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31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囊装置,该气囊装置具有沿车身的引擎盖的至 少一部分延伸的气囊。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其中通过使气囊沿车身的外 壳罩部位附近的部位膨胀来容纳行人或其类似物(行人的身体或摩托 车手的身体)。作为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的实施方式,已知一种用 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其中气囊容纳在沿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壳体中(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5-280556)。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中,其中气囊容纳在沿车辆宽度方向延 伸的壳体中,在宽度膨胀方向以一种方式对所述壳体施加力,以便当 气囊膨胀时将所述壳体的前壁部和后壁部分开。为了阻挡这种力,需 要一种对抗装置以形成所述壳体的前壁部和后壁部以具有厚壁、形成 肋条或其类似物。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囊装置,其可通过一种简单的对抗装 置来防止或抑制气囊膨胀时壳体沿宽度膨胀方向在用于保护行人的气 囊装置中的变形,在所述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中气囊容纳在沿车 身宽度方向延伸的壳体内。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一种气囊装置设有用于沿车身引擎 盖的至少一部分膨胀的气囊、容纳所述气囊的壳体和用于使气囊膨胀 的充气机,并且所述壳体具有底部、在所述车身前侧的前壁部和在所述车身后侧的后壁部。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至 少一个连接件连接沿着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所述气囊装置中的所述壳 体的前壁部和后壁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每个中间部分。


图1是设有根据一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汽车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汽车在气囊膨胀时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i的线ni-ni放大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IV所示的方向看的视图。图5是沿图4的线V-V的横截面视图。图6是与图5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的横截面立体图。图7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横截面。图8是示出另一实施方式的壳体的横截面立体图。图9是所述汽车在所述气囊膨胀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气囊装置设有用于沿车身引擎盖的至少一部分膨胀的气 囊、用于容纳所述气囊的壳体和用于使所述气囊膨胀的充气机。所述 壳体设有底部、在所述车身前侧的前壁部、在所述车身后侧的后壁部、 和连接所述前壁部和后壁部的纵向方向的每个中间部分的连接件。在根据本发明的气囊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前壁部和后壁部沿纵向 的中间部分由所述连接件连接。相应地,当所述气囊膨胀时即使在所 述前壁部和后壁部被所述气囊在分离方向挤压时也可防止所述前壁部 和后壁部的变形。尽管在所述壳体沿纵向的中部中仅可设置一个连接件,但是可设 置多个连接件以便在所述壳体的纵向具有彼此不同的布置位置,并且 在处于这种结构时,所述壳体的加固效果更好。本发明中,如果所述壳体的内部被所述连接件分隔为多个腔室, 则所述气囊可单独布置在所述腔室的每个内,或可横跨所述腔室连续 地布置所述气囊以允许所述气囊越过所述连接件的上侧。下面,将参照附图解释一实施方式。图1是设有根据该实施方式 的气囊装置的汽车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汽车在所述气囊膨胀时的 立体图,图3是沿图1的线Ill-Ill的放大横截面视图,图4是从图3的箭头IV-IV所示的方向看的视图(尽管省略了对所述气囊的图示), 图5是沿图4的线V-V的横截面视图,并且图6是与图5的部件相同 的部件的横截面立体图。如图1所示,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汽车1是四门轿车,但是本发 明不限于特定的机动车辆结构。用于保护行人、摩托车手等的气囊装 置4安装在引擎盖3的后部。如图2所示,在气囊5 (5L和5R)膨胀 时外壳罩栅格2、挡风玻璃6和左右A柱7的至少部分覆有气囊5 (5L 和5R)。如图3至图6所示,气囊装置4设有用于容纳折叠气囊5 (5L和 5R)的壳体8、用于使气囊5 (5L和5R)膨胀的充气机9 (9L和9R) 以及封闭用于让气囊5 (5L和5R)通过的引擎盖3的开孔3a的盖子 10等。壳体8呈在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长盒形。壳体8包括底部8a、前 壁部8b、后壁部8c和左右端壁8d和8d。壳体8的上侧是敞开的。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8的沿着纵向方向的中间处设有垫板11, 作为连接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的连接件。垫板11被构造为使得在前壁部8b侧和后壁部8c侧处的边中的每 个边弯曲成L形。用焊接等将所述边中的每个牢固地固定至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然而,垫板ll与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的连接结构不局限于此。垫板11具有从壳体8的底部8a向上达到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 中的每个的上边的高度。壳体8的内部在所述车身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被垫板11分隔为两个 腔室8L和8R。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气囊5L和5R与充气机9L和 9R布置在腔室8L和8R中的每个内。气囊5L和5R由分开的主体形成, 并且是相互独立的。