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42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于用做隔音隔热门窗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进一步是指具有在常压下抽取真空结构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层内真空玻璃门窗具有隔音、隔热功能,已得到实际应用。但是产品的真空抽取都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的,这就需要专门的真空环境设施和抽真空设备,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致使产品价格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它可在常压下抽真空,还可在建筑安装现场抽取真空,因而使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有利于产品的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有安装在内支撑框架上的周边密封框件,其结构特点是,该周边密封框件的两侧分别用密封胶固定有一层玻璃而该两层玻璃之间为密封腔,在所述周边密封框件上设有抽气孔。
以下做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有周边密封框件6,其结构特点是,该周边密封框件6的两侧分别用密封胶20固定有一层玻璃1、2而该两层玻璃1、2之间为密封腔10(参见图2),在所述周边密封框件6上设有抽气孔9。抽完真空后,可用一次性填料将抽气孔9堵塞住。
当所采用的玻璃1、2厚度有限时,为防止密封腔10中的真空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差造成玻璃破坏,可在所述密封腔10中设置位于两层玻璃1、2之间的中间支撑件8,该中间支撑件8可采用各种适宜的结构与形状。还可在所述周边密封框件6上设置内支撑框架7且其上有与抽气孔9连通的抽气孔,并可在抽气孔9部位设置密封塞3。
与此相应,可采用图3所示的抽气针12,该针有一个实心针尖部13,与针体内气道连通的抽气孔14位于针体15侧面,该针结构在进入抽气孔9时,只会挤开周边密封框件6的肉体而不会象针孔位于针尖端部的针那样去掉所述框件6的一块肉体而形成针孔,造成漏气;抽真空时,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安排方式,即把多块图1或图2所示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11以玻璃1或2为邻接面而叠加起来(玻璃平面与水平面垂直放置为宜),两件产品的相邻玻璃之间可涂密封流体19(如润滑油),并在由多个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11叠加组成的叠加体两侧各安装一块预应力反弹板17、18,其预应力方向如图4中B向所指,由此抵消在抽真空时外界大气压对玻璃产生的破坏性压力,而密封流体也可排除所在部位的空气,使所述叠加体构成一个整体而不会在抽气过程中遭受大气压力的破坏;真空抽完后,各构件结构得到稳定,去掉预应力反弹板17、18即可得到真空生产成品。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可在常压下抽取真空,因而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有利产品的广泛使用。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图2是图1A-A向剖视结构;图3是抽气针的一种实施例结构;图4是抽真空工艺示意图。
在图中1、2—玻璃, 3—密封塞,6—周边密封框件,7—内支撑框架,8—中间支撑件, 9—抽气孔,10—密封腔, 11—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12—抽气针, 13—实心针尖部,14—抽气孔, 15—针体,16—气门, 17、18—预应力反弹板,19—密封流体, 20—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和图2及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产品,两层玻璃1、2为厚度是5mm的平板玻璃,内支撑框架7为金属框架,周边密封框件6和密封塞3用橡胶制作,密封腔10内设有金属的中间支撑件10。产品用做窗子的玻璃窗页。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有周边密封框件6,其特征是,该周边密封框件6的两侧分别用密封胶20固定有一层玻璃1、2而该两层玻璃1、2之间为密封腔10,在所述周边密封框件6上设有抽气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其特征是,在所述密封腔10中设有位于两层玻璃1、2之间的中间支撑件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周边密封框件6上设有内支撑框架7,且其上有与抽气孔9连通的抽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其特征是,所述抽气孔9部位有密封塞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其特征是,所述抽气孔9部位有密封塞3。
专利摘要一种适于用做门窗的双层内真空玻璃构件,有周边密封框件6,该周边密封框件6的两侧分别用密封胶20固定有一层玻璃1、2而该两层玻璃1、2之间为密封腔10,在所述周边密封框件6设有抽气孔9,可在所述密封腔10中设置位于两层玻璃1、2之间的中间支撑件8,还可在周边密封框件6上设置内支撑框架7且其上有与抽气孔9连通的抽气孔,并在抽气孔9部位设置密封塞3。本实用新型可在常压下抽真空,还可在建筑安装现场抽取真空,因而使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有利于产品的广泛应用。
文档编号E06B3/67GK2700511SQ20042003595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4日
发明者许连科 申请人:许连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