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窗,特别是涉及一种安全性高且操作容易的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
(2)背景技术如图1所示,一般百叶窗是在一上梁10内设有一转轴11,该转轴11两端各设有一转轮座12,且使二梯带13绕经该转轮座12后,向下穿过该上梁10而与该上梁10下方所设的多个叶片14相连结,又每一叶片14近两端处各设有一贯孔141,以供一拉绳15分别穿设,且该拉绳15的底端固结在最底端叶片14下方的一下梁16上,而另一端则沿该上梁10内部长方向延伸后再由一压线座17控制且穿出,借由该压线座17的设置,当操作该拉绳15时,即可收放叶片14,另该转轴11一端设有一叶片角度调整装置18,且该调整装置18延伸出一操作杆181,当转动该操作杆181时,可间接驱动该转轴11转动而牵动梯带13,以达到调整叶片14角度的目的。
虽然,上述百叶窗可借由该操作杆181及拉绳15来控制该百叶窗叶片14的角度及收放,以达到调整室内光线的目的,但由于该拉绳15是暴露在外,并具有相当的长度(尤其是在叶片14收合时),所以容易使嬉戏中的婴幼儿或宠物被缠绕而发生不幸事件。
如图2所示,为另一种百叶窗的操控装置,是将一控制叶片角度的操作杆20制成中空管状,并将一控制叶片收放的拉绳21穿设在该操作杆20中,促使该拉绳21与操作杆20合一而设,以解决拉绳21外露的危险问题,并得以简化结构,惟,此类将拉绳21及操作杆20合而为一的方式,其在使用上,当叶片收合时,该拉绳21仍会有相当长度穿伸出该操作杆20,而有危险之虞,所以需再将穿伸出的拉绳21卷收在该操作杆20外周上所设的挂勾201,这样,相当麻烦、不便。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相当安全,且更加方便地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
本实用新型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包含有一上梁、一下梁、多个叶片、一收放装置及一操控装置。该上梁呈长条状,且内部中空。该下梁对应该上梁并设置在该上梁下方处。该叶片由上至下排列设置在该上、下梁之间。该收放装置具有数个枢设在该上梁内的转轮与卷绳轮、数个与该转轮连结并供该叶片置放的梯带、数个可卷绕在该卷绳轮上的拉绳及一穿设过该卷绳轮的驱动轴,且该拉绳一端固设在该卷绳轮上,反向另一端则依序穿设过该上梁及该叶片,再固结于该下梁上,而该驱动轴与该卷绳轮同步转动,且当该驱动轴连同该卷绳轮往一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该拉绳会被带动卷绕在该卷绳轮上,以将该下梁拉靠于该上梁,使得该叶片呈收合状态,而当该驱动轴连同该卷绳轮往反向的一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该下梁会远离该上梁,使得该叶片呈展开状态。
该操控装置包括有一操控座、一卷收组件、一控制绳组、一离合组件、一煞车组件、一调整组件及一操作管。该操控座设置在该上梁内,且内部中空,并于内周面形成有一卡掣环壁。该卷收组件装设在该操控座内,并具有一卷收轮及一涡卷弹簧,该涡卷弹簧一端固结在该操控座上,另一端则固结在该卷收轮后段上。该控制绳组具有一控制绳及一拉掣件,该控制绳卷绕在该卷收轮上,且该控制绳一端固定在该卷收轮上,另一端则固结该拉掣件,并延伸穿过该操控座及上梁,使得该控制绳拉伸时,会带动该卷收轮往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该离合组件枢设在该操控座内,并具有一中空套管及一环状弹簧单元,该中空套管套固在该收放装置的驱动轴上,且后端部穿置入该环状弹簧单元内,而该环状弹簧单元前端部与该中空座体的卡掣环壁摩擦配合,后端部则呈紧配合套设在该卷收组件的卷收轮前段上,使得该环状弹簧单元在该卷收轮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夹束带动该中空套管。该煞车组件设置在该操控座内,并具有一煞车器及一拉线,该煞车器抵接该离合组件的中空套管,使该中空套管在无外力作用于百叶窗时定位不动,且该拉线一端连结该煞车器,另一端则延伸穿设过该操控座及上梁,使得该拉线拉伸时会将煞车器的煞车功能解除。该调整组件具有一连结头、一传动杆、一蜗轮及一转轴,该连结头顶端部呈齿轮状置入该操控座内,而该传动杆装设在该操控座后端部,且该传动杆底端部也呈齿轮状与该连结头顶端部相啮合,顶端部则形成蜗杆状,又该蜗轮与该传动杆顶端部相啮合,且该转轴一端穿固在该蜗轮上,另一端则延伸穿置过该收放装置的转轮。该操作管设置在该上梁下方,并与该调整组件的连结头相连接,且该操作管一部位与该煞车组件拉线相固结并可相对该连结头滑动位移,又该控制绳外露出该操控座的部位连同拉掣件穿设在该操作管内,并在该卷收组件的涡卷弹簧呈常态下,使该拉掣件底端凸伸出该操作管底端一小段距离,供拉伸用。
