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背可移动的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03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靠背可移动的坐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具,尤其涉及一种为了能以正确的姿势坐下,坐具的靠背能够始终支撑使用者的后背部分的技术。
背景技术
由于坐在椅子或沙发等坐具上生活的时间占据相当部分,从而由于错误的坐姿而受痛苦的人出现增加趋势。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人们坐在坐具上时,腰部与臀部不紧贴在靠背上,而弯腰坐在坐具上而发生的。关于这这种问题,曾多次揭示了靠背可以移动而支撑后背部分的椅子,比较典型的是由本发明人提出的韩国专利申请号第10-2007-0060533号的技术。所述技术是当有人坐在座席部上时,由于该负荷而产生驱动力,从而靠背前移而使靠背紧贴在后背部分,为实现这种动作所需的结构的上下方向占据的高度长,从而要在多样的椅子上适用存在限制,并且要改善椅子的外观也存在限制。并且,结构上的稳定性也降低,而在耐久性上有可能成为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更为紧凑,结构上更为稳定,并且可适用于多样的坐具上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为实现揭示的所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在支撑体上的下部框架;以上下变位产生件为媒介,与所述下部框架相连结的上部框架;设在所述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之间的一个以上的弹性件;设在上部框架的左右侧边缘,并与靠背框架相连结,从而能够朝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移动件;当结合在上部框架的座席部上施加负荷时,由于所述上部框架下降而发生的变位,在前后移动件上转变为直线运动,而使所述靠背框架前移的动力产生部;当在座席部施加负荷时,成为靠背框架只能朝前方移动的半锁(half-lock)状态,当施加在座席部的负荷消失时,成为靠背框架可朝后方移动的解锁(unlock)状态的开关部。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变位产生件,由连接所述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而进行直线运动的多个垂直滑动件或可铰接的多个链板构成。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产生部包括在下部框架的上面垂直方向设置的垂直齿条;结合在上部框架的齿轮箱;与设在所述齿轮箱下侧的第一轴相结合,从而与所述垂直齿条相啮合的小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邻接,并结合在所述第一轴的垂直伞齿轮;在所述齿轮箱内部水平方向设置,并且在其下面结合与所述垂直伞齿轮相连结的水平伞齿轮,而进行旋转的正齿轮;结合在靠背下部侧,并与所述正齿轮相啮合而朝靠背框架传递动力的水平齿条。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产生部,在正齿轮的一侧具备与止动杆相连结而选择性地与正齿轮结合或解除的止动器。
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包括为了能够根据座席部的负荷有无而改变转动方向,在所述上部框架的内部前后方向结合的转动闩;连结在靠背框架的下面,可在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动作,对所述转动闩选择性地结合或分开的挂钩。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座席部能够以上部框架的后端部为固定部进行上下移动,在所述座席部的前方端部下面设有与所述转动闩的前端部相连结的推杆,从而能够根据所述座席部的移动使转动闩进行转动。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朝向座席部下面的上部推杆;其上端部通过上部推杆的下侧插进而可以移动,其下端部与所述转动R相结合的下部推杆;设在所述上部推杆与下部推杆之间的线圈弹簧。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具备设有在转动闩与挂钩之间前后方向穿孔的缝隙的闩导向件,并且在所述挂钩上相隔距离设有两个突出的限位销,所述挂钩贯通所述缝隙设置,且通过两个限位销形成拘束的状态,而限制所述挂钩的转动角度。