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875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平开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的外窗,具体涉及一种内平开窗。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采用的外窗主要有平开窗和推拉窗2种。其中,推拉窗在推广使用初 期,曾以使用可靠、加工简单的优势走俏市场,但经过多年工程实践的考验,其许多不足之 处逐渐显露出来,是毛坯房竣工验收检查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建筑部件之一,其主要缺点是 密封性能较差,气密性和水密封性指标都不好,对于保温、绝热、节能及环境舒适度是不利 的。而平开窗的最大优点是密封性能良好,在保证型材刚度的情况下,其缝隙极小,气密性 和水密封性指标要比推拉窗高出1 2级。平开窗可采用隔热铝型材,大大提高了热工指 标,因而更受市场青睐。现有的平开窗主要分为内平开窗和外平开窗2种,其中,外平开窗是传统、简洁的 开启方式,其优点是不占用室内空间,且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但是对于 高层建筑来说,外平开窗的五金配件难以承受高层的风压,因此外平开窗的发展受到了限 止;而内平开窗通过五金联动装置可实现上悬倾开、内平开两种功能,其优点是安全灵活, 窗户外侧玻璃易于清洁,而且可以柔和置换室内空气,因此高层内平开隔热窗更受市场青 睐。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内平开窗在使用过程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向室内漏水现 象,特别是高层建筑物外墙使用内平开窗时,其渗漏问题更为突出。这是由内平开窗的自身 结构所决定的。现有的内平开窗参见附图10所示,主要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框主要包括外框 架6、内框架7,以及位于内、外框架之间的隔热条8。内平开窗在正风压的作用下,室外的雨 水会通过密封条1进入窗框的第一构造腔2内,然后依靠水的自身重力经排水孔4排到室 外,形成第一次组织排水;随着正风压的增大,窗扇的位移方向朝着密封条1松弛的方向移 动,因而其间的缝隙就越来越大,必然有部分雨水进入第二构造腔5内,而等到第二构造腔 的积水超过型材槽口时便会渗漏到室内,构成渗水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方法是增大密封条的压缩量来弥补窗扇的位移,但由 于密封条的压缩量是有限的,仅仅依靠密封条显然是不够的,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同时,增 大密封条的压缩量,对五金配件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造成操作困难,五金配件的寿命也大大 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平开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平开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 述窗框包括外框架、内框架,以及位于内、外框架之间的隔热条,所述窗框内构成有内构造 腔和外构造腔,所述窗框的内构造腔顶部设有进水孔,窗框的底部设有开口,其内设有配合的连通器;所述连通器的中央设有连通槽,连通槽的外围设有环形的连接槽,连通槽的槽壁 高于连接槽的槽壁,连通器上还设有连接孔;连通器通过所述连接孔与窗框的隔热条螺纹连接;连通器的连通槽位于窗框的内 构造腔和外构造腔的底部,使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通过连通槽连通;连通器的连接槽内设 有密封胶,与窗框底部构成密封连接结构;所述窗框的外构造腔的外侧面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上文中,所述窗框的内构造腔位于室内一侧,外构造腔位于室外一侧。本发明在窗 框的底部设置开口,并在其内安装连通器,使其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通过连通器的连通槽 内外连通,从而将第二构造腔的积水排出,解决了渗漏问题。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通槽为长方形。当然也可以是椭圆形等其他常见形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通器的底部为圆形;所述连接孔为2个,分设于连通槽 的两侧,与连通槽呈十字交叉设置。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进入第二构造腔的雨水通过窗框内构造腔顶部的进水孔进 入内构造腔,然后雨水流入位于内构造腔底部的连通器的连通槽内,通过连通槽流入外构 造腔,由于连通器的连接槽内设有密封胶,与窗框底部构成密封连接结构,因此内、外构造 腔相互连通,同时在外构造腔的外侧面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从而将内部的雨水排出,解决 了渗漏问题。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在窗框的内构造腔顶部设置进水孔,窗框底部设置开口,其内设有配合 的连通器,并在窗框外构造腔的外侧面底部设置第二排水孔,从而将进入第二构造腔的雨 水依次通过内构造腔、连通器、外构造腔,最终通过外构造腔的第二排水孔排出室外,解决 了雨水内部渗漏的问题。2.