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窗口或者门口的纱窗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97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窗口或者门口的纱窗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窗户或者门口 /门洞的纱窗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 有特殊构造的纱窗组件,所述构造允许大的柔性隔膜(纱窗)保持绷 紧并且下垂变小。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使纱窗材料能够在悬跨过开口 时保持讨人喜欢的"平坦"外观的设计方案。
本发明的描述将参考窗户或者门的纱窗组件(例如防昆虫的纱窗、 阳光控制纱窗或者窗帘),其中纱窗材料仅在其竖直边缘上得到支撑, 而纱窗材料的顶部(上)边缘和底部(下)边缘未附连在任何周边框 架上。这类纱窗发现可特别地用于具有较大开口的区域,然而应意识
到不应仅通过此特别参考对本发明进行特殊限制。
背景技术
提供可横跨窗口或门口的巻起或可缩回的纱窗组件是众所周知 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柔性纱窗巻绕在木质、金属或塑料棒或者杆上, 其中基本水平地设置所述棒或杆以便能够将纱窗组件拉起或拉下。这 类纱窗组件的一个实例是Holland窗帘。
提供可侧向移过窗户或门洞的可收回的纱窗组件也是已知的,并 且使用这种组件,纱窗(例如栅网)可巻绕在近似竖直的棒或杆(其 通常设在腔室的一侧)上。
一般存在以下要求,即使柔性纱窗受到拉伸以便在将其从缩回 位置拉至延展位置时使其保持相对绷紧。为了竖直移动(即上、下移 动)纱窗组件,可通过在纱窗的底部边缘导轨上加上某种重量来实现。 然而,纱窗组件的水平移动就不这么容易实现了,因为将导轨附连到 纱窗的下部边缘上将会妨碍绕竖直棒巻起纱窗。
简单地在一侧翻转竖直移动的纱窗组件以形成水平(侧向)移动的纱窗组件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 一个缺点是不能利用 重力对纱窗材料进行拉伸(如竖直移动的纱窗那样)。另 一个缺点是纱 窗材料被拉过时易于下垂,这是不雅观的,而且会形成间隙和开口并 且对机构造成损坏。
具有所需构造的侧向移动的纱窗是这样的纱窗,其具有关于竖直
棒巻绕的柔性纱窗材料(例如,防昆虫的纱窗材料)并且能够被拉过 窗户或者门口。因为纱窗材料巻绕在棒上,因此不能将其附连到上、 下水平框架构件上。实际上,纱窗材料在一竖直边缘上与棒(该棒可 被称做"第二边缘构件")附连,且在另一竖直边缘上与窗框(该窗框 可被称做"第一边缘构件")附连。顶部和底部边缘不用。
大块纱窗材料(例如织物)仅在两个边缘上得到支撑(即其它两
个边缘基本上未得到支撑)的这种构造的缺点在于边缘构件之间的 织物受到重力作用,并且将会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垂。很多织物 都是由编织在一起以形成一个连贯体的单股基材制成。防昆虫的纱窗 就是各种遮光纱窗材料中的 一种实例。
该纱窗材料具有近似水平地取向的纵向纤维,其从一个边缘构件 延伸至另一边缘构件。
非常希望纱窗材料(具体地纵向纤维)不会发生任何下垂,尤其 是在横跨较大的窗户或者门口时。纱窗材料应保持讨人喜欢的"平坦" 外观。
这通常是通过提供拉伸装置( 一般是与棒相关联的弹簧或者重物) 来拉伸纱窗材料以使其保持绷紧和平坦而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 一个期望目标是使一 片织物保持平坦外观的装置,其中 所述织物仅在两相对边缘上得到边缘构件的支撑,这些边缘构件分隔 足够的间距-通常为1.5m或更多。
在竖直操作纱窗(上、下运动)的情况下,下部水平边缘可被附 连到加重的底部导轨上以在织物上提供相对均匀的张力,且因此获得 平坦的外观。然而,在侧向移动纱窗的情况下,不可能有上、下导轨 (框架构件)且纱窗材料易于下垂,为了减少下垂,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来在纱窗材料上提供张力。
用水平移动纱窗组件提供张力的已知方案是提供某种形式的弹簧 以在纱窗材料上保持张力。弹簧可被置于使纱窗材料缠绕的中空管内。 纱窗材料从管子上延展(展开)导致弹簧逐渐"巻起",从而在纱窗材 料上形成张力("拉回"作用力)。
