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325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把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置于汽车门内的门把手装置,涉及对门把手装置的改进,该 门把手装置在停止了用于开门的开门杆的拉操作时不让开门杆猛力地返回到 操作前的位置。
技术背景汽车门的开门杆以能够通过拉操作来解除由门锁装置导致的关门状态的 维持的方式与该门锁装置连在一起。停止了该拉操作时,开门杆受到使其复归 到操作前的位置的弹簧的作用力。该停止拉操作时开门杆的由作用力引起的复 归在没有任何制动的情况下进行时,会产生冲撞声等不良现象,并且会损坏汽车的高级感。因此有如下技术:以夹着开门杆的转动轴的方式在位于门内的内 端和设在门内的托架之间设置蛇腹状的緩沖装置,使得因开门杆的拉操作而膨 胀的緩冲装置在停止该拉操作时由于空气的阻力而援慢地收縮,从而对开门杆 的复归产生制动(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该专利文献l的技术有如下问题因为緩沖装置的一端与开门杆的 内端、以及緩冲装置的另一端与托架是用轴来连接的,因此在严冬等中门内部产生冻结的情况下,这些连接部位会僵化,这有可能产生防碍开门杆的拉 操作的情况。专利文献l:特公平2-35107号公报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点在于提供具有如下的制动赋予功能的门把手 装置能够对于停止开门杆的拉4喿作时向4乘作前位置的作用力复归适当地施 加制动,而且在门内产生冻结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开门杆的拉操作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观点使门把手装置具有以下的(1)國 (6)的结构。(l)开门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装在门面板侧,且以通过拉操作使门成为开门状态的方式与门锁装置连接,(2) 制动装置,具备气缸、活塞、活塞杆、以及始终向着使活塞离开气 缸的内端的方向产生作用力的作用力部件,相对于克服该作用力的活塞的压入 移动而施加封入气釭内的流体的阻力,(3) 固定在门面板侧的该制动装置的容纳部,(4) 开门杆将转动轴的一侧作为操作部,另一侧作为按压部,该按压部 具有以随着接近凸轮末端而与转动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式形成的凸轮面,(5) 在制动装置中,活塞杆固定在容纳部的内侧,气缸的外表面和容纳 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且上述作用力使气缸内端始终顶在开门杆的凸轮 面 (6) 没有操作开门杆时,上述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顶在气缸的内端,使 得活塞被最大限度地压入气缸内。根据该结构,在对开门杆进行了拉操作时,凸轮面中接近转动轴的部位位 于气缸内端的前方,因此气缸随着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前进,即向着从容纳 部突出的方向移动。在该拉操作中制动装置的制动不起作用。若停止开门杆的 拉操作,开门杆就复归到操作前的位置。该复归使得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位于 气缸内端的前方,因此气缸克服着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进行后退,即,沿着被 压入容纳部内的方向移动。此时制动装置的制动起作用,使开门杆的复归动作 緩慢地进行。构成制动装置的气缸的内端只是与开门杆的凸轮面接触,且气缸 的外表面与容纳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即使门把手装置内产生冻结 也不会影响开门杆的拉操作,对制动装置的动作也不会带来影响。在该本发明第一观点中,也可以至少使气缸的内端由摩擦系数小的合成树 脂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气缸的内端始终顶在开门杆的按压部的凸轮面, 也不会防碍该开门杆的转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观点使门把手装置具有以下的(l)-(6)的结构。