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92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
背景技术
一般的自行车、机车、重型机车…等等,大多是利用U型挂锁作为防盗的工具。
如图1、2所示,现有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U型挂锁,包含有一锁体单元1、一可拆卸地插设在该锁体单元1内部的U型锁栓2及一固设在该锁体单元1外部的警示单元3。该警示单元3具有一束夹固定在该锁体单元1外部的壳体301、一凸设在该壳体301一侧部的触压式开关302以及设于该壳体301内部并与该开关302电连接的一控制单元、一受该控制单元驱动的蜂鸣器及一电连接于该控制单元的振动感应器(图未示)。且当该U形锁栓2插置在该锁体单元1内部而产生闭锁状态时,可同时压制该开关302,且使该控制单元达到启动目的。
虽然,这种U型挂锁在闭锁状态且受外力撞击时,可利用该振动感应器感受振动而使控制单元启动蜂鸣器,且达到警示目的。但是因为该开关302为触压式,一端必须凸伸在壳体301外部,另一端必须延伸在该壳体301内部并与该控制单元产生电连接,因此,在该开关302与该壳体301套接处就一定会产生缝隙且无防水设计,而一般的自行车、机车、重型机车…等等又都必须常停放在室外,使得该U型挂锁在室外使用时,水份容易自该缝隙渗入该壳体301内部,而使得安装在该壳体301内部的控制单元、振动感应器、蜂鸣器等构件容易损坏。
再如图3所示,为现有又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U型挂锁,也包含有一锁体单元4、一可拆卸地插设在该锁体单元4内部的U型锁栓5及一固设在该锁体单元4外部的警示装置6。该警示装置6具有一套设在该锁体单元4外部的夹持座601、一套设在该夹持座601内部的套管602、一安装在该套管602内部的警报单元603、一塞设在该套管602一侧部的塞体604及一可套设在该套管602另一侧部的转动体605。该套管602对应该转动体605的侧部设有二呈L型的卡沟602’,而该转动体605则具有二凸设于一周面上的卡销605’及二互相垂直的贯孔605”。当欲使用时,是将该转动体605的卡销605’对准该套管602的卡沟602’并沿该套管602的轴向套入再转动90度,就可获得定位,且在沿轴向套入并转动时,是可利用一斜面(图未示)推掣该警报单元603的一电池603’而达到导通电源、启动警戒目的。当U型锁栓5穿过该锁体单元4及该警示装置6时,就可产生防盗的功能。
虽然这种U型挂锁在该套管602与配合构件之间设有O型环而具有防水功能,但是在使用时却有以下的缺失一、使用时必须多作一道旋转动作,才能启动警报,若使用者在将该转动体605套入该套管602中,但是却忘记转动时,该转动体605并未将电池603’推掣定位,所以并未能启动警报,且因为该警示装置6具有二个互相垂直的贯孔605”,使得该U型锁栓5仍可顺利穿过警示装置6而与该锁体单元4产生闭锁,因此容易让使用者误以为已有防盗功能,而仍会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防盗的漏洞。
二、该转动体605必须推掣该电池603’才能导通电源,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应该电池603’所设置的接点、弹簧等构件容易产生故障,而丧失警示功能。
三、当破坏者以工具自塞设在该套管602侧部的塞体604撞击时,该套管602内部的警报单元603很容易就毁损,所以这种U型挂锁并不具有侧向防破坏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防水功能且可有效防止外力破坏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