(4)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一种百叶窗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现有另一种百叶窗操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中一收放装置与数个叶片间的连动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中一操控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中该煞车组件与一操作管及一调整组件相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一控制绳下拉时,该操控装置的状态。
图9是类似于图7的视图,说明该操作管下拉时的状态。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呈长条状且内部中空的上梁1、一对应该上梁1并设置在该上梁1下方处的下梁2、多个由上至下排列设置在该上、下梁1、2间并呈长薄片状的叶片3、一可收放该叶片3的收放装置4及一可控制该收放装置4的操控装置5,且该上、下梁1、2及该叶片3大致与以往相同,所以不再赘述。
该收放装置4具有二容置座41、二转轮42、二卷绳轮43、二梯带44、二拉绳45及一驱动轴46,该容置座41分别装设在该上梁1内近二端处,且该转轮42及卷绳轮43分别枢设在该容置座41内上、下方,而该梯带44供该叶片3置放,且顶端与该转轮42相连结,底端则固结在该下梁2上,又该拉绳45可卷绕在该卷绳轮43上,且该拉绳45一端固设在该卷绳轮43上,反向另一端则依序穿设过该上梁1及该叶片3近二侧端处,再固结于该下梁2上,另该驱动轴46穿设过该卷绳轮43,并与该卷绳轮43同步转动,配合参阅图5,当该驱动轴46连同该卷绳轮43往一第一旋转方向6转动时,该拉绳45会被带动卷绕在该卷绳轮43上,以将该下梁2拉靠于该上梁1,使得该叶片3呈收合状态,而当该驱动轴46连同该卷绳轮43往反向的一第二旋转方向7转动时,该下梁2会远离该上梁1,使得该叶片3呈展开状态。
如图4、图6及图7所示,该操控装置5包括有一操控座51、一卷收组件52、一控制绳组53、一离合组件54、一煞车组件55、一调整组件56及一操作管57。
该操控座51设置在该上梁1一端部内,并具有一中空座体511、一前盖512及一后盖513,该中空座体511前、后端呈透空状,且该中空座体511内周面适当位置处形成有一卡掣环壁514,而该前、后盖512、513分别封闭该中空座体511前、后端,又该后盖513是由二板块515对合而成,且该板块515对合面中央各呈凹陷状并可配合形成一容置槽516。
该卷收组件52具有一卷收轮521及一涡卷弹簧522,该卷收轮521前、中段装设在该操控座51的中空座体511内,且该卷收轮521中段扩大周径,并凹设有一容线环槽523,而该卷收轮521后段周径缩小并伸置入该操控座51的后盖513容置槽516内,又该涡卷弹簧522设置在该容置槽516内,并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外侧端往内侧端旋绕而成,且该涡卷弹簧522外侧端固结在该后盖513上,而内侧端则插设定位在该卷收轮521后段上。
该控制绳组53具有一控制绳531及一拉掣件532,该控制绳531卷绕在该卷收轮521的容线环槽523内,而该拉掣件532是由一拉杆533及一端塞534所构成,且该控制绳531一端固定在该卷收轮521上,另一端则延伸依序穿过该操控座51、上梁1及拉杆533,而在该拉杆533底端打结固定,又该端塞534固结在该拉杆533底端,以隐藏该控制绳531打结后的绳头,且拉动该拉掣件532时,会使该控制绳531拉伸,以带动该卷收轮521往第一旋转方向6转动。
该离合组件54枢设在该操控座51内,并具有一中空套管541及一环状弹簧单元542,该中空套管541前端部周径较小,并穿伸出该前盖512,以套固在该收放装置4的驱动轴46上,而后端部周径较大,并穿置入该环状弹簧单元542内,且该环状弹簧单元542是由一第一环状弹簧543、一第二环状弹簧544、一连接环545及一定位环546所构成,该第一、二环状弹簧543、544皆是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前端往后端旋绕而成,且该第一环状弹簧543紧配合套设在该卷收组件52的卷收轮521前段上,而该第二环状弹簧544前端与该中空座体511的卡掣环壁514摩擦配合,又该连接环545前端部与该第二环状弹簧544后端相卡固,后端部则与该第一环状弹簧543前端相卡固,另该定位环546活动套设在该第一环状弹簧543外周,且该定位环546前端抵接该连接环545,后端则抵接该卷收轮521中段处,以限制该连接环545的轴向位移。此外,该环状弹簧单元542的第一、二环状弹簧543、544也可连结成一体,且将该连接环545及定位环546省略。