这种配置的缺点是当更多的纱窗材料从管子上展开时,张力变 大。这意味着从一侧到另一侧地将纱窗材料进一步拉过窗户或者门 洞会逐渐变得越来越困难。应意识到纱窗组件的一个用途是横跨相 当大的门洞,这些门洞可具有3-6m之间的长度,且通常包含双折叠 门、多个滑动门或者长度在1.2-2m的法式门。因此,在张力会变得过 大时,将纱窗拉过门洞会变得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单个纱窗跨距为2m 或更多时。如果减少张力以进行补偿的话,那么纱窗材料会因为张力 不足而下垂,或者具有下垂线。
上述类型的配置的另一缺点是增加的张力会对纱窗材料造成破 坏(例如过早的伸展),特别是在纱窗材料相对脆弱的情况下。具有相 对薄(且因此可能会略显脆弱)的纱窗材料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它 允许更长的材料巻绕在管子上,而不会使直径变得很大从而能够整洁 地藏在门洞的一侧。
这种问题的尝试方案已经引入了某种形式的制动器。然而,任何 一种形式的制动器都会增加组件中的部件数量,并且要求定时维护以 及可能的更换,在潮湿环境下或者在有碎屑或者尘垢接触到制动器的 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故障,因此具有某种形式的制动器的概念通常不受 欢迎。
还知道可以平衡纱窗上的张力,实质上是在将纱窗拉过窗户或者 门洞时努力减少变大的张力。已经尝试了各种平衡物结构以向张力提 供某种类型的平衡。这些平衡物可包括附连在线性构件末端上的加重 的棒。其它结构使用各种类型的"平衡,,弹簧结构以提供平衡。
使用平衡物的缺点是存在惯性问题。解释如下当纱窗处于展开 位置并且通常被拉过窗户或者门洞并且闩在另一侧时,如果希望通过从窗户或者门洞的另一侧将纱窗部分地往回拉来打开纱窗的话,这样 做将会引起平衡物的加速或者减速,其结果是纱窗将在快速操作时总 是感觉M艮重",而这是非常不受欢迎的。
使用"平衡"弹簧的缺点是弹簧只能在仅仅一个伸展位置上形成 张力的完全中和或平衡。换句话说,在使用平衡弹簧的情况下,纱窗 的拉过和拉回会比不使用平衡弹簧的时候更容易些,但是如果纱窗被 放开,那么"平衡,,位置将在横跨门或窗洞的某一位置上。虽然这种构 造具有一些优点,但是仍然存在总体缺点,即除了在某个特殊的"平 衡"点上之外,将始终会对纱窗横跨窗户或者门洞的运动形成阻力。一 般不能够以连续的方式改变平衡弹簧以便无论纱窗在横跨门洞的哪个 位置上纱窗始终能获得平衡。
还知道提供一种纱窗,其可被拉过门或窗户或者其它类型的孔洞, 并且其中还设有线性构件和滑轮等以辅助纱窗的延展和收回。为了水 平延展纱窗,已知通常在孔洞的一端上设有可由纱窗材料绕其巻绕/ 展开的竖直棒,在孔洞的另一端上设有滑轮或类似装置,其中线性构 件(通常为钢丝、塑料线等)连接各种部件。
如前所述,存在很多例子,其中希望具有能够覆盖相当大面积的 相当大的柔性纱窗,但又在纱窗收回能力上有优势。这类组件可用于 "柔性,,纱门。所述门可稍微打开以提供通道,柔性纱门的打开和关闭 导致纱窗材料巻在辊上或从辊上巻开。这种构造是已知的。已发现 柔性网丝(例如防昆虫的纱窗)易受至少纱窗顶部上的下垂度的影 响。已发现随着纱窗被制成更大,下垂逐渐变得更加明显。对于某 些小的纱门,下垂虽然存在,但是并不非常明显,而对于较大的纱门 (当然包括其它类型的柔性隔膜或构件),下垂会变得明显。
就高质量并且昂贵的纱窗结构而言,在网丝上出现任何的下垂或 者"软点,,都是极其不受欢迎的,并且必须尽一切可能对其进行控制或 消除。
已发现简单地增加柔性材料上的张力并不是一个全面解决方案, 因为它会对材料造成破坏,并且已经发现在纱窗面积较大的情况下,
7即使高度拉伸也不能消除网丝中的下垂区域或软点。
为使仅在两相对边缘上得到支撑的宽阔织物获得平坦外观, 一个 关键元素是确保跨越两支撑边缘的所有纤维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并且 平行。悬在两点之间的具有极小或没有固有硬度的纤维将悬挂成已知
为Catenary的特殊形状(参见图7)。如果不考虑固有硬度,那么悬 挂着的纤维的确切形状取决于它自身重量(重力下的作用)和纤维上 的张力。
由于竖直取向上的一块织物中的纤维均趋于在竖直的边缘支撑件 之间悬挂成Catenary形状,因此为了确保平坦的外观,重要的是使纤 维上的张力尽可能地接近均匀,以便纤维悬挂在一个平面上且平行。 如果例如底部纤维受到较高的张力而它们上方的纤维受到较小的张 力,那么上面纤维的偏斜量将小于底部纤维,且将容易坐在下面纤维 的顶部上。这种现象会导致上面的纤维容易落到下面的纤维的某一侧 上以致于它们不处于同一平面上,这导致这块织物不再平坦或者看上 去平坦。这会在织物上形成软点或者下垂点,这在织物被打开(展开) 时看上去不雅观,且还可能在布料被巻到棒构件上时使布料起皱。
就纱窗制品而言,有利的是在柔性隔膜上形成一些张力以使它不 会过多地下垂。张力越大则下垂越少,但是在能向网丝施加多大张力 上还存在一些限制-张力过大的话股线将会断裂。在如何横跨大跨度 的隔膜施加充足的张力上也存在一些实际限制。
