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10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调餐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家庭使用餐桌,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延长食物保存期,具有冷藏与加热功能的餐桌。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餐桌都仅具有就餐时可以放置碗具及提供就餐时普通进餐支撑之用途,但不具备有冬天加热与夏天冷藏的功能,因此这两个季节使用时,对于食物均需单独进行炉具加热或放入冷藏设备冷藏,不具有延长储存期的功能。对于冬天与夏天使用均有一定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除了通常的餐桌功能之外,增加了冬天保温与夏天冷藏的功能,具有方便,实用,延长食物保温或保存期的附加功能。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成包括,常规餐桌组成部分即台面及储存支撑单元,制冷单元,加热单元三部分构成,该制冷单元由立柱内压缩机制冷或立柱内电子装置制冷,制冷产生的冷空气由风力吹送进入储存间,进入储存间降温后保存食物,对中央立柱有一冷凝水收集盘收集冷凝水,加热单元为台面加热或立柱加热,并有一具定时功能之液晶显示面板开关设置时间与控制温度。该空调餐桌,其加热与制冷单元可以为中央立柱,或者四边立柱两种方式,中央立柱其加热与制冷在同一立柱内并分别隔开独立,中间由隔热保温材料分隔,四边立柱其加热与制冷单元分别位于不同立柱,加热有台面加热与立柱加热两种方式,台面加热材料可由电热丝,或导电高分子材料,立柱加热材料由电热丝,或导电高分子材料加热并由风力吹送进入储存间,通过储存间空气加热台面;制冷可以为压缩机制冷与电子制冷两种方式,并由风力吹送冷风进入储存间。中央立柱加热单元与制冷单元可以根据需要互换位置,即可以中央为制冷单元而外围为加热单元,也可以中央为加热单元而外围为制冷单元,其储存间顶部中央依情况可设置紫外光消毒器,或顶部两边可设置臭氧发生器消毒,其电源采用市电,或36V安全电压两种方式。本发明与常规餐桌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较冷的冬天可以保温,即使用餐时间较长也可以无需再次加热,这对于寒冷的北方冬季很具实用性,在夏天则可以让食物保存更长久的时间,这对于炎热的夏季尤其南方高热地区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夏天用冰箱保存食物还容易串味,采用本空调餐桌可以在有异味时快速吹风除味,消除了夏天冰箱保存食物不易除去的串味麻烦。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09]图I表示中央立柱餐桌示意图;图2表示四边立柱餐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该空调餐桌由耐温钢化玻璃或其他具有一定耐热抗冷材料组成台面及储存间,台面下面有一储存空间,可以储存食物,储存食物间底板中央或四边立柱的位置内设置加热单元及制冷单元,并以柱状支撑构造,即中央立柱与四边立柱构造,柱状构造可以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还可以是其他合适型状如长六边形,圆台或方台形等,除非特殊情况,加热与冷藏不能同时进行,对于中央立柱构造其加热与制冷功能单元在同一立柱内并分别隔开独立,中间由隔热材料分隔,以避免加热单元与制冷单元工作时相互影响。中央立柱与四边立柱制冷制热需分别在制冷立柱送风出口位置与制热立柱送风出口位置设置活门,活门开关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控制打开,以达到制冷工作时避免冷空气进入制热立柱,同样,制热工作时避免热空气进入制冷立柱从而达到节能目的,通常情况活门只可开一边,即正在使用的加热,或者制冷部分顺风方向打开,另外一边则将关闭,活门可 以多种方式,如百叶窗开合为最常见,即一旦使用将通过风力自动打开,通常自然情况将闭合,也可以采用叶片开合,叶片开合将只能够顺风方向打开,逆向由于设置阻挡将无法打开以保证从需要的方向打开,活门还可以是手动推拉打开式。通常情况下,冬天采用加热保温,夏天采用冷藏储存。其开关分为加热,关闭,制冷三个开关档位,其开关方式可采用电热毯常用的推拉式或电风扇常用的按压式开关,此外,为了方便吹风除异味,可以在加热与制冷两开关档位增设一仅送风开关,也可以在关闭开关位,或分别在加热与制冷两档开关位上设置按压式送风开关,方便经常性定期除异味。储存间可以是抽屉式打开,比如消毒碗柜的抽屉式,也可以是柜门式开合打开。