该煞车组件55具有一煞车器551及一拉线552,该煞车器551是由一煞车弹簧553及一卸力环554所构成,该煞车弹簧553紧配合套设在该离合组件54的中空套管541上,使该中空套管541在无外力作用于百叶窗时定位不动,而该卸力环554则位于该操控座51前盖512内,并可转动地套设在该中空套管541上,且该煞车弹簧553是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前端往后端旋绕而成,其前端固定在该卸力环554内,后端则固定在该操控座51的中空座体511上,又该卸力环554外周面形成有一环槽555,该环槽555恰供该拉线552卷绕,且该拉线552一端与该卸力环554相固结,另一端则延伸穿设过该操控座51及上梁1。
该调整组件56具有一连结头561、一万向接头562、一传动杆563、一蜗轮564及一转轴565,该连结头561底端部与该万向接头562枢接,顶端部则呈齿轮状置入该操控座51内,而该传动杆563装设在该后盖513二板块515之间,且该传动杆563底端部也呈齿轮状与该连结头561顶端部相啮合,顶端部则形成蜗杆状,又该蜗轮564与该传动杆563顶端部相啮合,且该转轴565一端穿固在该蜗轮564上,另一端则延伸穿置过该收放装置4的转轮42而可连动。
该操作管57对应该操控座51而设置在该上梁1下方,并具有一套头571、一弹簧轴572、一固定环573、一压缩弹簧574及一管体575,该套头571枢接在该调整组件56的万向接头562底端,且该弹簧轴572呈中空四角柱状,其顶端部则径向往外延伸出一挡缘576,并可伸置入该套头57 1内滑移,又该煞车组件55的拉线552穿设过该连结头561、万向接头562、套头571及弹簧轴572后打结卡固在该弹簧轴572底端,而该固定环573固设在该套头571底端部内,并供该弹簧轴572底端部穿伸出,又该压缩弹簧574装设在该套头571内,且底端抵接该固定环573,顶端则推顶该弹簧轴572挡缘576抵接该套头571,另该管体575具有一连接件577及一转棒578,该连接件577套固在该弹簧轴572底端,且该转棒578呈中空六角柱状,其顶端插固在该连接件577内,又该控制绳531外露出该操控座51的部位连同该拉掣件532的拉杆533穿设在该转棒578内,并在该卷收组件52的涡卷弹簧522呈常态下,使该拉杆533底端凸伸出该转棒578底端一小段距离L,以供拉伸用,并可避免该转棒578位移拉伸时抵压到该端塞534而带动该拉杆533。
参阅图5、图7及图8,当本实用新型欲收合叶片3时,施力下拉该拉掣件532,并使该拉杆533不脱出该转棒578(如图7的假想线所示),以带动该控制绳531,使该卷收组件52的卷收轮521往第一旋转方向6转动,而使该涡卷弹簧522蓄积有回复力,此时,因该第一环状弹簧543紧套在该卷收轮521前段上,且是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前往后旋绕而成,所以在静摩擦力作用下会随着该卷收轮521往第一旋转方向6转动,并带动该连接环545,而由于第二环状弹簧544也是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前往后旋绕而成,且前端与该中空座体511的卡掣环壁514摩擦配合,因此,在该连接环545带动下,该第二环状弹簧544会绞紧迫贴该中空套管541后端部,以夹束带动该中空套管541旋转,使得该收放装置4的驱动轴46连同卷绳轮43往第一旋转方向6转动,以卷收该拉绳45,而将该叶片3收合,此外,由于该煞车组件55的煞车弹簧553是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前端往后端旋绕而成,且前端固定在该自由转动的卸力环554内,后端固定在该不动的中空座体511上,所以当该中空套管541往第一旋转方向6转动时,会推撑开该煞车弹簧553,使该煞车弹簧553内径胀大,而无法夹束影响到该中空套管541转动。