(1) 开门杆,以能够向门面板侧转动的方式组装,且以通过拉操作使门 成为开门状态的方式与门锁装置连接,(2) 制动装置,具备气缸、活塞、活塞杆、以及始终向着使活塞离开气缸的内端的方向产生作用力的作用力部件,相对于克服该作用力的活塞的压入 移动而施加封入气釭内的流体的阻力,(3) 固定在门面板侧的该制动装置的支持部,(4) 开门杆以夹着转动轴的一侧作为操作部,且以另一侧作为按压部, 该按压部具有以随着接近凸轮末端而与转动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式形成的 凸轮面,(5) 在制动装置中,气缸固定在支持部上,且上述作用力使活塞杆的外 端始终顶在开门杆的凸轮面,(6) 没有操作开门杆时,上述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顶在活塞杆的前端, 使得活塞被最大限度地压入气缸内。根据该结构,在对开门杆进行了拉操作时,凸轮面中接近转动轴的部位位 于活塞杆的外端的前方,因此活塞杆随着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前进,即向着 从支持部突出的方向移动。在该拉操作中制动装置的制动不起作用。若停止开 门杆的拉操作,开门杆就复归到操作前的位置。该复归使得凸轮面的凸轮末端 侧位于活塞杆的外端的前方,因此活塞杆克服着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进行后 退。此时制动装置的制动起作用,使开门杆的复归动作緩慢地进行。构成制动 装置的活塞杆的外端只是与开门杆的凸轮面接触,且活塞杆不与支持部接触, 因此即使门把手装置内产生冻结也不会影响开门杆的拉搡作,对制动装置的动 作也不会带来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三观点使门把手装置具有以下的(l)-(6)的结构。(l)开门杆,以能够向门面板侧转动的方式组装,且以通过拉操作使门 成为开门状态的方式与门锁装置连接,(2 )在门面板侧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被支持的直线运动体,(3) 该直线运动体的作用力部件,(4) 制动装置,具备主体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该主体支持的小齿轮体, 且对该小齿轮体的转动施加封入主体内的流体的阻力,(5) 在直线运动体和门面板中的任意一方固定有制动装置,且在它们中 的另一方设置有与构成该制动装置的小齿轮体咬合的齿条部,(6)开门杆以夹着转动轴的一侧作为操作部,且以另一侧作为按压部,该按压部具有以随着接近凸轮末端而与转动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式形成的 凸轮面,(7 )上述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使直线运动体的前端始终顶在开门杆的凸轮面,(8)没有操作开门杆时,上述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顶在直线运动体的前 端,使得直线运动体最大限度地进行后退。根据该结构,在对开门杆进行了拉操作时,凸轮面中接近转动轴的部位位 于直线运动体的前端的前方,因此直线运动体随着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前 进。在该拉操作中制动装置的制动不起作用。若停止开门杆的拉操作,开门杆 就复归到操作前的位置。该复归使得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位于直线运动体的前 端的前方,因此直线运动体克服着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进行后退。此时上述流 体的制动作用于因该后退而转动的小齿轮体,使开门杆的复归动作緩慢地进 行。构成制动装置的直线运动体的前端只是与开门杆的凸轮面接触,因此即使 门把手装置内产生冻结也不会影响开门杆的拉操作,对制动装置的动作也不会 带来影响。根据本发明的门把手装置,可以对于停止开门杆的拉操作时向操作前位置 的作用力复归适当地施加制动,而且因为构成制动装置的气缸等只是通过作用 力部件的作用力按压在开门杆的按压部上,所以即使在门内产生冻结的情况下 该按压部位也不会僵化,因此不会影响开门杆的拉操作等。