本实用新型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包含一锁体单元、一可与该锁体单元产生闭锁的锁栓单元及一固设在该锁体单元一例的警报装置。该锁体单元具有一锁本体、一嵌设在该锁本体内部的锁心及二分别受该锁心掣动的卡掣组件,该锁本体具有二对应前述卡掣组件的插孔,该锁心在一闭锁状态时可掣动卡掣组件伸设至该插孔中。该锁栓单元是呈U型,并具有二对应该锁体单元的插孔的杆部及一固设在其中一个杆部上的磁吸元件,前述杆部各具有一对应于卡掣组件的卡槽。该警报装置是固设在该锁本体一侧,并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容室的壳体、设置在该容室内部的一控制单元、一磁簧开关、一振动感应元件、一发声元件及一电源,该磁簧开关、振动感应元件、发声元件及电源均是与该控制单元电连接,该壳体具有至少一与其中一插孔贯通的穿孔,该穿孔是与该容室互相隔离。
借此,该锁栓单元的杆部插设在该锁体单元的插孔及该警报装置的穿孔中,且该磁吸元件对应于该磁簧开关时,该磁吸元件就以非接触式启动该控制单元,并使该警报装置达到启动的目的。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一种安装有警示单元的U型挂锁平面组合图;图2是该警示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现有另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U型挂锁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一警报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组合剖面图,说明一锁栓单元在一闭锁状态;图7是沿图6中的直线7-7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8是沿图6中的直线8-8所取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是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该锁栓单元可移出的状态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警报装置控制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较佳实施例,包含一锁体单元10、一可与该锁体单元10产生闭锁的锁栓单元20、一固设在该锁体单元10一侧的警报装置30及一包覆在该锁体单元10外部的包覆单元40。
该锁体单元10具有一锁本体11、一安装在该锁本体11内部的基座12、一嵌设在该锁本体11内部的锁心13、二分别受该锁心13掣动的卡掣组件14及一焊固在该锁本体11上的护壳15。该锁本体11是以金属材质制成,并具有一沿一轴线L延伸的横管111、一由该横管111中间凸出的接管112,该横管111具有二与该轴线L垂直设置的插孔113及一设于其中一端部的嵌槽114。该基座12是制成长杆状,且沿该轴线L穿设在该横管111中,并具有二对应前述插孔113的通孔121、一介于前述通孔121之间且对应该接管112的中间孔122、一沿该轴线L贯通通孔121与该中间孔122的横槽123及一凸设在一侧端部的卡块124,该卡块124可嵌套在该锁本体11的嵌槽114中,促使该基座12定位。该锁心13具有一设于底部的锁孔131及一以钥匙插入锁孔131并驱动时可产生转动的掣动件132,该掣动件132的截面呈矩形,并具有二相背设置的长侧边133及二衔接在前述长侧边133端缘之间的短侧边134,前述短侧边134之间的一宽度大于长侧边133之间的一厚度。前述卡掣组件14各包含有一安装在该横槽123中的弹簧141及二分别受该弹簧141所顶持的钢珠142,前述钢珠142分别介于该掣动件132与该通孔121之间。该护壳15是以金属材质制成且焊固在该锁本体11的横管111顶部,并具有二平行设置在该横管111两侧的侧板151及一衔接在前述侧板151顶缘之间的顶板152,并在该护壳15与该锁本体11之间界定出一空间16,该顶板152具有二与插孔113、通孔121同轴设置的贯孔153、一设于前述贯孔153之间的开孔154及一由该顶板152向外凸出且遮蔽在该开孔154外侧的遮部155。
