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的围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床的围栏,包括开口护栏和安装在开口护栏的开口这一侧的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开口护栏包括上栏框、下栏框、围挡和立柱;所述上下栏框分别包括最少两个拐角;所述立柱与上下栏框相连;所述围挡安装在上下栏框上。这种护栏外观简洁流畅,并且能有效降低成本。可以安装在所有非特殊规格的床上。
【专利说明】床的围栏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大床或婴儿床或童床四周的婴幼儿护栏,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婴幼儿掉下床,由于将床的四周都围起来,宝宝在里面可以安全地玩耍,所以也同时具备游戏床的功能。
【背景技术】
[0002]专利20062009334.8中的安装在大床上的婴儿护栏,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制造成本较高,过高的价格使得多数消费者无法接受;由于四根立柱下端都要最少低于床面5cm左右,所以不能安装在床垫较薄的床上;另外,安装在床尾的下横杆有滑落下床面的潜在风险,但是将床尾的下横杆与床头的下横杆之间距离设置得太小,又会占用床面的实用面积,有些身高较高的人甚至无法伸长腿睡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床围护栏,简化现有技术中床围护栏的结构,有效降低制造成本,使得护栏外观更加简洁美观,并且能够安装在所有的非特殊规格的床上。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口护栏和安装在开口护栏的开口这一侧的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开口护栏包括上栏框、下栏框、围挡和立柱;所述上下栏框分别包括最少两个拐角;所述立柱与上下栏框相连;所述围挡安装在上下栏框上。
[0005]作为优选,开口护栏整体呈U形。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上栏框或下栏框由两段或多段组成,两段或多段之间采用管套管或管套杆方式相连。
[0007]作为优选,还包括撑杆,撑杆撑在上栏框和下栏框之间。
[0008]作为优选,所述围挡由防护网或多根支杆构成。
[0009]作为优选,所述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包括下横杆,下横杆与开口护栏的两端相连,下横杆所处高度低于床面。
[0010]作为优选,所述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包括上横杆,上横杆与立柱铰接。
[0011]作为优选,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包括上横杆,上横杆两端设有挂钩,立柱或上栏框上设有对应的挂钩。
[0012]作为优选,还包括下拉绳,下拉绳将开口护栏与床架或床垫相连。
[0013]作为优选,所述下栏框位于床头的那条边搁置于床面之上,并且在床尾最少有一个托架。
[0014]这种护栏结构包括一个将床的三侧包围起来的类似U形的开口护栏,和一个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安装在前述U形开口护栏开口的一侧。开口护栏搁置在床头、床尾和床侧这三条床边上。
[0015]开口护栏由上栏框、下栏框、围挡和最少两根立柱组成,立柱与上下栏框相连,围挡安装在上下栏框上。[0016]可以升降或开关的这一侧护栏包括下横杆,下横杆与开口护栏的两端相连,作为优选,下横杆所处高度稍低于床面,这样护栏降下时方便床边坐人,同时也可以防止整个护栏向另一侧挪动。
[0017]用下拉绳将开口护栏与床相连,作为优选,下拉绳一端与开口护栏拐角附近的下栏框或围挡或撑杆或立柱相连,另一端与床架或床垫相连,或者是另一端与被压在床垫或床腿之下的角码或其他连接件相连。
