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894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空气床,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装饰拉带的空气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床供使用者在户外时便于携带,在使用时仅需要对空气床充气而使其膨胀之后,便能提供使用者休憩之用。空气床内通常包括多个拉带(strips),在空气床膨胀之后用以拉住空气床的内壁。上述空气床通常仅有一层结构。若需要增厚一层结构的空气床,现有的方式是把两层的空气床组装在一起。然而,若要更多层结构的空气床时,可能无法用此方式组装在一起,或是组装之后,各层结构的空气床需要分别进行充气,造成充气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床,其装饰拉带可使侧壁形成多个层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床,包括一可充气隔间、多个拉带以及多个装饰拉带。可充气隔间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以及围绕在顶壁及底壁周边的一侧壁。这些拉带可通气地配置在可充气隔间中。这些拉带连接顶壁及底壁。这些装饰拉带环绕顶壁并连接顶壁及侧壁,以使侧壁形成一第一层部及一第二层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拉带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第二支撑部以及一第三支撑部。第二支撑部的末端向外延伸出一第一预留部。第三支撑部的末端向外延伸一第二预留部。第一预留部连接于第二预留部,以使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第三支撑部面向侧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拉带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第一连接部面向顶壁并连接于顶壁。第二连接部面向底壁并连接于底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拉带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这些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这些第二连接部位于第一支撑部与第三支撑部之间。这些第一连接部面向顶壁并分别连接于顶壁。这些第二连接部面向底壁并分别连接于底壁。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装饰拉带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顶壁的一装饰部的两端连接,各装饰拉带的一拉曳部与侧壁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装饰拉带与顶壁的装饰部构成另一可充气隔间,且装饰部的高度大于顶壁的一平躺部的高度,装饰部形成于平躺部的周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床还包括一环拉带。环拉带可通气地配置在可充气隔间中且环绕这些拉带,并连接底壁及侧壁,以使侧壁形成第一层部、第二层部以及一第三层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环拉带具有一拉曳部。拉曳部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侧壁及底壁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床还包括一第一环拉带及一第二环拉带。第一环拉带及第二环拉带可通气地配置在可充气隔间中。第一环拉带环绕这些拉带并连接侧壁及顶壁。第二环拉带环绕这些拉带并连接侧壁及底壁,以使得侧壁形成第一层部、第二层部、一第三层部以及一第四层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环拉带具有一拉曳部。拉曳部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侧壁及底壁连接。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空气床的装饰拉带来使空气床形成两层的侧壁。通过此结构上的设计,通过装饰拉带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不需要在空气床上另外再加迭一层床垫,便能使空气床形成两层的侧壁,进而使空气床具有较佳的整体外观。再者,本实用新型也通过对空气床的拉带的结构设计来提升空气床的使用舒适性,以减少空气床被充气后顶壁与底壁的延展变形,进而使空气床的整体外观可以较为平整且方正,并具有较佳的外观。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空气床的长度方向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A是图1的整个侧壁的展开图;图3B是图1的个别拉带的展开图;图3C是图1的个别拉带的展开图;图3D是图1的整个装饰拉带的展开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的空气床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00:空气床;210、240:可充气隔间;212:顶壁;212a:平躺部;212b:装饰部;214:底壁;216:侧壁;216a:第一层部;216b:第二层部;216c:第三层部;[0039]216d:第四层部;220、280:拉带;220a,280a:第一连接部;220b,280b:第二连接部;222,282:第一支撑部;224、284:第二支撑部;224a,284a:第一预留部;226,286:第三支撑部;226a,286a:第二预留部;230:装饰拉带;230a:装饰拉带的上端;230b:装饰拉带的下端;232:拉曳部;234:通孔;150:环拉带;150a:第一环拉带;152:拉曳部;152a:拉曳部的上端;152b:拉曳部的下端;170:泄气阀;190:第二环拉带。