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杆套双向复位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90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方杆套双向复位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方杆套双向复位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方杆套双向复位的锁具。背景技术
现有的执手锁,为了使得执手具备可以操作斜舌和方舌的功能,一般都采用了方 杆套。方杆套穿过锁舌拨块,方杆套在锁体内的一端上套设有斜舌拨片和带动方舌机构运 动的齿轮。转动执手可以通过锁舌拨块带动方杆套转动,从而操作斜舌和方舌。一般的执 手锁,只能用把手开锁,不能反向提拉把手锁门。而具有有反提锁门功能的锁,其双向复位 机构是在覆板(遮盖锁壳的)内,而覆板内空间有限,限制了双向复位机构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空间宽裕的双向复位的执手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包含锁壳、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舌拨块以及穿过所述锁舌 拨块并跟随转动的方杆套,还包含与所述锁舌拨块联动的方杆套双向复位机构,所述方杆 套双向复位机构包含所述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带动的联动机构,以及推动 所述联动机构复位的复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联动机构包含分别卡设在所述锁舌拨块两侧并跟随所述锁舌拨块 转动的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所述方杆套依次穿过所述上方杆套、锁舌拨块和下方杆套; 所述复位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锁舌拨块中心设有轴向贯穿的方杆套孔,所述方杆套孔内壁包含 径向对称凹陷的两段弧形壁,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面向所述锁舌拨块的一端对应设有 与所述弧形壁适配的弧形凸块。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含上提复位板与所述锁壳移动连接,并由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转动时带动上 移;下压复位板与所述锁壳移动连接,并由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反向转动时带 动下移; 复位弹簧,设于所述上提复位板尾端和下压复位板顶端之间。进一步地,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的外壁同侧设有拨动臂,所述上提复位板和 下压复位板的尾端分别与所述拨动臂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抵接。进一步地,所述上提复位板的底端弯折形成凸支,所述凸支的底面与所述拨动臂 抵接,所述凸支的正面设有第一弹簧柱,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柱上。进一步地,所述锁壳上纵向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上提复位板侧面对应设有第一 导向支,所述第一导向支可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还包含反提拉板,所述反提拉板与所述上提复位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上提复位板的凸支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支平行的凸块,所述凸块可 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反提拉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锁壳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锁壳上纵向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下压复位板的顶端弯折形成第 二导向支,所述第二导向支可在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支面向所述下压复位板的底面设有第二弹簧柱,所述复 位弹簧套设其上。进一步地,所述下压复位板的底端弯折形成与所述第二导向支平行的抵接支,所 述抵接支的正面与所述拨动臂抵接。在锁壳内增加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的联动机构,以及带动联 动机构复位的复位机构,可以实现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方杆套均能自动复 位。联动机构设置在锁壳,也就是锁体内部,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让有反提锁门功能的 锁具有更大的发展和使用空间。

[0020]图1为方杆套双向复位锁爆炸图;[0021]图2为图1装配后的示意图;[0022]图3为锁壳示意图;[0023]图4为上方杆套右视图;[0024]图5为下方杆套右视图;[0025]图6为锁舌拨块主视图;[0026]图7为上提复位板立体图;[0027]图8为下压复位板立体图;[0028]图9为设有双方复位方杆套的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包含锁壳100、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舌拨块300以及 穿过锁舌拨块300并跟随转动的方杆套(图未示)、与锁舌拨块300联动的方杆套双向复位 机构200。方杆套双向复位机构包含联动机构和复位机构,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 动时均会带动联动机构,复位机构帮助联动机构复位。联动机构包含分别卡设在锁舌拨块300两侧并可跟随锁舌拨块300转动的上方杆 套220和下方杆套M0。锁舌拨块300、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的中心均设有轴向贯 穿的方杆套孔,方杆套依次穿过上方杆套220、锁舌拨块300和下方杆套M0。