该锁栓单元20是呈U型,并具有一第一杆部21、一与该第一杆部21相反且平行设置的第二杆部22、一固设在该第一杆部21内侧的磁吸元件23及一固设在该第二杆部22上的标示部24。该第一、二杆部21、22可穿过呈同轴设置的贯孔153、插孔113及通孔121,并各具有一对应于卡掣组件14的卡槽211、221,该磁吸元件23是采用强力磁铁。
配合参阅图5、图6及图7,该警报装置30是插置固设在该锁本体10的空间16中,且受该护壳15所遮蔽保护,并具有一可界定出一容室I的壳体31、一设置在该容室I中的控制单元32、一与该控制单元32电连接的磁簧开关33、一与该控制单元32电连接的振动感应元件330、一与该控制单元32电连接的发声元件34、多数颗提供该控制单元32所需电源的电池35及二补强件50,该磁簧开关33、振动感应元件330、发声元件34、电池35及补强件50均位于该容室I中。
该壳体31具有一下壳件36、一与该下壳件36对合的上壳件37、一套设在该下壳件36上的护罩38及一可固设在该下壳件36与该上壳件37对应侧面上的拉板39,该下、上壳件36、37互相配合界定出该容室I。
该下壳件36具有一配合该横管111顶缘而呈内凹弧状的底壁361、一由该底壁361周缘向上延伸而成的下周壁362、二由该底壁361朝该容室I凸伸的下环套部363、一由该底壁361朝该容室I凸伸且介于前述下环套部363之间的间隔件364、一对应该间隔件364而产生在该底壁361外侧的凹陷部365。前述下环套部363各具有一设于顶缘且呈凸环状的嵌接部位363’,该凹陷部365具有一可容置电池35的凹槽366、一环设在该凹槽366外部的挡缘367及一环设在该挡缘367外部且朝该上壳件37设置方向延伸的环槽368,该间隔件364具有三个贯穿至该凹槽366中的槽沟369。
该上壳件37具有一对应该底壁361的顶壁371、一由该顶壁371周缘向下延伸而成的上周壁372、二由该顶壁371朝该容室I凸伸的上环套部373。该顶壁371具有一对应该遮部155的座孔374,且上环套部373各具有一设于底缘且呈凹环状的嵌接部位373’,且上、下环套部363、373对接后可在内部各界定出一与贯孔153、插孔113、通孔121同轴设置的穿孔II,且该穿孔II是与该容室I互相隔离。
该护罩38是自该下壳件36外侧套设在该凹陷部365中,且可使得电池35获得定位,并具有一对应该底壁361且呈内凹弧状的封板381及一由该封板381周缘延伸而成的壁板382,该壁板382一端缘是嵌套在该凹陷部365的环槽368中。
该控制单元32是设置在该容室I中,并具有一电路板321、一微处理器322及三个呈间隔设置且电连接在该电路板321上的导电弹簧323,前述导电弹簧323分别可由前述槽沟369穿设至该凹槽366中,且可与电池35达到导通目的。
该磁簧开关33是焊接在该电路板321上,可采常开(Normal Open)设计或常关(Normal Close)设计,当受该磁吸元件23的磁力作用,就可产生一讯号传给该控制单元32(如图10所示)。
本实施例的振动感应元件330为振动开关,是焊接在该电路板321上,受到外力作用就可触发振动感应,而将讯号传给该控制单元32(如图10所示)。
该发声元件34是固设在该上壳件37的座孔374中,且对应于该顶板152的开孔154。
配合参阅图8,前述补强件50是以合金材质制成幅角大于180度的圆弧板状,且安装在该容室I中,并环设在该上、下环套部363、373外部。
该包覆单元40具有一罩设在该锁本体11外侧的底座41、一罩设在该护壳15外侧且可与该底座41对接的顶盖42及一安装在该底座41内部的防尘盖43。该底座41具有一对应该锁心13且呈长圆形的操作孔411。该顶盖42具有二与贯孔153、穿孔II、插孔113、通孔121同轴设置的圆孔421、多数个设于前述圆孔421之间且对应该发声元件34的槽孔422、一设于一侧面且对应该拉板39的透穿部位423及一对应该透穿部423且设于其中一圆孔421侧边的指标424。该防尘盖43具有一滑板部431、一凸设在该滑板部431上且可伸设在该操作孔411中的拨块432及一设于该拨块432一侧的透孔433。该防尘盖43在一开启位置时,该透孔433对应该锁心13的锁孔131,该防尘盖43在一遮蔽位置时,该透孔433与该锁孔131呈错位。
