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79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特别是一种磁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具分为机械锁和电子锁。绝大部分机械锁为弹子锁,电子锁包括人脸识别或指纹识别感应锁、电子密码锁、光电电子锁。对弹子锁,不用为它匹配的钥匙,而用某些非法万能钥匙或开启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50分钟内)也能打开,所以技术(非破坏性) 防盗性能差。而电子锁,尽管技术防盗性能较好,但其内部有电路和电子器件,需要持续供电,有的还要记住密码,所以使用不方便,且抗破坏和环境适应性不如弹子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一种磁锁,目的是克服现有锁具的上述缺陷,技术(非破坏性)防盗性好、使用方便、坚固耐用。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磁锁由磁锁芯、卡扣机构、锁壳、磁钥匙及磁钥匙的磁屏蔽套构成。所述磁锁芯的第一种磁锁芯结构,如图1图2示,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左部分 在左导磁板2的右端面组拼若干永磁块1,相邻的永磁块1的右端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或不同,左非磁性杆4的右端依次穿过左联接板5上的中孔、左压力弹簧3,固定在左导磁板2 的左端面中心,左非磁性杆4与左联接板5上的中孔配成滑动配合,左非磁性杆4左端的扣钩(未画出)扣接所述卡扣机构;左联接板5与非磁性上板14的左端、非磁性后板15 (从图2看为左板)的左端、非磁性前板16 (从图2看为右板)的左端、非磁性下板8的左端联结,且使左导磁板2同时与非磁性上板14、非磁性后板15(从图2看为左板)、非磁性前板 16 (从图2看为右板)、非磁性下板8围成的空腔配成滑动配合;左非磁性隔板6的上端、下端分别垂直联结在非磁性上板14的下端面、非磁性下板8的上端面,左非磁性隔板6向左离开所述磁锁芯的垂直中线一距离。右部分在右导磁板12的左端面组拼若干永磁块13, 相邻的永磁块13的左端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或不同,而且极性不一定与所述左部分的对称, 右非磁性杆10的右端依次穿过右联接板9上的中孔、右压力弹簧11,固定在右导磁板12的右端面中心,右非磁性杆10与右联接板9上的中孔配成滑动配合,右非磁性杆10右端的扣钩(未画出)扣接所述卡扣机构;右联接板9与非磁性上板14的右端、非磁性后板15 (从图2看为左板)的右端、非磁性前板16 (从图2看为右板)的右端、非磁性下板8的右端联结,且使右导磁板12同时与非磁性上板14、非磁性后板15 (从图2看为左板)、非磁性前板 16 (从图2看为右板)、非磁性下板8围成的空腔配成滑动配合;右非磁性隔板7的上端、下端分别垂直联结在非磁性上板14的下端面、非磁性下板8的上端面,右非磁性隔板7向右离开所述磁锁芯的垂直中线一距离。非磁性下板8的中部有一长方体孔,此孔与左非磁性隔板6、右非磁性隔板7、非磁性后板15、非磁性前板16围成的长方体空腔下端口正对。左非磁性隔板6、右非磁性隔板7、非磁性后板15、非磁性前板16围成的长方体空腔称为所述磁锁芯的钥匙孔。图1所示,为所述第一种磁锁芯处于锁状态。开所述第一种磁锁芯的第一种磁钥匙的结构如图3示。在导磁板18的左右两端面分别组拚若干永磁块17、永磁块19 ;永磁块17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种磁锁芯左半部的永磁块1的相等,每块永磁块17左端的极性跟与其正相对的永磁块1的右端极性相同;永磁块 19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种磁锁芯右半部的永磁块13的相等,每块永磁块19右端的极性跟与其正相对的永磁块13的左端极性相同。