[0018]下栏框位于床头的那条边搁置于床面之上,并且在床尾最少有一个托架。托架可以是下栏框位于床尾的那条边搁置在床面上构成,也可以是下栏框位于床尾的那条边与可升降或可以开关的这一侧护栏的下横杆之间通过连接杆或绳索斜跨式相连之后连接杆或绳索骑在床面上而构成托架,也可以是下栏框位于床尾的那条边与下栏框位于床侧的那条边之间通过连接杆或绳索斜跨式相连之后连接杆或绳索骑在床面上而构成托架,也可以是下栏框位于床尾的那条边的一端或两端的弯曲半径远大于床垫角的圆弧半径而构成。然后下拉绳一端与开口护栏拐角附近的下栏框或围挡或撑杆或立柱相连,另一端与床架(床架包括床腿、床横梁、床框和床板)或床垫相连,或者是另一端与被压在床垫或床腿之下的角码或其他连接件相连,这样整个护栏就可以稳固地固定在了床面上。
[0019]可以升降或开关的这一侧护栏,可以有多种方案来实现升降或开关护栏的功能,从而方便人上下床,例如护栏由上横杆、下横杆以及由上下横杆撑起的围挡构成,围挡侧边与立柱通过滑动装置相连,通过增加或者缩短上下横杆之间的间距来实现升降功能;再例如,开口护栏的上下栏框多出两个拐角,使得开口护栏两端将开口这一侧围起一部分,然后用一个小门与其中一个立柱铰接,使小门能够水平旋转,从而实现开关护栏的功能。作为优选,上横杆与立柱铰接,具体的说,上横杆通过旋转装置与立柱相连,上横杆旋转至高位时带动围挡升起,旋转至低位时,带动围挡降下,从而实现升降护栏的功能。作为优选,上横杆的两端上设置有挂钩,上栏框两端或立柱上设置有对应的挂钩,当上横杆上升至高位时,用手转动上横杆,使其绕杆轴心旋转,同时带动上横杆两端的挂钩,使之与开口护栏上栏框或立柱上对应的挂钩锁合,反向转动上横杆则可以解锁,然后降下上横杆。
[0020]作为优选,围挡由多根立杆构成,或者围挡采用纺织物或编制物制成,具体来说,其主体由网眼布制成。
[0021 ] 如果围挡采用软质编织物或纺织物,例如围挡主体采用网眼布制成的防护网,并且整个护栏跨度较大的情况下,那么就需要大于两根的立柱,或者采用撑杆连接上下栏框。
[0022]上下栏框分别由两段或多段组成,作为优选,两段或多段之间采用粗管套细管或粗管套细杆的方式相连。
[0023]作为优选,上下栏框的两端与两根立柱分别相连。
[0024]作为优选,上下栏框的两端与两根立柱分别通过管套管或管套杆的方式相连。
[0025]立柱与上下栏框之间或者立柱与下横杆之间的连接点不一定就在立柱的上下两端,例如,立柱首先弯曲成L型之后再与下栏框管套管相连,那么下栏框的一部分是与立柱连为一体的。所以立柱与上下栏框或者立柱与下横杆之间的分界线不是以他们的连接点为判断依据的。
[0026]上述护栏结构的优点在于,开口护栏将三侧护栏自然地融通为一个整体,减少了三侧护栏之间连接处的繁琐结构,不仅更加简洁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安装在所有的非特殊规格的床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9]图中1.下栏框的一条边,2.下栏框的一条边,3.下栏框的一条边,4.上栏框的一条边,5.上栏框的一条边,6.上栏框的一条边,7.立柱,8.立柱,9.下横杆,10.上横杆,
11.围挡,12.围挡,13.撑杆,14.撑杆,15.下拉绳,16.下拉绳,17.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在图1中,下栏框由三条边构成,他们分别是下栏框的一条边(I)、(2)、(3);上栏框也是由三条边构成,他们分别是上栏框的一条边(4)、(5)、(6),上下栏框和立柱均由钢管制成,他们由多段组成,多段之间采用大管套小管的方式相连,所以安装简便。围挡(11)由软质网眼布制成,其上下两条边缝制成套筒套在上下栏框上,立柱(7)、(8)分别上下栏框的两端相连,然后围挡(11)的两端与立柱(7 )、( 8 )分别相连。上述上下栏框和立柱构成了 一个U形开口护栏。由于整个开口护栏的三侧融通为一体,所以,只需要一个加长的围挡就可以将三侧都围住,比起分别制作三个围挡分别安装在三个单侧护栏,然后用螺丝或其他连接装置将三个单侧护栏组装的方式,这样设计可以大大降低成本,而且外观流畅美观。在安装好围挡之后在U形开口护栏的两个拐角处附近增设两根立柱或者两个撑杆(13)、( 14),这种结构对于撑杆的承重能力要求不高,撑杆主要是承担上下栏框之间的压力,所以撑杆可以比一般的立柱细很多,例如采用直径6mm的铁杆即可,相比现有技术中三侧护栏需要至少四根或六根厚重的立柱而言,也可以节省一些成本。撑杆与上下栏框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管夹相连,管夹夹在上下栏框上,然后撑杆与管夹相连;或者是在上下栏框上钻孔,撑杆插入孔中实现相连,或者是在上下栏框上分别设置对应的凸起,撑杆两端设置对应的凹孔,然后撑杆卡上去。为了防止撑杆跑出来,可以在装好撑杆之后将上下栏框或与上下栏框相连的围挡的上下两条边用绳索相连。