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空气床的长度方向的局部剖视示意图。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床200包括一可充气隔间210(inflatablecompartment)、多个拉带220(strips)以及多个装饰拉带230。可充气隔间210是由一顶壁212、一底壁214以及一侧壁216所围绕而成,其中顶壁212包括一平躺部(lyingportion)212a与一装饰部(decorationportion)212b,侧壁216是围绕在顶壁212及底壁214周边。本实施例的拉带220配置在可充气隔间210中,并分别连接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及底壁214。为了要在平躺部212a的周围形成具较高的装饰部212b的空气床200,本实施例的侧壁216(请参照图3A)设计成具相同高度的区块,并将该些装饰拉带230(请参照图3D)彼此连接并环绕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详细而言,各装饰拉带230具有一拉曳部232。装饰拉带230的上端230a及装饰拉带230的下端230b分别与顶壁212的装饰部212b的两端连接,而各装饰拉带230的拉曳部232与侧壁216连接。因此,当装饰拉带230连接顶壁212及侧壁216时,装饰拉带230与顶壁212的装饰部212b构成另一可充气隔间240,以形成装饰部212b,。如此一来,便使侧壁216形成一第一层部216a(firstlayerportion)及一第二层部216b。换句话说,只有顶壁212与底壁214的空气床200,通过该些装饰拉带230的设置,使使用者不需要在空气床200上另外再加迭一层床垫,便能使空气床200形成两层的侧壁216。此外,顶壁212的装饰部212b的高度大于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的高度,以形成一环状方圈,来增加空气床200的装饰效果而较佳的整体外观。此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装饰拉带230也可为其它适当数量并彼此连接而环绕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或者只有一条一体成型的装饰拉带230而环绕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床200还包括充气装置以及泄气阀170。充气装置及泄气阀170分别设在侧壁216上。藉此,通过充气装置,使用者便能对空气床200进行充气。另一方面,当不使用空气床200时,使用者便能通过泄气阀170将空气自空气床200的可充气隔间210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依需求在空气床200的侧壁216上设置充气装置和/或泄气阀。此外,本实施例的可充气隔间210与另一可充气隔间240是以不透气的可挠性材料所制成,例如是聚乙烯类(polyvinyl)的塑料材料。因此,当空气床200的可充气隔间210与另一可充气隔间240被充气而膨胀之后,空气不会散逸出去而会被留置在可充气隔间210与另一可充气隔间240中。另外,该些拉带220、该些装饰拉带230以及其他的构件可以是如上述的聚乙烯材料或其他材料所制成。本实用新型对上述的侧壁216、拉带220以及装饰拉带230的形状并未加以限制,以下通过附图加以举例说明。图3A是图1的整个侧壁的展开图。图3B是图1的个别拉带的展开图。图3C是图1的个别拉带的展开图。图3D是图1的整个装饰拉带的展开图。请先参考图3A、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顶壁212将侧壁216设计成具相同高度的区块。本实施例利用上述拉带220的结构设计,使空气床200的整体外观可以较为平整且方正,而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并具有较佳的外观,以下对此加以举例说明。请同时参考图3B、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拉带220约略沿着空气床200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排列成矩阵,其中四条拉带220约略沿着空气床200宽度方向平行地设置,而四条拉带220约略沿着空气床200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然而,拉带220的数量可视实际情况而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具体而言,拉带220具有一第一支撑部222、一第二支撑部224以及一第三支撑部226。第二支撑部224的末端向外延伸出一第一预留部224a。第三支撑部226的末端向外延伸一第二预留部226a。据此,第一预留部224a连接于第二预留部226a,以使第一支撑部222、一第二支撑部224以及第三支撑部226面向侧壁216。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预留部224a连接于第二预留部226a的方式,例如包括胶合(adhesivebonding)或熔接(thermalwelding),举例来说,通过熔接的方式而使得第一预留部224a连接于第二预留部226a接合更稳定。因此,本实施例的空气床200被充气而膨胀之后,第一预留部224a连接于第二预留部226a之间的连接不容易被拉断。此外,第一支撑部222的形状略呈方形,而第二支撑部224与第三支撑部226彼此连接后的形状也略呈方形,且第一支撑部222的高度略约与第二支撑部224与第三支撑部226彼此连接后的高度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22、第二支撑部224与第三支撑部226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详细来说,各拉带220具有一第一连接部220a以及一第二连接部220b。第一连接部220a位于第一支撑部222与第二支撑部224之间。第二连接部220b位于第一支撑部222与第三支撑部226之间。第一连接部220a面向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并连接于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第二连接部220b面向底壁214并连接于底壁214。