更优选提出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具备按压转动闩的前方端部而调节转动闩为解锁状态的解除杆。根据本发明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基本上具有坐下时靠背自动前移而支撑使用者的后背部分而有助于维持正确的姿势的效果,同时还具有由于更为紧凑的结构从而不仅在办公用椅子,而且还适合在学生用教室椅子等各种椅子或沙发、列车或飞机用椅子等上使用的效果。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坐具的概略的部分斜视图。图2是从正面看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从侧面看的剖视图。图4是平面图。图5是示出包括下部框架的部分结构要素的部分斜视图。图6是示出用于本实施例的前后移动件的剖视图。图7是示出动力产生部的主要部分的部分斜视图。图8是示出开关部的结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椅子的概略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链板结构的概略的侧视图。图中10 座席部,20 靠背,30 支撑体,100 下部框架,200 上部框架,300 上下变位产生件,300a 链板,310 板单元,320 连接托架,400 弹性件,500 前后移动件,510 固定轨,520 中间轨,530 运行轨,540 球,531 托架,600 靠背框架,700 动力产生部,710 垂直齿条,720 齿轮箱,730 小齿轮,740 垂直伞齿轮,750 水平伞齿轮,760 正齿轮,770 水平齿条,780 导向辊,790 止动器,800 开关部,810 转动闩,820 挂钩,821 限位销, 830 推杆,831 上部推杆,832 下部推杆,833 线圈弹簧,840 闩导向件,841 缝隙,850 解除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以下,称为坐具),并参照了为有助于理解本技术而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相关附图。但,揭示的附图只不过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实施的一个例子,他人进行单纯设计变更的实施或部分结构要素的等同要素的替代一样的实施,应理解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第一实施例>首先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坐具,图1是示出对它的概略的部分斜视图。在第一实施例中示出了在通常的办公用椅子上适用本发明的技术的情况。并且,图2是从正面看的剖视图,图3是从侧面看的剖视图,图4则相当于平面图。作为当使用者坐在构成椅子的座席部10上时,靠背20自动前移而支撑使用者的后背部位的方案,大体上包括下部框架100、上部框架200、上下变位产生件300、弹性件 400、前后移动件500、靠背框架600、动力产生部700、开关部800。所述下部框架100是固定连接在支撑体30上的部分,在此所谓支撑体30主要指包括椅子的腿部的下部侧。所述支撑体30根据坐具的种类,其形状或功能有所不同,若为本实施例的办公用椅子时,可以调节支撑体部分本身的高低的有很多。即、考虑到使用者的身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支撑体部分的长度,这种关于调节支撑体高低的技术属于公知的技术。图5是示出包括下部框架的部分结构要素的部分斜视图。如图所示,在支撑体30 的上端连接设置下部框架100,并且在下部框架100的左右侧面设置上下变位产生件300。 并且以所述上下变位产生件300为媒介上部框架200位于下部框架100的上侧。本实施例的上下变位产生件300是上部框架200能够相对于固定的下部框架200进行垂直移动的, 使用多个球沿着轨道滚动而实现直线运动的。只要是能够直线滑动的,可以使用如LM导轨等。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上下变位产生件称为上下滑轨。其具有与后述的前后移动件相同的结构。在所述下部框架100与上部框架200之间设有可以提供反弹力的一个以上的弹性件400,并且优选使用线圈弹簧。S卩、所述弹性件400当有人坐在座席部10上时,上部框架 200下降而弹性件400缩合而储存反弹力,并且当负荷消失,弹性件400就复原而提升上部框架200。当在座席部10上施加负荷时,靠背框架600就会直线运动而前移,为了所述靠背框架600的直线运动,而具备前后移动件500。所述前后移动件500具有在上部框架200的左右侧内侧边缘前后方向设置并与所述靠背框架600相连结的结构。作为所述前后移动件 500,只要是能够直线运动的皆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如上所述上下变位产生件300等形式。