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红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379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红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常生活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红木座椅。
背景技术
林木,源于自然,温和而亲切,从古时起,人们就用木头搭建房屋,用木头制作生产用具,用木头造纸刻字,用木头造车制船……以木结构为主的生活体系,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神奇魅力。 红木,由于其木质坚硬、细腻、纹理好,可制造出坚固、美观的家具、工艺品等,它带着特有的古典魅力穿透岁月,栖居在我们的生活中。现有的红木座椅,为了保持它特有的中式风格,在结构上线条分明,中规中矩,这就造成了由于其质硬,容易弓I起坐感不适,适于观赏而不适用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红木座椅,能够缓解臀部因久坐产生的疼动感,增加坐感舒适性,使血液循环顺畅,保护人体健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红木座椅,包括椅子靠背、椅子坐板和椅子支撑脚,所述椅子支撑脚与所述椅子坐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椅子靠背与所述椅子坐板的上部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椅子坐板的中间部位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分为左右两个,且互相对称设置。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由四周逐渐向中间加深,其深度为
0.I-IOmm0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新型红木座椅进一步包括椅子扶手。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椅子靠背为符合人体背部曲线的弧形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型红木座椅,通过在椅子坐板上设置与人体臀部形状相契合的凹槽,能够缓解臀部因久坐产生的疼动感,使人体血液循环顺畅,保护人体健康。


图I是本发明新型红木座椅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椅子靠背,2、椅子坐板,21、凹槽,3、椅子支撑脚。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新型红木座椅,包括椅子靠背I、椅子坐板2和椅子支撑脚3,所述椅子支撑脚3与所述椅子坐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椅子靠背I与所述椅子坐板2的上部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椅子坐板2的中间部位设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分为左右两个,且互相对称设置。其中,所述凹槽21由四周逐渐向中间加深,其深度为0. 1-lOmm,符合人体臀部曲线的凹槽,克服了红木座椅由于材质硬,久坐易造成坐骨神经痛,腰椎疾病等的问题。所述新型红木座椅进一步包括椅子扶手。所述所述椅子靠背I为符合人体背部曲线的弧形结构,克服了红木座椅由于材质硬,靠背不舒服,引起腰椎疾病。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型红木座椅,通过在椅子坐板上设置与人体臀部形状相契合的凹槽,能够缓解臀部因久坐产生的疼动感,使人体血液循环顺畅,保护人体健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红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子靠背、椅子坐板和椅子支撑脚,所述椅子支撑脚与所述椅子坐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椅子靠背与所述椅子坐板的上部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椅子坐板的中间部位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分为左右两个,且互相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红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由四周逐渐向中间加深,其深度为0. 1-10m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红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红木座椅进一步包括椅子扶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红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靠背为符合人体背部曲线的弧形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红木座椅,包括椅子靠背、椅子坐板和椅子支撑脚,所述椅子支撑脚与所述椅子坐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椅子靠背与所述椅子坐板的上部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椅子坐板的中间部位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分为左右两个,且互相对称设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缓解臀部因久坐产生的疼动感,使血液循环顺畅,保护人体健康。
文档编号A47C7/40GK102793395SQ201210305998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颜仁明 申请人:常熟市福达红木家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