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11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门把手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把手。
技术背景[0002]现有门把手的手抓部位与安装在门板上的基体一般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基体通过其上的螺钉安装孔与门连接,而手抓部位一般为圆柱状,圆柱状的手抓部位通过连接柱与基体连接,整个结构制造工艺复杂,手抓部位、连接柱与基体分别生产再焊接或铆接,安装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的门把手。[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0005]一种门把手,整体成型的金属主体,金属主体由与门连接的基体以及凸于基体外侧的手抓部位组成,手抓部位的一侧为内凹的光滑弧面,手抓部位另一侧设有手抓内凹槽。[0006]如上所述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弧面为半径50mm的圆弧面。[0007]如上所述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片状长方体,手抓部位为长条形, 手抓部位位于基体外侧中间位置,基体上下端分别设有螺钉安装孔。[000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整体成型的金属主体,金属主体由与门连接的基体以及凸于基体外侧的长条形的手抓部位组成,手抓部位的一侧为内凹的光滑弧面, 手抓部位另一侧设有手抓内凹槽,由于金属主体整体成型且其结构简单,方便低成本生产; 安装时,只需要将基体上螺钉安装孔安装螺钉即可,安装方便。


[0009]图1是实施例一立体示意图;[0010]图2是实施例一主视图;[0011]图3是是图2俯视图;[0012]图4是图2中A-A剖示图;[0013]图5是实施例二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1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一[0016]一种门把手,整体成型的金属主体1,金属主体1由与门连接的基体11以及凸于基体11外侧的长条形的手抓部位12组成,基体11为片状长方体,基体11上下端分别设有螺钉安装孔111 ;手抓部位12位于基体外侧中间位置,手抓部位12的一侧为内凹的光滑弧面3121,光滑弧面为半径50mm的圆弧面;手抓部位12另一侧设有手抓内凹槽122。[0017]如图5所示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基体11上下端的螺钉安装孔111 的个数不同,实施例一中基体11上下端各有一个螺钉安装孔111,实施例二中基体11上下端各有两个螺钉安装孔111。螺钉安装孔111个数用户可以依据情况来选择。[0018]本实用新型安装时,手抓内凹槽122远离门边,然后将基体11上的螺钉安装孔111 安装螺钉与门锁紧即可,安装方便。安装后,用户通过手抓内凹槽122即可拉动门实现开关。
权利要求1.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整体成型的金属主体,金属主体由与门连接的基体以及凸于基体外侧的手抓部位组成,手抓部位的一侧为内凹的光滑弧面,手抓部位另一侧设有手抓内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弧面为半径50mm的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为片状长方体,手抓部位为长条形,手抓部位位于基体外侧中间位置,基体上下端分别设有螺钉安装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把手,整体成型的金属主体,金属主体由与门连接的基体以及凸于基体外侧的手抓部位组成,手抓部位的一侧为内凹的光滑弧面,光滑弧面为半径50mm的圆弧面,手抓部位另一侧设有手抓内凹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的门把手。
文档编号E05B1/00GK202249167SQ2011203135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王继文 申请人:王继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