图l是第一实施例的门把手装置的正面结构图。图2是该装置的剖面结构图。图3是该装置的剖面结构图。图4是制动装置的剖面结构图。图5是活塞的立体结构图。图6是图5中的A-A线剖面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门把手装置的正面结构图。图8是该装置的剖面结构图。图9是第三实施例的门把手装置的正面结构图。 图IO是该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l至图IO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此外,在此图1-图3表示第一实施例的门把手装置,图7和图8表示第二 实施例的门把手装置,图9和图IO表示第三实施例的门把手装置。图3、图8、 和图10分别表示对开门杆2进行了拉操作后的状态。而且,图4表示第一实 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制动装置7的内部结构,图5和图6分别表示构成该制动 装置7的活塞71。本实施方式的门把手装置可用于设置在汽车门的室内侧的内门把手,也可 以用于设置在汽车门的室外侧的外门把手,在停止构成该门把手的开门杆2 的拉操作时,不让该开门杆2猛力地返回到该拉操作前的位置。该开门杆2以能够向门面板1侧转动的方式组装,且以通过拉操作使门成 为开门状态的方式与门锁装置连接。该开门杆2以夹着转动轴2a的一侧作为操作部2b,且以另一侧作为按压 部2c。在图示的例中,该开门杆2构成内门把手装置。该开门杆2的转动轴2a 沿上下方向配置,在操作前的位置从上方将手指挂在操作部2b以对该操作部 2b侧进行拉操作。该开门杆2通过未图示的扭簧等的作用处在操作前的位置。 在图示的例中,若克服着该扭簧的作用力而对开门杆2进行拉操作,则连接在 开门杆2的按压部2c侧的连接棒5被拉,由此解除由未图示的门锁装置导致 的门的关门状态的维持。具体是,在图示的例中,门把手装置具备位于门面板1在此是内面板la 内側的内框3和外框4。外框4大致呈前面开口的箱状且在该开口侧具备周围 折边4a。而且外框4以如下方式安装在门上以使该周围折边4a顶在开设在 内面板la上的安装孔lb的孔缘的状态,使在该周围折边4a之前的部分进入 内面板la的内侧即门内lc。外框4具有横向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外廓形状和内 廓形状。转动轴2a在接近该外框4的跨过宽度方向的一个边部(在图示的例 中为右边部)的位置,以轴上端固定在外框4的上壁4b上、轴下端固定在外框4的下壁4c上、其中间部位于外框4内的状态被该外框4支持。开门杆2 的操作部2b在外框4内具有跨过外框4的下边部的长度,且在操作前的位置 具有堵塞该外框4的下边部侧的大小。该开门杆2的按压部2c以从该操作部 2b的一个端部的背面向门的内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操作部2b和按压部2c 的连接部位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跨过的轴孔2f,使转动轴2a的中间部穿过该轴 孔2f,由此将开门杆2组装在外框4内,且能够向门面板1侧转动。另一方面,内框3大致呈前面开口的箱状,并且以该开口》彖部从内面斧反 la的内面侧顶在上述安装孔lb的孔缘的方式设置在门内lc。外框4的周围折 边4a之前的部分容纳在该内框3内。该外框4的内壁以及内框3的内壁上形 成有对开门杆进行拉操作时使其按压部2c穿过的窗孔3a、 4d。此外,图中用 符号6表示的是开门杆2的固定螺母。开门杆2的按压部2c中的在其操作前的位置中朝向沿外框4的宽度方向 的右壁4e的面为凸轮面2d。该凸轮面2d以随着4妻近凸轮末端2e即按压部2c 的末端而与转动轴2a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式形成。在开门杆2的操作前的位 置,该凸轮末端2e在后述的第一实施例中位于制动装置7的容纳部9的进入 口 9b的前方,在后述的第二实施例中位于制动装置7的支持部10的进入口 10b的前方,在后述的第三实施例中位于直线运动体11的前端的前方。 第一实施例在图1-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门把手装置还具备制动装置7和该制动装置 7的容纳部9。制动装置7具备气缸70、活塞71、活塞杆72、以及始终向着 使活塞71离开气缸70的内端70a的方向产生作用力的作用力部件73。而且 制动装置7对于克服该作用力的活塞71的压入移动施加封入气缸70内的流体 的阻力。作为典型例,该流体可利用硅油等粘性流体或空气等气体。在图示的 例中,气缸70内封入有未图示的粘性流体。气缸70大致呈圆筒状,筒的一端开放,另一端闭塞,将该闭塞的筒另一 端作为气缸70的内端70a。