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桌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79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桌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桌布,其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花纹层、底布层和防滑层,且其厚度比为(0.1?0.2):10000:(100?1000):(10000?100000)。
【专利说明】
_种防滑桌布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滑桌布。
【背景技术】
[0002]桌布是覆盖与台面、桌面上用以防污或者增加美观的纺织物,现有的桌布涉及简单,只是采用材料纺织城方形或圆形,铺在桌面上。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桌面材质和桌布材质等原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桌布会出现滑移的现状,特别是当餐桌上已经布置有碗筷时,桌布的滑移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后果。
[0003]现实生活中常用的是在桌布上设置有防滑点,但是市面上存在的防滑点为平面点状结构,仅能增加一部分的摩擦力,在出现拉力或者冲击力较大时,还是无法解决滑移的问题。
[0004]针对上述问题,亟需一种防滑桌布,其可承受较大拉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桌布,其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花纹层、底布层和防滑层,且其厚度比为(0.1-0.2): 10000: (100-1000): (10000-100000);
[0006]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
[0007]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小-高防滑凸点、大-低防滑凸点和小-低防滑凸点;
[0008]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是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直径的I.3-2倍;且所述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数量的1.5-3倍;
[0009]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高度,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是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高度的1.3-2.3倍;且所述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数量的1.5-3.5倍;
[0010]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90°;
[0011]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组成;第一经线从第一玮线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第三玮线和第四玮线的下方,第二经线从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和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三经线依次穿过第一玮线的下方、第二玮线的上方、第三玮线的下方和第四玮线的上方,第四经线,第四经线依次穿过第一玮线、第二玮线和第三玮线的下方和第四玮线的上方。
[00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污层、花纹层、底布层和防滑层的厚度比为0.11:10000:150:10000ο
[00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是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直径的1.5倍。
[001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数量的2-3倍。
[00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数量的2.2倍。
[001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是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高度的1.5-2.0倍。
[00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是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高度的1.8倍。
[001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数量的2.0-3.5倍。
[001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数量的2.5倍。
[°0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60°。
【附图说明】
一种防滑桌布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桌布四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2:底布层细节图
[0024]图3:防滑凸点的示意图
[0025]符号说明:11-防污层;12-花纹层;13-底布层;14-防滑层;
[0026]21-第一经线;22-第二经线;23-第三经线;24-第四经线;
[0027]31-第一玮线;32-第二玮线;33-第三玮线;34-第四玮线;
[0028]41-大-高防滑凸点;42-小高防滑凸点;43-大-底防滑凸点;44-小-底防滑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桌布,其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花纹层、底布层和防滑层,且其厚度比为(0.1-0.2):10000:(100-1000):(10000-100000);
[0030]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
[0031]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小-高防滑凸点、大-低防滑凸点和小-低防滑凸点;
[0032]大-高防滑凸点是指直径大、高度高的防滑凸点,小-低防滑凸点是指直径小、高度低的防滑凸点。
[0033]其中大-高防滑凸点的直径和大-低防滑凸点的直径相同;大-低防滑凸点的高度和小-低防滑凸点的高度相同;小-高防滑凸点的直径和小-低防滑凸点的直径相同;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和大-高防滑凸点的高度相同。
[0034]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是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直径的I.3-2倍;且所述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数量的1.5-3倍;
[0035]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高度,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是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高度的1.3-2.3倍;且所述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数量的1.5-3.5倍;
[0036]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90°;
[0037]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组成;第一经线从第一玮线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第三玮线和第四玮线的下方,第二经线从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和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三经线依次穿过第一玮线的下方、第二玮线的上方、第三玮线的下方和第四玮线的上方,第四经线,第四经线依次穿过第一玮线、第二玮线和第三玮线的下方和第四玮线的上方。
[003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桌布由四层结构构成,分别为防污层11、花纹层12、底布层13和防滑层14,且防污层11、花纹层12、底布层13和防滑层14的厚度比为(0.1-0.2):10000:(100-1000): (10000-100000);进一步优选为0.11: 10000:150:10000ο
[0039]防污层
[0040]所述防污层11为在花纹层12的表面喷涂有防污材料。
[0041]所述防污材料可以是含有氟基团的防污材料,例如可以是:聚全氟丙烯酸酯、全氟羧酸铬络合物类整理整理剂等。
[0042]所述防污材料可以是纳米结构的防污材料,例如可以是:纳米氧化亚铜、纳米二氧化钦等。
[0043]所述喷涂方式可以是静电喷涂等方式。
[0044]底布层
[0045]所述底布层可以是市面上常用的布料,例如可以是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棉布、毛纺布、混纺织物等。
[004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
21、第二经线22、第三经线23和第四经线24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第三经线33和第四经线34组成;第一经线21从第一玮线31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32、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下方,第二经线22从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三经线23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的下方、第二玮线32的上方、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四经线24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和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
[0047]防滑层
[0048]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
[0049]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41、小-高防滑凸点42、大-低防滑凸点43和小-低防滑凸点44。
[0050]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直径,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的直径是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直径的1.3-2倍;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的直径是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直径的1.5倍。
[0051]所述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数量的1.5-3倍;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数量的2-3倍,更加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数量的2.2倍。
[0052]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高度,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的高度是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高度的1.3-2.3倍;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的高度是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高度的1.5-2.0倍;更加优选为,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的高度是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高度的1.8倍。
[0053]所述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数量的2.0-3.5倍;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数量的2.5倍;
[0054]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90°。
[0055]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60°。
[0056]如图1-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防滑桌布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滑桌布,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11、花纹层12、底布层13和防滑层14;其厚度比为(0.1-0.2):10000: (100-1000): (10000-100000);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41、小-高防滑凸点42、大-低防滑凸点43和小-低防滑凸点44;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直径,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的直径是小_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直径的1.3-2倍,所述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数量的1.5-3倍。