在导磁板18的下端联结非磁性钥匙柄21,最下面的永磁块17、永磁块19的下端面与非磁性钥匙柄21的上端相贴。非磁性板20包结在永磁块17、永磁块19,导磁板18的周围;永磁块17、永磁块19、导磁板18、非磁性板20组成的长方体,正好能插入到所述第一种磁锁芯的钥匙孔(如图4示)。所述磁锁芯的第二种磁锁芯结构如图5图6示。在导磁板23的右端面组拼若干永磁块22,相邻的永磁块22的右端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或不同,左非磁性杆25的右端依次穿过联接板26上的中孔、压力弹簧24,固定在导磁板23左端面中心,左非磁性杆25与联接板26上的中孔配成滑动配合,左非磁性杆25左端的扣钩(未画出)扣接所述卡扣机构;联接板26与非磁性上板四的左端、非磁性后板31 (从图6看为左板)的左端、非磁性前板32 (从图6看为右板)的左端、非磁性下板27的左端联结,且使左导磁板23同时与非磁性上板四、非磁性后板31 (从图2看为左板)、非磁性前板32 (从图2看为右板)、非磁性下板27围成的空腔配成滑动配合;非磁性隔板观的上端、下端分别垂直联结在非磁性上板四的下端面、非磁性下板27的上端面。非磁性隔板30向右离开非磁性隔板观一距离, 并与非磁性上板四的左端、非磁性后板31的左端、非磁性前板32的左端联结,非磁性隔板观、非磁性上板四、非磁性隔板30、非磁性后板31、非磁性前板32围成长方体空腔,此空腔称为钥匙孔。图5所示,为所述第二种磁锁芯处于锁状态。开所述第二种磁锁芯的第二种磁钥匙二的结构如图7示。在导磁板34的左端组拚若干永磁块33 ;永磁块3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种磁锁芯中永磁块22的相等,每块永磁块 33左端的极性跟与其正相对的永磁块22的右端极性相同;在导磁板34的下端联结非磁性钥匙柄35,最下面的永磁块33与非磁性钥匙柄35的上端相贴;非磁性板32包结在永磁块 33、导磁板34、非磁性钥匙柄35的一部分的周围;永磁块33、导磁板34、非磁性板32、非磁性板32组成的长方体,正好能插入到所述第二种磁锁芯的钥匙孔(如图8示)。当所述磁锁处于锁状态时,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的一种卡扣机构的卡扣与非磁性杆4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10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25外端的扣钩卡接,当所述磁锁处于开状态时,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的卡扣与非磁性杆4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10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25外端的扣钩外端脱离。所述磁锁的锁壳包结住所述磁锁芯,但露出钥匙孔,而且所述磁锁的锁壳包结住大部分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但露出锁钩。设置所述磁钥匙的磁屏蔽套(图省略了),所述磁钥匙不用时插入磁屏蔽套内,防止磁辐射产生不良影响。所述磁锁的工作原理当所述磁钥匙离开所述钥匙孔以后,在磁锁芯中的压力弹簧作用下,所述非磁性杆外端的扣钩卡接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的卡扣,所述磁锁处于锁状态;要开锁时,将所述磁钥匙插入相应的钥匙孔,磁钥匙上的所有永磁体与所述磁锁的磁芯中的所有永磁体同性极相对而产生推斥力,使磁芯中的导磁板压缩弹簧,同时推动所述非磁性杆,使其外端的扣钩脱开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的卡扣打开磁锁。要强调的是,磁钥匙上的所有永磁体与所述磁锁的磁锁芯中的所有永磁体同时一一(缺一不可)同性极正相对, 产生的总推斥力才能大到克服压缩弹簧的抗力,从而才能推动所述非磁性杆打开锁。