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一般情况四边立柱为柜门式开合,因其储存间面积较大所致,柜门式打开方式可以两边打开也可以推拉式。如图2是另外一种结构即四边立柱构造,其与第一种区别为,加热支撑柱与制冷支撑柱分开于四边,避免工作时相互影响,加热与制冷支撑柱可以分别为I个或2个,根据餐桌储存间大小与实际情况采用单一或双柱模式,采用单一模式另外两个立柱纯粹为支撑作用,采用双柱模式四个立柱均分别具有加热或冷藏功能,与中央立柱稍有差异的是,四边立柱由于具有足够空间,因此不需要单独引出散热区,仅需在制冷立柱下部设置百叶窗透气口即可满足制冷剂压缩散热需求。此外,采用四边立柱制冷制热同样需分别在制冷立柱与制热立柱送风出口位置设置活门,活门开关同样可以自动也可以手动,功效同上中央立柱模式。对于制冷单元工作时会释放出热量,正常情况不会成为影响就餐人员的问题,因为通常是在就餐结束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需要冷藏,而就餐不仅不需要冷藏,相反就餐时食物基本上都需要加热,所以就餐时间是基本不需要冷藏单元工作,也就避免了热量在就餐时产生,而少量需要冷藏后食用的食品也可以从冰箱冷藏后或空调餐桌提前冷藏后取用,即使需要餐桌冷藏也可以在就餐时停止冷藏工作以避免产生热量。对于加热产生热量,在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本身有供暖需求,何况,基本上各面都有隔热材料阻挡热量散发,所以不存在问题,仅有台面有散热,正常情况不需要考虑因加热造成散热问题,而且,加热散热量在冬天会很少甚或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制冷方式,可采用常规制冷剂制冷,也可以采用电子式制冷方式,加热则仍然采用电加热方式。加热可以为台面加热与立柱加热,台面加热即台面底部与储存间底部面板交汇处有一附着于台面或储存间底板之适当的范围有加热元件如电热丝,而台面加热其构成类似于电热毯加热方式,也可以采用导电高分子材料,或导电陶瓷,或其它导电发热材料,为了美观大方与节能考虑,具有加热元件的部分通常情况将只集中于中间一定区域,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全面板加热,此外,出于安全性考虑,加热最终温度通常不会超过人体耐受极限,一般在65度以下,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及不同用途适当调高或调低温度范围。加热的另一种方式为立柱电热丝加热,也可以用导电高分子材料,或导电陶瓷,或任何适当的新型导电发热材料加热,并由风力吹送进入储存间,通过储存间空气加热台面,同样出于安全性考虑,加热最终温度通常不会超过人体耐受极限,一般在65度以下,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及不同用途适当调高或调低温度范围。两种方式比较,台面加热具有无嘈 声优点。出于安全考虑,可以加热电源采用36V以下安全电压与常规市电两种方式,方便依实际情况选择。此外,为方便食物自然冷却一段时间再行冷藏将更加节能,亦或加热不需要一直保温,可设置一定时开关,故需在开关上设置一液晶显示面板开关,以设置定时开关机时间,一般在餐台顶部台面下面一角设置该液晶显示面板可方便操作,该液晶面板可以取下,也可以根据需要固定于餐桌台面一角,或者可以设置在制冷加热立柱外面并固定其上。制冷方式则为立柱内压缩机制冷或立柱内电子式制冷,制冷产生的冷空气由风力吹送进入储存间,进入储存间降温后保存食物。储存间底板由多孔的面板或局部多空的面板,或细杆丝网状构成大面积多孔以方便底部加热或冷藏单元空气流通,局部多孔主要为台面加热考虑。由于制冷会在空气中产生凝结水,故需要考虑收集除去凝结水,为此在最下部储存间底板下有冷凝水收集盘,凝结水由立柱底部收集盘汇集,根据收集水量情况定期取出倒掉。为便于观察,冷凝水收集盘可以全部或局部透明以方便观察处理。冷凝水收集盘可采用带竖向立柱状中空之长槽或园孔之盘状构造,其立柱状中空槽或孔之构造主要方便下方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风或冷却单元产生的冷风顺利经由中空之槽孔通风送达上部储存间,并且在槽孔上方分别依据为长槽或长园孔之不同形状有长人字形尖斜面或圆尖顶斜面之遮蔽板盖,遮蔽板盖作用为防止上部储存间因冷却形成的冷凝水滴直接由通风之中空槽孔滴落泄漏进入收集盘下方加热与冷却单元,遮蔽板与下方开口处中空槽孔顶部通过数只细杆连接固定,以便于加热或制冷单元产生的热风或冷风经由冷凝水收集盘之中空槽孔通风到达上部储存间及台面,一般对于中空圆孔可以为2或3根细杆,而较长的长方形中空槽孔可依实际情况设置为适当的数根如4-6根均可,依槽长度决定,与遮蔽板连接。