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27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号码锁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号码锁。号码锁是方便的装置,因为它们不需要使用钥匙。它们广泛地用于公文包、旅行箱等。此外,号码锁也可用于锁门、抽屉或柜子。有时,这些锁可能用于户外或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条件可能导致锁不再正确地工作。如下面更充分地解释,本发明改进了耐气候性。
此外,本发明还增加了未经许可打开锁的阻力。通常,号码锁利用多个盘形锁栓,每一盘形锁栓在其一个特定的位置具有径向切槽。为了打开普通的号码锁,通过在锁的表面上的刻度盘以规定的方式转动锁栓,从而使所有切槽对准,并可以打开锁钩。如在美国专利US4111014中所述,过去已经作出努力,通过使刻度盘转动平滑以增加锁的安全性。然而这些用于增加安全性的努力也易于产生将刻度盘正确转动到预定号码的困难。普通刻度盘的表面通常标有数字,所以用户可以将刻度盘转动到正确位置而打开锁。这些标记通常间隔非常小的距离。其结果是有时用户不能把刻度盘转动到其正确位置。例如,刻度盘不能完全转动到正确位置,或可能转过。这些误差造成用户不能确定何时刻度盘已经转动到其正确位置,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刻度盘转动过快而停止在不正确的位置造成。如下所述,本发明使刻度盘的转动更容易、更精确,而不损害锁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改善了锁的安全性。在过去,通过对锁钩、刻度盘或锁体施加迫使其打开的高冲击作用力,技术人员已经尝试着未经许可打开了这种锁。本发明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了对这些未经许可的攻击的抵抗能力,其中每一种方式在下面更充分地描述。
最后,普通的锁通常是不允许定制而接收标志或其他设计,或适合购买者或特定客户群的方式大量生产,且没有在锁的制造过程中包括这些步骤或者使锁暴露于有害元素。本发明允许在已经组装之后进行锁的定制,且没有降低锁的耐气候性或完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一种改进的号码锁。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锁具有由可转动的圆盘构成的号码组件。各圆盘具有间隙槽,当对准时,可以使一按钮压下,以便打开锁。按钮和圆盘这样构形,即当按钮返回到其原始位置时,圆盘转动而不对准,为再次打开锁,需要重新输入号码。
在另一实施例中,锁的号码刻度盘和按钮这样定位,即按钮沿垂直于刻度盘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操作。可取的是,刻度盘位于锁壳体的底面上。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包括在按钮上的可塌陷盖。该盖设计成可以在冲击作用力下塌陷,从而提高阻止未经许可试图通过作用力打开锁的安全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号码锁具有改进的耐气候性。在该实施例中,该锁具有柔性插入件,该插入件具有用于容纳锁钩的通孔。在一实施例中,通孔具有稍小于锁钩的分支的直径的直径。通孔周围的材料伸展而容纳锁钩,从而形成密封,这种密封提供了对水、灰尘或其他对锁有害的杂质的阻挡。在另一实施例中,通孔具有约等于锁钩的直径,或者可以稍大于锁钩。在这些实施例中,通孔的边缘可以具有接触锁钩的肋,从而增加耐气候性,同时在锁钩进、出锁时产生较小的摩擦力。