本发明有益的效果1、现有弹子锁的弹子露出钥匙孔壁,使用万能钥匙或工具容易打开弹子锁。而所述磁锁的钥匙孔是一个光孔,要想打开所述磁锁,使用任何万能钥匙或任何工具都失效、无用,只能用原配磁钥匙打开。2、永磁体有两个磁极,所述磁锁的磁锁芯用若干块永磁体组拼,各个永磁体朝钥匙孔的磁极极性可排列组合出很多种,磁锁芯用η块永磁体,就有2η种排列组合,如磁锁芯用30块永磁体,就有十亿多= 1073741824)种排列组合,所以密钥(密码)量很大。 如果制作所述磁锁,使其每一个的钥匙孔和相应的磁钥匙尺寸都不同,密钥(密码)量就无限大了。3、与现有的电子锁相比,所述磁锁不需要供电,无记密码之繁,所以使用很方便, 且抗破坏性能强。4、弹子锁的钥匙孔外露,怕水、水汽长时间浸蚀,怕泥沙堵塞;电子锁怕水、怕 80°C以上的高温。而所述磁锁,不怕水或水汽、不怕泥沙,可承受110°C到300°C的高温,所以环境适应性强。5、由于以上优点,所述磁锁与现有的锁比,几乎无法技术性打开,坚固,使用所述磁锁防盗很可靠。


图1为所述磁锁第一种磁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3为开所述第一种磁锁芯的磁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所述第一种磁锁芯的示意图; 图5为所述磁锁第二种磁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B剖面图7为开所述第二种磁锁芯的磁钥匙的结构示意图8为开所述第二种磁锁芯的示意图9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10为图9的左视图11为打开实施例一磁锁的示意图12为图11的左视图13为实施例二的示意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15为打开实施例二磁锁的示意图16为图15的左视图17为实施例三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三的磁锁处于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三的磁锁处于锁状态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三的磁锁用相应的磁钥匙被正在打开的示意图;图20为实施例三的磁锁用相应的磁钥匙被完全打开的时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所述磁锁的第一种结构,如图9图10示。其磁锁芯采用所述第一种磁锁芯,其钥匙采用第一种磁钥匙。采用所述的卡扣机构是锁钩38垂直穿过卡扣39的中央并与其联结,在锁钩38的下部套弹簧37,卡扣39有左右下垂的卡钩。将锁钩38的下部插入第一种磁锁芯的非磁性上板14中部盲孔中,并与此盲孔配成滑动配合,而将卡扣39左右下垂的卡钩分置于第一种磁锁芯的左右两侧,并分别能与第一种磁锁芯的左非磁性杆4外端的扣钩、右非磁性杆10外端的扣钩卡接。锁壳36包围第一种磁锁芯,锁壳36的下部与第一种磁锁芯的左右两侧面的下部联结,锁壳36的上部的孔套在锁钩38的右(从图10看) 直段,且使其孔与锁钩38的右(从图10看)直段配成滑动配合;锁钩38的上部钩端能插入到锁壳36的上部左边的盲孔。图9图10也是所述第一种磁锁处于锁状态的示意图。开磁锁时,如图11图12示,将第一种磁钥匙插入到第一种磁锁芯的钥匙孔中。磁钥匙上的每块永磁体与磁锁芯中相对应的永磁体产生磁斥力,推动非磁性杆4向左移动, 使其扣钩脱离卡扣39左卡钩,同时推动非磁性杆10向右移动,使其扣钩脱离卡扣39右卡钩。这时,在弹簧37的弹力作用下,锁钩38及卡扣39向上移动,锁钩38的弯钩离开锁壳 36的上部左边的盲孔,即磁锁被打开。锁磁锁时,先拔出磁钥匙,弹簧3使非磁性杆4向右移动,其扣钩的斜面接触卡扣 39左卡钩的斜面;弹簧11使非磁性杆10向左移动,其扣钩的斜面接触卡扣39右卡钩的斜面,然后,向下按锁钩38,使卡扣39左右卡钩分别与非磁性杆4的扣钩、非磁性杆10的扣钩卡接,磁锁即锁上。实施例二 所述磁锁的第二种结构,如图13图14示。