在气缸70的内端70a形成有半圆状部70b,在该 例中,上述作用力部件73的作用力使半圆部70b的顶部始终顶在开门杆2的 按压部2c的凸轮面2d。在该例中,该气缸70的内端70a即半圆状部70b由 摩擦系数小的合成树脂构成,因此在始终顶在开门杆2的按压部2c的凸轮面2d的同时,又不影响开门杆2的转动。活塞杆72的内端72a (气缸70内的棒端部)安装有盖子74。而且在活塞 72的中间部与该盖子74之间隔着间隔地形成有周围凸缘72b。活塞71呈中央 部具备活塞杆72的穿过孔71a的圓筒状,以活塞杆72穿过该穿过孔71a的状 态配置在盖子74和周围凸缘72b之间。盖子74与周围凸缘72b之间的间距比活塞71的全长长,在活塞杆72被 压入气缸70内或者^:相对地压入时,活塞71受到上述流体的作用而落座于周 围凸缘72b,在活塞杆72从气缸70内突出或者相对地突出时,受到上述流体 的作用而离开周围凸缘72b。该活塞71的穿过孔71a在朝向该活塞71的周围凸缘72b的那一侧端部 (以下称为活塞71的后端部71b)的孔径大于活塞杆72的直径。而且,活塞 71的后端部71b的与其中心轴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外廓形状呈外经大致与气缸 70的内径相等的圆盘形状。而且,在上述落座时该活塞71的后端部71b的穿 过孔71a被周围凸缘72b堵塞。而且,该活塞71的后端部71b与该活塞71中 的朝向盖子74那一侧的端部(以下称为活塞71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有小于气 缸70的内径的细径部71c,并且在该细径部71c中的与后端部71b的连接部 位形成有与上述穿过孔71a连通的窗孔71d。而且,在活塞71的后端部71b 的侧面,在其直径方向的两侧形成有沿活塞71的移动方向的细沟71e,在上在图示的例中,上述作用力部件73由容纳在上述盖子74和气缸70的内 端70a的内表面之间的压缩弹簧构成。气缸70的开放的筒一端被中央具备活 塞杆72的穿过孔的终端盖75堵塞。在气缸70的筒一端侧形成有朝向该筒一 端侧的台阶面70c,装有由发泡熟料构成的储气筒76a的内套筒76插入到该 内端的顶到该台阶面70c的位置。在该内套筒76与终端盖75之间装有硅油 77。上述弹簧的作用力使活塞杆72从气缸70内最大限度地突出到上述周围凸 缘72b顶到内套筒76的位置。而且,在该例中,在活塞杆72受到弹簧的作用力而从气缸70内突出或者 相对地突出时,流体的阻力使活塞71离开周围凸缘72b,流体可以通过窗孔 71d移动,因此作用于该突出的制动力小,而在活塞杆72克服着弹簧的作用力被压入气缸70内时或者相对地被压入时,流体的阻力使活塞71落座于周围凸缘72b,流体只能通过上述筛眼状部移动,因此作用于该压入的制动大。 而且,在该例中,以固定在门面板1侧的方式设置该制动装置7的容纳 部9。在该例中,该容纳部9由将筒一端开放、将另一端堵塞、且使该开放的 筒一端与上述内框3内的空间连通的筒状体9a构成。该筒状体9a的开》欠的筒 一端成为容纳部9的上述进入口 9b。而且,制动装置7以将活塞杆72的外端 72c固定在容纳部9的内侧即筒状体9a的筒另一端的方式容纳在该容纳部9 内。该筒状体9a的内径大于气缸70的外经,制动装置7以在气缸70的外表 面与容纳部9的内表面之间在气缸70的全周形成间隙9c的方式,只通过固定 活塞杆72的外端72c来被支持。而且,上述作用力使如此被支持的制动装置 7的气缸70的内端70a始终顶在开门杆2的凸轮面2d。与此同时,在没有操 作开门杆2时,上述凸轮面2d的凸轮末端2e侧顶在气缸70的内端70a,使 活塞71被最大限度地压入气缸70内。由此,在该例中,在对开门杆2进行了拉操作时,凸轮面2d中接近转动 轴2a的部位位于气缸70的内端70a的前方,因此气缸70随着作用力部件73 的作用力而前进,即向着从容纳部9突出的方向移动。在该4立操作中制动装置 7的制动不起作用。若停止开门杆2的拉操作,则开门杆2复归到操作前的位 置。通过该复归,凸轮面2d的凸轮末端2e側位于气缸70的内端70a的前方, 因此气缸70克服着作用力部件73的作用力而后退,即向着压入容纳部9内的 方向移动。此时,因为活塞71落座于周围凸缘72b,所以制动装置7的制动 起作用,使开门杆2的复归动作緩慢地进行。因为构成制动装置7的气缸70 的内端70a只与开门杆2的凸轮面2d接触,而且在气缸70的外表面与容纳部 9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9c,所以即使门把手装置内产生冻结也不会影响开 门杆2的拉操作,对制动装置7的动作也不会带来影响。即,不会由于这种冻 结而产生开门杆2与气缸70僵化在一起或者气缸70与容纳部僵化在一起的情 况。第二实施例在图7和图8所示的例中,门把手装置还具备制动装置7和该制动装置7 的支持部10。