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前述或其他特征,其中图1A-B是本发明的号码锁的分解图;图2A-D是具有本发明的自动号码打乱机构的号码锁的剖面图;图3A-C是本发明的号码锁的刻度盘分度部件的视图;图4A-B是本发明的号码锁的大量定制部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号码锁在操作上类似于通常在学校、体育馆、储藏室等看到的便携式号码锁。尽管有这些类似之处,但在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上有许多显著不同。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号码锁的刻度盘13位于锁的底部,而不是在前面的普通位置。此外,本发明的号码锁具有一按钮3,在输入号码之后,为了使锁钩14从其锁定位置释放,可以压下该按钮。因此,一旦拨了三个数字,用户简单地压下产品的前面的按钮3以打开锁。可取的是,按钮3这样取向,即其运动的方向大致垂直于刻度盘13绕着转动的轴线。
本发明的操作大致如下。刻度盘13具有多个标记24,以给用户指示为正确地输入号码该刻度盘13应当转动到何处。可取的是,该标记包括数字指示,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符号。锁的本体具有一标示,用户根据锁的号码使刻度盘上的标记与该标示对准。在锁内是号码打乱盘6、顶部号码盘7、中部号码盘8和号码凸轮盘9。该号码打乱盘6、顶部号码盘7、中部号码盘8和号码凸轮盘9具有切口25,或者间隙槽,当正确对准时,其可以使按钮3按下,从而可以打开锁钩14。
从锁的底部观察,刻度盘13首先顺时针转动三整圈,当标示与号码的第一数字或符号对准时停止。这确保了顶部号码圆盘7和中部号码圆盘8被号码凸轮盘9接合,且号码打乱盘6前进到其停止位置。当刻度盘13转动到号码的第一位置时,号码打乱盘6和顶部号码盘7正确地对准,从而其余盘的对准将允许打开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转动圈数以及转动方向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因此,转动量和方向可以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顶部号码盘7和中部号码盘8与号码凸轮盘9的接合是通过从圆盘的表面向外延伸的突起26或尖头实现的。在优选实施例中,突出的尖头具有圆柱形状,但也可以采用其他适当的形状。如图1A所示,在顶部号码盘7和中部号码盘8之间还可使用垫片11,从而顶部号码盘7仅在这两个号码盘的尖头互相接触时才移动。垫片11由防转板5键锁或保持,该防转板由内壳体1保持就位。在图1A和1B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垫片11在其内边缘具有一突起27,该突起与防转板5上的细长槽28配合,所以当刻度盘13转动时垫片11不转动。如图1B所示,防拨垫圈10可以类似地构成,以防止转动。尖头26相对于号码盘的间隙槽25的角度位置决定了锁的特定号码。因此,间隙槽25的正确定位使得按钮3的栓销29运行到打开位置,从而可以打开锁。
号码打乱盘6通过来自顶部号码盘7的摩擦力驱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号码打乱盘6具有凹窝30,该凹窝提供足够的与顶部号码盘7的摩擦力。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号码打乱盘6具有互相间隔开相同距离的三个凹窝30。号码打乱盘6还具有朝锁的顶部延伸的突出部31,可取的是与号码打乱盘6成约90度的角度。突出部31用作在按钮止挡件32处接触按钮3的止档件。如下更充分地描述,突出部31使号码打乱盘6的凸轮表面33与按钮3的凸轮表面34对准。可取的是,突出部31还使号码打乱盘6的间隙槽25与按钮3的栓销29对准。在这一位置,顶部号码盘7将滑过号码打乱盘6上的凹窝30。然后在锁钩14闭合时,突出部31处于适当的位置而通过按钮的牵拉结构被按钮3拉住。
在将刻度盘13正确地转动到其对应于锁号码的第一位置之后,刻度盘13逆时针转过第二位置一次,然后第二次停止,该标示与号码的第二位置对准。这就接合了号码凸轮盘9和中部号码盘8的尖头26,但号码打乱盘6和顶部号码盘7的位置不变。可取的是,这样将刻度盘转动到第二位置使中部号码盘8的间隙槽25与按钮3的栓销29对准,而到达打开锁的正确位置。在该转动过程中,中部号码盘8和顶部号码盘7的尖头26不接合。因此,顶部号码盘7和号码打乱盘6的间隙槽与按钮3的栓销29保持对准。
然后刻度盘13顺时针转动到其第三最后的位置,而使号码凸轮盘9的间隙槽与按钮3的栓销29对准。号码凸轮盘9键锁于刻度盘13,且这样定位,即间隙槽25与号码的最后位置对准。在一个实施例中,号码凸轮盘通过刻度盘13的顶部内表面上的材料变形而保持在锁内。
