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通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对T型龙骨承重,并以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作为支撑,确保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由于承重等原因造成下垂,从而保障T型龙骨与吊件之间的稳定连接,以保证吊顶系统的质量稳定和使用寿命。
[0015]参照附图来阅读对于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0016]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0]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在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下方分别设置垂直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通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对T型龙骨承重,并以第一下板和第二下板作为支撑,确保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由于承重等原因造成下垂,从而保障T型龙骨与吊件之间的稳定连接。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进行详细描述。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T型龙骨吊件,图1示出了该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该吊件的一种实施例的使用安装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吊件包括第一折弯件I和第二折弯件2,其中,第一折弯件I包括第一上板11、第一横板12和第一下板13,第一上板11与第一下板13通过第一横板12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第一横板12,第一上板11和第一下板13分别位于第一横板12的不同侧;第二折弯件2包括第二上板21、第二横板22和第二下板23,第二上板21与第二下板23通过第二横板22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第二横板22,第二上板21和第二下板23分别位于第二横板22的不同侧;并且其中,第一折弯件I的第一上板11与第二折弯件2的第二上板21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且第一折弯件I和第二折弯件2位于连接板3的同一侧。
[0023]在使用时,第一横板12和第二横板22均与T型龙骨4的第一端41接触,并作为T型龙骨4的主要承重件,而第一下板13和第二下板23分别垂直位于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两侧,分别用以支撑第一横板12和第二横板22,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第一横板12和第二横板22会发生下垂,进而影响吊件与T型龙骨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24]其中,第一下板13的高度H1与第二下板23的高度H2相等。为充分体现第一下板13和第二下板23的作用,要求第一下板13的高度H1与第二下板23的高度H2均等于或者略小于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高度h。若第一下板13的高度H1与第二下板23的高度H2均与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高度h相等,则能够完全体现第一下板13和第二下板23的支撑作用,但是有时安装不太顺利,所以通常会将第一下板13的高度H1与第二下板23的高度出均略小于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高度h。此处的略小于是指Hi和H2均比h小0.1mm?1mm,这样可以保证吊件的顺利安装,还不影响第一下板13和第二下板23的支撑作用的发挥。
[0025]为确保吊件的使用,所以连接板3的宽度A应该大于T型龙骨4的第一端41的宽度a,但是通常为了节省材料和空间,T型龙骨4的第一端41的宽度a设置为大于等于连接板3的宽度A的2/3。例如,T型龙骨4的第一端的宽度a为12mm,则连接板3的宽度A可以设置为12mm< A< 18mm,例如4可以选择设置为13.5mm或者15mm等。
[0026]具体地,第一下板13与第二下板23之间的间距B大于或者等于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厚度b,并且,第一下板13与第二下板23之间的间距B小于连接板3的宽度A的3/4。例如,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厚度b为4mm,连接板3的厚度为16mm,则第一下板13和第二下板23之间的间距B应该大于等于4mm,并且小于12mm,例如,第一下板13与第二下板23之间的间距B可以设置为4.5mm、6mm、7.5mm或者8mm等。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其第一上板11的高度D1与第二上板21的高度D2均大于T型龙骨4的第一端41的高度d,一方面为了确保该吊件与T型龙骨4的顺利安装,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连接板3与吊杆相连。
[0028]具体地,连接板3上设置有连接部30。连接部30可以为能够与吊杆相连的任何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0包括设置在连接板3的中央位置的通孔,还包括一个连接螺母301。其中,连接螺母301可以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的底部,也可以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的上表面,还可以穿过连接板3进行设置。
[0029]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用于T型龙骨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包括第一折弯件(I)和第二折弯件(2),其中,所述第一折弯件(I)包括第一上板(11)、第一横板(12)和第一下板(13),所述第一上板(11)与所述第一下板(13)通过所述第一横板(12)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板(12);所述第二折弯件(2)包括第二上板(21)、第二横板(22)和第二下板(23),所述第二上板(21)与所述第二下板(23)通过所述第二横板(22)固定连接,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二横板(22);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折弯件(I)的所述第一上板(11)与所述第二折弯件(2)的所述第二上板(21)通过连接板(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折弯件(I)和所述第二折弯件(2)位于所述连接板(3)的同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板(13)的高度出与所述第二下板(23)的高度H2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板(13)的高度出与所述第二下板(23)的高度H2均小于等于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高度h。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宽度A大于等于T型龙骨(4)的第一端(41)的宽度a。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板(13)与所述第二下板(23)之间的间距B大于等于T型龙骨(4)的立板(40)的厚度b。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板(13)与所述第二下板(23)之间的间距B小于所述连接板(3)的宽度A的3/4。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板(11)的高度0工与所述第二上板(21)的高度D2均大于T型龙骨(4)的第一端(41)的高度d。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上设置有连接部(30)。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0)包括连接螺母(301)。
【文档编号】E04B9/06GK205653968SQ201620336316
【公开日】2016年10月1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0日 公开号201620336316.2, CN 201620336316, CN 205653968 U, CN 205653968U, CN-U-205653968, CN201620336316, CN201620336316.2, CN205653968 U, CN205653968U
【发明人】赵红玲, 丁艳玲, 赵云峰, 孙佳莫芝
【申请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