张力上的实际限制形成这样的柔性隔膜,其在横跨宽度为2.5m的 孔洞时会下垂25mm或更多。这是需要解决的较大变形,且在大多数 纱窗制品中,重要的是确保隔膜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保持受到镶边 条的覆盖,或者被插入通道中-这将确保不透光或者防止昆虫绕过隔 膜的末端。具有深度足以满足25mm的下垂量+安全余量所需的有效 边缘覆盖范围的镶边条或者通道并不是很现实,因此用于在纱窗巻入 或巻出以及在其完全展开时确保在纱窗的顶部和底部上具有基本笔直 的边缘的方法非常重要。
设想纱窗材料将主要包括编织材料,其将具有从纱窗材料的一个
8侧边缘延伸至纱窗材料的另 一侧边缘的纵向纤维。防昆虫的纱窗是编
织材料的一个实例。然而,应意识到本发明适用于伸展(即使程度 较小)且因此在纱窗材料上具有死点或者下垂点的这种类型的其它纱 窗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括非编织的纱窗,诸如塑料片材、某些类型 的金属薄膜等。
因此,如果能够发明一种允许较大(但也包括较小)的柔性隔膜 (例如防昆虫的纱窗)在整个面积上适当绷紧或者拉紧以消除或至少 减少下垂或软点的存在的系统,那将是有利的。
将清楚地认识到如果现有技术中的公开内容在本文中被提到,
中的现有技术中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系统,其能够被用来将柔性材料保持在 近似平坦的平面上,并且在柔性材料上具有减少的软点或下垂区。
在一种形式中,本发明包括用于窗户或者门口的纱窗组件,所述 组件包括
柔性纱窗材料,其具有相对的侧边缘和上、下边缘,以及在侧边 缘之间延伸的多个纵向区域,这些纵向区域通常通过横向区域(沿竖 直取向)结合在一起以便将纱窗材料编织或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单独
件;
至少基本刚性的第一边缘构件,其上附连纱窗材料的一个相对边
缘;
至少基本刚性的第二边缘构件,其上附连纱窗材料的另一边缘; 能够巻在支撑件上或者从支撑件上巻开的纱窗; 拉紧纱窗材料的张紧器;以及 向纵向区域提供基本相同的张力的张力平衡器。 如果纱窗是编织的纱窗(例如防昆虫的纱窗),那么纵向区域将 包括纱窗中的纵向纤维。当本发明适用于可伸展且因此易于受到纱窗材料中的死区或下垂 区影响的这种类型中的某些种类的非编织纱窗材料(例如塑料片材) 时,使用术语"纵向区域"。对于这些非编织的纱窗材料,术语"纵向区 域"意指包括从纱窗材料的一个边缘延伸至另一边缘的虚构的纵向带/ 条,因为这些"纵向区域"在工程学方面能够起到略与纵向纤维类似的 功能,即使非编织的纱窗材料不含任何纵向纤维。
张力平衡器可以通过以特殊方式切割纱窗材料和/或以特殊方式
形成第一和/或第二边缘构件或者通过以特殊方式将纱窗材料附连到 边缘构件上而形成。
张力平衡器可以通过将网丝(或者其它柔性材料)的顶部和/或底 部边缘切成与竖直边缘不成直角而形成。
张力平衡器可以通过将材料的侧边缘切成不成直角而形成。
张力平衡器可以通过将材料的顶部和底部边缘中的至少一个以及 网丝的侧边缘中的至少一个切割成不成直角而形成。
在另一种形式中,本发明包括用于窗户或门口的纱窗组件,所述
组件包括柔性纱窗材料,所述材料具有相对的边缘以及在相对边缘 之间延伸的纵向纤维,其中一个边缘被附连在刚性或者基本刚性的第 一边缘构件上,另 一边缘被附连在刚性或者基本刚性的笫二边缘构件 上;以及张紧装置,其向纵向纤维提供相同的张力。
纱窗材料可以被切割成或者以其它方式形成曲面。该曲面可以是 "凹,,面或者"凸"面。曲率半径可以相同或不同。
纱窗材料可以包括防昆虫的纱窗、反射纱窗、绝缘纱窗、透明纱 窗、暗的或者不透明(挡光的)纱窗、它们的组合等。纱窗可以由单 种材料或者材料组合制成,可以由单片或者附连在一起的多片材料制 成,并且不应认为纱窗类型的选择对本发明具有任何特殊的限制。
纱窗通常要延伸横跨窗户或者门口 /门洞,并且因此将具有相称的 尺寸。还可以设想该纱窗可用于从这类组件中受益的任何地方,而不 必局限于窗户或者门口。纱窗的高度通常在1-3米之间,且长度在l -8米之间,通常在l-5米之间。
10纱窗组件可充当防昆虫的纱窗、窗帘、遮阳篷等。
至少基本刚性的第二边缘构件可包括支撑构件。通常,纱窗材料 将缠绕在支撑构件上。
支撑构件可包括任何适合的构件,诸如棒、管子等。支撑构件的 长度通常取决于孔洞或者开口的高度,其中将在所述孔洞或者开口中
安装该组件并且希望合适的长度将在1 - 3米之间。支撑构件可以由诸 如塑料、木材、金属、复合材料等任何一种合适的材料制成。支撑构 件的直径可以不同,但是希望该直径在l-20cm之间。虽然设想支撑 构件将近似为圆柱形,但是在某些环境下,支撑构件的横截面可以为 多边形,诸如矩形、八边形等。设想支撑构件将由单根材料制成,然 而为方便起见,可以由连在一起的多根材料制成该支撑构件。必要时 (例如伸缩式)可以认为支撑构件可以是可伸展的。还认为术语"支撑 构件"应包括可支撑其他柔性纱窗材料的任何东西。