在已经正确地输入号码之后,压下按钮3,直到按钮盖12的前表面与外壳15的前表面平齐。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内按压按钮3致使按钮弹簧18压缩,从而在用户释放之后它们会使按钮3返回到其原位。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以采用不是压缩弹簧的装置,从而在释放之后使按钮3返回到其原位。这种替代例包括使用片弹簧、扭簧、橡胶型波纹管、可压缩垫圈等。
在按钮3的运行过程中,按钮上的阻挡件32移入锁内,且使间隙路径与号码打乱盘6的突出部分31对准。然后按钮3的凸轮34与号码打乱盘6上的凸轮33接合,并顺时针转动该圆盘。在按钮3已经接合号码打乱盘6之后,该圆盘将这样确定位置,即当按钮3返回到其原位时,按钮3将通过在突出部分31的牵拉而使该圆盘继续顺时针转动。
按钮3与阻挡件4相联,所以当按钮3下压时,阻挡件4通过压缩阻挡件弹簧17而朝锁的背部移动。在图1A中示出的阻挡件弹簧17是螺旋弹簧,但可以用其他材料或弹簧结构来代替,如前面关于弹簧18的描述。此外,还可以使用多种弹簧或材料。这种运动使阻挡件4内的凹腔35与将锁沟14保持在其锁定位置的滚珠轴承19对准。按钮3保持在该位置,直到通过使锁钩14保持在被锁物上的同时向下拉锁或者通过提升锁钩14而将锁钩14打开。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钮3保持在其压下的位置,只要锁钩14处于非锁的或打开的状态。在该实施例中,锁钩14的长分支将滚珠轴承19保持在阻挡件的凹腔35内。当锁钩14返回到其锁定位置时,按钮3返回到其原位。可取的是,这是因为当锁钩14闭合时滚珠轴承19可以移动到锁钩14的缺口36内而实现的。然后按钮弹簧18和阻挡件弹簧17的储能使按钮3和阻挡件4返回到其原始位置。可取的是,按钮弹簧18和阻挡件弹簧17的蓄积作用力应当足以使轴承19返回到锁定位置,使按钮3返回到其原位,且使号码打乱盘6和顶部号码盘7转动而不再对准。
一旦按钮3和阻挡件4返回到它们的原位,按钮牵拉部分37与号码打乱盘6的突出部31相联,以使间隙槽25移动,不再对准。在号码打乱盘6已经转动而不对准之后,不重拨号码则不能压下按钮3。在优选实施例中,按钮3具有一栓销29,该栓销29仅在间隙槽正确对准时才能进、出该间隙槽,但如果间隙槽没有正确对准可以阻止压下按钮3。
基于号码锁的上述结构和操作,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号码锁的几个特征。
在图2A-D中示出的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自动号码打乱。大多数号码锁提供一旦关闭就打乱内部号码以免再次打开锁钩的特征。虽然市场上采用了许多方法,但本发明的自动号码打乱具有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发现的多个特征。本发明的某些新颖特征包括使用离合机构,按钮3的运动和号码打乱盘6的运动。一旦号码打乱盘6移动,例如,该盘的间隙槽25移动而与按钮3不对准。在一个实施例中,号码打乱盘6的运动还使顶部号码盘7也不对准。
如上所述,号码序列的第一数字或刻度盘位置正确地定位号码打乱盘6和顶部号码盘7,所以整个号码可以使锁打开。当拨第一数字时,通常要求用户顺时针方向转动刻度盘3圈。本发明利用位于号码盘7的顶部上的经号码盘弹簧23施加压力的打乱离合器。如图2A所示,当刻度盘13正确地转动到号码的第一位置时,号码打乱盘6上的突出部31位于抵靠按钮3上的阻挡件32。一旦突出部31接触阻挡件32,刻度盘13的继续转动使号码打乱盘6保持在原位,而顶部号码盘7在静止不动的号码打乱盘6所施加的摩擦力下继续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离合机构包含在号码打乱盘6上的压靠着顶部号码盘7的上表面的凹窝突起30。可取的是,顶部号码盘具有接纳该凹窝突起30的凹槽38,从而当输入号码的第一数字时提供更大的滑动阻力。然而,一旦号码打乱盘6抵靠阻挡件32,刻度盘13的继续转动将导致凹窝突起30从该凹槽38滑出。
然后,刻度盘转动到号码的第一数字,从而使顶部号码盘7的间隙槽正确对准。一旦正确地拨到号码的第一数字或位置,则不再有作用力施加到顶部号码盘7或号码打乱盘6上,同时正确地输入其余的号码。因此,在刻度盘13转到号码的第一位置之后,在号码打乱盘6和顶部号码盘7之间不再需要离合或滑移。
