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电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652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的电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门或橱柜上的电磁锁。
背景技术
在人们居住和工作场所中,各种安全门和消防门上设置的电磁锁,在紧急状况下,应使其处于“断电常开”工作状态,以方便人群的疏散和逃生。而对于银行等机要场合,则需要处于“断电常闭”工作状态,当意外发生时,全部通道被关闭,以确保安全。现有的电磁锁(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由螺线管组件1、锁孔柱2、锁体3、可移动支架4、微动开关5和锁扣6构成,图2是锁扣6处于开启状态的原理图,图3是闭合状态的原理图。锁体3为凹槽结构,所述凹槽31内设有两凸台(32,33),每个凸台上各设有一个销孔(34,35);所述锁扣6以枢轴7为中心,通过其铰接臂61与枢轴7活动连接,其中一侧的铰接臂61向外延伸出一个凸台62,凸台62上设有销孔63,且销孔63与销孔(34、35)同轴心;铰接臂61的凸台62置于两凸台(32、33)之间;螺线管组件1置于锁体3的凹槽31内,且位于锁体3的一边,其铁芯与锁孔柱2同轴心且相互顶持;所述锁孔柱2分为三段(21,22,23),依次装入销孔(34、63、35)内,锁孔柱2的各段(21,22,23)长度分别与凸台(32,62,33)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可移动支架4装在锁体3内的一侧,其一端与螺线管组件1的外侧相靠,另一端位于锁孔柱2的后面,与微动开关5固接。螺线管组件1、可移动支架4和锁体3上均设有两排四个螺孔,且三者的螺孔相互配合,其中锁体3上的对角的两只螺孔为长园孔36和37。当需要调节工作状态时,只要松开锁体3上的长园孔36和37内的螺丝,即可通过拉动可移动支架4来调节螺线管组件1和微动开关5在锁体3中的位置达到调节“断电常开”和“断电常闭”两种工作状态之目的。锁体3上的另外两只对角螺孔起加固作用,分别用于两种工作状态。当电磁锁处于“断电常开”工作状态时,锁孔柱22与铰接臂61的凸台62的两端平齐,锁扣6可以自由转动。在这种失电开启状态下,只有当螺线管组件1通电后,铁芯促使锁孔柱(21、22、23)移动,这时锁孔柱22的两端面与铰接臂61的凸台62的两端面错位,锁扣6被锁紧,门不能被打开。当需要从“断电常开”工作状态转入“断电常闭”工作状态时,松开锁体3上的螺丝,调节可移动支架4的位置,使螺线管组件1和微动开关5一起移动,使锁孔柱2随之产生移动,这时锁孔柱22的两端面与铰接臂61的凸台62的两端面错位,锁扣6不能自由转动,处于锁紧状态。当电磁锁处于“断电常闭”工作状态时,只有当螺线管组件1通电后,铁芯促使锁孔柱(21、22、23)移动,原本与铰接臂61的凸台62的两端面错位的锁孔柱22移至平齐,锁扣6可自由转动,门能被打开。由于枢轴7上的扭簧的作用,锁扣6能在复原和释放两种位置之间变换。两种工作状态的转化,是通过调节可移动支架4使螺线管组件1和微动开关5同时移动位置来实现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螺线管组件1和微动开关5能同步移动,缺点是螺线管组件1、可移动支架4和锁体3的螺孔精度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容易引起误差,调节状态时容易导致整组锁失灵,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电磁锁要求的螺孔精度高、加工难度大,以及常开与常闭两种状态之间转换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常开与常闭两种状态之间转换方便的电磁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锁,由螺线管组件1、锁孔柱2、微动开关5、锁扣6和锁体8构成,其特征在于锁体8由固定锁体81和可调锁体82构成,所述固定锁体81由侧板和底板两部分构成,两者成“L”形结构,所述的可调锁体82也由底板和侧板两部分构成,其中底板中间呈凹形,使该底板分为前底板和后底板两部分,且可调锁体82的底板叠在固定锁体81的底板之上,两个锁体组合成“∪”型结构;所述可调锁体82的前底板上设有与固定螺线管组件1连接的孔,后底板上设有调节螺孔822,该调节螺孔822与固定锁体81的底板上的圆螺孔811配合;所述的锁孔柱2为长方体,中间呈凹形结构,该凹形部分与铰接臂61的凸台62配合;所述的锁孔柱2通过托架活动固定于螺线管组件1的前端,并与螺线管组件1的推杆顶持;所述微动开关5通过托架825固定于可调锁体82上,并与锁孔柱2顶持。
所述支撑锁孔柱2的托架可以固定在可调锁体82上。
所述支撑锁孔柱2的托架可以固定在固定锁体81上。
所述支撑锁孔柱2的托架也可以由两部份组合而成,一部份固定在固定锁体81上,另一部份固定在可调锁体82上。
所述的可调锁体82的底板下面设有并列的两个通槽,即常开通槽823和常闭通槽824,两个通槽的相对位置与调节螺孔822的宽度相对应,该两个通槽均可与固定锁体81的底板上面的卡榫812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了转换手续,转换简单;避免转换时微动开关位置产生偏移;定位准确,加工要求简单;产品品质稳定,适合于批量生产。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在常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在常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常开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常闭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J-J方向的整体剖视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L-L方向的整体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常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常闭状态