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79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升降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和施工元件,具体地说,是一种升降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梯子多不能升降,给使用带来不便。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并可以升降的梯子,是本设计的初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梯子提供一种能实现结构合理、使用安全, 又能升降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右撑杆、踏条、踏条螺 母、卡笋导槽、卡笋上卡口、左撑杆、左升杆、右升杆、卡笋臂、卡笋簧孔、卡笋、踏条孔、升杆 导槽、卡笋柱、卡笋螺钉孔、卡笋安装孔、螺钉孔、踏条螺杆、踏条螺纹、踏条螺母孔、卡笋簧、 卡笋张臂、卡笋卡条、卡笋下卡口、拉绳。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本设计主要以合金材料铸塑而成,将多根踏条的踏条 螺杆分别穿过踏条孔,以踏条螺母与踏条螺杆上的踏条螺纹结合,把踏条安装在右撑杆、右 升杆、左撑杆、左升杆上;将卡笋卡条穿入卡笋臂上的卡笋簧孔,用螺钉把卡笋臂、卡笋簧 安装在右升杆、左升杆上;将右升杆穿入右撑杆的升杆导槽中,左升杆穿入左撑杆的升杆导 槽中,用螺钉通过卡笋导槽把卡笋安装在卡笋臂上的卡笋螺钉孔中,收缩右升杆、左升杆, 把卡笋柱置于卡笋下卡口中;使用时,拉扯左升杆、右升杆,使卡笋柱置于卡笋上卡口中,张 开右撑杆、左撑杆,以拉绳系好右撑杆、左撑杆;收拢时,先合并右撑杆、左撑杆,拉扯右升 杆、左升杆,手捏两个卡笋柱,推右升杆、左升杆向下,使卡笋柱导入卡笋导槽,直至卡笋下 卡口。此设计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便于使用。

[0008]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0009]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右撑杆1的主视图;[0010]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右升杆8的主视图;[0011]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左撑杆6的主视图;[0012]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左升杆7的主视图;[0013]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右撑杆1、左撑杆6的俯视图[0014]附图7,8是本实用新型卡笋11的二视图;[0015]附图9、10是本实用新型卡笋臂9的二视图;[0016]附图11、12是本实用新型踏条2的二视图;[0017]附图13、14是本实用新型踏条螺母3的二视图;[0018]附图15、16、17是本实用新型卡笋簧21的三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示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11、图14,将多根踏条2的踏条螺杆18分别穿过踏 条孔12,以踏条螺母3与踏条螺杆18上的踏条螺纹19结合,把踏条2安装在右撑杆1、右 升杆8、左撑杆6、左升杆7上;如图3、图5、图6、图9、图16,将卡笋卡条23穿入卡笋臂9上的卡笋簧孔10,用螺 钉把卡笋臂9、卡笋簧21安装在右升杆8、左升杆7上;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8、图9,将右升杆8穿入右撑杆1的升杆导槽 13中,左升杆7穿入左撑杆6的升杆导槽13中,用螺钉通过卡笋导槽4把卡笋11安装在卡 笋臂9上的卡笋螺钉孔15中,收缩右升杆8、左升杆7,把卡笋柱14置于卡笋下卡口 24中;使用时,拉扯左升杆7、右升杆8,使卡笋柱14置于卡笋上卡口 5中,张开右撑杆1、 左撑杆6,以拉绳25系好右撑杆1、左撑杆6 ;收拢时,先合并右撑杆1、左撑杆6,拉扯右升 杆8、左升杆7,手捏两个卡笋柱14,推右升杆8、左升杆7向下,使卡笋柱14导入卡笋导槽 4,直至卡笋下卡口 24。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梯,包括右撑杆(1)、踏条(2)、踏条螺母(3)、卡笋导槽(4)、卡笋上卡口 (5)、左撑杆(6)、左升杆(7)、右升杆(8)、卡笋臂(9)、卡笋簧孔(10)、卡笋(11)、踏条孔 (12)、升杆导槽(13)、卡笋柱(14)、卡笋螺钉孔(15)、卡笋安装孔(16)、螺钉孔(17)、踏条螺 杆(18)、踏条螺纹(19)、踏条螺母孔(20)、卡笋簧(21)、卡笋张臂(22)、卡笋卡条(23)、卡 笋下卡口(24)、拉绳(25);其特征在于,以合金材料铸塑而成,将多根踏条(2)的踏条螺杆 (18)分别穿过踏条孔(12),以踏条螺母(3)与踏条螺杆(18)上的踏条螺纹(19)结合,把 踏条(2)安装在右撑杆(1)、右升杆(8)、左撑杆(6)、左升杆(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将卡笋卡条(23)穿入卡笋臂(9) 上的卡笋簧孔(10),用螺钉把卡笋臂(9)、卡笋簧(21)安装在右升杆(8)、左升杆(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梯,其特征在于,将右升杆(8)穿入右撑杆(1)的升 杆导槽(13)中,左升杆(7)穿入左撑杆(6)的升杆导槽(13)中,用螺钉通过卡笋导槽(4) 把卡笋(11)安装在卡笋臂(9)上的卡笋螺钉孔(15)中,收缩右升杆(8)、左升杆(7),把卡 笋柱(14)置于卡笋下卡口(24)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梯,它包括右撑杆(1)、踏条(2)、踏条螺母(3)、卡笋导槽(4)、卡笋上卡口(5)、左撑杆(6)、左升杆(7)、右升杆(8)、卡笋臂(9)、卡笋簧孔(10)、卡笋(11)、踏条孔(12)、升杆导槽(13)、卡笋柱(14)、卡笋螺钉孔(15)、卡笋安装孔(16)、螺钉孔(17)、踏条螺杆(18)、踏条螺纹(19)、踏条螺母孔(20)、卡笋簧(21)、卡笋张臂(22)、卡笋卡条(23)、卡笋下卡口(24)、拉绳(25);本设计主要以合金材料铸塑而成,将多根踏条(2)的踏条螺杆(18)分别穿过踏条孔(12),以踏条螺母(3)与踏条螺杆(18)上的踏条螺纹(19)结合,把踏条(2)安装在右撑杆(1)、右升杆(8)、左撑杆(6)、左升杆(7)上;将卡笋卡条(23)穿入卡笋臂(9)上的卡笋簧孔(10),用螺钉把卡笋臂(9)、卡笋簧(21)安装在右升杆(8)、左升杆(7)上;将右升杆(8)穿入右撑杆(1)的升杆导槽(13)中,左升杆(7)穿入左撑杆(6)的升杆导槽(13)中,用螺钉通过卡笋导槽(4)把卡笋(11)安装在卡笋臂(9)上的卡笋螺钉孔(15)中,收缩右升杆(8)、左升杆(7),把卡笋柱(14)置于卡笋下卡口(24)中;使用时,拉扯左升杆(7)、右升杆(8),使卡笋柱(14)置于卡笋上卡口(5)中,张开右撑杆(1)、左撑杆(6),以拉绳(25)系好右撑杆(1)、左撑杆(6);收拢时,先合并右撑杆(1)、左撑杆(6),拉扯右升杆(8)、左升杆(7),手捏两个卡笋柱(14),推右升杆(8)、左升杆(7)向下,使卡笋柱(14)导入卡笋导槽(4),直至卡笋下卡口(24);本设计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安装方便,便于使用。
文档编号E06C1/30GK201786237SQ20092024327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王世鹏 申请人:王世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