最好,拨完整个号码,并将按钮3压下,以使轴承19移动而打开锁。当按钮3被压下时,阻挡件32移动而与号码打乱盘6上的突出部31脱离接触。随着按钮进一步被压下时,按钮3的凸轮表面34接触号码打乱盘6的间隙槽的凸轮表面33。图2B示出了在这些凸轮表面接合之后,由于该凸轮表面之间的滑动,锁的继续向内运动使号码打乱盘6转动。可取的是,这种转动致使号码打乱盘6的突出部31在按钮3的阻挡件32之后转动。如图2C和2D所示,当按钮返回到其原位时该优选实施例使号码打乱盘转动而与按钮3不对准。首先,凸轮表面33和34使突出部31转动,从而当按钮3开始朝其原位向外移动时使牵拉部分37与突出部31的后边缘接合。一旦牵拉部分37接触突出部31,按钮3的进一步向外移动致使牵拉部分37转动号码打乱盘。号码打乱盘6的转动使间隙槽25移动而不对准,从而防止按钮3被压下,除非重新输入号码。在一个实施例中,按钮3从这些盘的间隙槽充分收缩,从而也使顶部号码盘7由于与号码盘6的摩擦接合而转动。可取的是,顶部号码盘7也转动,所以间隙槽不再与按钮3对准。
如图3A-C所示,普通号码锁中不存在的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刻度盘13的方位和操作。除了沿大致垂直于刻度盘13绕着转动的轴线方向操作的按钮3的方位之外,通过提供“发卡搭声”或掣子结构的柔软感知和转动反馈,刻度盘的操作也给用户提供了可感知的特征。在使用过程中,刻度盘13的转动通过刻度盘13上每个数字或符号一个“发卡搭声”而发出“棘轮似”的声音。或者,可以对刻度盘上更大的增量提供转动反馈,而不是每个数字,比如刻度盘上的每第5个数字或符号提供一个“卡搭声”。可取的是,该响应的卡搭声是通过在锁的预有部件上增加结构而产生的。在优选实施例中,这不需要增加部件提供响应的卡搭声,因为可以改进用于其他目的的部件而包括这种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号码盘由弹簧23向下偏压而正确地定位号码盘。两个掣子39或凹窝设于防拨垫圈10,而号码凸轮盘9包括多个在其外边缘周围分布的槽40。掣子39偏移槽40之间的角距离的一半,所以每次仅一个凹窝可以停留在槽内。因此,在刻度盘具有40个数字的优选实施例中,号码凸轮盘9具有20个槽,以产生40个相关的指示点,在指示点处掣子39和槽40产生一个卡搭声。
这种刻度盘指示结构可以进行多种方式的改进,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如上所述,例如通过减小槽40的数目可以产生更少的卡搭声。此外,掣子的尺寸可以变化,从而控制“卡搭声”的轻重或用户阻力。为了提供这一结构,半径R1的尺寸较小,两个凹窝设于防拨垫圈10上;在图3B所示的优选实施例中,它们彼此相对定位,其中一个偏移角度A1,该角度等于一个号码数字间隔,或者偏移槽之间的角距离的一半。当刻度盘13转动时,掣子39进出该槽40时防拨垫圈10简单地前后摇摆,其中该垫圈具有防止转动的内部突起27或其他适当的结构。
参照图4A-B,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适应不同外壳设计的能力,而不包含锁的装配或性能。在装配过程中,锁的外壳15和按钮盖12是组装在锁上的最后部件。可取的是,这些物品在设计上具有卡扣,可以较快地组装。这样可以大量生产锁的组装,同时添加外壳15和按钮盖12的最后步骤可以定制且就在装运给用户之前添加。
虽然这些外部部件可以提供附加的安全性和使用容易程度,但它们不需确保锁的功能性或耐气候性。图1中所示的插入盖21使外壳15组装到锁钩14上,而没有使内壳1暴露。外壳15可以具有不同颜色或外形,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插入盖21还允许锁更加用户化,而没有损害锁的完整性。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所示,插入盖21起标志支架的作用,从而使锁进一步用户化,以在锁的顶部包括用户的标志。插入盖21本身可以在锁组装之后添加,但可取的是在外壳15之前添加。此外,更可取的是,在按钮盖12施加到按钮3上之前将外壳15装到锁上。这些特征可以在颜色、形式或带有标志方面便于产品的用户化。
多个设计因素适于这种卡扣情况。外壳15覆盖的内锁这样设计,即在锁上的距离D1的一大半上施加外壳15,而没有对壳体带来拆开应力。而且,外壳15的材料这样设计,即当需弯曲时施加的最终应力不超过材料的特性和显出失效的迹象。最后,底盖凸缘9伸入内部壳体1中的距离D2必须适应上述两种情况。该相同的距离设计为尽可能地接近外径D3,以防止在产品上露出边缘,这种露出可能招致故意破坏者的损害。