而当施力解除,放开该拉掣件532时,该涡卷弹簧522的回复力会带动该卷收轮521往第二旋转方向7转回,而将该控制绳531卷收回,使得该端塞534及拉杆533回复至原先状态(如图6及图7的实线所示),且由于该卷收轮521乃往第二旋转方向7转动,所以会推撑开该第一环状弹簧543,使该第一环状弹簧543内径胀大,而不受该卷收轮521转动影响,进而无法带动该连接环545、第二环状弹簧544及中空套管541。但此时,基于该下梁2及所支承的叶片3本身重量,会下拉该拉绳45,使得该卷绳轮43连同该驱动轴46及中空套管541欲往第二旋转方向7转动,但是由于该煞车弹簧553紧套在该中空套管541上,并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前端往后端旋绕,且该煞车弹簧553后端固定在不动的中空座体511上,而前端则固定在该卸力环554内,再加上该弹簧轴572挡缘576抵接该套头571,使得该卸力环554被该拉线552拖住而无法往第二旋转方向7转动,因此,该煞车弹簧553会保持紧迫该中空套管541,使该中空套管541无法转动,而使该叶片3停顿在之前所收合的状态下静止不动。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借由拉伸该拉掣件532,即可使该叶片3往上收合,且待该叶片3收合到适当位置时,放开该拉掣件532,该控制绳组53即会自动回收至原先状态,这样,反复拉伸该拉掣件532,即可完全收合该叶片3,而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该控制绳531穿置在该操作管57及拉杆533内,且该拉杆533在操作时不完全脱出该操作管57,因此,该控制绳531在任何状态下皆会受到该操作管57及拉杆533隐蔽,而不外露。
参阅图5、图6及图9,当本实用新型欲展开叶片3时,施力下拉该操作管57的转棒578,以带动该连接件577及弹簧轴572,使该煞车组件55的拉线552拉伸带动该卸力环554沿第一旋转方向6转动,并使该压缩弹簧574压缩而蓄积有回复力,同时,由于该煞车弹簧553是沿第一旋转方向6由前端往后端旋绕而成,且前端固定在该卸力环554内,后端固定在该中空座体511上,所以该卸力环554转动会迫使该煞车弹簧553内径胀大,而无法套紧该中空套管541,导致该煞车器551的煞车功能解除,使得该下梁2及所支承的叶片3重量自然会带动该卷绳轮43连同该驱动轴46及中空套管541往第二旋转方向7转动,使该叶片3得以顺利展开,且此时,该转棒578的下拉行程会小于或等于L,而不抵压到该端塞534,再加上该中空套管541与该第二环状弹簧544呈分离状态,所以该卷收组件52及控制绳组53不会受到影响,而维持在原先状态。
而当施力解除,放开该转棒578时,基于该压缩弹簧574的回复力,会使得该转棒578、连接件577及弹簧轴572回复至如图7所示的原先状态,且该卸力环554及拉线552也会借由该煞车弹簧553回复力恢复原状,并使得该中空套管541无法转动,而使该叶片3得以维持在之前所展开的状态下静止不动。
如图4、图7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欲改变叶片3角度时,其与以往相同,只需转动该操作管57的转棒578,以带动该调整组件56的万向接头562及连结头561旋转,并通过该传动杆563及蜗轮564的啮合传动,使得该转轴565连同该收放装置4的转轮42转动,以带动该梯带44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借由该收放装置4及该操控装置5的配合,即可轻易控制该叶片3的收放及角度变化,且借由该操控装置5内的卷收组件52、离合组件54与煞车组件55等配合,使得该控制绳组53在操作完毕放开后,会自动回复至收藏状态,并使该控制绳531在操作使用过程中,保持无外露,以维持安全性,因此,比起以往百叶窗在操作完毕后,需将外露拉绳21慢慢卷收在该操作杆20的挂勾201上而言,本实用新型明显较为简便,且更加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包含有一呈长条状且内部中空的上梁、一对应该上梁并设置在该上梁下方处的下梁、多个由上至下排列设置在该上、下梁之间的叶片、一控制该叶片收放及角度调整的收放装置及一操控该收放装置动作的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收放装置具有数个枢设在该上梁内的转轮与卷绳轮、数个与该转轮连结并供该叶片置放的梯带、数个可卷绕在该卷绳轮上的拉绳及一穿设过该卷绳轮的驱动轴,且该拉绳一端固设在该卷绳轮上,反向另一端则依序穿设过该上梁及该叶片,再固结于该下梁上,而该驱动轴与该卷绳轮同步转动,且当该驱动轴连同该卷绳轮往一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该拉绳会被带动卷绕在该卷绳轮上,以将该下梁拉靠于该上梁,使得该叶片呈收合状态,而当该驱动轴连同该卷绳轮往反向的一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该下梁会远离该上梁,使得该叶片呈展开状态;及该操控装置包括有一操控座、一