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图9的A-A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图10的B-B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锁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调锁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由螺线管组件1、锁孔柱2、微动开关5、锁扣6和锁体8构成,锁体8包括固定锁体81和可调锁体82,其中固定锁体81由侧板和底板两部分构成,两者成“L”形结构,所述可调锁体82也由底板和侧板两部分构成,其中底板中间呈凹形,使该底板分为前底板和后底板两部分,且可调锁体82的底板叠在固定锁体81的底板之上,两个锁体组合成“∪”型结构;所述可调锁体82的前底板上设有与固定螺线管组件1连接的孔,后底板上设有调节螺孔822,该调节螺孔822与固定锁体81的底板上的圆螺孔811配合;所述的锁孔柱2为长方体,中间呈凹形结构,该凹形部分与锁扣6的铰接臂61的凸台62配合;所述的锁孔柱2通过托架活动固定于螺线管组件1的前端,并与螺线管组件1的推杆顶持;所述微动开关5通过托架825固定于可调锁体82上,并与锁孔柱2顶持。所述支撑锁孔柱2的托架可以固定在可调锁体82上;也可以固定在固定锁体81上;也可以两部份组合而成,一部份固定在固定锁体81上,另一部份固定在可调锁体82上。在可调锁体82的底板下面设有并列的常开通槽823和常闭通槽824,且两个通槽的相对位置与调节螺孔822的宽度相对应,该两个通槽均可与固定锁体81底板上的卡榫812配合。
使用时,可调锁体82与螺线管组件1通过螺丝固定成一整体;当处于“断电常开”工作状态时,可调锁体82的常开通槽823卡在固定锁体81的卡榫812上,用螺钉穿过调节螺孔822的右侧(见图6)及通孔811,把固定锁体81和可调锁体82连接起来;此时,锁扣6的铰接臂的凸台62卡在锁孔柱2的凹槽内,锁扣6可以自由转动,处于开启状态;当电磁锁处于“断电常开”工作状态时,只有当螺线管组件1通电后,其铁芯促使锁孔柱2移动,使锁扣6的铰接臂61的凸台62与锁孔柱2的凹槽错位,锁扣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从“断电常开”工作状态转入“断电常闭”工作状态时,松开固定锁体81和可调锁体82的连接螺丝,向前移动可调锁体82,使可调锁体82的常闭通槽824卡在固定锁体81的卡榫812上,用螺钉穿过调节螺孔822的左侧(见图7)及通孔811,把固定锁体81和可调锁体82连接起来;此时,锁扣6的铰接臂的凸台62与锁孔柱2的凹槽错位,锁扣6不能自由转动,处于锁紧状态;当电磁锁处于“断电常闭”工作状态时,只有当螺线管组件1通电后,其铁芯促使锁孔柱2移动,使锁扣6的铰接臂的凸台62卡在锁孔柱2的凹槽内,锁扣6可以自由转动,使锁扣6处于开启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电磁锁,由螺线管组件(1)、锁孔柱(2)、微动开关(5)、锁扣(6)和锁体(8)构成,其特征在于锁体(8)由固定锁体(81)和可调锁体(82)构成,所述固定锁体(81)由侧板和底板两部分构成,两者成“L”形结构,所述可调锁体(82)也由底板和侧板两部分构成,其中底板中间呈凹形,使该底板分为前底板和后底板两部分,且可调锁体(82)的底板叠在固定锁体(81)的底板之上,两个锁体组合成“U”型结构;所述可调锁体(82)的前底板上设有与固定螺线管组件(1)连接的孔,后底板上设有调节螺孔(822),该调节螺孔(822)与固定锁体(81)的底板上的圆螺孔(811)配合;所述的锁孔柱(2)为长方体,中间呈凹形结构,该凹形部分与锁扣(6)的铰接臂(61)的凸台(62)配合;所述的锁孔柱(2)通过托架活动固定于螺线管组件(1)的前端,并与螺线管组件(1)的推杆顶持;所述微动开关(5)通过托架(825)固定于可调锁体(82)上,并与锁孔柱(2)顶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锁孔柱(2)的托架可以固定在可调锁体(8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锁孔柱(2)的托架可以固定在固定锁体(8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锁孔柱(2)的托架也可以由两部份组合而成,一部份固定在固定锁体(81)上,另一部份固定在可调锁体(8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电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锁体(82)的底板下面设有并列的两个通槽,即常开通槽(823)和常闭通槽(824),两个通槽的相对位置与调节螺孔(822)的宽度相对应,该两个通槽均可与固定锁体(81)的底板上面的卡榫(812)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门或橱柜上的电磁锁。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电磁锁要求的螺孔精度高、加工难度大,以及常开与常闭两种状态之间转换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种加工及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均方便的电磁锁。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螺线管组件、锁孔柱、微动开关、锁扣和锁体,其特征在于锁体由固定锁体和可调锁体构成,可调锁体的底板叠在固定锁体的底板之上,锁孔柱通过托架活动固定于螺线管组件的前端,并与螺线管组件的推杆顶持;微动开关固定于可调锁体上,并与锁孔柱顶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了转换手续,转换简单;避免转换时微动开关位置产生偏移;定位准确,加工要求简单;产品品质稳定,适合于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E05B47/04GK2687248SQ200420021899
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9日
发明者张宗志 申请人:上海欧一安保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