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具的活动关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70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椅具的活动关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特别涉及一种装设于转椅、钢管椅等椅具内的
活动关节,进而使该椅具的折叠化程度得到增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越来越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椅业,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也在急速向前发展。越来越多新设计理念 的提出,要求设计者在设计时更多强调椅子外观、功能的智能化、人性化,而折叠椅的设计, 就是其中的一种设计理念。 在现有的同类折叠椅中,折叠椅的折叠依据原理、折叠程度、折叠后的效果,都存 在着一些方面的不同。其中,常见的折叠椅主要有两大类 —类是通过椅脚的对称进行折叠,这类椅子中绝大多数椅子都是四角椅,其基本 结构如图1所示,这类折叠椅的设计原理依据都是来自四杆机构的直接衍变,图2显示了四 杆机构的基本原理,椅脚作为四杆机构中的连杆,这类折叠椅的设计不适合用于转椅。另一 类则是通过椅子靠背翻转来实现。 一般是在扶手和底座固定的前提下,靠背前翻45度与底 座叠加,实现椅子的折叠,这类椅子多数为转椅类。 第一类折叠椅,是运用四杆原理设计,优点是方便的解决了椅子的折叠难题。缺点 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椅子的整体外观和类型,特别是在转椅的设计中,几乎没有通过四杆 机构的衍变来实现转椅的折叠方式。原因很简单,原本作为连杆的椅脚被托盘、气杆、五星 脚、椅轮所代替。第二类折叠椅,折叠类型多数为转椅的折叠,优点是解决了第一类椅在转 椅折叠上的难题,实现了转椅的折叠,并且减小了因折叠功能对椅子设计外形的影响;缺点 是折叠化程度低、靠背与底座的叠加、折叠后扶手的处理也会成为后期设计的缺陷。折叠化 程度不高带来的问题是不利于产品的装箱和运输,增加了产品的运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其在曲柄
连杆机构的作用下实现滑块的滑动,使滑块停留在或离开转动块与固定块贴合部的位置,
从而使转动块处于椅具正常使用时的锁定状态或折叠时的松开状态,转动块松开时可进行
360度范围内的旋转,使得椅具能实现最大限度的折叠,提高了折叠化程度,利于椅具的装
箱和运输,降低了运送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椅具的活动关节,该关节包括通过一主轴相连的固定块与转动块,固定块与转动 块相贴且两者均与主轴轴向固定、周向转动连接,在固定块、转动块外周上各设有一凸块, 在两个凸块内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滑槽,在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块,在转动块上固设有一对 左右对称的凸耳,在所述的凸耳上设有驱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并使滑块停留在或离开固定 块与转动块贴合部的曲柄连杆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一对曲柄、一对连杆、横杆一、横杆二及一对 控制钮,横杆一的两端与凸耳的中心处相连,在两个凸耳上对称设有导向槽一,控制钮穿过 导向槽一与横杆二的两端相连,曲柄的两端分别与横杆一、控制钮枢接,连杆的一端与横杆 二枢接,在凸块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导向槽二,滑块的两侧安装有拨杆,拨杆穿过导向槽二与 连杆的另一端枢接。 作为优选,在其中一凸耳上安装有控制手柄,所述的控制手柄底部边缘与控制钮
相连,且控制手柄底部中心与横杆一轴向固定、周向转动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原理及具有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活动关节安装于椅具上时,固定块、转动块分别与椅具上不同的部件相
连,在椅具正常使用状态时,固定块、转动块上凸块的滑槽处于连通状态,控制钮处于导向
槽一内靠近转动块的一端,而滑块则横跨在固定块与转动块之间的贴合部上,此时固定块
与转动块被滑块卡住,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关节为锁定状态;当折叠椅具时,需松开关节,
拨动控制钮,使控制钮滑动到导向槽一内远离转动块的另一端,此时,滑块脱离固定块与转
动块的贴合部滑动到转动块上凸块的滑槽内,转动块、固定块可绕主轴转动,即分别与转动