本发明的的连通器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且配合窗框安装方便,成本较低,适合 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通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通器的又一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通器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通器的仰视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通器的主剖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窗框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图6的A部放大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连通器的局部组装图;图10是背景技术中内平开窗的剖视图。其中1、密封条;2、第一构造腔;4、排水孔;5、第二构造腔;6、外框架;7、内框架; 8、隔热条;9、内构造腔;10、外构造腔;11、进水孔;12、连通槽;13、连接槽;14、连接孔;15、密封胶;16、第二排水孔;17、连通器;18、螺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 9所示,一种内平开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框包括外框架6、内框 架7,以及位于内、外框架之间的隔热条8,所述窗框内构成有内构造腔9和外构造腔10, 所述窗框的内构造腔9顶部设有进水孔11,窗框的底部设有开口,其内设有配合的连通器 17 ;所述连通器的中央设有长方形的连通槽12,连通槽的外围设有环形的连接槽13, 连通槽的槽壁高于连接槽的槽壁,连通器上还设有连接孔14 ;参见图1 5所示,所述连通 器的底部为圆形,所述连接孔为2个,分设于连通槽的两侧,与连通槽呈十字交叉设置;连通器通过所述连接孔14与窗框的隔热条8通过螺钉18固定连接;连通器的连 通槽位于窗框的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的底部,使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通过连通槽连通;连 通器的连接槽内设有密封胶15,与窗框底部构成密封连接结构;参见图8 9所示;所述窗框的外构造腔的外侧面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1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进入第二构造腔5的雨水通过窗框内构造腔9顶部的进水 孔11进入内构造腔9,然后雨水流入位于内构造腔底部的连通器17的连通槽12内,通过连 通槽流入外构造腔10,由于连通器的连接槽内设有密封胶15,与窗框底部构成密封连接结 构,因此内、外构造腔相互连通,同时在外构造腔10的外侧面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16,从而 将内部的雨水排出,解决了渗漏问题。参见7 8所示的排水轨迹。
权利要求
一种内平开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框包括外框架(6)、内框架(7),以及位于内、外框架之间的隔热条(8),所述窗框内构成有内构造腔(9)和外构造腔(10),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的内构造腔(9)顶部设有进水孔(11),窗框的底部设有开口,其内设有配合的连通器(17);所述连通器的中央设有连通槽(12),连通槽的外围设有环形的连接槽(13),连通槽的槽壁高于连接槽的槽壁,连通器上还设有连接孔(14);连通器通过所述连接孔(14)与窗框的隔热条(8)螺纹连接;连通器的连通槽位于窗框的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的底部,使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通过连通槽连通;连通器的连接槽内设有密封胶(15),与窗框底部构成密封连接结构;所述窗框的外构造腔的外侧面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槽(13)为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平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器的底部为圆形;所述连接 孔为2个,分设于连通槽的两侧,与连通槽呈十字交叉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平开窗,包括窗框和窗扇,所述窗框包括外框架、内框架,以及位于内、外框架之间的隔热条,所述窗框内构成有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所述窗框的内构造腔顶部设有进水孔,窗框的底部设有开口,其内设有配合的连通器;所述连通器的中央设有连通槽,连通槽的外围设有环形的连接槽,连通槽的槽壁高于连接槽的槽壁,连通器上还设有连接孔;连通器通过所述连接孔与窗框的隔热条螺纹连接;连通器的连通槽位于窗框的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的底部,使内构造腔和外构造腔通过连通槽连通;连通器的连接槽内设有密封胶,与窗框底部构成密封连接结构;所述窗框的外构造腔的外侧面底部设有第二排水孔。本发明解决了雨水内部渗漏的问题。
文档编号E06B3/36GK101892790SQ20101022193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6日
发明者周润毅, 周金国, 宋春雷, 朱一清, 朱静, 杨文杰, 梁秉业, 江雪峰, 汤兴新, 浦建明, 田宏, 管玉磊, 蔡青, 闫俊忠, 黄羲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