[0057]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高度,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的高度是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高度的1.3-2.3倍,所述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数量的2.0-3.5倍。
[0058]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90°。
[0059]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三经线23和第四经线24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第三经线33和第四经线34组成;第一经线21从第一玮线31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32、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下方,第二经线22从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三经线23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的下方、第二玮线32的上方、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四经线24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和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
[006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0061]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滑桌布,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11、花纹层12、底布层13和防滑层14,其厚度比为0.1:10000:100:10000;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41、小-高防滑凸点42、大-低防滑凸点43和小-低防滑凸点44;所述大-高41和/或大_低防滑凸点43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直径,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的直径是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直径的1.3倍,所述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数量的1.5倍。
[0062]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高度,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的高度是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高度的1.3倍,所述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数量的2.0倍。
[0063]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
[0064]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三经线23和第四经线24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第三经线33和第四经线34组成;第一经线21从第一玮线31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32、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下方,第二经线22从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三经线23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的下方、第二玮线32的上方、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四经线24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和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所述防污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底布层为棉布材料。
[0065]实施例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滑桌布,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
11、花纹层12、底布层13和防滑层14;其厚度比为0.2: 10000: 1000: 100000;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41、小-高防滑凸点42、大-低防滑凸点43和小-低防滑凸点44;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直径,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的直径是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直径的2倍,所述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数量的3倍。
[0066]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高度,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的高度是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高度的2.3倍,所述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数量的3.5倍。
[0067]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90°。
[0068]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22、第三经线23和第四经线24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第三经线33和第四经线34组成;第一经线21从第一玮线31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32、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下方,第二经线22从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三经线23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的下方、第二玮线32的上方、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四经线24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和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所述防污材料为纳米二氧化钛,所述底部层材料为亚麻布。
[0069]实施例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防滑桌布,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11、花纹层12、底布层13和防滑层14;其厚度比为0.15: 10000:800): 50000;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41、小-高防滑凸点42、大-低防滑凸点43和小-低防滑凸点44;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直径,所述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的直径是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直径的1.5倍,所述小-高42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大-低防滑凸点43数量的2.2倍。
[0070]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高度,所述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的高度是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高度的1.8倍,所述大-低43和/或小-低防滑凸点44的数量是大-高41和/或小-高防滑凸点42数量的2.5倍。
[0071]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45°。
[0072]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21、第二经线
22、第三经线23和第四经线24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第三经线33和第四经线34组成;第一经线21从第一玮线31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32、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下方,第二经线22从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33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三经线23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的下方、第二玮线32的上方、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第四经线24依次穿过第一玮线31、第二玮线32和第三玮线33的下方和第四玮线34的上方。所述防污材料为纳米氧化亚铜,所述底布层材料为尼龙布。
【主权项】
1.一种防滑桌布,其特征在于,其由四层构成,分别为防污层、花纹层、底布层和防滑层,且其厚度比为(0.1-0.2):10000:(100-1000):(10000-100000); 所述防滑层为底布层朝着桌面的一侧设有防滑凸点,所述防滑凸点为圆柱形结构; 所述防滑凸点分为大-高防滑凸点、小-高防滑凸点、大-低防滑凸点和小-低防滑凸点; 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是指其直径大于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是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直径的1.3-2倍;且所述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数量的1.5-3倍; 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是指其高度高于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高度,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是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高度的1.3-2.3倍;且所述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数量的1.5-3.5倍; 所述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90° ; 所述底布层包括多组经线组和多组玮线组,每组经线组由第一经线、第二经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组成,每组玮线组由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第三经线和第四经线组成;第一经线从第一玮线上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二玮线、第三玮线和第四玮线的下方,第二经线从第一玮线、第二玮线的下方穿过后再穿入第三玮线和第四玮线的上方,第三经线依次穿过第一玮线的下方、第二玮线的上方、第三玮线的下方和第四玮线的上方,第四经线依次穿过第一玮线、第二玮线和第三玮线的下方和第四玮线的上方。2.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防污层、花纹层、底布层和防滑层的厚度比为0.11:10000:150:10000ο3.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的直径是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直径的1.5倍。4.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数量的2-3倍。5.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小-高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大-低防滑凸点数量的2.2倍。6.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是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高度的1.5-2.0倍。7.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的高度是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高度的1.8倍。8.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数量的2.0-3.5倍。9.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所述大-低和/或小-低防滑凸点的数量是大-高和/或小-高防滑凸点数量的2.5倍。10.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桌布,防滑凸点与底布层之间的角度为30-60°。
【文档编号】D03D13/00GK205696964SQ20162030390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3日
【发明人】周航
【申请人】武汉馨雅美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