块、固定块连接的两个椅具部件发生相对转动,最终完成了椅具的折叠。 本发明的活动关节可在0 360度范围内发生转动,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于椅具
的各个部位,使椅具达到最大化程度的折叠,更利于产品的装箱和运输;并且适用范围得到 了扩大,不仅可以在普通脚椅、钢管椅上得到实现,也同样适用转椅,整体设计更人性化、通 用化、市场化。



1为背景技术中第一类折叠椅的结构示意2为背景技术中第一类折叠椅的基本原理图; 3为本发明活动关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为图3中活动关节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5为图4的B向视图; 6为图4的A-A剖视图; 7为关节处于松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折叠椅的结构示意图; 9为实施例中折叠椅靠背与扶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l椅两半段扶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l椅椅座与扶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l椅实现第一次折叠后的效果图; l椅实现第二次折叠后的效果图; l椅实现第三次折叠后最终的效果图 :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为控制手柄与活动关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7为控制手柄与活动关节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0为实施例中折f 11为实施例中折f 12为实施例中折f 13为实施例中折f 14为实施例中折f 15为图14中折叠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 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椅具的活动关节,该关节包括通过一主轴3相连的固定 块1与转动块2,固定块1与转动块2相贴且两者均与主轴3转动连接,固定块1与转动块 2形状相同,均呈圆柱体形状,且在固定块1、转动块2的侧面上开设有一形状、大小均相同 的弧形缺口,在弧形缺口上各设有一长方体凸块4a、4b,在两个凸块4a、4b内沿轴向方向开 设有滑槽6a、6b,在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块7,在转动块2上固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凸耳5a, 5b,在所述的凸耳5a,5b上设有驱动滑块7在上述两个滑槽内滑动并使滑块7停留在固定 块1与转动块2贴合部或离开所述贴合部的曲柄连杆机构。 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一对曲柄8、一对连杆9、横杆一 10、横杆二 11及一对控 制钮13,横杆一 10的两端与凸耳5a、5b的中心处转动连接,在两个凸耳5a,5b上对称设有 弧形的导向槽一 12,控制钮13穿过导向槽一 12与横杆二 11的两端相连,曲柄8的两端分 别与横杆一 10、控制钮13枢接,连杆9的一端与横杆二 11枢接,在凸块4a、4b的左右两侧 开设有导向槽二 14,滑块7的两侧安装有拨杆15,拨杆15穿过导向槽二 14与连杆9的另 一端枢接。 为了方便使用,可在固定块1与转动块2上设置标记刻痕线16a, 16b,当两条线重 合连成一条直线时,滑槽6a与滑槽6b处于连通状态,如图5、图6所示,控制钮13处于导向 槽一 12内靠近转动块的一端,即处于导向槽一 12的下端,而滑块7则横跨在固定块1与转 动块2的贴合部,固定块1与转动块3被滑块7卡住,不能发生相对转动,关节为锁紧状态; 当需松开关节时,如图7所示,拨动控制钮13,使控制钮13滑动到导向槽一 12内远离转动 块的另一端,即处于导向槽一 12的上端,而滑块7受力离开固定块1与转动块3的贴合部 滑动到转动块2上凸块4b的滑槽6b内,此时,转动块2可绕主轴3转动,即分别与转动块 2、固定块1连接的两个椅具部件发生相对转动,完成了两部件的折叠。
下面通过实例对本发明活动关节的应用作下叙述,如图8所示为一个折叠椅,主 要是由靠背17,扶手18,椅座19组成,扶手18呈L形,扶手18的一端与椅座19的前边侧 相连,扶手18的另一端与靠背17中部相连,折叠椅是沿椅座19中线左右对称的,在本折叠 椅上装有六个活动关节,以折叠椅右半部为例,在靠背17与扶手18连接处、扶手18中间、 扶手18与椅座19连接处共装设有3个活动关节20,其中,扶手18是由上半段和下半段两 段组成,在两半段扶手的连接处装设有活动关节20。 如图9所示,在靠背17与扶手18连接处,活动关节20中的固定块与靠背17固定 相连,转动块与扶手18上半段固定相连;如图IO所示,在扶手18中间,活动关节20的固定 块与上半段扶手固定相连,转动块与下半段扶手固定相连;如图11所示,在扶手18与椅座 19连接处,活动关节20的固定块与椅座19固定相连,转动块与扶手18下半段下端固定相 连。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各活动关节处于锁紧状态,活动关节上的滑块位于转动块与 固定块之间的位置,当需要折叠时,松开各活动关节,即拨动控制钮,使滑块完全移动到转 动块上凸块的滑槽内,扶手18与椅座19相对转动90度,即椅座19向后翻折,转动后效果 如图12所示;然后扶手18与靠背17相对转动90度,转动后效果如图13所示;最后两半段 扶手相对转动90度,转动后最终效果如图14、图15所示,这样就完成了椅子的折叠。