其磁锁芯采用所述第二种磁锁芯,其钥匙采用第二种磁钥匙。采用所述的卡扣机构是锁钩42垂直穿过卡扣40并与其联结,在锁钩42的下部套弹簧43,卡扣40有左下垂的卡钩。将锁钩42的下部插入第二种磁锁芯的非磁性上板四左边的盲孔中,并与此盲孔配成滑动配合,而将卡扣40左边下垂的卡钩置于第二种磁锁芯的左侧,并能与第二种磁锁芯的非磁性杆25外端的扣钩卡接。锁壳 41的下部与第二种磁锁芯的左侧面的下部联结,锁壳41的上部的孔套在锁钩42的右(从图14看)直段,且使其孔与锁钩42的右(从图14看)直段配成滑动配合,锁壳41的右侧下端与第二种磁锁芯的的非磁性上板四上端面联结;锁钩42的上部钩端能插入到锁壳41 的上部左边的盲孔。图13图14也是所述第二种磁锁处于锁状态的示意图。开磁锁时,如图15图16示,将第二种磁钥匙插入到第二种磁锁芯的钥匙孔中。磁钥匙上的每块永磁体与磁锁芯中相对应的永磁体产生磁斥力,推动非磁性杆25向左移动, 使其扣钩脱离卡扣40左卡钩。这时,在弹簧M的弹力作用下,锁钩42及卡扣40向上移动, 锁钩42的弯钩离开锁壳41的上部左边的盲孔,即磁锁被打开。锁磁锁时,先拔出磁钥匙,弹簧M使非磁性杆25向右移动,其扣钩的斜面接触卡扣40左卡钩的斜面;然后,向下按锁钩42,使卡扣40左卡钩与非磁性杆25外端的扣钩卡
8接,磁锁即锁上。实施例三所述磁锁的第三种结构,如图17示。磁锁芯I用所述第二种磁锁芯,其非磁性杆的上端为一斜面,简称这里的非磁性杆为锁舌;左支板48、右支板43分置于磁锁芯I的左右两边;锁闩49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左支板48上部的孔、右支板43上部的孔,并与孔配成滑动配合,锁闩49上的斜缺口与所述锁舌对应,锁闩49右端有向左下方的斜面; 弹簧44套在锁闩49的右部并用挡圈50挡在右支板43的右面和挡圈之间,挡圈50与锁闩 49联接,但漏出右端斜面;卡扣45的缺口朝右支板43,卡扣45有向右上方的斜面。使用这种磁锁时,将磁锁芯I安装在门47上,其钥匙孔露在门47外面,锁舌处于门47的里面;左支板48、右支板43固定在门47里面;卡扣45固定在门框46。图17示,也为所述第三种磁锁处于开状态的示意图。要锁门,磁钥匙不能在钥匙孔中,按图中箭头所示向外拉门,锁闩49右端的斜面沿卡扣45的斜面滑动,迫使锁闩49向左滑动,同时弹簧44受压;当锁闩49运动到其右端与卡扣45的缺口相对时,受压弹簧44 的弹性恢复力使锁闩49向右滑动,锁闩49的右端插入卡扣45的缺口,如图18示,门锁上。要开锁,如图19示,将相应的磁钥匙插入钥匙孔中,锁舌将向上弹出,锁舌的斜面上抵锁闩49斜缺口的斜面,迫使锁闩49向左移动,使其右端拔出卡扣45的缺口,如图20 示,这时就能按箭头方向向里推开门。
权利要求
1. 一种磁锁,其特征是所述磁锁由磁锁芯、卡扣机构、锁壳、磁钥匙及磁钥匙的磁屏蔽套构成;所述磁锁芯的第一种磁锁芯结构,为对称的左右两部分;左部分在左导磁板O)的右端面组拼若干永磁块(1),相邻的永磁块(1)的右端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或不同,左非磁性杆 (4)的右端依次穿过左联接板( 上的中孔、左压力弹簧(3),固定在左导磁板O)的左端面中心,左非磁性杆(4)与左联接板( 上的中孔配成滑动配合,左非磁性杆(4)左端的扣钩扣接所述卡扣机构;左联接板(5)与非磁性上板(14)的左端、非磁性后板(15)的左端、 非磁性前板(16)的左端、非磁性下板(8)的左端联结,且使左导磁板O)同时与非磁性上板(14)、非磁性后板(15)、非磁性前板(16)、非磁性下板(8)围成的空腔配成滑动配合;左非磁性隔板(6)的上端、下端分别垂直联结在非磁性上板(14)的下端面、非磁性下板(8) 的上端面,左非磁性隔板(6)向左离开所述磁锁芯的垂直中线一距离;右部分在右导磁板 (12)的左端面组拼若干永磁块(13),相邻的永磁块(1 的左端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或不同, 而且极性不一定与所述左部分的对称,右非磁性杆(10)的右端依次穿过右联接板(9)上的中孔、右压力弹簧(11),固定在右导磁板(1 的右端面中心,右非磁性杆(10)与右联接板 (9)上的中孔配成滑动配合,右非磁性杆(10)右端的扣钩扣接所述卡扣机构;右联接板(9) 与非磁性上板(14)的右端、非磁性后板(1 的右端、非磁性前板(16)的右端、非磁性下板 (8)的右端联结,且使右导磁板(12)同时与非磁性上板(14)、非磁性后板(15)、非磁性前板 (16)、非磁性下板8围成的空腔配成滑动配合;右非磁性隔板(7)的上端、下端分别垂直联结在非磁性上板(14)的下端面、非磁性下板(8)的上端面,右非磁性隔板(7)向右离开所述磁锁芯的垂直中线一距离;非磁性下板(8)的中部有一长方体孔,此孔与左非磁性隔板 (6)、右非磁性隔板(7)、非磁性后板(15)、非磁性前板(16)围成的长方体空腔下端口正对; 左非磁性隔板(6)、右非磁性隔板(7)、非磁性后板(15)、非磁性前板(16)围成的长方体空腔称为所述磁锁芯的钥匙孔;开所述第一种磁锁芯的第一种磁钥匙的结构在导磁板(18)的左右两端面分别组拚若干永磁块(17)、永磁块(19);永磁块(17)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种磁锁芯左半部的永磁块 ⑴的相等,每块永磁块(17)左端的极性跟与其正相对的永磁块⑴的右端极性相同;τΚ 磁块(19)的数量与所述第一种磁锁芯右半部的永磁块(1 的相等,每块永磁块(19)右端的极性跟与其正相对的永磁块(13)的左端极性相同;在导磁板(18)的下端联结非磁性钥匙柄(21),最下面的永磁块(17)、永磁块(19)的下端面与非磁性钥匙柄的上端相贴; 非磁性板(20)包结在永磁块(17)、永磁块(19),导磁板(18)的周围;永磁块(17)、永磁块 (19)、导磁板(18)、非磁性板00)组成的长方体,正好能插入到所述第一种磁锁芯的钥匙孔;所述磁锁芯的第二种磁锁芯结构在导磁板03)的右端面组拼若干永磁块(22),相邻的永磁块0 的右端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或不同,左非磁性杆0 的右端依次穿过联接板 (26)上的中孔、压力弹簧(M),固定在导磁板左端面中心,左非磁性杆0 与联接板(26)上的中孔配成滑动配合,左非磁性杆0 左端的扣钩扣接所述卡扣机构;联接板06) 与非磁性上板09)的左端、非磁性后板(31)的左端、非磁性前板(3 的左端、非磁性下板(27)的左端联结,且使左导磁板同时与非磁性上板( )、非磁性后板(31)、非磁性前板(32)、非磁性下板(XT)围成的空腔配成滑动配合;非磁性隔板08)的上端、下端分别垂直联结在非磁性上板09)的下端面、非磁性下板07)的上端面;非磁性隔板(30)向右离开非磁性隔板08) —距离,并与非磁性上板09)的左端、非磁性后板(31)的左端、非磁性前板(32)的左端联结,非磁性隔板( )、非磁性上板( )、非磁性隔板(30)、非磁性后板 (31)、非磁性前板(32)围成长方体空腔,此空腔称为钥匙孔;开所述第二种磁锁芯的第二种磁钥匙二的结构在导磁板(34)的左端组拚若干永磁块(33);永磁块(3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种磁锁芯中永磁块02)的相等,每块永磁块(33) 左端的极性跟与其正相对的永磁块0 的右端极性相同;在导磁板(34)的下端联结非磁性钥匙柄(35),最下面的永磁块(3 与非磁性钥匙柄(3 的上端相贴;非磁性板(32)包结在永磁块(33)、导磁板(34)、非磁性钥匙柄(3 的一部分的周围;永磁块(33)、导磁板 (34)、非磁性板(32)、非磁性板(32)组成的长方体,正好能插入到所述第二种磁锁芯的钥匙孔;当所述磁锁处于锁状态时,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的一种卡扣机构的卡扣与非磁性杆 (4)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10)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05)外端的扣钩卡接,当所述磁锁处于开状态时,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的卡扣与非磁性杆(4)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10)外端的扣钩或非磁性杆0 