附图6是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前后移动件500的剖视图,上下变位产生件300 除了其长度以外也按相同的结构形成。如图所示,所述前后移动件500具备在上部框架200 上固定的固定轨510,所述固定轨510具有与上部框架200的前后方向长度相应的长度。并且在所述固定轨510的内侧面形成长度比固定轨510短的中间轨520,并且在所述中间轨520内部结合运行轨530。一方面,在所述中间轨520上插入多个球540,并且形成所述球 540与固定轨510以及运行轨530接触的状态,从而进行滚动。另一方面,结合在运行轨530 的托架531上连接上部框架200,从而通过将要后述的动力产生部700的动力,而使靠背框架600进行直线运动。即、当靠背框架600朝前后方向直线运动时,中间轨520以及运行轨 530相对于固定轨510同时移动,尤其所述运行轨具有比中间轨的移动量长的移动距离。显示这种流程的前后移动件作为购买品,属于公知的技术。接着对动力产生部700进行说明,图7相当于示出动力产生部的主要部分的部分斜视图。所述动力产生部700,利用当结合在上部框架700的座席部10上施加负荷时上部框架200下降而发生的变位,在前后移动件500转变为直线移动,并且据此靠背框架600能够前移。进一步具体说明所述动力产生部700的结构。作为构成所述动力产生部700的主要结构要素,包括垂直齿条710、齿轮箱720、 小齿轮730、垂直伞齿轮740、水平伞齿轮750、正齿轮760、水平齿条770,所述垂直齿条710 以垂直方向设置在下部框架100的上面,并与后述的小齿轮730相啮合。另一方面,在上部框架200设置齿轮箱720,并且在构成齿轮箱720的下部侧长向水平方向设置第一轴sl,在所述第一轴sl上设置小齿轮730以及垂直伞齿轮740。所述小齿轮730与所述垂直齿条 710相啮合,并且所述小齿轮730与垂直伞齿轮740可形成一体进行旋转。并且在所述垂直伞齿轮740的上侧在齿轮箱720内部朝水平方向平躺设置正齿轮 760,所述正齿轮可以旋转,在所述正齿轮760下面结合与垂直伞齿轮740相连结的水平伞齿轮750。通过如上所述结合关系上部框架200下降,小齿轮730随着垂直齿条710旋转, 该旋转力通过垂直伞齿轮740传递到水平伞齿轮750,并使正齿轮760旋转。通过由于所述上部框架200下降而发生的变位引发的动力,旋转所述正齿轮760, 为使正齿轮760的旋转力传递到靠背框架600还具备水平齿条770。所述水平齿条770在靠背框架600下部侧结合其上端,并朝前后方向布置,从而随着正齿轮760的旋转动作进行直线运动,以使靠背框架600移动。更为优选地,为使所述水平齿条770正确啮合在正齿轮 760,在齿轮箱720上面的一侧布置与所述水平齿条770的外侧面(设有齿轮的相反侧)接触而旋转的导向辊780。在设计成比较长的水平齿条770与正齿轮760相啮合的地点,利用所述导向辊780进行支撑,因此正齿轮760与水平齿条770之间的啮合更准确,从而可以实现顺利的动力传递。进一步说,优选在所述动力产生部700布置用于强制停止所述正齿轮760的旋转以使靠背框架600固定在某一位置的止动器790,所述止动器790与止动杆791相连结,从而通过止动杆791的操纵,实现与正齿轮760的结合或解除结合。即、若所述止动器790与正齿轮760相啮合,则即使施加在座席部10的负荷消失,靠背框架600也不后退而停留在移动的位置。所述止动器790如图所示,可转动地连接在齿轮箱720的一侧,并与止动杆 791的端部结合,通过提升或拉下止动杆791而实现与正齿轮760的断绝与连结。本实施例中在构成所述动力产生部时利用了多个齿轮,但除此以外当然可以利用带或链。接着说明开关部800,图8相当于示出开关部的结合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斜视图,同时参照图2至图4。所述开关部800如在使用者坐上座席部10时,在所述座席部施加负荷的状态下, 形成靠背框架600只能朝前方移动的半锁(half-lock)状态,并且当座席部10上施加的负荷完全消失,就可以转变为靠背框架600可朝后方移动的解锁(unlock)状态。S卩、若使用者坐上座席部10,由于所述动力产生部700而靠背框架600前移,此时开关部800对靠背框架600的前移不进行任何限制,但若靠背框架600接触在使用者后背部位,就为使靠背框架600不从现位朝后方后退,而限制朝后方的移动。这种状态称之为半锁(half-lock)状态,这就可以防止使用者坐着的状态下移动身体或负荷暂时减少时靠背框架600突然后退的现象。另一方面,当坐着的使用者从椅子上站起,在座席部10施加的外力成为零,因此上部框架200上升,据此在动力产生部700产生可使靠背框架600后退的力。据此靠背框架600应该后退到最初位置,因此开关部800为了不限制靠背框架600的后腿移动,而应形成解锁(unlock)状态。若详细说明细看所述开关部800的具体结构,包括转动闩810与挂钩820,所述转动闩810设置成可在上部框架200内部朝前后方向转动的形式。如图所示,转动闩810设置成与设在上部框架200的任意一侧边缘的前后移动件500相互平行,并且在前后两端部可转动地进行支撑。