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杆式浴室把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316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三杆式浴室把手锁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浴室门上的三杆式 把手锁。背景才支术一般的浴室门需要在内部反锁时,从外侧不能直接通过外执手开锁而在内 部可以通过保险按钮解锁后再开锁。这就需要安装在浴室门上的浴室用把手锁 设有相应的保险机构来保证此功能。通常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包括设置在门体 上的锁舌、通过盖圈衬组件分别设置在门体内侧和外侧的内外执手以及保险机 构。当保险机构解锁时,内外执手均能够带动锁舌收缩,从内外侧均能打开锁具;当保险机构自锁时,如无应急匙开锁,外执手无法旋转,从而无法从门体 外侧打开锁具,而可以从门体内侧可先按下保险按钮打开保险机构、解除自锁 状态,再旋转内执手,从而从门体内侧打开锁具。但浴室用把手锁还需要具有快速解锁的功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浴室内 的人能够迅速打开锁具进行逃生。现有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的保险机构通常 都需要先拉出保险按钮才能解除保险机构的自锁状态;再旋转内执手将锁具打 开。因此,浴室内的人需要进行解锁、开锁两个动作才能将门打开,不能满足 快速解锁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 存在的需要解锁、开锁两个动作才能完成开锁的缺陷,提供一种解锁和开锁一 次性完成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从而快速将锁具打开。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三杆式浴室把 手锁,包括固定在门体上的锁舌、内盖圈衬组件和外盖圏衬组件、以及可转动 设置在外盖圈衬组件和门体之间且驱动锁舌的外执手组件、可转动设置在内盖圏村组件和门体之间的内执手组件和带保险杆的保险机构,还包括可与外执手组件同轴转动的外离合组件;可与内执手组件同轴转动的内离合组件;保持内 离合组件和外离合组件处于常闭状态的弹性元件;所述外离合组件中包括一个 止动盘,所述止动盘上设有与保险杆相匹配的止动缺口,所述保险杆上设有与 所述止动盘相匹配的外解锁缺口;所述内离合组件中包括一个解锁盘,所述保 险杆上还设有与所述解锁盘相匹配的内解锁缺口 ,所述内解锁缺口靠近内执手 组件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斜面;所述解锁盘上对应内解锁缺口处设有与斜面相配 合的推动面。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所述解锁盘上对应内解锁缺口 处设有推动缺口 ,所述推动面设置在推动缺口的侧壁上并与所述保险杆内解锁 缺口的斜面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所述保险杆内解锁缺口的斜面 为双向斜面,所述推动面设置在推动缺口的两侧壁上并与所述保险杆内解锁缺 口的^又向在+面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所述外离合组件包括与外执手 组件同轴转动设置的外离合杆和固定在外离合杆端部的外离合片,所述止动盘 固定设置在外离合杆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所述止动盘设置在所述外离合 片上,其靠近所述保险杆的一侧设有所述止动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所述内离合组件包括与所述内 执手组件同轴转动设置的内离合杆和固定在内离合杆端部的内离合片,所述解 锁盘固定在内离合杆上。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包括与内离合组件同轴设置的内执手芯、套设在内执手芯端部并位于内盖圈衬组件外侧的内执手、位于内盖 圈衬组件内侧且套设在内执手芯中部的内固定座。