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盗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743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盗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属于机电技术,用于门业领域。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门必有锁孔,因必需用钥匙开锁。尽管门进行了长期的进化,但始终未能把 锁孔去掉。在过去,能容忍,但在发达的当代,已成为重大弊病之点一是在小区在配有保 安人员的今天,通过粗鲁的破坏门办法迸屋作案,动作大,目标大,显得原始与愚蠢,已逐 渐成为过去,作案方式正向着"更高超"的"文明"方式过渡,即通过破解锁孔的办法进屋。 其次,锁孔容易成人为破坏之点,造成用户无法开锁迸屋。重庆电视的生活栏目及重庆报界 的社会新闻栏目常有这样的情况报道, 一是作案者可用口香糖或其它万能钥匙等等简单的方 法通过锁孔开门,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二是锁孔常被他人用物堵塞,不能进屋,给生活造 成很大不便(其原因一是一些不法分子想通过此举获得不正当收入,二是有顽童戏弄)。门显 示锁孔带来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不满意的热门话题。
安全是生活的基础,门又是最根本。防盗门锁孔在当今凸现的弊病, 一直是门业界极大 的关注点,但生产一种不显示锁孔的门,苦于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难以克服。主要有以下 技术难点-
第一、 一般防盗安全门的锁是机械性质的锁,它必需要用机械钥匙通过锁孔进入,锁孔 必不可少。据査,以前曾作过这样的改革,新增加用一种活动的锁,该锁的锁盖将原锁孔盖 住,开门进屋必须首先用一种开锁的方法开启锁盖,露出门原有的锁孔,然后再用门的机械 钥匙开锁。形成一种"锁上加锁"的形式。由于这种方法每次进房均需要两次开锁,造成开 门记忆与程序两次化,在日常频繁的开门过程中复杂,远不能适用于目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已很少采用。目前市场上仍然都是有锁孔的产品。
第二、社会上虽然已开始研制了一些用遥控开门的自动锁具,有不显示锁孔的优点,但 是如因电气系统等发生意外等因素,不能进屋,也不能像家电一样方便地送入维修部维修, 造成生活上很不方便,用户有后顾之忧,推广有难度。
解决上述难点,显然不可能再重复走过去那种"锁孔"上锁的"老路",那样"简单的" 方法,即不能提高安全性,却更增加了使用上的烦恼,在需要门"更安全,更适用"的今天, 将形成巨大"落差"。所以,这种貌似"简单"技术的问题,成为困惑,长期以来难以突破, 已成为制约门业迸步的重要瓶颈。
发明内容
为改变防盗安全门现状,科学地解决因显示锁孔带来的严重缺陷,本发明的主要任务是 提出一种防盗安全门不显示锁孔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门面不显示锁孔,但使用又很 方便,同时又具有用户无后顾之忧的特点,它能迸一步将过去防盗安全门只有"被动防卫功 能"提升为一种"主动防卫功能",使防盗安全门更安全,使用更方便,从而丰富防盗安全门 的品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发明人特申请了专利为本发明创造了条件 一种机电结合一
体的双用"智能型"防盗锁,专利号ZL200520009307. 4,由于锁可以实现电动与机械钥匙开 锁的两种模式,日常开锁采用电动方式不必显示锁孔,意外时才需要锁孔用机械钥匙开锁, 所以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i、采用以电动与机械钥匙开锁的两种模式的锁,日常开锁采用电动方式不必显示锁孔,
意外时才需要锁孔用机械钥匙开锁;在防盗安全门的锁孔上新增加一块金属片安装固定在锁 孔上方,将用机械钥匙开锁具的锁孔完全盖住,盖片与防盗门的连接关系采用螺丝连接的方
3式;盖片与防盗门之间放有按钮开关,旋紧螺丝将盖片固定在门上,开关触点分别连接了向 外的引线。
2、盖片与防盗门的连接方式采用铆钌连接的方式。
现对技术方案作说明如下
一是将锁孔遮掩,成为一种"半封闭"的处理形式,其含义是门面的锁孔平常处于用盖 片封闭的状态,不呈现锁孔,因为开门主渠道是操作遥控或手机,不需要锁孔,门面也完全 不必显示。但在遥控发生意外时,可以拆卸盖片,呈现门原有锁孔后用机械钥匙开门。其连 接结构是盖片与防盗安全门之间采用螺丝固定连接,螺丝拆卸时不会造成盖片损伤,当不用 锁孔后,仍采用螺丝恢复成不显锁孔的原貌。当然,盖片与门之间的连接也可采用铆钉等方 法。
形成的意义是
第一、因为正常用遥控开门不要锁孔,门面不呈现锁孔,可避免有锁孔产生的多种缺陷; 第二、因意外需要对锁孔解盖时,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旋转螺丝来解盖与复归。不需要 专业技术的学习与培训。
第三、对需要解盖作案者却增加了案前困惑、压力,因为旋转螺丝解盖需要时间,特别 是螺杆较长且为数颗的情况下,增加的时间更长,过长的时间会引起周边环境的注意与怀疑。
由于门面不显锁孔,将增加案前困惑,与压力,减少直M锁的可能,从而可"主动化解" 部分案件,在本发明中,形成第一次"主动"保护。
二是在盖片与防盗安全门之间增加一个按钮开关,是作为报警系统的传感器,当松动锁 孔盖片或解除盖片时,本发明将报警,产生第二次"主动"保护。
其原因是解开遮掩锁孔的盖片作案时,在松动螺丝过程中按钮便可能退出压迫而开关 的触点断开,从而产生了报警形成威慑,制止下一步的对破解锁孔的继续,但这时还没有达 到利用锁孔破门的过程与结果,所以防御仍然是"主动"的。由于本方案两次主动防卫的存 在是目前产品没有的,所以本发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大提升了主动防御性。