在拐角处,防护网制成的围挡受到护栏框架的拉力会向里侧弯曲,所以即使在这里设置了立柱或撑杆,也会被防护网制成的围挡远远地阻隔在护栏外侧,不用担心宝宝会磕碰在立柱上,对于婴幼儿而言更加安全。另外,由于围挡对上下栏框的拉力作用,和撑杆对上下栏框的推力作用,整个护栏绷的紧紧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噪音,而且有助于其稳固,在拐角附近推拉上栏框时,其晃动程度很小,也没有噪音。在U形开口护栏的开口一侧安装一个可升降的护栏,它主要由上横杆(10)、下横杆(9)和围挡(12)构成,下横杆(9)与两根立柱(7)、(8)的下端分别相连,围挡(12)的上下两条边分别套在上横杆(10)和下横杆(9)上,围挡(12)的左右两条侧边与立柱通过滑动装置相连,抬高上横杆(10)然后将其两端的挂钩与立柱上对应的挂钩锁合,则护栏升起;解下上横杆,使之带动围挡(12)落下,则护栏降下。整个床围护栏可以应用在婴儿床或童床上,也可以安装在大床上,安装在大床上时,下栏框的一条边(I)搁置在床头一侧的床面上,下横杆
(9)位于床侧的床垫侧面,其所处高度略低于床面,由于下栏框的一条边(I)比床的宽度略短,所以下栏框的一条边(2)也是搁置在床侧的床面上的,另有两条下拉绳(15)、(16)的一端分别与撑杆(13)、( 14)的下端相连,另一端分别与两个金属角码相连,金属角码的一部分被压在床脚之下,由于下栏框的一条边(2)的长度与床的长度相仿,所以为了防止下护栏的一条边(3)滑落下床面,可以将下横杆(9)与下栏框的一条边(3)用托架(17)斜跨式相连,托架(17)搁置于床面之上,这样,就不用担心下护栏的一条边(3)滑落下床面了。另外还有一个方案是,下栏框的一条边(I)搁置于床头的床面上,并且下栏框的一条边(3)的两端分别与下横杆(9)和下栏框的一条边(2)用托架斜跨式相连(或者下栏框的一条边(3)与下栏框的一条边(2)之间的弯曲半径或拐角半径足够大的时候也能构成一个托架,从而骑在床面之上不会掉下去)。
【权利要求】
1.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包括开口护栏和安装在开口护栏的开口这一侧的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开口护栏包括上栏框、下栏框、围挡和立柱;所述上下栏框分别包括最少两个拐角;所述立柱与上下栏框相连;所述围挡安装在上下栏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开口护栏整体呈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所述上栏框或下栏框由两段或多段组成,两段或多段之间采用管套管或管套杆方式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还包括撑杆,撑杆撑在上栏框和下栏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所述围挡由防护网或多根支杆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所述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包括下横杆,下横杆与开口护栏的两端相连,下横杆所处高度低于床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所述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包括上横杆,上横杆与立柱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可以升降或开关的护栏包括上横杆,上横杆两端设有挂钩,立柱或上栏框上设有对应的挂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还包括下拉绳,下拉绳将开口护栏与床架或床垫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的围栏,其特征是:所述下栏框位于床头的那条边搁置于床面之上,并且在床尾最少有一个托架。
【文档编号】A47D7/00GK103445562SQ201210055141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李铭 申请人: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