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所述内盖圏衬组件包括固定在 门体上的内盖圏衬、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座和内盖圈衬之间的执手复位弹性元件。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中,所述解锁盘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座上,其对应保险杆的内解锁缺口处设有与所述斜面相配合的推动面。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外执手组件通 过外盖圈衬组件固定在门体上并且可转动,内执手组件通过内盖圈衬组件固定 在门体上并且可转动。内外盖圈村组件内均可设有复位弹性元件使得执手组在 旋转过后可自动复位。由于保险机构的保险杆没有被按下,锁具未处于自锁状 态,从门体外侧应可以将锁具打开。此时,外离合组件中的止动盘正处于保险 杆的外解锁缺口内,转动外执手组件时,止动盘可在外解锁缺口内转动,则外 离合组件可驱动锁舌收缩,使得锁具打开,从而可从门体外侧将门打开。内执 手组件通过内离合组件和外离合组件的相互配合与外执手组件同轴设置,其中 弹性元件将外离合组件压紧在内离合组件上,使得内外离合组件保持常闭状态。 由于此时锁具未处于自锁状态,内离合组件中的解锁盘的下端正处于内解锁缺 口内,此时转动内执手组件,解锁盘可在内解锁缺口内转动,通过内外离合组 件的配合,内执手组件可带动外执手组件转动,从而驱动锁舌收缩,使得锁具 打开,从而可从门体内侧将门打开。当从门体内侧按下保险机构中的保险杆时,锁具处于自锁状态,保险杆的 外解锁缺口向外移动,此时止动盘脱离保险杆的外解锁缺口,且止动盘上的止 动缺口正好卡在保险杆上,使得外执手组件无法带动外离合组件旋转,锁具处 于自锁状态,从门体外側无法直接通过转动外执手将门打开。此时,内离合组 件中的解锁盘仍位于内保险杆的解锁缺口内,且内解锁缺口的斜面正好与解锁 盘上的推动面接触。当转动内执手组件时,内离合组件随之转动并带动解锁盘 转动,解锁盘上的推动面沿斜面推动保险杆向内側滑动,即保险杆复位,此时, 保险杆的外解锁缺口滑至止动盘,止动盘的止动缺口正好位于外解锁缺口处, 使得止动盘可在保险杆的外解锁缺口处转动;继续转动内执手,通过内外离合 组件之间的配合可带动外执手转动,再驱动锁舌收回,使得锁具打开,从而只 需转动内执手组件就可解除锁具自锁状态并将锁具打开,实现快速将锁具打开, 为逃生赢得时间。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的锁舌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的外离合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的内离合组件结构示 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中内固定座的结构示 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的内盖圏衬组件结构 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的外盖圈衬组件结构 示意图;图IO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中保险杆处于解锁状 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三杆式浴室把手锁优选实施例中保险杆处于自锁状 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的B-B向局部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D-D向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图10的C-C向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图11的E-E向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 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的优选实施例 中,包括锁舌1、内盖圏衬组件2、外盖圈衬组件3、内执手组件4、外执手组 件、保险机构、内离合组件8和外离合组件9。