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转逃生执手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35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转逃生执手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特别是一种具有逃生功能的执手锁。
背景技术
执手锁通常包括前执手、前挡盖、后执手、后挡盖、方通及保险杆,前执手内安装有 锁头,前执手的一端贯穿前挡盖,后执手的一端贯穿后挡盖,前执手及后执手上安装有转动 板,方通的两端与转动板连接联动,执手锁在开启状态可通过前执手和后执手开启锁具,而 在锁闭状态时后执手也需要在解锁的状况下才能开门,这样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由于需要经 过多个动作才能开门,因此可能会延误逃生时间;并且锁具在锁闭状态下前执手不能转动, 当锁具遭受到强扭前执手的外界蓄意破坏时,会导致锁具内部结构的损坏。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空转逃生功能的执手锁。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转逃生执手锁,包括前执手、前挡盖、后执手、后挡盖、方通及保险杆,前执手内 安装有锁头,前执手的一端贯穿前挡盖,后执手的一端贯穿后挡盖,其特征在于前执手上安 装有空转转动板,后执手上安装有后转动板,所述方通的一端贯通空转转动板,且空转转动 板可沿方通轴线转动,方通的另一端与后转动板连接,并与后转动板联动,锁头与前挡盖之 间安装有可使前执手与方通结合或分离的离合组件,离合组件与锁头之间设置有限位片, 所述保险杆穿设于方通、离合组件及限位片内,且保险杆的两端分别与锁头及后执手连接, 所述前执手和离合组件上设置有导向机构。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离合件、保险卡及离合弹簧, 保险卡内设置有可卡接方通的方孔,所述离合件的一端面设置有离合槽,与离合件的该端 面配合的保险卡端面上设置有与离合槽配合的离合凸块,所述离合弹簧的一端顶压在前挡 盖上,另一端顶压在保险卡上,所述离合件卡设在保险杆上并可随保险杆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执手上的导 向槽及设置在保险卡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穿设于导向槽内,所述限位片上设置有穿设 于导向槽内的限位块。上述后转动板上设置有与方通横截面配合的方孔,所述方通通过该方孔与后转动 板联动连接。上述锁头的尾部安装有锁芯尾套,所述锁芯尾套及限位片上设置有“8”字形通孔, 所述保险杆的一端穿设在锁芯尾套及限位片的“8”字形通孔内。所述空转转动板与前挡盖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前挡盖上设置有第一挡块, 第一复位弹簧的两扭脚分别位于第一挡块的两侧,空转转动板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一复位弹 簧两扭脚之间的第一拨块。所述前挡盖上设置有限位柱,空转转动板上设置有与限位柱配合的第一限位块。[0012]上述后执手上设置有旋钮,保险杆的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后转动板与后挡盖之间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后挡盖上设置有第二挡块,第 二复位弹簧的两扭脚分别位于第二挡块的两侧,后转动板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二复位弹簧两 扭脚之间的第二拨块。所述后挡盖上设置有限位柱,后转动板上设置有与限位柱配合的第二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锁头与前挡盖之间安装有可使前执手与 方通结合或分离的离合组件,当锁具在锁闭状态时,离合组件与方通分离,前执手处于空转 状态,不会带动方通转动,因此前执手失去开门功能,而后执手上安装的后转动板与方通的 另一端连接,方通可与后转动板联动,后执手在不解锁时可随时开门,以节省发生紧急情况 时的逃生时间,增加逃生机会;前执手在锁闭状态下,前执手失去开门的功能,处于半空转 状态,增加了蓄意破坏的难度,更有效的保护了锁具。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锁闭状态下前执手部分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开启状态下前执手部分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
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包括前执手1、前挡盖2、 后执手3、后挡盖4、方通5及保险杆6,前挡盖2与后挡盖4通过连接螺丝7和螺柱8连接 定位。前执手1内安装有锁头9,前执手1的一端贯穿前挡盖2,后执手3的一端贯穿后 挡盖4,在前执手1上安装有空转转动板10,后执手3上安装有后转动板11,其中方通5的 一端贯通空转转动板10,且空转转动板10可沿方通5轴线转动,方通5的另一端与后转动 板11连接,并与后转动板11联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使后转动板11与方通5连接联动, 在后转动板11上设置有方孔111,该方孔111的大小与方通5横截面相配合,方通5穿设于 该方孔111,方通5通过该方孔111与后转动板11联动连接。锁头9与前挡盖2之间安装有可使前执手1与方通5结合或分离的离合组件,离 合组件与锁头9之间设置有限位片12,保险杆6穿设于方通5、离合组件及限位片12内,且 保险杆6的两端分别与锁头9及后执手3连接,为防止保险卡转动,前执手和离合组件上设 置有导向机构。在锁头9的尾部安装有锁芯尾套13,锁芯尾套13设置有“8”字形通孔,限位片12 上相应设置有“8”字形通孔,保险杆6的一端穿设在锁芯尾套13及限位片12的“8”字形 通孑L内。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采用的离合组件包括离合件14、保险卡15及离合弹簧16, 保险卡15内设置有可卡接方通5的方孔151,在离合件14的一端面设置有离合槽141,与 离合件14的该端面配合的保险卡15端面上设置有与离合槽141配合的离合凸块152,其中 离合弹簧16的一端顶压在前挡盖2上,另一端顶压在保险卡15上,从而使保险卡15保持与离合件14接合的态势,离合件14卡设在保险杆6上并可随保险杆转动,当离合件14转 动时离合件14会推动保险卡15沿保险杆6移动,使方通5的一端卡入保险卡15内。