气囊5L和5R被牢固地固定至壳体8。尽管省略了图解,但充气机9L和9R可布置在壳体8的外侧,并 且可通过配气件例如导管等将气体导入气囊5L和5R内。如图5等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垫板11的下侧部(分别面向前 壁部8b和底部8a之间的角部的部分,以及壳体8的后侧部Sc和底部 8a之间的角部)的两端形成切除部(省略了标记)。此外,垫板11和 各角部之间分别存在间隙。形成所述切除部以简化垫板11的形成,并 且所述切除部用作作为用于各充气机9L和9R等的电线(省略了图解) 的插入开孔,或作为各腔室8L和8R等的排水出口。盖子10被设为使得其后边经由在开孔3a的后边上的铰链(未示 出)固定至所述车身,并且被构造为在气囊5 (5L和5R)膨胀时打开 同时绕所述铰链在图3的箭头0所示的方向向后旋转。通过闩锁件(未 示出)例如夹子等将盖子10的前边在开孔3a的前边处固定至车身。所 述闩锁件构成为当通过气囊5 (5L和5R)挤压而打开盖子10时解除 闩锁操作。如果行人、摩托车手等与设有具有这种结构的气囊装置4的汽车 相撞,则充气机9基于人体碰撞检测传感器(未示出).的检测信号激活,并且其喷出的气体使气囊5 (5L和5R)开始膨胀。盖子10被膨 胀的气囊5 (5L禾口 5R)挤压而打开,并且气囊5 (5L和5R)沿所述 车身的外表面扩张,如图2所示。当气囊5 (5L和5R)膨胀时,壳体8的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被 气囊5 (5L和5R)在互相离开的方向挤压。然而,本实施方式中由于 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被垫板11连接,所以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的 向外膨胀操作受到抑制。此外,气囊5 (5L和5R)向上膨胀,并且在 穿过开孔3a时如图2所示扩张。图1至图6的实施方式中,垫板11被设为具有向上达到前壁部8b 和后壁部8c的上边的高度,并且壳体8的内侧被分隔为两个腔室SL 和8R。相应地,单独在每个腔室8L和8R中安装两个气囊5L和5R。图7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壳体的横截面视图,图8 是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立体图,并且图9是汽车在气囊膨胀时的立体图。图7至9的实施方式中,垫板12构造成具有基本上是前壁部8b 和后壁部8c高度的一半的高度,并且折叠气囊13布置在垫板12的上 侧。越过垫板12的上侧在垫板12左右两侧处横跨腔室8L和8R连续 设置气囊13。相应地,气囊13不断膨胀并以整体方式从所述车身的左侧扩张至 所述车身的右侧,如图9所示。由于气囊13在所述车身的左右方向延伸而呈长条形,所以分别在 每个腔室8L和8R内布置两个充气机9L和9R。然而,可横跨两个腔 室8L和8R布置一个在纵向在两端处都具有喷气出口的充气机。此外, 可采用一种结构,其中所述气体经由导管从布置在外部的充气机导入 每个腔室8L和8R中的气囊内。 .前述任意实施方式都是本发明的示例,并且本发明可采取与附图 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可采用与所述垫板不同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可以是仅连接 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的每个上边的连接件。此外,可设置两个或更多 连接件,同时使其在车身宽度方向上隔开。尽管采用特定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解释,但对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意图和领域的情况下可 作出各种改进。本申请包含与2006年1月25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 请(未经审査的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6-016323)有关的主题,其 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包括用于沿车身的引擎盖的至少一部分膨胀的气囊;容纳所述气囊的壳体;以及用于使所述气囊膨胀的充气机,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底部、在所述车身的前侧处的前壁部以及在所述车身的后侧处的后壁部,并且其中,所述壳体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连接沿着车身宽度方向延伸的所述气囊装置中的所述壳体的前壁部和后壁部的在纵向方向上的每个中间部分。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的沿所述纵向 方向的中间处设置有一个连接件。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多个连接件以这样的方式 设置,使得沿所述壳体的纵向方向具有彼此不同的设置位置。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被所述连 接件分隔为多个腔室。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气囊以独立的方式安 装在每个腔室中。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被设置成相对 于所述壳体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中间部分朝向下侧定位,并且所述气囊 连续地设置为越过所述连接件的上侧横跨每个腔室。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在每个腔室中设置有充气机。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横跨每个腔室安装一个充 气机,所述充气机沿纵向方向在两端处具有喷气出口。
9.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是垫板。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行人的气囊装置4,其可通过简单的对抗装置防止或抑制气囊膨胀时壳体在宽度膨胀方向的变形,该气囊装置设有用于容纳折叠气囊5的壳体8、用于使气囊膨胀5的充气机9、封闭引擎盖3用于使气囊5穿过的开孔3a的盖子10等。在壳体8的纵向中部中,设有垫板11,其作为连接前壁部8b和后壁部8c的连接件。
文档编号B60R21/34GK101336178SQ20068005178
公开日2008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5日
发明者泷本孝之, 高桥浩幸 申请人:高田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