其中,内盖圈衬组件2和外盖圏衬组件3通过螺钉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将整个锁具固定在门体上,锁舌1固定 设置在两者的中间。如图1、 2、 3、 8所示,内执手组件通过内盖圈衬组件安装在门体上。具体 地,内盖圈衬组件2包括内盖圈衬21和设置在内盖圈衬21内的执手复位弹性 元件。其中,内盖圈衬21内侧设有一腔室22,供内执手组件4在其中转动;其 中间位置设有一通孔23,供内执手组件4中伸出至内盖圈衬21的外侧,便于在 打开锁具时握持执手进行转动。其内侧还设有执手复位弹性元件,以便执手在 转动后能够复位。内执手组件4包括内执手体(图中未示出)、内执手芯42、内 固定座43。内执手体通过螺钉固定在内执手芯42的一端,并通过内执手芯上设 置的台阶44定位安装在内盖圈衬21的外側;内固定座43从内执手芯42的另 一端套设在内执手芯42上,两者之间设有相互定位的卡爪45和卡槽46,从而 限制了内固定座43和内执手芯42之间的相对转动,使得内固定座43与内执手 芯42同轴转动设置在一起;内执手芯42上还设有环形槽47,利用卡环48卡入 该环形槽47内,从而限制内固定座43相对内执手芯42产生轴向位移,将内执 手体固定在内盖圈衬21外侧,使之不能沿轴向滑动,但可相对内盖圈村21转 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优选执手复位弹性元件为扭簧49,该扭簧49设置在内 执手芯42和内盖圏衬21内侧之间,其一个扭脚固定设置在内盖圈衬21内侧, 另一个扭脚固定设置在内执手芯42或内固定座43上。当用手握持内执手体并 转动一定角度时,内执手体带动内执手芯42转动并使得扭簧49变形;当松开 内执手体时,扭簧49复位,从而带动内执手芯42反向旋转至初始位置,使得 内执手芯42可自动复位。在内执手芯42的轴心处还设有一个方形孔50,内离合组件8安装在该方形 孑L 50内,使得内离合组件8与内执手芯42之间同轴转动设置。具体的,如图6 所示,内离合组件8包括内离合杆81和内离合片82。内离合杆81的截面形状 与内执手芯的方形孔50相匹配,其一端插入至内执手芯的方形孔50内,使之 与内执手芯42同轴可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内离合片82固定连接。外盖圈衬组件3可设置为同内盖圈衬组件2 —样包括外盖圈衬31、和外执 手复位弹性元件(图中未示出)。外执手组件通过外盖圈村组件安装在门体上,具体地,可设置外执手组件同内执手组件4一样包括外执手(图中未示出)、外 执手芯(图中未示出)和外固定座(图中未示出),并且使得外执手固定设置在 外执手芯的端部并位于外盖圈衬的外侧,而外执手芯和外固定座同轴转动设置。 同时外执手芯相对于外盖圏衬可转动。如图4所示,锁舌1设置在锁体内,锁舌1上设有一个滑槽10,滑槽10内 设有一个带方孔11的转动轴套12,该轴套12在滑槽10内可滑动,并且该轴套 12与锁舌1齿轮齿条连接。当轴套12转动时,可通过轴套12上的齿轮带动锁 舌1上的齿条产生位移,从而带动锁舌1收回。如图5所示,外离合组件9包 括外离合杆91和外离合片92,其中外离合杆91同样可设置为截面形状为方形 的连杆,其一端插入外执手芯上设置的方形孔,使得外离合杆91与外执手芯固 定连接;其另一端穿过锁舌轴套的方孔11后与外离合片92固定连接。当外执 手组件带动外离合组件9转动时,外离合杆91带动锁舌的轴套12转动,使得 锁舌l收缩,从而可打开锁具。其中,外离合片92与内离合片82相对的側面 设有相互匹配的啮合齿;当两者啮合时,使得内离合片82可带动外离合片92 转动,从而使得内离合组件8可带动外离合组件9转动。在外离合杆91上还套 设有一个压簧5,该压簧5 —端固定在外执手组件上,另一端固定在外离合杆 91上设置的台阶93处,推动外离合组件9滑向内离合组件8,使得外离合片92 和内离合片82保持为常闭状态。这样,在门体内侧转动内执手组件4时,内外 离合片82、 92相互啮合,使得内离合组件8带动外离合组件9转动,再由外离 合组件9中的外离合杆带动锁舌1收缩,从而打开锁具。锁舌为现有技术中常 用锁舌,只要插入锁舌方孔内的外离合杆能转动一定的角度就能带动锁舌收缩, 从而打开锁具,故本实施例对锁舌结构不再赘述。如图1、 2、 3所示,保险机构包括按钮ll、保险杆12、保险杆弹簧13和 保险杆支片59。