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519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它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底部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于地面,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连有横梁,横梁上连接有防坠器和安全绳。通过该实用新型设计的防坠落系统,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在狭窄高陡坡部位人工挖孔桩施工时的安全。
【专利说明】
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建筑施工领域,在超高、陡坡部位土方开挖,受基坑深度、场地斜坡等影响,不能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若采用常规人工挖孔粧方法施工,安全风险大,难以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情况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系数更高的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
[0004]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底部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于地面,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连有横梁,横梁上连接有防坠器和安全绳。
[0005]所述横梁为钢丝绳。
[0006]所述支持柱为工字钢。
[0007]还包括安全爬梯,所述安全爬梯设于超高陡坡部位。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人员位于陡坡上作业时,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在狭窄高陡坡部位人工挖孔粧施工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2]请参阅图1,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I,所述立柱I优选为型钢柱(18#工字钢),型钢柱腹板穿孔,所述孔用来接连横梁2,所述横梁2优选为A18钢丝绳,所述立柱I底部通过混凝土 5固定连接于土地6,所述两个立柱I之间连有横梁2,横梁2上连接有防坠器3和安全绳4。
[0013]所述防坠器3是利用物体下坠速度差进行自控,高挂低用。正常使用时,安全绳将随人体自由伸缩。在器内机构作用下,处半紧张状态,使操作人员无牵挂感。万一失足坠落,安全绳拉出速度明显加快,器内锁止系统即自动锁止。使安全绳拉出距离不超过0.2米,冲击力小于2949N,对失足人员毫无伤害。负荷解除即自动恢复工作。工作完毕安全绳将自动回收到器内,便于携带。
[0014]在超高陡坡部位还设置有安全爬梯。
[0015]优选施工步骤如下:
[0016]1、沿坡顶路面,开挖多个洞口,洞口为400mm(长)*400mm(宽)*400mm(高),洞口间距I Om,洞口离陆坡边缘Im。
[0017]2、将型钢柱(18#工字钢)垂直放入洞口中,埋置深度为400mm,外露长度为600mm,型钢柱腹板穿两道孔,首道孔距地面200mm,二道孔距地面400mm,孔径大小为50mm*25mm。
[0018]3、型钢放入后,浇筑C30混凝土5于洞口内;
[0019]4、待混凝土强度达到90%时,在每两条型钢柱之间采用两道A18钢丝绳,穿过孔洞稳定连接。
[0020]5、最后在钢丝绳上设置I个防坠落器,I条保护绳,在超高陡坡部位设置I条安全爬梯。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人员位于陡坡上作业时,可以保证施工人员在狭窄高陡坡部位人工挖孔粧施工时的安全。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底部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于地面,所述两个立柱之间连有横梁,横梁上连接有防坠器和安全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为钢丝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工字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陡坡部位防坠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爬梯,所述安全爬梯设于超高陡坡部位。
【文档编号】E04G21/32GK205688832SQ201620634496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3日 公开号201620634496.2, CN 201620634496, CN 205688832 U, CN 205688832U, CN-U-205688832, CN201620634496, CN201620634496.2, CN205688832 U, CN205688832U
【发明人】邓江权, 胡栋良, 黄金龙, 文韬, 徐璐瑶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