用于拉紧纱窗材料的张紧器可包括偏压装置。该偏压装置可包括
弹簧。弹簧可包括张力弹簧,扭簧等。必要时,可以设置多个偏压装 置,这些偏压装置可以连接在一起、或者相互连接、或者彼此不相连。 张紧器可包括弹性体构件。张紧器可被设在纱窗的"自由边缘"(自由 边缘指被拉过的边缘,其相对于附连在支撑构件上的边缘)附近。然
而,设想张紧器可被设在便于安装、检查、使用、制造等的其它任何 位置上。
作为非限制性实例,张紧器可包括设在纱窗自由端处的合适窗框 上的一对弹簧。或者可以提供单个弹簧。在进一步的替换方案中,张 紧器可以被设置在其中使用该组件的"孔洞"的边缘附近,因此不必设 在纱窗自由端处的合适窗框上。在另一非限制性的发明中,张紧器可 包括平衡物,以代替弹簧或者作为弹簧的补充。
为使纱窗组件能允许对纱窗材料的拉紧和使用相对简单的弹簧, 可以利用线性构件和滑轮结构等施加平衡作用力。
因此,纱窗组件可包括设在孔洞的一端附近和支撑纱窗的支撑 构件附近的鼓轮;位于孔洞另一端的上端附近的第一回送滑轮;位于
ii纱窗前部边缘附近的第二滑轮;位于纱窗前部边缘附近的张紧器;第 一线性构件,其伸出鼓轮、围绕第一回送滑轮并且围绕第二滑轮延伸 并且与张紧器附连或相对;以及第二线性构件,其在鼓轮与第一回送 滑轮之间与第一线性构件相连,第二线性构件围绕第一回送滑轮延伸, 第三回送滑轮位于孔洞另一端的下端附近并且第四滑轮位于纱窗前部 边缘附近,第二线性构件围绕第三回送滑轮和第四滑轮延伸且与张紧 器附连。
优选地,纱窗的前部边缘包括某种形式的细长壳体(通常是竖直
的),其中可藏入第二和第四滑轮,并且其还包含张紧器。该壳体还可 以含有闩锁等以闩住孔洞的另 一端。
设想柔性隔膜在从与其平面或取向垂直的方向看去时大致为矩形。
优选地,在矩形的隔膜块的顶部和底部,这些线不是始终越过整 个跨度的,但是终止于隔膜的水平边缘。因此,如果平坦地放下该柔 性隔膜块时,那么单独的线性构件上的重力作用被消除,单独的线性 构件趋于回复其原始(笔直的)状态,且隔膜的顶部和底部边缘形成 的形状与在重力作用下悬垂时单独的线性构件的Catenary形状相反。
将意识到隔膜在其松弛形式下的形状与所希望的隔膜最终安装 状态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这类线性构件可改变他们的质量,且隔膜的 跨距和实际施加的张力可决定如何将Catenary形状切入隔膜中。
存在多种可被用于形成Catenary形状的方法,下面给出了一些非 限制性实例
1. 通过在水平的桌子上在一块隔膜上使用样板来切割出弯曲形
状;
2. 在竖直的状态下将隔膜巻在管子或者棒构件上-从完全展开的 隔膜开始,将其巻起来,并且最后(用锯子或小刀)将隔膜的两端笔 直切开。同时将隔膜和管子或棒构件笔直切开将形成整洁包装的一巻 隔膜;
3. 将隔膜从一个辊上送到棒或者管子构件上,同时沿着它们的轴
12线对这两个辊相互做标记。在遵循复制Catenary补偿的关系时需要这 些标记。
网丝材料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基本笔直且不下垂是非常受欢迎 的。图17示出了其中底部边缘中的顶部边缘不是笔直的网丝材料。已 发现如果网丝材料长于1.5米,则顶部和底部边缘上的下垂变得非 常明显。这会造成多个缺点。 一个缺点是织物不能正确地巻绕或从织 物所附连的竖直棒上巻开。另一个缺点是织物下部边缘中的上部边缘 通常被顶部通道和底部通道所遮蔽。虽然织物未与通道附连(如果织 物与之附连的话,织物就不能附连在辊上),但是顶部边缘因进入顶部 通道并沿其移动而变得不可见,且底部边缘因进入底部通道并沿其移 动而变得不可见。如果纱窗的底部边缘下垂的话,那么它会拖曳进入 底部通道内并且被损坏。如果纱窗的顶部边缘过度下垂的话,那么它 会离开顶部通道,且在纱窗的顶部边缘与顶部通道之间将会出现间隙, 这是不雅观的,并且在防昆虫纱窗的情况下将会允许昆虫穿过这个间 隙等。
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使用中具有基本笔直的顶部边缘和基 本笔直的底部边缘的纱窗材料的话,将会是有利的。如果上述纱窗组 件(具有张力平衡器的)也具有基本笔直的顶部边缘和基本笔直的底 部边缘的话,将会特别有利。
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在于其中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形成为当网丝 材料受到拉伸时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基本笔直的网丝材料。


将参考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6 ^力,#很新^^挣定类#^义^,,逾伴,^哞多、穿# 并^^C本发效的^力"f衡器^受^。
图l示出了纱窗组件的上部,其特别示出了鼓轮和完全展开的纱
窗;