方杆套在锁体 100外的一端与执手相连,由于方杆套一般为方形或多边形,因此执手的转动可通过方杆套 传递到锁舌拨块300。而锁舌拨块300与上方杆套220、下方杆套MO的卡接,以及方杆套 也穿过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M0,使得锁舌拨块300、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会 跟随执手和方杆套同步转动。锁舌拨块300与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MO的卡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一 实施例如图1、图4至图6所示,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为设有端部的管状件,锁舌拨块300中方杆套孔320的内壁径向对称设有凹陷的两段弧形壁322、324,上方杆套220和下 方杆套MO的管状部置于方杆套孔320内,且上方杆套220的管状部的外壁对应设有与弧 形壁322、3M适配并卡入的弧形凸块222。如此,锁舌拨块300与上方杆套220、下方杆套 24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的外壁上垂直于轴线还分别设有凸出的拨动臂224、 2420安装好后,两拨动臂位于同侧且面向锁壳100。复位机构包含上提复位板沈0、下压复位板观0以及设于它们之间的复位弹簧 270。如图7所示,上提复位板沈0,其主体262为板状。主体沈2的侧面延伸设有第一 导向支沈4,锁壳100上纵向对应设有第一导向槽120(参见图幻,第一导向支264可在第 一导向槽120内小幅升降。为了使得上提复位板260的移动平稳,第一导向支264和第一 导向槽120均可以设置两个。主板262底端弯折形成凸支沈6,凸支沈6的底面,也就是背 离主板沈2的一面,与拨动臂224、242抵接;凸支沈6的正面,也就是面向主板沈2的一面 上设有第一弹簧柱268。如图8所示,下压复位板280包含主板观2,其两端同向弯折,分别于顶端和底端形 成第二导向支286和抵接支观4。锁壳100上对应纵向设有第二导向槽140(参见图3),第 二导向支286可在第二导向槽140内小幅升降。第二导向支观6的正面,即面向主板282 的一面,设有第二弹簧柱氣复位弹簧270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弹簧柱268和第二弹簧 柱观7。拨动臂242、244放置在抵接支观4的正面,即面向主板观2的一面。在安装的时候,如图1所示,上提复位板260与下压复位板280相邻成90°设置在 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的外侧,第一弹簧柱268和第二弹簧柱287上下对应,上提复 位板260底端凸支266搁置在拨动臂M2、224的上端面上,拨动臂242、2M又搁置在下压 复位板280底端的抵接支284上,亦即抵接支284与拨动臂M2、224的下端面抵接。当拨 动臂M2、2M逆时针转动时,会推动上提复位板260上移,顺时针转动时会推动下压复位板 280下移。由于上提复位板沈0的底端与下压复位板观0的顶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270,上 提复位板260的上移和下压复位板观0的下移,均能尽快复位。为了给上提复位板260与下压复位板观0的移动限位,上提复位板260在靠近下 压复位板280的一侧设有内凹的限位槽沈3,下压复位板280在靠近上提复位板260的一侧 则设有限位凸支观8。限位凸支288卡在限位槽沈3中,当上提复位板260或下压复位板 280移动时,限位凸支288与限位槽263配合,为移动限位。如图1、图2和图9所示,为使上提复位板260更好地复位,在其下方还设置有反提 拉板250。反提拉板250的上端设有连接槽252,上提复位板沈0的凸支266在靠近第一导 向支沈4的一侧,设有平行于第一导向支沈0的连接凸支沈5,其可插入连接槽252中。反 向提拉板250的尾端与锁壳100移动连接,如可采取图示方式,在尾端设有条状槽254,连接 件穿过条状槽2M将反向提拉板250相对固定在锁壳100上。条状槽254的存在,使得反 向提拉板250也可以小幅的升降移动。如图2所示,为了给反向提拉板250导向,反向提拉板250的上部变窄,在其上部 与锁壳100边缘之间固设一导向柱160。上述结构均设置在锁壳100内,有较大的安装空间,可以让有反提锁门功能的锁具有更大的发展和使用空间。双向复位工作过程如下安装好后,对执手未施加作用力时,下压复位板280的第二导向支286抵接第二导 向槽140的最上端,第一导向支264则位于第一导向槽120的最下端。逆时针转动执手,通过方杆套带动锁舌拨块300、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逆 时针转动,拨动臂242、2M推动上提复位板260上移,此时下压复位板因第二导向支观6已 抵接第二导向槽140的最上端,因此无法跟随上移,复位弹簧270被压缩,上提复位板260 上移带动反向提拉板250上移。松开执手,上提复位板260在复位弹簧270的作用下复位, 其凸支266下压拨动臂242、244推动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顺时针转动复位,而锁 舌拨块300与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卡接,也跟随复位。顺时针方向转动执手,通过方杆套带动锁舌拨块300、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 240顺时针转动,拨动臂M2、2M下压抵接支观4,下压复位板280下移,此时由于第一导向 支264位于第一导向槽120的最下端,上提复位板260不会跟随移动,复位弹簧270被拉伸。 松开执手,下压复位板280在复位弹簧270的作用下复位,其抵接支284通过拨动臂M2、 224推动上方杆套220和下方杆套240逆时针转动复位,而锁舌拨块300与上方杆套220和 下方杆套240卡接,也跟随复位。反提锁门过程如下如图1和图9所示,反向提拉板250的尾端设有凸块256。如图9所示,反提板420 枢接在锁壳100上,其枢接轴也是穿过反提拉板250尾端条状槽2M的连接件。反提板420 的右端搁置在凸块256上,反提拉板250上移时,凸块256带动反提板420逆时针转动。中 间传动板440紧邻反提板420的左边设置,枢接在锁壳100上。在中间传动板440远离锁舌 拨块300的一端(尾端)设有拨动柱442,反提板420的左端与其抵接,中间传动板440顶 端设有卡槽444。锁舌拨块300的下方枢接有方舌拨块460,方舌拨块460的主体464为凸 轮状,在短轴一侧径向外延设有方舌拨动臂462,主体部分还设有与卡槽444配合的凸起。 方舌拨块460与锁舌拨块300之间设有扭簧470,方舌拨块460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凸轮 464可对抗扭簧470的压力转动。