内盖圈衬21上设有一个与保险杆12相匹配的通孔51,该通孔 51处固定设有按钮座底片52,在该按钮座底片52上设有按^_座53,保险杆支 片59固定在按钮座53上,保险杆支片59折弯并且其设有通孔的部分与按钮座 53间隔开,从而使得保险杆12更可靠地固定在通孔51内。按钮座底片52、按 钮座53和保险杆支片59上设有与内盖圈衬通孔51相匹配的通孔,以保证保险杆12能够穿过。保险杆弹簧13通过螺钉54固定设置在按钮座53。保险杆12 的一端与按钮ll固定设置,另一端穿过内盖圈衬21上设置的通孔51。保险杆 12的下侧缘设有与保险杆弹簧13相配合的缺口 55,限制定位保险杆12插入通 孔51内的深度,从而定位保险杆的两工作位置。如图1、 2、 3所示,保险杆12上对应外离合杆91的一侧设有外解锁缺口 14,相应地,在外离合杆91上还可套设一个止动盘94,该止动盘94对应保险 杆12处设有止动缺口 56。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将止动盘94设置在外离合片92 的下侧,即外离合片92和止动盘94为同一零件。止动缺口 56形状与外离合杆 91相匹配。如图10、 14所示,当保险杆12未被按下时,外离合片92正好位于 保险杆的外解锁缺口 14处,此时,止动盘94 (即外离合片92)上的止动缺口 56脱离保险杆12在外解锁缺口 14处可转动,从而可从门体外侧转动外执手将 锁具打开;如图11、 15所示,当按下保险机构的按钮ll时,保险杆12沿止动 缺口 56滑动,此时,止动盘上的止动缺口 56脱离外解锁缺口 14而卡在保险杆 12上,使得外离合片92不能转动,从而不能从门体外侧转动外执手来开锁。如图1、 2、 3所示,保险杆12上对应内固定座43处设有内解锁缺口 15, 内固定座43的下侧伸入在该内解锁缺口 15内。内解锁缺口 15靠近内执手体一 侧的侧壁上i殳有杀牛面16,内固定座43下侧对应该在+面16处i殳有与该斜面16相 配合的推动面57 (见图7),从而形成用于解除保险杠自锁状态的解锁盘。如图 10、 14所示,当保险杆的按4丑11未^皮按下时,内固定座43位于内解锁缺口 15 内,内固定座上的推动面57和保险杆内解锁缺口的斜面16相互脱离;同时外 离合片92位于保险杆的外解锁缺口 14内。此时转动内执手组件4时,内执手 组件4带动内离合组件8转动,内离合片82和外离合片92相互啮合,如图12 所示,内离合片82带动外离合片转动,使得外离合组件9转动,从而带动锁舌 1收缩,可将锁具打开。如图11、 15所示,当按下保险杆的按钮时,外离合组 件9上止动盘的止动缺口被卡在保险杆上,而内固定座的下侧仍位于内解锁缺 口内,并且内解锁缺口的斜面靠在了内固定座的推动面上。此时转动内执手体, 可带动内固定座在内解锁缺口内转动,则推动面沿斜面发生位移,使得斜面朝 靠近内执手体的方向移动,从而推动保险杆复位,此时内离合片和外离合片未完全啮合,如图13所示。当斜面脱离推动面后,斜面与内固定座的侧面接触, 此时保险杆完全复位,锁具被解锁;此时,外离合组件9中的止动盘又回至外 解锁缺口内,同时内离合片与外离合片完全啮合,如图U所示。继续转动内执 手体,内离合组件8带动外离合组件9转动,再驱动锁舌1收缩,从而将锁具 打开。使得在逃生时,使用者只需转动内执手体一次,即可完成解锁和开锁的 功能,从而节省时间,达到快速逃生的目的。优选设置内固定座上的推动面与 内固定座的侧面圆弧过渡,使得推动面在推动内解锁缺口的斜面时,能够比较 顺畅,而不用费很大的力;同时内解锁缺口的斜面也可设置具有一定的弧度, 使之与推动面相匹配,在转动内执手来解除保险杠自锁状态时更省力。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可以在内解锁缺口靠近内执手体一侧的侧壁上设置两 个斜面,该两个斜面延伸后的交线靠近内固定座而远离内执手体,优选设置两 斜面组合形成V形斜面,即两斜面的交线位于内解锁缺口靠近内执手一侧的侧 壁上;同时在内固定座对应斜面处设置与之相匹配的两个推动面,可在此处设 置一个推动缺口 58,该推动缺口的两侧壁设置为与V形斜面相匹配的两个推动 面;这样,无论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内执手体,内固定座上总会有一个推 动面与斜面配合,从而实现解锁。同时设置内离合片和外离合片的啮合位为双 向的,这样,无论内离合组件8正转或反转均能与外离合组件9啮合并带动外 离合组件9转动,再驱动锁舌l收缩,实现解锁,操作起来更为方便快捷。