应说明的是
1、 本发明能实施,主要是采用发明人已有的多个专利与发明成果,破解了不呈显锁孔, 使用方便,用户无后顾之忧三者之间矛盾的难题,形成了对整体的技术支撑。
2、 这种无锁孔显示方案,对用户将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在结构上,是同类产品没有 的,在效果上是社会上希望与急需解决的。本发明仍然适合于其它能双用自动化类的锁具上。
3 、若没有报警的开关部分,但因第一次主动保护的存在,所以仍有一定意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防盗安全门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 锁孔为封闭状态,防盗安全门不呈if见锁孔,对"过路贼"能产生很好地掩饰作用;对 可能作案者产生案前的心理压力,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次保护,它能杜绝部分直接破锁案 件的发生;能避免顽童或别有用心者对锁孔堵塞,造成开门的不便。
2、 本实用新型有两次保护设计方案,"主动防御"性强,特别是第二次保护,解盖与破 锁有先后,松动与解盖在先,破锁在后,松动与解盖时发生报警,将对作案的继续,形成很 大威慑。
3、 使用方便,复归容易,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
4、 适用性强,强以广泛适应用于一切自动化类锁具,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只用本方案的 一次保护部分。
5、 易生产。生产厂家不用对门的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方案各件关系的主视图,图2是主视图的剖视图,它主要描述了按钮开关受到盖片与门面压迫而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的状态其中i、防盗安全门面板,2、焊按钮开关的印
刷板,按钮开关的连线引脚焊在板上,以固定按钮开关,便于安装固定,3、盖片与防盗安 全门面板的连接螺丝,4、安装在盖片与防盗安全门之间的按钮开关,当盖片与门紧紧相连时, 按钮会受到盖片压迫而使该开关常开触点8处于接通状态,5、对锁孔遮掩的盖片, 一般由金 属片冲压而成,它的面积大于锁孔,6、防盗安全门上的锁孔,7、表示开关的引出线,8、表 示按钮关的常开触点。在图2中因开关受到盖片压迫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其输出控制了 报警电路,此状态控制了警声不发生。图3是主视图另一种状态的剖视图,描述了在松动上 盖片的螺丝松动时,按钮开关不受到盖片压迫所表现的复归的情况,这时按钮关对应的常开 接点8恢复于常开状态,不再控制报警系统,此状态发出警声。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形式-
用一块金属材料冲压成比锁孔大的圆盖成为本发明的盖片,将按钮开关焊在一块印刷板上 让开关与印刷板成为一体,便宜于安装,从印刷板引出开关触点连线,控制报警系统中的有 关点。在盖片的周边打三个小孔,在门面锁孔安装盖片的地方打孔与之对应,门面的安装孔 釆用攻螺纹。用螺丝将盖片固定在门面上,将按钮开关的整体安装在盖片与门之间,当将固 定的三颗螺丝旋进固定在门上时,按钮开关应处于在盖片与门板作用下,其常开触点处于接 通的位置。当向外旋出螺丝时,按钮开关会处于不受到压迫,而其常开触点仍恢复成断开的 位置。最后用一块装饰片盖在印刷板盖片上,不显出螺丝帽的痕迹使盖片美观。
应说明的是,报警取样开关的机械安装可以采用其它方法,盖片与防盗安全门之间的连 接也可采用其它措施如铆等等;按钮开关也可采用常开接点对,也可采用常闭接点对。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安全门,其特征是采用以电动与机械钥匙开锁的两种模式的锁,日常开锁采用电动方式不必显示锁孔,意外时才需要锁孔用机械钥匙开锁;在防盗安全门的锁孔上新增加一块金属片安装固定在锁孔上方,将用机械钥匙开锁具的锁孔完全盖住,盖片与防盗门的连接关系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盖片与防盗门之间放有按钮开关,旋紧螺丝将盖片固定在门上,开关触点分别连接了向外的引线。
2、 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盗安全门,其特征是盖片与防盗门的连接方式采用铆 钉连接的方式。
专利摘要一种防盗安全门的主特点是门面不显示锁孔。当今显示锁孔的主要危害一是该点容易成为作案的关键点,二是容易受到人为破坏。本实用新型新增一块金属盖锁孔的盖片,固定在锁孔上方,将防盗门上用机械钥匙开锁具的锁孔遮掩,盖片与防盗门的连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盖片与防盗门之间放有按钮开关,旋紧螺丝将盖片固定在门上,开关触点分别连接了向外的引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后的优点如下,因门面不显示锁孔,增加了案前困惑与案前压力,可以主动化解部分作案可能,成为第一次主动保护,在取盖作案时报警开关将取出报警信号发生报警,制止破锁的继续,形成第二次主动保护。
文档编号E05B15/02GK201433684SQ20082009996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宁永健, 宁永敭 申请人:宁永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