所述转动闩810在座席部10上施加负荷时朝内侧方向转动,并且当负荷消失,则朝外侧转动。挂钩820连接于靠背框架600的下面,并设置成可在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 从而结合在所述转动闩810或与其分开,而发挥靠背框架600前移或后退或限制后退的功能。如图所示,挂钩820为了能够啮合在锯齿形的转动闩810,具有前头尖尖的形状,从而若在转动闩810上啮合挂钩820,则靠背框架600就不能后退。所述转动闩810根据在座席部10有无施加的负荷,决定转动方向,这一点如上说明,进一步具体说明所述转动闩810与座席部10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座席部10的后端与上部框架200的后端相结合,并且座席部10的前端部可上下移动。因此当使用者坐上座席部10,座席部的前端朝下按压从而朝下移动。 在这种座席部10的前方端部下面布置与所述转动闩810的前端相连结的推杆830,就可根据所述座席部10的移动而决定转动闩810的转动方向。与转动闩810连结的推杆830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推杆830由上部推杆831与下部推杆832构成,在所述上部推杆831与下部推杆830之间设有线圈弹簧833。所述上部推杆831的上端朝向座席部10的下面,在上部推杆831的下端插进下部推杆832的上端并可以移动,下部推杆832的下端与转动闩810 的前端相连结。即、形成在上部推杆831插入下部推杆832的上端的状态,且在其之间设有线圈弹簧833。若在座席部10施加负荷,上部推杆831被施压而朝下移动,此时通过线圈弹簧833力传递而施压下部推杆832,以使转动闩810朝内侧方向转动。若所述转动闩810 朝内侧转动,开关部800形成半锁(half-lock)状态,由于挂钩820不啮合在转动闩810,因此靠背框架600可朝前方移动。相反当靠背框架600朝前方移动后暂时位置固定时,就维持挂钩820啮合在转动闩810的状态,从而限制靠背框架600的朝后方的移动。构成所述开关部800的转动闩820只有在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才能位于转动闩810可与挂钩820端部结合的位置。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闩810与挂钩820的设置位置之间,布置具有穿孔的缝隙841的闩导向件840。所述闩导向件840设在上部框架 200,并且在所述缝隙841部分插入穿通挂钩820。尤其在所述挂钩820在端部附近设有一个限位销821,与其相隔而突出形成另一个限位销821。通过所述两个限位销821,挂钩820 可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并且在缝隙841的左右侧分别布置一个限位销821。更为优选地,构成所述开关部800时,根据需要将转动闩810调为解锁状态,从而坐在椅子上的状态下也可细微调节靠背框架600的位置。为此,布置按压所述转动闩810 的前端以使其朝外侧转动的解除杆850。通过推杆830的结构实现有人坐在椅子上的状态下朝外侧移动转动闩810。即、已经说明的推杆830具有上部推杆831与下部推杆832,并在其之间具有线圈弹簧833,从而具有下部推杆832插进上部推杆831而移动的结构,因此通过解除杆850的移动而压缩线圈弹簧833,下部推杆832随着固定的上部推杆831上升, 因此可以调节转动闩810。<第二实施例>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在学校等的教室学生使用的椅子上适用本发明的技术的情况。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固定设有下部框架100的支撑体30的形状以及下部框架的形状有所不同,尤其连结上部框架200与下部框架100的上下变位产生件300,使用多个铰接的链板300a而成。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椅子的概略的剖视图,图10是示出链板的结构的概略的侧视图。 如图所示,所述链板300a为了稳定连结上部框架200与下部框架100,在四个方向形成,利用轴连结大约“C”字形的板单元310,以使上部框架200相对于下部框架100进行上下移动。为了连结板单元310而拘束在上部框架与下部框架,在上部框架200以及下部框架100上结合L字形的连结托架320,并插入轴而连接板单元。由于位于最上部的板单元310的大小最大且越朝下越小,从而形成多个板单元310互不干扰而铰接的链板300a,为佳。其他靠背框架的移动关系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从而省略其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不仅在上面已经说明的一般办公用椅子或学校教室用椅子上适用,而且可在沙发上适用,并且可作为列车或飞机用椅子使用。