图示的例中,制动装置7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而且,在该例中,以固定在门面板1侧的状态设置该制动装置7的支持部10。在该例中,该支持 部10由将筒一端开放、将另一端堵塞、且使该开放的筒一端与上述内框3内 的空间连通的筒状体10a构成。该筒状体10a的开放的筒一端成为支持部10 的上述进入口 10b。而且制动装置IO以通过该支持部10的进入口 10b将气釭 70从其内端嵌入支持部10内、使活塞杆72的外端72c从该支持部10的进入 口向内框3内突出的方式容纳在该支持部内。该筒状体10a的内径与气缸70 的外经大致相等。而且上述作用力使如此被支持的制动装置7的活塞杆72的 外端72c始终顶在开门杆2的凸轮面2d。与此同时,在没有对开门杆2进行 拉操作时,上述凸轮面2d的凸轮末端2e侧顶在活塞72的外端72c,使活塞 71被最大限度地压入气缸70内(图7 )。由此,在该例中,在对开门杆2进行了拉操作时,凸轮面2d中接近转动 轴2a的部位位于活塞杆72的外端72c的前方,因此活塞杆72随着作用力部 件73的作用力而前进,即向着从支持部10突出的方向移动。在该拉操作中制 动装置7的制动不起作用。若停止开门杆2的拉操作,则开门杆2复归到操作 前的位置。通过该复归,凸轮面2d的凸轮末端2e侧位于气活塞杆72的外端 72c的前方,因此活塞杆72克服着作用力部件73的作用力而后退,即向着压 入支持部10内的方向移动。此时,因为活塞71落座于周围凸缘72b,所以制 动装置7的制动起作用,使开门杆2的复归动作緩慢地进行。因为构成制动装 置7的活塞杆72的外端72c只与开门杆2的凸轮面2d接触,而且活塞杆72 不与支持部IO接触,所以即使门把手装置内产生冻结也不会影响开门杆2的 拉操作,对制动装置7的动作也不会带来影响。即,不会由于这种冻结而产生 开门杆2与活塞杆72的外端72c僵化在一起或者活塞杆72与支持部10僵化 在一起的情况。 第三实施方式在图9和图IO所示的例中,门把手装置还具备直线运动体11、该直线运 动体11的作用力部件、和制动装置8。图示的例中,直线运动体11呈棒状。而且,该直线运动体11的一端侧(即 前端lla侧)穿过开设在内框3上的贯通孔3b,并被该内壁支持,进行从该贯通孔3b突出的尺寸可变的前后移动即直线运动。在图示的例中,在该直线lla。制动装置8具备固定在门面板1侧的主体8a、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该主 体8a支持的小齿轮体8b,并对该小齿轮体8b的转动施加封入主体8a内的硅 油等粘性流体的阻力。制动装置8固定在始终使该小齿轮体8b咬合在直线运 动体11的齿条部lla的位置。此外,在该例中制动装置8中组装有未图示的 扭簧,该弹簧使小齿轮受到始终将直线运动体11向前推的作用力。在图示的 例中小齿轮受到逆时针转动的作用力。由此,直线运动体11的前端lla始终 顶在开门杆2的凸轮面2d。也就是说,在该例中,该制动装置8的未图示的 弹簧起上述作用力部件的作用。而且在该例中,在没有对开门杆进行拉操作时上述凸轮面2d的凸轮末端 2e側顶在直线运动体11的前端lla,使直线运动体11最大限度地后退(图9)。由此,在该例中,在对开门杆2进行了拉操作时,凸轮面2d中接近转动 轴2a的部位位于直线运动体11的前端lla的前方,因此直线运动体11随着 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前进。在该拉操作中制动装置8的制动不起作用。此时, 为了使直线运动体11不延时地随着作用力而前进,优选在制动部件的小齿轮 体8b向着产生该前进的方向转动时,不对该小齿轮体8b产生大的上述流体的 阻力。若停止开门杆2的拉操作,则开门杆2复归到操作前的位置。通过该复 归,凸轮面2d的凸轮末端2e侧位于直线运动体11的前端lla的前方,因此 直线运动体11克服着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而后退。此时,上述流体的制动对 因该后退而转动的小齿4仑体8b产生作用,使开门杆2的复归动作緩慢地进行。 因为构成制动装置8的直线运动体11的前端11 a只与开门杆2的凸轮面2d接 触,所以即使门把手装置内产生冻结也不会影响开门杆2的拉操作,对制动装 置8的动作也不会带来影响。即,不会由于这种冻结而产生开门杆2与直线运 动体11的前端lla的僵化在一起的情况。此外,在此引用了 2006年2月2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 - 026123 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摘要的所有内容,并作为本发明说明书的 公开。
权利要求