卷收组件、一控制绳组、一离合组件、一煞车组件、一调整组件及一操作管,其特征在于该操控座设置在该上梁内,且内部中空,并于内周面形成有一卡掣环壁;该卷收组件装设在该操控座内,并具有一卷收轮及一涡卷弹簧,该涡卷弹簧一端固结在该操控座上,另一端则固结在该卷收轮后段上;该控制绳组具有一控制绳及一拉掣件,该控制绳卷绕在该卷收轮上,且该控制绳一端固定在该卷收轮上,另一端则固结该拉掣件,并延伸穿过该操控座及上梁,使得该控制绳拉伸时,会带动该卷收轮往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该离合组件枢设在该操控座内,并具有一中空套管及一环状弹簧单元,该中空套管套固在该收放装置的驱动轴上,且后端部穿置入该环状弹簧单元内,而该环状弹簧单元前端部与该中空座体的卡掣环壁摩擦配合,后端部则呈紧配合套设在该卷收组件的卷收轮前段上,使得该环状弹簧单元在该卷收轮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夹束带动该中空套管;该煞车组件设置在该操控座内,并具有一煞车器及一拉线,该煞车器抵接该离合组件的中空套管,使该中空套管在无外力作用于百叶窗时定位不动,且该拉线一端连结该煞车器,另一端则延伸穿设过该操控座及上梁,使得该拉线拉伸时会将煞车器的煞车功能解除;该调整组件具有一连结头、一传动杆、一蜗轮及一转轴,该连结头顶端部呈齿轮状置入该操控座内,而该传动杆装设在该操控座后端部,且该传动杆底端部也呈齿轮状与该连结头顶端部相啮合,顶端部则形成蜗杆状,又该蜗轮与该传动杆顶端部相啮合,且该转轴一端穿固在该蜗轮上,另一端则延伸穿置过该收放装置的转轮;及该操作管设置在该上梁下方,并与该调整组件的连结头相连接,且该操作管一部位与该煞车组件拉线相固结并可相对该连结头滑动位移,又该控制绳外露出该操控座的部位连同拉掣件穿设在该操作管内,并在该卷收组件的涡卷弹簧呈常态下,使该拉掣件底端凸伸出该操作管底端一小段距离,供拉伸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该操作管具有一套头、一弹簧轴、一固定环、一压缩弹簧及一管体,该套头与该操控座连结,且该弹簧轴与该煞车组件的拉线相固结,并可伸置入该套头内滑移,而该固定环固设在该套头底端部内,并供该弹簧轴底端部穿伸出,又该压缩弹簧装设在该套头内,且底端抵接该固定环,顶端则推顶该弹簧轴顶端部抵接该套头,另该管体与该弹簧轴底端部相固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该调整组件还具有一万向接头,该万向接头顶端与该连结头枢接,底端则枢接在该操作管的套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绳组的拉掣件是由一拉杆及一端塞所构成,该拉杆穿设过该操作管,而该端塞则固结在该拉杆底端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该离合组件的环状弹簧单元是由一第一环状弹簧、一第二环状弹簧、一连接环及一定位环所构成,该第一、二环状弹簧皆是沿第一旋转方向由前端往后端旋绕而成,且该第一环状弹簧紧配合套设在该卷收组件的卷收轮前段上,而该第二环状弹簧前端与该中空座体的卡掣环壁摩擦配合,又该连接环前端部与该第二环状弹簧后端相卡固,后端部则与该第一环状弹簧前端相卡固,另该定位环活动套设在该第一环状弹簧外周,且该定位环前端抵接该连接环,后端则抵接该卷收轮周径扩大的中段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该煞车组件的煞车器是由一煞车弹簧及一卸力环所构成,该煞车弹簧紧配合套设在该离合组件的中空套管上,而该卸力环则可转动地套设在该中空套管上,且该煞车弹簧前端固定在该卸力环内,后端则固定在该操控座的中空座体上,又该卸力环外周面形成有一环槽,供该拉线卷绕固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卷收外露控制绳的百叶窗,包含有一上、下梁、多个设置在该上、下梁间的叶片、一使叶片收合或展开的收放装置及一可控制该收放装置的操控装置,该操控装置包括有一位于上梁内的操控座、一位于操控座内并具有回复力的卷收组件、一可驱动该卷收组件转动的控制绳组、一受卷收组件带动以驱动收放装置的离合组件、一控制离合组件与收放装置呈连动或分离的煞车组件、一控制叶片角度的调整组件,及一容纳该控制绳组控制绳并可操控煞车组件与调整组件的操作管。
文档编号E06B9/28GK2604500SQ0320227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0日
发明者黄太郎 申请人:丽方企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