在此配置之下,本实施例的各拉带220的第一连接部220a与第二连接部220b的形状略呈方形。据此,当空气床200被充气而可充气隔间210膨胀时,连接顶壁212的第一连接部220a以及连接底壁214的第二连接部220b便能提供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固定,以减少空气床200被充气后顶壁212与底壁214的延展变形,进而使空气床200的整体外观可以较为平整且方正,而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并具有较佳的外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20a与第二连接部220b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上述图3B的拉带220是采用多个单体(singlemember),各个拉带220具有一个第一连接部220a与一个第二连接部220b,且配置在可充气隔间210内,且四条拉带220约略沿着空气床200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拉带220也可为其它适当数量并彼此连接而环绕该些拉带220,或者只有一条一体成型的拉带280而环绕该些拉带220,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以下通过附图加以说明。请参考图3C,在本实施例中,拉带280具有一第一支撑部282、一第二支撑部284以及一第三支撑部286。第二支撑部284的末端向外延伸出一第一预留部284a。第三支撑部286的末端向外延伸一第二预留部286a。第一预留部284a连接于第二预留部286a,以使第一支撑部282、第二支撑部284以及第三支撑部286面向侧壁216。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预留部284a连接于第二预留部286a的方式,例如包括胶合(adhesivebonding)或熔接(thermalwelding),举例来说,通过熔接的方式而使得第一预留部284a连接于第二预留部286a的接合更稳定。因此,本实施例的空气床200被充气而膨胀之后,第一预留部284a连接在第二预留部286a之间的连接不容易被拉断。在本实施例中,该些拉带280是约略沿着空气床200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并分别连接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及底壁214。所以,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拉带280的设置,而使得沿着空气床200的一方向只需要一条拉带280,其中此拉带280有四个连接部(此指第一连接部280a或第二连接部280b),而不需要配置四条如图2所示拉带220。如此一来,可藉以提升制作空气床200的效率。拉带280具有四个第一连接部280a以及四个第二连接部280b。这些第一连接部280a位于第一支撑部282与第二支撑部284之间。这些第二连接部280b位于第一支撑部282与第三支撑部286之间。这些第一连接部280a面向顶壁212并分别连接于顶壁212。这些第二连接部280b面向底壁214并分别连接于底壁214。此外,第一支撑部282的形状略呈方形,而第二支撑部284与第三支撑部286彼此连接后的形状也略呈方形,且第一支撑部282的高度略约与第二支撑部284与第三支撑部286彼此连接后的高度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82、第二支撑部284与第三支撑部286可以是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在此配置之下,本实施例的各拉带280的第一连接部280a与第二连接部280b的形状略呈方形。据此,当空气床200被充气而可充气隔间210膨胀时,连接顶壁212的第一连接部280a以及连接底壁214的第二连接部280b便能提供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固定,以减少空气床200被充气后顶壁212与底壁214的延展变形,进而使空气床200的整体外观可以较为平整且方正,而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性并具有较佳的外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80a与第二连接部280b可以是其他形状与数量,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图3D是图1的整个装饰拉带的展开图。请参考图3D、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另夕卜,装饰拉带230还具有多个通孔234。因此,可充气隔间240中的空气可以利用流通过该些通孔234使得该些装饰拉带230是可通气的,而不会造成可充气隔间210与另一可充气隔间240内空气的阻隔。然而,该些通孔234除了不会阻挠可充气隔间210与另一可充气隔间240内空气的流动以外,还能够缓冲装饰拉带230所承受来自顶壁212及侧壁216的部分拉力。因此,当空气床200被充气而可充气隔间210与另一可充气隔间240膨胀时,该些装饰拉带230的设计能够降低装饰拉带230自连接的顶壁212和/或侧壁216剥离,或是直接造成装饰拉带230裂开的可能性。本实施例并不限制装饰拉带230连接于顶壁212的方式,例如包括胶合(adhesivebonding)或熔接(thermalwelding),举例来说,通过熔接的方式而使得装饰拉带230连接于顶壁212接合更稳定。图4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4,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床200包括一可充气隔间210、多个拉带220以及多个装饰拉带230。可充气隔间210是由一顶壁212、一底壁214以及一侧壁216所围绕而成,其中侧壁216是围绕在顶壁212及底壁214周边。本实施例的拉带220配置在可充气隔间210中,并分别连接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及底壁214。需说明的是,与上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空气床200还包括环拉带150。环拉带150可通气地配置在可充气隔间210中。