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锅式火锅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739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锅式火锅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桌,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行分餐制的火锅桌。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火锅桌桌面多为方形或圆形,其结构是在桌面的中央设置一个用于放置火锅的圆孔。由于多人共用一个火锅,因此难以满足各个用餐者不同口味的要求,同时也不符合分餐制的卫生要求;另外,由于放置在桌面中央的火锅距离桌面的边缘较远,在用餐过程中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卫生、方便,能够放置多个火锅而实现分餐制的分锅式火锅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桌架和固定在其上的桌面构成;呈几何形状的桌面上开有多个对称分布的圆孔,孔中放置有盖板。
桌面为设有4个圆孔且两对边开有圆弧缺口的长方形结构;桌面为设有6个圆孔且三个角开有圆弧缺口的正三角形结构;桌面为设有4个圆孔且四个角开有圆弧缺口的正方形结构;桌面为设有5个圆孔且五个角开有圆弧缺口的正五边形结构;桌面为开有6个圆孔的正六边形结构;桌面为开有7个圆孔的正七边形结构;桌面为开有8个圆孔的正八边形结构;桌面为开有9个圆孔的正九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多孔式结构的火锅桌面,既克服了传统火锅桌多人共用一个火锅不卫生的缺陷,又能满足各个用餐者不同口味的要求,真正的做到了众口不再难调;另外,由于火锅距离桌面的边缘较近,用餐十分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的示意图。
图中圆孔1 桌面2 盖板3 底板4 桌腿5 转盘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2中,桌面2为两条对边开有圆弧缺口的长方形结构,在桌面2边缘对称分布有4个圆孔1,孔中放置有活动的盖板3。
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图3、图4、图5所示的结构桌面2分别为每个角开有所述圆弧缺口的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五边形;在桌面2的边缘对应地分别设有6个、4个或5个对称分布的圆孔1,孔中放置有活动的盖板3。
同理,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图6~图9所示的结构桌面2分别为正六边形、正七边形、正八边形或正九边形,在桌面2的边缘对应地分别设置6~9个圆孔1。为了便于放置菜肴,在桌面2的中央还可安放一个转盘6。
上述桌面2固定在桌架上,所述桌架由底板4和固定在该板四周的桌腿5构成。
上述八种结构的桌面2可分别适合于二、三、四、五、六、七、八和九人用餐。圆弧缺口的作用主要是便于用餐者就坐;用餐过程中若需零时增加人员,可将盖板3取出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分锅式火锅桌,由桌架和固定在其上的桌面构成;其特征在于呈几何形状的桌面(2)上开有多个对称分布的圆孔(1),孔中放置有盖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设有4个圆孔(1)且两对边开有圆弧缺口的长方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设有6个圆孔(1)且三个角开有圆弧缺口的正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设有4个圆孔(1)且四个角开有圆弧缺口的正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设有5个圆孔(1)且五个角开有圆弧缺口的正五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开有6个圆孔(1)的正六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开有7个圆孔(1)的正七边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开有8个圆孔(1)的正八边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锅式火锅桌,其特征在于桌面(2)为开有9个圆孔(1)的正九边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锅式火锅桌,属于餐桌;旨在提供一种卫生、方便,并能够放置多个火锅而实现分餐制的分锅式火锅桌。其技术方案由桌架和固定在其上的桌面构成;呈几何形状的桌面(2)上开有多个对称分布的圆孔(1),孔中放置有盖板(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卫生方便,可广泛适用于各大、中、小饭店。
文档编号A47B13/08GK2840785SQ20052000633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9日
发明者郑朱伟 申请人:郑朱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