对于四边立柱由于其储存间面积较大,一般情况不容易大量积水,因此可以不必考虑冷凝水收集盘集水,仅需视情况用抹布擦拭即可,也可考虑在储存间底板设置向中央略微倾斜的面板以集中于中部并适时擦拭除去。[0029]为了方便使用,通常电源线从立柱地底部弓I出能够最大限度减少就餐人员不便,而且从装修角度看也可以在地板相关位置设置地板插座以杜绝露出线头,从安全角度考虑,电源线应该耐压与足够结实,为此特在底部设置电源线盒以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引出插头或直接地插无需引出而更加安全美观。在储存间靠近项部台面中间处可设置紫外线消毒装置或在两边设置臭氧消毒装置,以杀灭细菌,使食物始终保持无菌或极低菌环境,从而更好保存食物并延长保质期。 参照附图,将详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在图一中,台面加热材料2与台面I紧贴相连,其下部为储存间3,储存间底部为多孔底板,或局部多孔的面板,或细杆丝网状网面构成以方便底部热或冷空气流通,局部多孔主要为台面加热方式考虑,储存间底部紧接冷凝水收集盘4,冷凝水收集盘为带通风立柱遮蔽顶罩的中空多孔构造以方便气流通过,冷凝水收集盘下部中央为制冷压缩单元5,制冷单元底板有风扇向上吹风以将冷风送往储存间,与制冷单元由保温隔热材料相隔离的外围为加热单元6,加热单元底板同样有风扇向上吹风以将热风送往储存间。加热单元底部引 出电源接线盒7,在下部两侧依制冷方式为压缩制冷时有散热区8,而电子式则不需要散热区,储存间顶部依情况可设置紫外光消毒器9,或在两侧顶部设置臭氧消毒器10,储存间与外部中间层,加热单元与制冷单元其分隔间均由具隔热性能之材料包裹。夏天制冷由立柱制冷单元蒸发产生冷气,经由立柱制冷单元底部风扇向上吹送,冷风经由冷凝水收集盘立柱槽孔进入储存间,在储存间降温达到制冷保存食物目的,其中制冷剂在立柱内循环,在散热区散热后经压缩后再次进入立柱制冷单元并蒸发释放冷气,散热区可以在立柱内,也可以在立柱外两边单独设置叶片式散热区以提高速度,冷气由风扇吹送进入储存间完成一个循环。对于电子式则直接由风扇吹送制冷端,制冷端冷风进入储存间,达到制冷目的。区别在于没有压缩机部分,相对体积较小,亦较小噪音。冬天保暖由台面加热材料加热台面,由储存间底部加热材料加热储存间,或者由立柱加热材料加热,并经由风扇吹送进入储存间,达到储存间保暖与台面加热功能。此外,中央立柱加热单元与制冷单元可以根据需要互换位置,即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中央立柱中间为制冷单元外围为加热单元,也可以中间为加热单元,外围为制冷单元。
权利要求1.ー种空调餐桌,由常规餐桌组成部分,即台面与储存支撑单元(I),制冷単元(5),加热单元(6)三部分构成,该制冷単元由立柱内压缩机制冷或立柱内电子装置制冷,制冷产生的冷空气由风力吹送进入储存间,进入储存间降温后保存食物,对中央立柱有一冷凝水收集盘(4)收集冷凝水,加热单元为台面加热(2)或立柱加热出),并有一具定时功能之液晶显示面板开关设置时间与控制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餐桌,其加热与制冷単元可以为中央立柱,或者四边立柱两种方式,中央立柱其加热与制冷在同一立柱内并分别隔开独立,中间由隔热保温材料分隔,四边立柱其制冷与加热单元分别位于不同立柱,加热有台面加热与立柱加热两种方式,台面加热材料可由电热丝,或导电高分子材料,立柱加热材料由电热丝,或导电高分子材料加热并由风カ吹送进入储存间,通过储存间空气加热台面;制冷可以为压缩机制冷与电子制冷两种方式,并由风力吹送冷风进入储存间。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调餐桌,中央立柱加热单元与制冷単元可以根据需要互換位置,即可以中央为制冷单元而外围为加热单元,也可以中央为加热单元而外围为制冷单元,其储存间顶部中央依情况可设置紫外光消毒器,或顶部两边可设置臭氧发生器消毒,其电源采用市电,或36V安全电压两种方式。
专利摘要一种空调餐桌,由常规餐桌组成部分即台面与储存支撑单元,制冷单元,加热单元三部分构成,结构为中央立柱与四边立柱两种方式,该制冷单元由立柱压缩机制冷或电子制冷,制冷产生的冷空气由风力吹送进入储存间降温后保存食物,中央立柱有一收集盘收集冷凝水,加热单元为台面加热与立柱加热两种方式,中央立柱其加热与制冷在同一立柱内并分别隔开独立工作;四边立柱其制冷与制热单元分别位于不同立柱,台面与立柱加热材料可由电热丝,或导电高分子材料构成,其储存间顶部中央可设置紫外光消毒器,或顶部两边可设置臭氧发生器消毒,定时开关有一液晶显示面板设置时间及温度,其电源采用市电与36V安全电压两种方式。
文档编号A47B31/02GK202536584SQ20122000805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胡量 申请人:胡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