上述折叠椅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前翻式理念,曲柄连杆机构配合滑块运动的巧妙 设计与折叠椅后翻式结合,完善了折叠椅的折叠程度与适用性。 如图16、图17所示,为了方便对控制钮13进行控制,在其中一凸耳5b上安装有控 制手柄21,所述的控制手柄21底部边缘与控制钮13相连,且控制手柄21底部中心与横杆 一 10轴向固定、周向转动连接。使用时,可旋转控制手柄21实现活动关节的锁紧或松开。
为了进一步方便控制,还可将活动关节的机械控制转为电动控制,在活动关节上 加装电机,用电机正反转带动控制钮,在标记刻痕线16a,16b连成一条直线时,进行同步锁 紧或同步松开。 此外,在活动关节电动控制的前提下,还可在各个转动块和固定块之间安装不同 功率的电机,控制电机的运转速度和时间,实现折叠椅的智能化折叠方式。
权利要求
椅具的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该关节包括通过一主轴(3)相连的固定块(1)与转动块(2),固定块(1)与转动块(2)相贴且两者均与主轴(3)转动连接,在固定块(1)、转动块(2)外周上各设有一凸块(4a、4b),在两个凸块(4a、4b)内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滑槽(6a、6b),在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块(7),在转动块(2)上固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凸耳(5a,5b),在所述的凸耳(5a,5b)上设有驱动滑块(7)在滑槽内滑动并使滑块(7)停留在固定块(1)与转动块(2)贴合部或离开所述贴合部的曲柄连杆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具的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一 对曲柄(8)、一对连杆(9)、横杆一 (10)、横杆二 (11)及一对控制钮(13),横杆一 (10)的两 端与凸耳(5a,5b)的中心处相连,在两个凸耳(5a,5b)上对称设有导向槽一 (12),控制钮 (13)穿过导向槽一 (12)与横杆二 (11)的两端相连,曲柄(8)的两端分别与横杆一 (10)、 控制钮(13)枢接,连杆(9)的一端与横杆二 (11)枢接,在凸块(4a、4b)的左右两侧开设有 导向槽二 (14),滑块(7)的两侧安装有拨杆(15),拨杆(15)穿过导向槽二 (14)与连杆(9) 的另一端枢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具的活动关节,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凸耳上安装有控制 手柄(21),所述的控制手柄(21)底部边缘与控制钮(13)相连,且控制手柄(21)底部中心 与横杆一 (10)轴向固定、周向转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椅具的活动关节,该关节包括通过一主轴相连的固定块与转动块,固定块与转动块相贴且两者均与主轴轴向固定、周向转动连接,在固定块、转动块外周上各设有一凸块,在两个凸块内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滑槽,在所述的滑槽内设有滑块,在转动块上固设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凸耳,在所述的凸耳上设有驱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并使滑块停留在或离开固定块与转动块贴合部的曲柄连杆机构。本发明的活动关节可在0~360度范围内发生转动,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于椅具的各个部位,使椅具达到最大化程度的折叠,更利于产品的装箱和运输;并且适用范围得到了扩大,不仅可以在普通脚椅、钢管椅上得到实现,也同样适用转椅,整体设计更人性化、通用化、市场化。
文档编号A47C7/50GK101779871SQ20101013275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程军, 练宇挺 申请人:浙江永艺家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