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床及恒温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及养生护理的各种道具需求越来越严谨,其中 卫浴及各种按摩产品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很多酒店的浴室中都 安装了擦背床一类的休闲道具。然而传统的擦背床都只是简单的床架及床垫,无论是材质 还是结构本身都采用普通的防水床垫,没有创新性设计,不能给人一种全新的休闲体验。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通过设 置一种水床结构,其触感更柔软更有承托力,设置温控及加热装置保持人体暖和,让人感觉 更加舒适、安逸。[0004]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包括一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一床垫,所述床垫分别 由四周边框及底板构成,并在底板上方放置加热装置并覆盖防漏膜后设置一水袋置于底板 上。[0006]特别的,所述支撑架下部包括两个挂钩,并在挂钩上设置一防水盒,所述防水盒内置一温控装置。[0007]特别的,所述温控装置通过转换电路直接与所述加热装置相互连接。[0008]特别的,所述边框四周紧密贴合有一层海绵结构。[0009]特别的,所述床垫还包括上下两层内罩,通过边缝连接将床垫整体密封。[0010]特别的,所述水床结构还包括一防水外罩将支撑架及床垫全部覆盖。[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一种水床结构,其触感更柔软更有承托力,设置 温控及加热装置保持人体暖和,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安逸;结构简单,方便制造生产,有效控 制成本,便于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该结构设计合理,防水防漏电,安全性能高。[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恒温式水床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恒温式水床结构部分组成元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包括一支撑架OI,在所述支撑架OI上设 置一床垫,所述床垫分别由四周边框02及底板03构成,并在底板03上方放置加热装置并 覆盖防漏膜后设置一水袋置于底板03上。[0016]所述支撑架01下部包括两个挂钩,并在挂钩上设置一防水盒,所述防水盒内置一温控装置。[0017]所述温控装置通过转换电路直接与所述加热装置相互连接。所述边框02四周紧 密贴合有一层海绵结构。所述床垫还包括上下两层内罩,通过边缝连接将床垫整体密封。所 述水床结构还包括一防水外罩将支撑架及床垫全部覆盖。[0018]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0019]1、床架(支撑架)结构床架结构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钢架下面设置2个挂钩,将 防水盒挂在挂钩上,并于防水盒内设置温控装置。[0020]2、床垫结构四周边框及底板采用木制结构,在木板做好的边框上贴上一层海棉, 将加热片(或加热器)置于木板上面,加热器上面及整个边框再包一层防漏膜,,防止水袋 破损后水会往外流;在防漏膜上方放置水袋,并将水袋充满水,充水后高度与边框的高度 一致,将内罩中间位置通过拉链拉合连接,将整张床垫密封包裹,最后将床垫及床架套上外罩。[0021]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系统结构及其方法 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包括一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一床垫,所述床垫分别由四周边框及底板构成,并在底板上方放置加热装置并覆盖防漏膜后设置一水袋置于底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式水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下部包括两个挂钩,并在挂钩上设置一防水盒,所述防水盒内置一温控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恒温式水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通过转换电路直接与所述加热装置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式水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四周紧密贴合有一层海绵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式水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还包括上下两层内罩,通过边缝连接将床垫整体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式水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床结构还包括一防水外罩将支撑架及床垫全部覆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恒温式水床结构,包括一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一床垫,所述床垫分别由四周边框及底板构成,并在底板上方放置加热装置并覆盖防漏膜后设置一水袋置于底板上。通过设置一种水床结构,其触感更柔软更有承托力,设置温控及加热装置保持人体暖和,让人感觉更加舒适、安逸;结构简单,方便制造生产,有效控制成本,便于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该结构设计合理,防水防漏电,安全性能高。
文档编号A47C27/08GK202874630SQ20122053920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邓平礼 申请人:邓平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