中间传动板440的左侧设有开锁板480。开锁板480为 L型,其顶端抵接在锁舌拨块300拨动臂的左侧,尾端与反提板420的左端分别抵接在拨动 柱442两侧。方舌470以及方舌连接板490叠放在中间传动板440和开锁板480的上方, 可左右移动。方舌连接板490面向方舌拨块460的一侧设有V型凹槽492,方舌拨动臂462 容置其中。反提指上提复位板沈0上移,图示结构下是执手带动锁舌拨块300逆时针转动。上 提复位板260带动反向提拉板250上移。反向提拉板250尾端凸块256带动反提板420逆 时针转动,反提板420左端通过拨动柱442带动中间传动板440顺时针转动,通过卡槽444 和凸起的配合,带动方舌拨块460顺时针转动,其置于V型凹槽492内的方舌拨动臂462推 动方舌连接板490左移,方舌470伸出,锁门。此时,方舌拨块460的凸轮状主体464已转 过扭簧470。松开执手,反提拉板250和反提板420复位,由于扭簧470的存在,无外力作用 下,凸轮状主体464无法回转复位,方舌拨动臂462以及与之配合的方舌连接板490和中间 连接板440不复位,方舌470不会退回。开锁时,执手带动锁舌拨块300顺时针转动。锁舌拨块300的拨动臂推动开锁板
6480逆时针转动,开锁板480的尾端通过拨动柱442带动中间传动板440逆时针转动,通过 卡槽444和凸起的配合,带动方舌拨块460逆时针转动,其置于V型凹槽492内的方舌拨动 臂462推动方舌连接板490右移,开锁。松开执手,下压复位板280带动锁舌拨块300复位。 同上所述,由于扭簧470的存在,无外力作用下,方舌拨动臂462以及与之配合的方舌连接 板490和中间连接板440不复位,方舌470不会退回。如此,安装在锁壳100内的联动机构和复位机构可以实现开门和反向提拉锁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包含锁壳、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舌拨块以及穿过所述锁舌拨 块并跟随转动的方杆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与所述锁舌拨块联动的方杆套双向复位机构, 所述方杆套双向复位机构包含所述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带动的联动机构, 以及推动所述联动机构复位的复位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含分别卡设 在所述锁舌拨块两侧并跟随所述锁舌拨块转动的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所述方杆套依次穿 过所述上方杆套、锁舌拨块和下方杆套;所述复位机构分别与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抵 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拨块中心设有轴向 贯穿的方杆套孔,所述方杆套孔内壁包含径向对称凹陷的两段弧形壁,所述上方杆套和下 方杆套面向所述锁舌拨块的一端对应设有与所述弧形壁适配的弧形凸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含上提复位板与所述锁壳移动连接,并由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转动时带动上移;下压复位板与所述锁壳移动连接,并由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反向转动时带动下移;复位弹簧,设于所述上提复位板尾端和下压复位板顶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杆套和下方杆套的 外壁同侧设有拨动臂,所述上提复位板和下压复位板的尾端分别与所述拨动臂的上端面和 下端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提复位板的底端弯折 形成凸支,所述凸支的底面与所述拨动臂抵接,所述凸支的正面设有第一弹簧柱,所述复位 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弹簧柱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上纵向设有第一导 向槽,所述上提复位板侧面对应设有第一导向支,所述第一导向支可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 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含反提拉 板,所述反提拉板与所述上提复位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上提复位板的凸支设有与 所述第一导向支平行的凸块,所述凸块可卡入所述卡槽;所述反提拉板的另一端与所述锁 壳移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上纵向设有第二导 向槽,所述下压复位板的顶端弯折形成第二导向支,所述第二导向支可在所述第二导向槽 内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支面向所述下 压复位板的底面设有第二弹簧柱,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其上。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复位板的底端弯折 形成与所述第二导向支平行的抵接支,所述抵接支的正面与所述拨动臂抵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杆套双向复位锁,包含锁壳、设置在锁壳内的锁舌拨块以及穿过所述锁舌拨块并跟随转动的方杆套,还包含与所述锁舌拨块联动的方杆套双向复位机构,所述方杆套双向复位机构包含所述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均可带动的联动机构,以及推动所述联动机构复位的复位机构。在执手锁内增加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的联动机构,以及带动联动机构复位的复位机构,可以实现锁舌拨块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方杆套均能自动复位。
文档编号E05B15/00GK201874342SQ20102060192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
发明者周华文, 魏治锦 申请人:固力保安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