1.一种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开门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装在门面板侧,且以通过拉操作使门成为开门状态的方式与门锁装置连接;制动装置,具备气缸、活塞、活塞杆、以及始终向着使活塞离开气缸的内端的方向产生作用力的作用力部件,相对于克服该作用力的活塞的压入移动而施加封入气缸内的流体的阻力;以及固定在门面板侧的该制动装置的容纳部,其中开门杆将转动轴的一侧作为操作部,另一侧作为按压部,该按压部具有以随着接近凸轮末端而与转动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式形成的凸轮面;在制动装置中,活塞杆固定在容纳部的内侧,气缸的外表面和容纳部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且上述作用力使气缸内端始终顶在开门杆的凸轮面;没有操作开门杆时,上述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顶在气缸的内端,使得活塞被最大限度地压入气缸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气缸的内端由摩擦系数小的合成树脂构成。
3. —种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开门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组装在门面板侧,且以通过拉操作使门成为开 门状态的方式与门锁装置连接;制动装置,具备气缸、活塞、活塞杆、以及始终向着使活塞离开气缸的内 端的方向产生作用力的作用力部件,相对于克服该作用力的活塞的压入移动而 施加封入气缸内的流体的阻力;以及固定在门面板侧的该制动装置的支持部,其中开门杆将转动轴的一侧作为操作部,另一侧作为按压部,该按压部具有以 随着接近凸轮末端而与转动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式形成的凸轮面;在制动装置中,气缸固定在支持部,且上述作用力使活塞杆的外端始终顶 在开门杆的凸轮面;没有操作开门杆时,上述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顶在活塞杆的前端,使得活塞被最大限度地压入气缸内。
4. 一种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开门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組装在门面板侧,且以通过拉操作使门成为开 门状态的方式与门锁装置连接;在门面板侧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被支持的直线运动体; 该直线运动体的作用力部件;以及制动装置,具备主体和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该主体支持的小齿轮体,且对 该小齿轮体的转动施加封入主体内的流体的阻力,在直线运动体和门面板中的任意一方固定有制动装置,且在它们中的另一 方设置有与构成该制动装置的小齿轮体咬合的齿条部,其中开门杆将转动轴的一侧作为操作部,另一侧作为按压部,该按压部具有以 随着接近凸轮末端而与转动轴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方式形成的凸轮面;上述作用力部件的作用力使直线运动体的前端始终顶在开门杆的凸轮面;没有操作开门杆时,上述凸轮面的凸轮末端侧顶在直线运动体的前端,使 得直线运动体最大限度地进行后退。
全文摘要
具有对活塞(71)的压入移动施加阻力的制动装置(7)。开门杆(2)的按压部(2c)具有随着接近凸轮末端(2e)与转动轴(2a)的距离越来越远的凸轮面(2d)。在制动装置(7)中,活塞杆(72)固定在容纳部(9)的内侧,气缸(70)的外表面与容纳部(9)的那表面之间形成由间隙(9c),上述作用力使气缸(70)的内端(70a)始终顶在开门杆(2)的凸轮面(2d)。没有操作开门杆(2)时,凸轮面(2d)的凸轮末端(2e)侧定在气缸(70)的内端(70a),使活塞(71)最大限度地压入气缸(70)内。
文档编号B60J5/04GK101336327SQ20068005220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日
发明者富地胜康 申请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