如图所示,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执手1上的导向槽17及设置在保险卡15上的 导向块153,导向块153穿设于导向槽17内,在限位片12上设置有穿设于导向槽17内的限 位块121。在空转转动板10与前挡盖2之间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18,前挡盖2上设置有第一 挡块21,第一复位弹簧18的两扭脚分别位于第一挡块21的两侧,空转转动板10上设置有 穿设于第一复位弹簧18两扭脚之间的第一拨块101,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前执手在开锁后能 自动复位。在前挡盖2上设置有限位柱22,空转转动板10上设置有与限位柱22配合的第一 限位块102,通过第一限位块102与限位柱22的配合,可增加前执手的抗扭矩力,减少蓄意 破坏的程度,有效的保护锁具的内部结构。在后执手3上设置有旋钮31,保险杆6的一端与旋钮31固定连接。相应地,在后转动板11与后挡盖4之间安装有第二复位弹簧19,后挡盖4上设置 有第二挡块41,第二复位弹簧19的两扭脚分别位于第二挡块41的两侧,后转动板11上设 置有穿设于第二复位弹簧两扭脚之间的第二拨块112,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后执手3在开锁 后能自动复位。在后挡盖4上设置有限位柱42,后转动板11上设置有与限位柱42配合的第二限 位块113。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锁闭状态下,离合组件结合在一起,即保险卡上的离合凸 块卡入离合件上的离合槽内,此时方通与保险卡分离,前执手处于空转状态,前执手失去开 门的功能,由于后执手与后转动板固定连接,而后转动板通过其上的方孔与方通联动连接, 后执手在不解锁的状态下可随时开锁,因此可节省发生紧急情况时的逃生时间,增加逃生 机会;同时由于锁具在锁闭状态下前执手处于空转状态,可以减少蓄意破坏的程度,有效的 保护锁具的内部结构。利用钥匙开锁时,钥匙插入锁头后转动锁头,锁头带动离合件转动,离合件转动时 推动保险卡沿保险杆移动,使其与离合件分离,同时方通套入保险卡内使保险卡和方通可 以联动,再转动前执手,保险杆随前执手转动,保险卡进而带动方通转动,达到利用执手开 门的目的;反之,由于保险卡与方通是分离的,也就是说前执手与方通是分离的,前执手与 方通不能联动,使前执手失去开门的功能。
权利要求1.空转逃生执手锁,包括前执手、前挡盖、后执手、后挡盖、方通及保险杆,前执手内安 装有锁头,前执手的一端贯穿前挡盖,后执手的一端贯穿后挡盖,其特征在于前执手上安装 有空转转动板,后执手上安装有后转动板,所述方通的一端贯通空转转动板,且空转转动板 可沿方通轴线转动,方通的另一端与后转动板连接,并与后转动板联动,锁头与前挡盖之间 安装有可使前执手与方通结合或分离的离合组件,离合组件与锁头之间设置有限位片,所 述保险杆穿设于方通、离合组件及限位片内,且保险杆的两端分别与锁头及后执手连接,所 述前执手和离合组件上设置有导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组件包括离合件、保 险卡及离合弹簧,保险卡内设置有可卡接方通的方孔,所述离合件的一端面设置有离合槽, 与离合件的该端面配合的保险卡端面上设置有与离合槽配合的离合凸块,所述离合弹簧的 一端顶压在前挡盖上,另一端顶压在保险卡上,所述离合件卡设在保险杆上并可随保险杆 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前执 手上的导向槽及设置在保险卡上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穿设于导向槽内,所述限位片上设 置有穿设于导向槽内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动板上设置有与方通 横截面配合的方孔,所述方通通过该方孔与后转动板联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头的尾部安装有锁芯尾 套,所述锁芯尾套及限位片上设置有“8”字形通孔,所述保险杆的一端穿设在锁芯尾套及限 位片的“8”字形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转转动板与前挡盖之间 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前挡盖上设置有第一挡块,第一复位弹簧的两扭脚分别位于第一挡 块的两侧,空转转动板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一复位弹簧两扭脚之间的第一拨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盖上设置有限位柱, 空转转动板上设置有与限位柱配合的第一限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执手上设置有旋钮,保 险杆的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转动板与后挡盖之间安 装有第二复位弹簧,后挡盖上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复位弹簧的两扭脚分别位于第二挡块 的两侧,后转动板上设置有穿设于第二复位弹簧两扭脚之间的第二拨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转逃生执手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盖上设置有限位柱, 后转动板上设置有与限位柱配合的第二限位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转逃生执手锁,包括前执手、前挡盖、后执手、后挡盖、方通及保险杆,前执手内安装有锁头,前执手安装有空转转动板,后执手安装有后转动板,方通的一端贯通空转转动板,空转转动板可沿方通轴线转动,方通的另一端与后转动板连接,并与后转动板联动,锁头与前挡盖之间安装有离合组件,离合组件与锁头之间设置有限位片,保险杆穿设于方通、离合组件及限位片内,保险杆的两端分别与锁头及后执手连接,前执手和离合组件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后执手在不解锁时可随时开门,以节省发生紧急情况时的逃生时间,增加逃生机会;前执手在锁闭状态下,前执手失去开门的功能,处于半空转状态,增加了蓄意破坏的难度,更有效的保护了锁具。
文档编号E05B3/00GK201933849SQ20112000551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邓运辉 申请人:范伟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