环拉带150倾斜地连接底壁214及侧壁216,且环拉带150环绕这些拉带220。在其它实施例中,环拉带150也可为其它适当数量并彼此连接而环绕该些拉带220,或者只有一条一体成型的环拉带150而环绕该些拉带220,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加以限制。另一方面,各环拉带150的另一端连接对应的侧壁216,其中装饰拉带230连接在侧壁216上位置,高于环拉带150的下端连接在侧壁216上位置,因此使得侧壁216形成第一层部216a、一第二层部216b及第三层部216c。换句话说,除了通过该些装饰拉带230的设置形成第一层部216a、第二层部216b之外,还可以通过环拉带150的设置,便能使空气床200形成三层的侧壁216。具体而言,环拉带150具有一拉曳部152。拉曳部152的上端152a及拉曳部152的下端152b分别与侧壁216及底壁214连接。此外,环拉带150还具有多个通孔(未示出)。因此,可充气隔间210中的空气可以利用流通过该些通孔使得该些环拉带150是可通气的,而不会造成可充气隔间210内空气的阻隔。然而,该些通孔除了不会阻挠可充气隔间210内空气的流动以外,还能够缓冲环拉带150所承受来自底壁214及侧壁216的部分拉力。因此,当空气床200被充气而可充气隔间210膨胀时,该些通孔的设计能够降低环拉带150自连接的底壁214和/或侧壁216剥离,或是直接造成环拉带150裂开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床200的侧壁216、拉带220及装饰拉带230功能与形状,和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床的侧壁、拉带及装饰拉带的功能与形状相同或近似,因此详细的内容及设计可参考图1、图2及图3A-3D的说明,以下不多加以赘述。另外,在与图4的实施例相似的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并不对在空气床中连接在侧壁不同高度的环拉带的位置加以限制,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其他空气床的实施例不对环拉带连接的位置加以限制,只要可以使侧壁形成多个层部皆可。以下通过附图加以举例说明。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床200中,该些环拉带150倾斜地连接侧壁216及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的边缘,其中装饰拉带230连接在侧壁216上位置,高于环拉带150的下端连接在侧壁216上位置,因此使得侧壁216形成第一层部216a、一第二层部216b及第三层部216c。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床200的侧壁216、拉带220、装饰拉带230及环拉带150的功能与形状,和上述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空气床的侧壁、拉带、装饰拉带及环拉带的功能与形状相同或近似,因此详细的内容及设计可参考图1、图2、图3A-3D及图4的说明,以下不多加以赘述。另外,在与图4及图5的实施例相似的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并不对在空气床中连接在侧壁不同高度的环拉带的数量加以限制,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其他空气床的实施例不对侧壁形成的层部的数目加以限制,以下通过附图加以举例说明。图6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的空气床的局部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6与图7,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床200中,空气床200包括一可充气隔间210、多个拉带220以及多个装饰拉带230。可充气隔间210是由一顶壁212、一底壁214以及一侧壁216所围绕而成,其中侧壁216是围绕在顶壁212及底壁214周边。本实施例的拉带220配置在可充气隔间210中,并分别连接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及底壁214。需说明的是,与上述如图4及图5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空气床200还包括一第一环拉带150a及一第二环拉带190,其中第一环拉带150a及第二环拉带190连接在侧壁216的不同高度。第一环拉带150a及第二环拉带190可通气地配置在可充气隔间210中。第一环拉带150a环绕这些拉带220并倾斜地连接侧壁216及顶壁212。第二环拉带190环绕这些拉带220并倾斜地连接侧壁216及底壁214,其中第一环拉带150a的下端连接在侧壁216上位置,高于第二环拉带190上端连接在侧壁216上位置,以使得侧壁216形成第一层部216a、第二层部216b、一第三层部216c以及一第四层部216d。换句话说,除了通过该些装饰拉带230的设置形成第一层部216a、第二层部216b之外,还可以通过第一环拉带150a及第二环拉带190的设置,便能使空气床200形成四层的侧壁216。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床200的侧壁216、拉带220及装饰拉带230的功能与形状,和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床的侧壁、拉带及装饰拉带的功能与形状相同或近似,因此详细的内容及设计可参考图1、图2及图3A-3D的说明,以下不多加以赘述。另外,在与图4至图6的实施例相似的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空气床中的拉带采用单体单模的方式(如图3B),在此并不对在空气床中的拉带的结构及制作方式加以限制,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其他空气床的拉带采用单体单模的方式加以限制,以下通过附图加以举例说明。图8是本实用新型空气床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不意图。请参考图8及图3C,在本实施例的空气床200中,与图6及图7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采用如图3C的多条拉带280。