可取的是,在外壳15施加上之后连接按钮3的盖12。在一个实施例中,外壳15这样组装到锁上,即首先拨动正确的号码、下压按钮3而使其与锁壳体平齐,然后施加上外壳15。
为了防止破坏塑料按钮盖12,外壳15和下部壳体2上的按钮盖开口的大小需要特定的关系。为了施加按钮盖12,锁可以拨到正确的号码,而使按钮3能压下。形成一凸轮表面的按钮本身上的高出边缘41使按钮盖12对按钮3施加作用力,且使两部件进入锁内。外壳15上的开口尺寸足够紧密,从而不使塑料按钮盖12扩大,由此使两部件向里移动。然而,下部壳体2上的按钮开口足够大,所以当按钮3的行程最大时,按钮盖12上的附加作用力使盖在按钮3的高出边缘41之上扩大,直到使按钮盖12的内表面卡入按钮3上的容纳槽17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存在着各种替代结构,这些结构将提供方便的、用户化的最终产品锁组件,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例如,突出部、掣子或类似的结构可以与容纳槽互相连接。可取的是,外壳15和按钮盖12的结构上的卡扣应当能阻止未经许可的试图开锁的人撬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按钮3和按钮盖12还增加了安全性。在已经输入号码之后需要锁销、杠杆或按钮的运动的号码锁,通常可以通过对锁销、杠杆或按钮施加过度作用力而打开或破坏。本发明的按钮3和按钮盖12有助于防止以这种方式未经许可打开锁。当锁完全组装时,组装在按钮3上的按钮盖12从外壳15向外延伸,所以用户可以顶推按钮盖12而开锁。如果未经许可的人试图通过对按钮3施加作用力,尝试使按钮3或一个或多个圆盘塌陷或变形而开锁,那么按钮盖12将在移动按钮3所需的作用力到达之前塌陷或变形。这造成按钮盖12压在外壳15的前表面上。在按钮3可以向内充分移动而打开锁之前,钝器的继续冲击将被外壳15吸收。因此,与过去的相比,本发明增加了利用钝器作用力攻击按钮盖12的阻力。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在普通的号码锁上改进了安全性。屡次发生出于破坏心理而损坏挂锁的现象。目前,市场上的某些产品容许想要得到的贼对挂锁施加可以打开锁的作用力。例如,许多弹簧式的锁可以通过轻敲锁而移动弹簧加力的锁销或阻挡件而打开。这种现象在动力传递到可以使锁打开的锁销或阻挡件上时发生。此外,仅利用锁钩的一个分支确保安全的锁也可以通过施加惯性力而未经许可地打开。相反,本发明利用了“防敲击”特征来防止这些攻击。如图1所示,按钮3上的钩子42钩挂在阻挡件4上,所以通过冲击锁而不能使阻挡件4移动到打开位置。
由于按钮3和阻挡件4之间的连接,本发明对通过轻敲锁的攻击不敏感。除非拨号码,否则号码盘上的间隙槽25不对准而使按钮3和阻挡件4移动。因此,不正确地对准间隙槽,利用惯性力不能压下或移位按钮3。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增强了耐气候性。插入盖21可以由较软的材料制成,且具有稍小于锁钩直径的通孔。可取的是,该材料的硬度从约20至约80肖氏硬度,更可取的是从约30至约60肖氏硬度。当锁钩14安装时,插入盖21的通孔象密封垫片一样操作,从而有助于防止水、灰尘或其他不希望的杂质进入锁的内部。或者,通孔可以具有约等于或稍大于锁钩的直径,且带有用于密封锁钩的从中延伸的肋状部分。肋的使用可以减小由于拔出或插入锁钩产生的摩擦力,同时仍然具有耐气候性。此外,水或灰尘不可能经刻度盘13进入锁内,因为它位于锁的下侧。
虽然已经参照所述的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特征、结构和实施例可以进行多种改进,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号码锁,其包括锁壳体;锁钩;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的可转动刻度盘;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可转动刻度盘相联的号码组件,其中所述号码组件包括多个具有可以转动地对准而打开锁的窗口的号码盘;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可转动盘相联的号码打乱盘,其中所述号码打乱盘包括可以转动地与所述号码盘的窗口对准以打开锁的窗口;和从所述号码盘延伸的突起;从所述壳体伸出的按钮,当按下该按钮时打开锁,其中所述按钮包括与所述突起接触而在按下按钮之前定位号码盘的窗口的阻挡部件;以及用于在按下按钮之后,使所述号码盘的窗口转动而不对准的装置,从而为了打开锁必须重新输入号码。