图2示出了图1的视图,其中纱窗部分展开;图3示出了纱窗前部边缘的下部,且特别示出了第三滑轮、第四 滑轮和偏压装置的下端(为清晰起见,在纱窗的前部边缘上将壳体除
去);
图4示出了纱窗前部边缘的上部,且特别示出了第一回送滑轮和 第二滑轮,以及位于纱窗前部边缘附近的偏压装置的上部;
图5示出了处于收回位置上的纱窗; 图6示出了处于近似半展开位置上的纱窗; 图7示出了纤维上的"Catenary效果"; 图8示出了网丝上的不受欢迎的下垂效果;
图9示出了一种理想的纱窗组件,其中各个刚性构件的刚性无穷 大,且因此所有的纵向区域/纤维都是水平的;
图10 (以放大的方式)示出了大型纱窗组件的真实情况,其中边 缘构件产生变形,从而在纵向纤维上形成不等的张力(且因此形成下 垂区);
图1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纱窗组件下垂的解决方案,因此纱 窗材料的一个边缘凹入以提供张力平衡器;
图12示出了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解决方案的纱窗组件,且示出了纵 向纤维上的基本相等的张力,从而阻止在纱窗材料上形成下垂区;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且其中纱窗材 料的两个侧边缘均凹入以提供张力平衡器;
图14a-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解决方案,其中边缘 构件之一提供张力平衡器;
图15-16示出了用于提供张力平衡器的边缘构件的构造中的变
化;
图17示出了纱窗材料的上部水平边缘和下部水平边缘的下垂(这 是不受欢迎的);
图18示出了上部水平边缘和下部水平边缘的下垂的解决方案; 图19示出了上部水平边缘和下部水平边缘的下垂的解决方案; 图20示出了上部水平边缘和下部水平边缘的下垂的解决方案;图21示出了纱窗材料在未施加作用力的情况下的形状,且提供了
上部水平边缘和下部水平边缘的下垂的解决方案;
图22- 26示出了纱窗材料的各种其它形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6,这些

了示例性的大型纱窗构造,其中如果 不是因为本发明的利益的话,纱窗材料将容易形成下垂区域。根据该 特殊实施例的纱窗组件基本上包括以下部件纱窗IO,其在该特殊实 施例中包括防昆虫纱窗;支撑构件11 (至少基本刚性的第二边缘构 件),纱窗围绕其进行巻绕和巻开;鼓轮12,其被设置在组件的上部 和支撑构件ii的顶部;纱窗10的前部边缘13,并且其由铝制的细长 部分形成(至少基本刚性的第一边缘构件);偏压装置14(其下部在 图3中可见,而上部在图4中可见),该偏压装置附连在前部边缘13 上;线性构件,其被分成第一线性构件15和第二线性构件16 (这将 在下面进行更详细地描述);第一回送滑轮17(图4);第二滑轮18(图 4);第三回送滑轮19 (图3);以及第四滑轮20 (图3 )。
图1 - 6所示的纱窗组件未清楚地示出张力平衡器,其将在剩余的 附图中更好地示出。
在该特殊实施例中,纱窗10能够延展2-5米,因此其长度至少 如此。纱窗10的一端附连在支撑构件11上。支撑构件11被装配成围 绕其纵轴线旋转以便纱窗10能够巻绕在支撑构件上并从支撑构件上 巻开。重要地是,当纱窗IO巻绕在支撑构件上或者从支撑构件上巻开 时,直径(其为支撑构件+附连的任何纱窗材料的直径)将发生变化, 并且将在纱窗巻开时变小,而在纱窗巻起时变大。
鼓轮12附连在支撑构件11的顶部。在该特殊的实施例中,鼓轮 12具有锥形面,并且因此基本为圆锥形。该锥形从支撑构件11的顶 部附近的较小直径变为较大直径。能够想到也可以以其它方式设置该 鼓轮。鼓轮长度约为3cm。鼓轮的最宽部分(在该特殊实施例中)的 直径将约等于支撑构件11 +纱窗10(即纱窗完全巻绕在鼓轮上并且全
15部缩回时)的最宽直径,鼓轮的最窄部分(在该特殊实施例中)的直 径将近似等于纱窗完全延展且从鼓轮上巻开时支撑构架+剩余任何纱
窗10的直径。
第一线性构件15(其在该特殊实施例中包括直径在1-3mm之间 的涂塑钢丝)具有与鼓轮附连的一端。因此,鼓轮的旋转将视情况导 致线性构件15巻绕在鼓轮上或者从鼓轮上巻开。在该特殊实施例中, 由于鼓轮的锥形形状,线性构件将彼此紧靠在鼓轮上。因此,由于鼓 轮的锥形形状,鼓轮在线性构件巻入鼓轮或从鼓轮上巻开的点处的直 径将发生变化。
第一线性构件15从鼓轮12上伸出,围绕第一回送滑轮17且随后 围绕第二滑轮18延伸,并且最终附连到偏压装置14的顶部,所述偏 压装置14在该特殊实施例中包括弹簧。因此,在第一线性构件15中 存在张力。还设有与第一线性构件相同材料形成的第二线性构件16, 并且第二线性构件16具有在鼓轮12与第 一回送滑轮17之间与第 一线 性构件(且因此从此引出的分支)相连的一端。第二线性构件16于是 也围绕第一回送滑轮17延伸,但是随后基本垂直地围绕第三滑轮19 和第四滑轮20延伸,并且附连到偏压装置14的下端上。因此,在第 二线性构件16中存在张力。