外端的扣钩外端脱离;所述磁锁的锁壳包结住所述磁锁芯,但露出钥匙孔,而且所述磁锁的锁壳包结住大部分所述磁锁的卡扣机构,但露出锁钩;设置所述磁钥匙的磁屏蔽套,所述磁钥匙不用时插入磁屏蔽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锁,其特征是所述磁锁的第一种结构,其磁锁芯采用所述第一种磁锁芯,其钥匙采用第一种磁钥匙;采用所述的卡扣机构是锁钩(38)垂直穿过卡扣 (39)的中央并与其联结,在锁钩(38)的下部套弹簧(37),卡扣(39)有左右下垂的卡钩;将锁钩(38)的下部插入第一种磁锁芯的非磁性上板(14)中部盲孔中,并与此盲孔配成滑动配合,而将卡扣(39)左右下垂的卡钩分置于第一种磁锁芯的左右两侧,并分别能与第一种磁锁芯的左非磁性杆(4)外端的扣钩、右非磁性杆(10)外端的扣钩卡接;锁壳(36)包围第一种磁锁芯,锁壳(36)的下部与第一种磁锁芯的左右两侧面的下部联结,锁壳(36)的上部的孔套在锁钩(38)的右直段,且使其孔与锁钩(38)的右直段配成滑动配合;锁钩(38)的上部钩端能插入到锁壳(36)的上部左边的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锁,其特征是所述磁锁的第二种结构,其磁锁芯采用所述第二种磁锁芯,其钥匙采用第二种磁钥匙;采用所述的卡扣机构是锁钩G2)垂直穿过卡扣GO)并与其联结,在锁钩0 的下部套弹簧(43),卡扣00)有左下垂的卡钩;将锁钩 (42)的下部插入第二种磁锁芯的非磁性上板09)左边的盲孔中,并与此盲孔配成滑动配合,而将卡扣GO)左边下垂的卡钩置于第二种磁锁芯的左侧,并能与第二种磁锁芯的非磁性杆0 外端的扣钩卡接;锁壳Gl)的下部与第二种磁锁芯的左侧面的下部联结,锁壳 (41)的上部的孔套在锁钩0 的右直段,且使其孔与锁钩0 的右直段配成滑动配合,锁壳Gl)的右侧下端与第二种磁锁芯的的非磁性上板09)上端面联结;锁钩0 的上部钩端能插入到锁壳Gl)的上部左边的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磁锁,其特征是所述磁锁的第三种结构,磁锁芯(I)用所述第二种磁锁芯,其非磁性杆的上端为一斜面,简称这里的非磁性杆为锁舌;左支板(48)、右支板^幻分置于磁锁芯(I)的左右两边;锁闩G9)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过左支板G8)上部的孔、右支板^幻上部的孔,并与孔配成滑动配合,锁闩G9)上的斜缺口与所述锁舌对应,锁闩G9)右端有向左下方的斜面;弹簧G4)套在锁闩09)的右部并用挡圈(50)挡在右支板G3)的右面和挡圈之间,挡圈(50)与锁闩09)联接,但漏出右端斜面;卡扣G5)的缺口朝右支板(43),卡扣0 有向右上方的斜面;使用这种磁锁时,将磁锁芯(I)安装在门G7)上,其钥匙孔露在门07)外面,锁舌处于门G7)的里面;左支板(48)、右支板03)固定在门07)里面;卡扣05)固定在门框 06)。
全文摘要
磁锁,其锁芯非磁性杆的一端依次穿过非磁性隔板、压力弹簧后与导磁板垂直联接,非磁性杆的另一端有扣钩,若干块永磁体组拼在导磁板与非磁性杆相对的另一端面;非磁性隔板与上非磁性板、下非磁性板、前非磁性板、后非磁性板联结形成长方体空腔,导磁板的上端面、下端面、前端面、后端面与长方体空腔的内壁配成滑合;永磁体与导磁板接触的端面是其一个磁极,设置另一非磁性隔板与永磁体的另一磁极相对,此非磁性隔板与各非磁性板联结后形成钥匙孔。带锁钩、卡钩、弹簧的卡扣机构与上非磁性板联结,其卡钩能与非磁性杆的扣钩卡接。锁芯、卡扣机构均与锁壳联结。在另一导磁板上组拼与锁芯的永磁体数量相等且同极性相对的永磁体组成钥匙。
文档编号E05B47/06GK102213049SQ2010101403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7日
发明者刘新广 申请人:刘新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