拉带280配置在可充气隔间210中,约略沿着空气床200的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并分别连接顶壁212的平躺部212a及底壁214。具体而言,拉带280如图3C所示具有四个第一连接部280a以及四个第二连接部280b。这些第一连接部280a位于第一支撑部282与第二支撑部284之间。这些第二连接部280b位于第一支撑部282与第三支撑部286之间。这些第一连接部280a面向顶壁212并分别连接于顶壁212。这些第二连接部280b面向底壁214并分别连接于底壁214。所以,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拉带280的设置,而使得拉带280具有多个连接部(此指第一连接部220a或第二连接部220b),而不需要如图3B所示拉带220具有一个连接部(此指第一连接部220a或第二连接部220b),故能够提升制作空气床200的效率。需说明的是,所述拉带280的功能及功效已在图3C阐述,故可进一步参考如图3C所示的说明,在此不多赘述。同样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床200的侧壁216、拉带280、第一环拉带150a及第二环拉带190的功能与形状,和上述实施例中空气床的侧壁、拉带、第一环拉带及第二环拉带的功能与形状相同或近似,因此详细的内容及设计可参考图1、图2、图3A-3D、图6及图7的说明,以下不多加以赘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空气床的装饰拉带来使空气床形成两层的侧壁。通过此结构上的设计,通过装饰拉带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不需要在空气床上另外再加迭一层床垫,便能使空气床形成两层的侧壁,进而使空气床具有较佳的整体外观。再者,本实用新型也通过对空气床的拉带的结构设计来提升空气床的使用舒适性,以减少空气床被充气后顶壁与底壁的延展变形,进而使空气床的整体外观可以较为平整且方正,并具有较佳的外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充气隔间,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以及围绕在该顶壁及该底壁周边的一侧壁;多个拉带,可通气地配置在该可充气隔间中,该些拉带连接该顶壁及该底壁;以及多个装饰拉带,环绕该顶壁并连接该顶壁及该侧壁,以使该侧壁形成一第一层部及一第二层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各该拉带具有一第一支撑部、一第二支撑部以及一第三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的末端向外延伸出一第一预留部,该第三支撑部的末端向外延伸一第二预留部,该第一预留部连接于该第二预留部,以使该第一支撑部、该第二支撑部及该第三支撑部面向该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各该拉带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以及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三支撑部之间,该第一连接部面向该顶壁并连接于该顶壁,该第二连接部面向该底壁并连接于该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各该拉带具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该些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二支撑部之间,该些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支撑部与该第三支撑部之间,该些第一连接部面向该顶壁并分别连接于该顶壁,该些第二连接部面向该底壁并分别连接于该底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各该装饰拉带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该顶壁的一装饰部的两端连接,各该装饰拉带的一拉曳部与该侧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该装饰拉带与该顶壁的该装饰部构成另一可充气隔间,且该装饰部的高度大于该顶壁的一平躺部的高度,该装饰部形成于该平躺部的周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拉带,该环拉带可通气地配置在该可充气隔间中且环绕该些拉带,并连接该底壁及该侧壁,以使该侧壁形成该第一层部、该第二层部以及一第三层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该环拉带具有一拉曳部,该拉曳部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该侧壁及该底壁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环拉带及一第二环拉带,该第一环拉带及该第二环拉带可通气地配置在该可充气隔间中,该第一环拉带环绕该些拉带并连接该侧壁及该顶壁,该第二环拉带环绕该些拉带并连接该侧壁及该底壁,以使得该侧壁形成该第一层部、该第二层部、一第三层部以及一第四层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床,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环拉带具有一拉曳部,该拉曳部的上端及下端分别与该侧壁及该底壁连接。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床,包括一可充气隔间、多个拉带以及多个装饰拉带。可充气隔间包括一顶壁、一底壁以及围绕在顶壁及底壁周边的一侧壁。这些拉带可通气地配置在可充气隔间中。这些拉带连接顶壁及底壁。这些装饰拉带环绕顶壁并连接顶壁及侧壁,以使侧壁形成一第一层部及一第二层部。文档编号A47C31/00GK203059042SQ20122068833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发明者陈源镇申请人:嘉翰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