偏压装置14以及第二滑轮18和第三滑轮19均与纱窗的前部边缘 13附连或相关,且因此与纱窗一同移动。
在使用中,当纱窗被延展时,第一线性构件将围绕鼓轮12巻绕并 且巻绕在该鼓轮12上。在该特殊实施例中,当该线性构件巻绕在鼓轮 上时,线性构件会逐渐地从鼓轮的较大直径绕至鼓轮的较窄直径,因 此线性构件巻绕在鼓轮上的位置处的直径变小。这可以从图1和图2 中看出。同时,含有巻起的纱窗材料10的支撑构件11的直径将随着 纱窗材料的展开而变小,这种构造和配置使得鼓轮的直径在任何一点 上都约等于支撑构件+任何剩余纱窗材料的直径。在纱窗被收回时也 将是这样,因为这将导致支撑构件+纱窗材料的直径变大同时线性构 件以逐渐变大的直径从鼓轮上展开。上述类型的纱窗组件(和其它更大的纱窗组件)的缺点是即使 采用了拉伸装置(例如弹簧)来拉伸纱窗材料,但是纱窗材料仍然会 因Catenary效应(之前已对其进行了描述并且在图7和8中示出)而 在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垂。这导致纱窗网孔看上去不那么讨人喜欢且在 纱窗网孔中具有"下垂区域"。这种效果的出现是因为刚性边缘构件的 刚性并不是无穷大并且实际上在使用中会稍微发生偏斜或变形。这导 致纱窗网孔的纵向区域/纤维中的张力不同,这又导致出现不希望的下 垂区域。
术语"区域"意于包括未经编织且因此不含易于辨认的纵向纤维的 纱窗。这类纱窗可以包括塑料片材,并且塑料片材中的"纵向区域,,将 包括从一个边缘延伸至另一边缘的"虛构的,,薄带/条。包括具有伸展的 塑料片材的纱窗将从根据本发明的张力平衡器中获益。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一种理想(但不可能的)纱窗组件,其中边 缘构件25、 26的刚性无穷大,因此该纱窗材料中的纵向纤维27都是 水平的。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纱窗组件中的 一种真实状态,其中边缘构件 25、 26略微向内发生变形(在图10中,变形被放大),结果是纱窗材 料中的各种纵向纤维上的张力28不相同,从而形成下垂区域。具体地, 中间的纵向纤维上的张力小于纱窗材料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中的纵向 纤维上的张力。
图11和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张力平衡器,其用于 在纱窗材料的纵向纤维中提供基本相同的张力。首先参见图11,纱窗 材料(织物)10具有一个竖直的侧边缘29,其被切出曲面以使中间的 纵向纤维比纱窗材料的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中的纤维短。各个边缘构 件25、 26都基本是笔直的。
当纱窗材料(织物)被附连在各个边缘构件上时,侧边缘29的弯 曲容纳边缘构件25、 26的变形以使纵向纤维上的张力(用箭头30示 出)近似相同。将意识到在此实施例和下面的其它实施例中,纱窗 材料可以以顺从所需形状而因此实际不进行切割的方式简单地附连到边缘构件上。
这在图12中示出。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张力平衡器。在此实施例 中,纱窗材料10的各个侧边缘被切割出曲面29, 31以使得随后的与 边缘构件25、26的附连将在纱窗材料的各个纵向纤维上产生近似相同 的张力。
图14a-d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特别 设计的边缘构件来提供张力平衡器,并且纱窗织物不必被切割成曲面。 具体地,这些附图示出了织物10的矩形块,其上附连有彼此大体平行 的两个边缘构件32、 33。在一个边缘构件32上设有更坚硬的第二边 缘构件34。然后向边缘构件的末端施加约束力,并且两个边缘构件均 在来自织物的张力作用下发生偏离。设置调节装置,其可包括垫片、 调节螺钉或类似物以使边缘构件32发生变形从而对上述偏离进行补 偿,因此使纵向纤维上的张力重新恢复平衡。
图14(b)示出了附连到纱窗10上的边缘构件32、 33,但是其中 尚未施加任何张力。图14 (c)示出了施加到纱窗上且在纵向纤维上 表现出不同张力(箭头30)的拉伸,并且示出了附连上但未经调节的 更加坚硬的附加边缘构件34。图14 (d)示出了如何能够通过在边缘 构件32与更坚硬的边缘构件34之间使用调节螺钉(或者其它零件) 以其它方式使边缘构件32发生变形,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纱窗材 料10中的纵向纤维上产生基本相同的张力。