再如图6、图7所示,当整体组配完成时,该警报装置30是插设在该锁本体11的空间16中,且使穿孔II与贯孔153、插孔113、通孔121、圆孔421同轴设置,且该警报装置30的拉板39恰对应于该透穿部位423。当欲使用警报锁且将该锁栓单元20勾挂定位,并使该第二杆部22的标示部24对准于该指标424,就可使该磁吸元件23恰对称于该磁簧开关33,且当该第一、二杆部21、22穿过该包覆单元40、该警报装置30及该锁体单元10,且操作该锁心13的锁孔131时,该掣动件132具有较大宽度的短侧边134会推掣卡掣组件14,而钢珠142则嵌入在卡槽211、221中,促使该锁栓单元20与该锁体单元10达到闭锁目的。此时,该磁吸元件23的位置趋近于该磁簧开关33,并利用该磁吸元件23的磁力以非接触式启动该控制单元32,并使该警报装置30达到启动的目的。
在该警报装置30启动后,若有外力破坏、撞击时,该振动感应元件330随即感测振动,并经由该控制单元32而驱动该发声元件34发出声响警报。
又如图9所示,当使用者以钥匙开启该锁心13,并令该掣动件132转动90度,利用短侧边134之间的宽度与长侧边133之间的厚度变化,就可使得卡掣组件14具有较大的移动空间,且使得钢珠142可自该锁栓单元20的卡槽211、221中移出,并可顺利将该锁栓单元20自该锁体单元10、警报装置30及包覆单元40中移出,而达到开锁目的。
且在该锁栓单元20移出时,随着该磁吸元件23远离于该磁簧开关33,该警报装置30就可解除警报,而将该锁栓单元20翻转180度后,可收纳勾挂于该锁体单元10中,而不启动警报。
针对上述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不但具有防盗、警报功效,还具有下列的优点一、如图6所示,利用该磁吸元件23以非接触方式启动该磁簧开关33,该警报装置30的壳体31不需要作破孔设计,可达到较佳防水目的。也就是说,该警报装置30的下、上壳体36、37对接后,利用该下、上环套部363、373的嵌接部位363’、373’呈凸、凹互相嵌接的作用,可产生极佳的防水效果,即使该警报锁在室外使用,且水份会由圆孔421、贯孔153渗入穿孔II中,仍然不会自该下、上环套部363、373对接处渗入该容室I中,可达到较佳的防水目的。
二、如图6所示,利用该护罩38的壁板382顶端缘嵌套在该环槽368中,可使该警报装置30的壳体38底部产生较佳的防水效果,可防止水份渗入该容室I中,且可确保控制单元32、磁簧开关33、振动感应元件330、电池35等构件不容易损坏。
三、如图6所示,利用该护壳15的开孔154可顺利使警报声响发出,且利用该遮部155的设置,可对该发声元件34产生遮蔽的作用,防止正向钻破该发声元件34使其失效。
四、如图6、图7所示,当警报装置30插设在该空间16中时,是受到以金属材质制成的锁本体11及护壳15所保护,宵小无法自该锁体单元10的环向周面对该警报装置30进行破坏,防盗性佳。
五、如图6、图8所示,利用该补强件50的设置,是可对该警报装置30二侧向产生结构补强,可防止侧向破坏。再者,补强件50套束在该下、上环套部363、373外部的幅角大于180度,可钳套住该锁栓单元20,纵使该上、下壳件36、37侧向遭破坏,补强件50仍不会脱落。
值得一提的是,当使用一段时间且电池35的电力不足时,在该锁栓单元20完全移出的状态下,使用者可自凸伸在该包覆单元40的透穿部位423中拉动该拉板39,且可将该警报装置30整体自该锁体单元10的空间16中移出,且拆离该护罩38,就可轻易地替换电池35,因此,电池35的替换操作也相当容易。