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也可不将解锁盘设置在内固定座上,而是单独将解 锁盘套设在内离合杆上,内固定座不延伸至内解锁缺口处,而将解锁盘延伸至 内解锁缺口处,将推动面设置在解锁盘下侧与内解锁缺口相对应的位置处,同 样可以推动斜面,使得保险杆产生向内执手体滑动的位移,实现快速解锁。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 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包括固定在门体上的锁舌、内盖圈衬组件和外盖圈衬组件、以及可转动设置在外盖圈衬组件和门体之间且驱动锁舌的外执手组件、可转动设置在内盖圈衬组件和门体之间的内执手组件和带保险杆的保险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与外执手组件同轴转动的外离合组件;可与内执手组件同轴转动的内离合组件;保持内离合组件和外离合组件处于常闭状态的弹性元件;所述外离合组件中包括一个止动盘,所述止动盘上设有与保险杆相匹配的止动缺口,所述保险杆上设有与所述止动盘相匹配的外解锁缺口;所述内离合组件中包括一个解锁盘,所述保险杆上还设有与所述解锁盘相匹配的内解锁缺口,所述内解锁缺口靠近内执手组件一侧的侧壁上设有斜面;所述解锁盘上对应内解锁缺口处设有与斜面相配合的推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盘上 对应内解锁缺口处设有推动缺口 ,所述推动面设置在推动缺口的侧壁上并与所 述保险杆内解锁缺口的斜面相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内 解锁缺口的斜面为双向斜面,所述推动面设置在推动缺口的两侧壁上并与所述 保险杆内解锁缺口的双向斜面相配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离合组件包括与外执手组件同轴转动设置的外离合杆和固定在外离合杆 端部的外离合片,所述止动盘固定设置在外离合杆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盘设 置在所述外离合片上,其靠近所述保险杆的一侧设有所述止动缺口 。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离合组件包括与所述内执手组件同轴转动设置的内离合杆和固定在内离 合杆端部的内离合片,所述解锁盘固定在内离合杆上。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内离合 組件同轴设置的内执手芯、套设在内执手芯端部并位于内盖圈衬组件外侧的内 执手、位于内盖圈衬组件内側且套设在内执手芯中部的内固定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圈衬 組件包括固定在门体上的内盖圈衬、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座和内盖圈衬之间的执 手复位弹性元件。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盘设 置在所述内固定座上,其对应保险杆的内解锁缺口处设有与所述斜面相配合的 4禽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杆式浴室把手锁,包括固定在门体上的锁舌、内外盖圈衬组件、内外执手组件、带保险杆的保险机构、内外离合组件、保持内外离合组件处于常闭状态的弹性元件;外离合组件中包括设有与保险杆相匹配的止动缺口的止动盘,内离合组件中包括解锁盘;保险杆上设有与止动盘相匹配的外解锁缺口和与解锁盘相匹配的内解锁缺口;内解锁缺口侧壁上设有斜面;解锁盘上设有与斜面相配合的推动面。转动内执手组件时,通过解锁盘上的推动面推动保险杆上内解锁缺口的斜面,使得保险杆复原,完成解锁;继续转动时,通过内外离合组件之间的啮合带动外离合组件转动,从而驱动锁舌收缩,完成开锁,从而只需单手转动内执手即可快速解锁和开锁。
文档编号E05C1/06GK201218003SQ20082009484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6日
发明者吉正才, 魏天兵 申请人: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