本发明的坐具当有人坐在座席部,自动前移靠背所连结的靠背框架,从而支撑后背部位,因此有助于保持正确的姿势,从而可在学生用椅子或办公用、家庭用椅子等所有椅子类以及沙发上利用的技术。进一步说本发明的具体用途,有望在列车用椅子或飞机用椅子等上广泛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支撑体上的下部框架;以上下变位产生件为媒介,与所述下部框架相连结的上部框架;设在所述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之间的一个以上的弹性件;设在上部框架的左右侧边缘,并与靠背框架相连结,从而能够朝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移动件;当结合在上部框架的座席部上施加负荷时,由于所述上部框架下降而发生的变位,在前后移动件上转变为直线运动,而使所述靠背框架前移的动力产生部;当在座席部施加负荷时,成为靠背框架只能朝前方移动的半锁(half-lock)状态,当施加在座席部的负荷消失时,成为靠背框架可朝后方移动的解锁(unlock)状态的开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变位产生件,由连接所述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而进行直线运动的多个垂直滑动件或可铰接的多个链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产生部包括在下部框架的上面垂直方向设置的垂直齿条;结合在上部框架的齿轮箱;与设在所述齿轮箱下侧的第一轴相结合,并与所述垂直齿条相啮合的小齿轮;与所述小齿轮相邻接,并结合在所述第一轴的垂直伞齿轮;在所述齿轮箱内部水平方向设置,并且在其下面结合与所述垂直伞齿轮相连结的水平伞齿轮,而进行旋转的正齿轮;结合在靠背下部侧,并与所述正齿轮相啮合而朝靠背框架传递动力的水平齿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产生部,在正齿轮的一侧具备与止动杆相连结而选择性地与正齿轮结合或解除的止动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包括为了能够根据座席部的负荷有无而改变转动方向,在所述上部框架的内部前后方向结合的转动闩;连结在靠背框架下面,可在限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动作,对所述转动闩选择性地结合或分开的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可移动的坐具, 座席部能够以上部框架的后端部为固定部进行上下移动,在所述座席部的前方端部下面设有与所述转动闩的前端部相连结的推杆,从而能够根据所述座席部的移动使转动闩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朝向座席部下面的上部推杆;上端部通过上部推杆的下侧插进而可以移动,下端部与所述转动闩相结合的下部推杆;设在所述上部推杆与下部推杆之间的线圈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具备设有在转动闩与挂钩之间前后方向穿孔的缝隙的闩导向件,并且在所述挂钩上相隔距离设有两个突出的限位销,所述挂钩贯通所述缝隙设置,且通过两个限位销形成拘束的状态,而限制所述挂钩的转动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靠背可移动的坐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部,具备按压转动闩的前方端部而调节转动闩为解锁状态的解除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坐具,尤其涉及一种靠背可移动的坐具,所述坐具为了能以正确地姿势坐在坐具上,能够始终支撑使用者的后背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支撑体上的下部框架;以上下变位产生件为媒介,与所述下部框架相连结的上部框架;设在所述下部框架与上部框架之间的一个以上的弹性件;设在上部框架的左右侧边缘,并与靠背框架相连结,从而能够朝前后方向移动的前后移动件;当结合在上部框架的座席部上施加负荷时,由于所述上部框架下降而发生的变位,在前后移动件上转变为直线运动,而使所述靠背框架前移的动力产生部;当在座席部施加负荷时,成为靠背框架只能朝前方移动的半锁(half-lock)状态,当施加在座席部的负荷消失时,成为靠背框架可朝后方移动的解锁(unlock)状态的开关部。
文档编号A47C7/40GK102395296SQ20108001714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李宗浩 申请人:A4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