权利要求1.一种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包含一锁体单元、一与该锁体单元产生闭锁的锁栓单元及一固设在该锁体单元一侧的警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体单元,具有一锁本体、一嵌设在该锁本体内部的锁心及二分别受该锁心掣动的卡掣组件,该锁本体具有二对应前述卡掣组件的插孔;该锁栓单元,是呈U型,并具有二对应该锁体单元的插孔的杆部及一固设在其中一个杆部上的磁吸元件,前述杆部各具有一对应于卡掣组件的卡槽;该警报装置,具有一界定出一容室的壳体、设置在该容室内部的一控制单元、一磁簧开关、一振动感应元件、一发声元件及一电源,该磁簧开关、振动感应元件、发声元件及电源均是与该控制单元电连接,该壳体具有至少一与其中一插孔贯通的穿孔,该穿孔是与该容室互相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该警报装置的壳体还具有一下壳件及一与该下壳件对合的上壳件,其等互相配合界定出该容室,该下壳件具有一底壁、一由该底壁周缘延伸而成的下周壁及至少一由该底壁朝该容室凸伸的下环套部,该上壳件具有一对应该底壁的顶壁、一由该顶壁周缘延伸而成的上周壁及至少一由该顶壁朝该容室凸伸的上环套部,该发声元件是固设在该顶壁上,该上、下环套部的相对端部还具有一呈凹、凸互补的嵌接部位,该上、下环套部对接是在内部界定出该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该警报装置的下壳件还具有一由该底壁朝该容室凸伸的间隔件及一对应该间隔件而产生在该底壁外侧的凹陷部,该凹陷部具有一容置多颗数电池的凹槽、一环设在该凹槽外部的挡缘及一环设在该挡缘外部且朝该上壳件设置方向延伸的环槽,该间隔件具有多数个贯穿至该凹槽中的槽沟,且该壳体还具有一自该下壳件外侧套设在该凹陷部中的护罩,该护罩具有一对应该底壁的封板及一由该封板周缘延伸而成的壁板,该壁板一端缘是嵌套在该凹陷部的环槽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该警报装置还具有至少一安装在该容室中且环设在该上、下环套部外部的补强件,该补强件是以合金材质制成幅角大于180度的圆弧板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该锁体单元的锁本体是以金属材质制成,且该锁体单元还具有一以金属材质制成且固设在该锁本体上的护壳,该护壳具有二平行设置的侧板及一衔接在前述侧板顶缘之间的顶板,并在该护壳与该锁本体之间界定出一容置该警报装置的空间,该顶板具有二对应插孔的贯孔、一设于贯孔之间的开孔及一由该顶板向外凸出且遮蔽在该开孔外侧的遮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包覆在该锁体单元外部的包覆单元,该包覆单元具有一罩设在该锁本体外侧的底座及一罩设在该护壳外侧且与该底座对接的顶盖,该底座具有一对应该锁心的操作孔,该顶盖具有二对应该锁本体的插孔的圆孔及多数个设于前述圆孔之间且对应该发声元件的槽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单元的底座的操作孔是呈长圆形,且该包覆单元还具有一安装在该底座内部的防尘盖,该防尘盖具有一滑板部、一凸设在该滑板部上且伸设在该操作孔中的拨块及一设于该拨块一侧的透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栓单元还具有一设于其中一杆部的标示部,该包覆单元的顶盖还具有一设于该圆孔一侧的指标。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其特征在于该包覆单元的顶盖还具有一对应该空间的透穿部位,该警报装置的壳体还具有一设于一侧部的拉板,该拉板对应该透穿部位。
专利摘要一种以非接触式启动的警报锁,包含一锁体单元、一可与该锁体单元产生闭锁的锁栓单元及一固设在该锁体单元一侧的警报装置。该锁栓单元具有二可插设在该锁体单元二插孔中的杆部及一固设在其中一杆部上的磁吸元件,该警报装置具有一壳体、一控制单元、一磁簧开关、一振动感应单元、一发声元件及多数颗电池。当该锁栓单元的杆部穿过该锁体单元及该警报装置中时,该磁吸元件是以非接触式启动该控制单元,并使该警报装置达到启动的目的。
文档编号E05B45/08GK2797540SQ20052001174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2日
发明者陈宽能 申请人:陈宽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