图15和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可包括一种 系统,其中织物(纱窗材料IO)被用作活动纱窗或窗帘,并且希望至 少一个边缘构件具有基本笔直的边缘以便能够与第二纱窗或窗帘对 准,或者与窗户或门口 (例如)对准。笔直边缘可由如下方式获得, 即弯曲 一个边缘构件36或者以其它方式使其成形以便在边缘构件被 附连到纱窗材料上并且来自织物的张力负载施加在边缘构件上时,边 缘构件大部分恢复成笔直的状态(参见图16)。边缘构件可以具有如 参考数字36所示的构造,但是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例如37、 38)。
18图17 - 26示出了用于使网丝材料(织物)的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 基本保持笔直的各种方式。如图17所示那样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基本 笔直且不下垂是非常受欢迎的。已经发现如果织物长于1.5m,那么 顶部和底部边缘上的下垂会变得非常明显。这会引起好几种缺陷。一 个缺陷是织物不能正确地巻绕在或从织物所附连的竖直棒上展开。另 一个缺陷是织物的下部边缘中的上部边缘通常被顶部通道和底部通道 所遮蔽。虽然织物未与通道附连(如果将织物与通道附连的话,那么 织物就不能被附连到辊上),但是顶部边缘因进入顶部通道并沿其移动 而变得不可见,且底部边缘因进入底部通道并沿其移动而变得不可见。 如果纱窗的底部边缘下垂的话,那么它会拖曳进入底部通道内并且被 损坏。如果纱窗的顶部边缘过度下垂的话,那么它会离开顶部通道, 且在纱窗的顶部边缘与顶部通道之间将会出现间隙,这是不雅观的并 且在防昆虫纱窗的情况下将会允许昆虫穿过这个间隙等。
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使用中具有基本笔直的顶部边缘和基 本笔直的底部边缘的纱窗材料的话,将会是有利的。如果上述纱窗组 件(具有张力平衡器的)也具有基本笔直的顶部边缘和基本笔直的底 部边缘的话,将会特别有利。
图18示出了使纱窗材料的顶部和底部边缘在展开(巻起)位置上 笔直从而允许纱窗材料以可预知的方式巻绕在竖直棒构件上的第一实 施例。这将使得织物的顶部和底部边缘的管理更为简单。在图18的实 施例中,其实现方式如下在顶部和底部附近对纱窗材料进行切割且 通常距离最多为50mm左右;因为如此少数量的纱窗材料比较轻,所 以纱窗材料具有足够的整体硬度以在这些区域中保持其平整性。可将 纱窗材料切割成与纱窗材料中的Catenary效应相匹配,以便纱窗材料 将始终具有处于相同位置上的顶部和底部边缘,并且纱窗材料将非常 整洁地巻绕在棒构件上。
图19示出了一种使纱窗材料能够在使用之前得到预切割的方法。 该方法要求竖直支撑纱窗材料IO,同时给侧边缘施加均匀的张力(参 见箭头30),其中所述张力与将在实践中使用的张力负载几乎相当。这有效地复制了纱窗材料将如何被安装。 一旦得到竖直支撑并且张力
得到调节,那么织物的顶部和底部边缘可被修剪成笔直状。切割线40 示出了这些。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替换实施例。在此方法中,网丝材料被设在 竖直平面上以便重力作用在纱窗织物上。然后在仍然受到拉伸的情况 下将其(织物)IO巻绕在棒构件(第二刚性端构件25)上,随后将网 丝材料10和棒构件25切开。当在边缘构件受到拉伸的情况下重新进 行安装时,网丝材料的顶部和底部边缘将是笔直的。切割线41示出了 这些。将意识到在此方法的可能变型中,棒构件本身并未被切开。
如果将网丝材料平铺而不向该网丝材料施加作用力,在根据图20 所示的替换实施例对网丝材料进行切割时,网丝材料的形状将如图21 所示那样。网丝材料的纤维将是笔直的,并且顶部和底部边缘将是弯 曲的。
因此,除了使用图20所示的替换实施例,还可以在向网丝材料施 加任何作用力之前将网丝材料预切割成所需要的形状。因此,可以在 组装纱窗组件之前将网丝材料预切割成图21所示的形状,并且图22 和图23示出了网丝材料形状的变型。
图24和25示出了用于在组装纱窗组件之前对网丝材料进行预切 割的替换方法。在此替换方法中,网丝材料可被附连在各个构件(未 示出)上,并且可沿图24和图25中的箭头方向被拉动以接近网丝材 料处于竖直平面上时在重力作用下取得的形状。然后可以在网丝材料 的顶部和底部进行简单的笔直切割(参见切割线42和43)以在顶部 和底部边缘上形成一定形状。
参见图26,还可以将网丝材料10附连在棒构件25上,然后如图 所示那样拉动网丝材料以近似获得所需要的形状,然后在网丝材料仍 然受到拉伸的同时将其巻绕在棒构件25上,随后将网丝材料和棒构件 切开(或者只将网丝材料切开),同时围绕棒构件缠绕织物(参见切割 线44)。还可以在将织物巻绕在棒构件上的同时由一对固定刀片切割 织物。贯穿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如果存在的话),除非上下文中有要求, 否则术语"包括",或者诸如"正包括"这样的变型将被理解成包含所述 整体或者整体组,但是不排除存在其它整体或整体组。