2.一种号码锁,其包括锁壳体;锁钩;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的可转动刻度盘;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可转动刻度盘相联的号码组件,其中所述号码组件包括多个具有可以转动地对准而打开锁的窗口的号码盘;在所述壳体上的按钮,当按下该按钮时打开锁,其中所述按钮包含与所述突起接触而在按下按钮之前定位号码盘的窗口的阻挡部件;以及其中所述按钮沿垂直于所述刻度盘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操作。
3.一种号码锁,其包括锁壳体;锁钩;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的可转动刻度盘;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可转动刻度盘相联的号码组件,其中所述号码组件包括多个具有可以转动地对准而打开锁的窗口的号码盘;从所述壳体伸出的按钮,当按下该按钮时打开锁,其中所述按钮包括与所述突起接触而在按下按钮之前定位号码盘的窗口的阻挡部件;用于在按下按钮之后使所述号码盘的窗口转动而不对准的装置,从而为了打开锁必须重新输入号码;以及设于所述按钮上的按钮盖,其中所述盖防止在承受高冲击作用力时未经许可打开锁。
4.一种号码锁,其包括锁壳体;锁钩;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的可转动刻度盘;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可转动刻度盘相联的号码组件,其中所述号码组件包括多个具有可以转动地对准而打开锁的窗口的号码盘;刻度盘掣子装置;从所述壳体伸出的按钮,当按下该按钮时打开锁,其中所述按钮包括与所述突起接触而在按下按钮之前定位号码盘的窗口的阻挡部件,
5.一种号码锁,其包括锁壳体;伸入到所述锁壳体内的锁钩;在所述壳体内的插入盖,其中所述插入盖形成围绕伸入到所述锁壳体内的锁钩的通孔;在所述壳体的表面上的可转动刻度盘;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可转动刻度盘相联的号码组件,其中所述号码组件包括多个具有可以转动地对准而打开锁的窗口的号码盘;从所述壳体伸出的按钮,当按下该按钮时打开锁,其中所述按钮包括与所述突起接触而在按下按钮之前定位号码盘的窗口的阻挡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盖的通孔具有稍小于所述锁钩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号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盖的围绕所述锁钩的部分是肋状的。
全文摘要
一种号码锁,其具有壳体、锁钩(14)、刻度盘(13)、按钮(3)和锁组件。该锁组件包括一组具有可以对准而打开锁的窗口(25)的转动盘(6、7、8、9)。当刻度盘(13)根据锁的号码转动时,窗口(25)对准,用户可以按压按钮(3)而释放锁钩(14)。按钮(3)沿垂直于刻度盘(13)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移动。当锁钩(14)再次锁定时,按钮(3)返回到其原位。当按钮(3)移动回其原位时,锁组件的各部分转动,从而为了打开锁而必须重新输入号码。
文档编号E05B37/06GK1451074SQ01808885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日
发明者S·A·范特尔, J·L·维尔希, J·A·马塞勒, J·W·格罗斯兹, E·A·拉莱 申请人:总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