贯穿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如果存在的话),除非上下文中有要求, 否则术语"基本"或者"大约"将被理解成不限于这些术语所限定的范围 值。
应意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所描述 的实施例进行各种其它的改变和改进。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窗户或门口的纱窗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柔性纱窗材料,其具有相对的侧边缘和上、下边缘,以及在侧边缘之间延伸的多个纵向区域;至少基本刚性的第一边缘构件,其上附连纱窗材料的一个相对边缘;至少基本刚性的第二边缘构件,其上附连纱窗材料的另一边缘;能够卷绕在支撑件上或者从支撑件卷开的纱窗材料;拉紧纱窗材料的张紧器;以及向纵向区域提供基本相同的张力的张力平衡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组件,其中纱窗材料是网丝,且多个纵 向区域包括网丝材料的纵向纤维。
3.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张紧器包括至少一个弹簧或其它偏压装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中弹簧对第二边缘构件进行偏 压以采取关于边缘构件的旋转轴线的转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中弹簧与第一边缘构件相关联。
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通过使纱窗材料 的至少一个侧边缘凹入并将该侧边缘附连到边缘构件上来形成张力平 衡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中边缘构件是笔直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中边缘构件是弯曲的,或者具 有其它特殊形状。
9.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通过使纱窗材料 的两个侧边缘凹入并将这些侧边缘附连到边缘构件上来形成张力平衡 器。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中边缘构件是笔直的。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件,其中边缘构件是弯曲的,或者具有其它特殊形状。
12.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通过使至少一 个所述边缘构件产生变形来形成张力平衡器,且纱窗材料未形成有凹 入的侧边缘。
13. —种用于窗户或门口的纱窗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柔性纱窗材料,其具有相对的边缘以及在相对边缘之间延伸的纵向区域,其中一个边缘被附连在刚性或者基本刚性的第一边缘构件上, 另一边缘被附连在刚性或者基本刚性的第二边缘构件上;以及 张力平衡器,其向纵向区域提供相同的张力。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区域包括纤维。
15.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纱窗材料是防 昆虫的纱窗。
16. 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纱窗材料的上 部边缘和下部边缘基本笔直。
17. —种窗户或门的纱窗组件,其包括框架和相对于框架附连 的柔性纱窗材料,纱窗材料和/或框架被配置成同等地拉伸纱窗材料中 的纵向区域以防止纱窗中的网丝发生下垂。
18. —种窗户或门的纱窗组件,其包括柔性网丝材料,其中顶部 边缘和底部边缘形成为当网丝材料受到拉伸时,顶部边缘和底部边缘 基本笔直。
全文摘要
柔性纱窗材料可被切割成非直角,或者纱窗框架的一部分可形成为非直角以便在将纱窗安装到纱窗框架上时具有较少的下垂。
文档编号E06B9/40GK101454531SQ200780019397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6日
发明者C·F·希克斯, C·比莱克, G·帕乔尔克, M·哈伯兰德, N·斯波克, R·西米恩 申请人:澳大利亚森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