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67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拉链密码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密码锁,其各密码轮组件呈直立式横向并列分布设置在锁芯容置腔内,密码轮套设于内轮上,内轮轴向一端设有将内轮与密码轮压紧联动的弹性装置,内轮轴向另一端设有变码机构,变码机构包括滑动装配于锁芯容置腔内的变号条和调号拨块,调号拨块与变号条联动连接,变号条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设置,且位于内轮轴向相对于设置弹性装置一端的另一端位置,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变号条可推压内轮沿内轮轴向位移并脱离密码轮使密码轮锁机构处于变码状态,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滑板对变号条形成变号条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锁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变码操作方便,变号稳定可靠的优点。
【专利说明】拉链密码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一种应用于具有拉链装置的箱包上,用于锁定拉链的拉链密码锁。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箱包上使用的拉链密码锁主要有密码轮以立式平行串排的排列方式以及密码轮以卧式并列直线排列方式两种。立式平行串排式的拉链锁采用转轴上套设内轮,内轮上套设密码轮设置,一方面使得拉链锁厚度增加,拉链锁整体体积大,另一方面锁机构内配合零部件繁多,结构复杂。
[0003]如图1所示,并列直线式的拉链锁较立式串排的拉链锁采用密码轮端面设置凸点,内轮端面上设置与密码轮上凸点配合的凹坑,并经弹簧使内轮的端面与密码轮的端面贴紧实现联动连接,形成密码轮组件,该密码轮组件并列直线排列设置,设置滑板与内轮配合,滑板沿长度方向分布有与各密码轮组件的内轮位置对应的锁止凸起,滑板上设有将滑板上锁止凸起压紧在内轮圆周面上的弹性件,所述内轮圆周面上设有与锁止凸起适配的解锁槽,滑板上的锁止凸起嵌入解锁槽内构成密码轮锁机构解锁状态,滑板上的锁止凸起退出解锁槽构成密码轮锁机构锁止状态,锁钩机构包括锁钩本体和开锁件,开锁件包括与锁钩本体一体的连杆以及与连杆联动的开锁推块,锁钩本体与锁壳之间设置有将锁钩推向锁孔的弹性件,滑板经旋转块与连杆联动实现拉链锁的锁止和开锁,较立式平行串排式的拉链锁,结构有所简化;但上述并列直线式拉链锁的密码轮组件为卧式设置,这种卧式排列的密码轮上的字母只能在轮子端面上显示,密码轮只能布置在锁壳的侧面上,限制了其内部结构的操控性;密码轮与内轮也只能采用摩擦式传动,变号要通过强制转动密码轮来突破其与内轮的摩擦力来完成,操作极为不便,又不稳定,常常出错,而且变号过程中,要花大力气,手指磨得又痛。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码轮采用立式直线并列排列设置,方便变码机构设置,内部各部件配合可靠,操控方便,结构简单,整体体积小,变码操作方便,变码可靠稳定的拉链密码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链密码锁,包括有锁壳,以及安设于锁壳内的锁芯机构和锁钩机构,锁壳内设有供锁芯机构定位装配的锁芯容置腔和供锁钩机构定位装配的锁钩容置腔,锁芯机构包括有密码轮锁机构,密码轮锁机构包括滑板以及若干密码轮组件,密码轮组件包括有转动联动连接的密码轮和内轮,滑板与各密码轮组件的内轮配合,所述锁钩机构包括锁钩本体和开锁件,滑板与开锁件联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密码轮组件呈直立式横向并列分布设置在锁芯容置腔内,所述密码轮套设于内轮上,内轮轴向一端设有将内轮与密码轮压紧联动的弹性装置,内轮轴向另一端设有变码机构,变码机构包括滑动装配于锁芯容置腔内的变号条和调号拨块,调号拨块与变号条联动连接,变号条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设置,且位于内轮轴向相对于设置弹性装置一端的另一端位置,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变号条可推压内轮沿内轮轴向位移并脱离密码轮使密码轮锁机构处于变码状态,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板对变号条形成变号条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锁止。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码轮锁组件采用直立式横向并列分布设置,密码轮套设在内轮上,由此不仅可使密码数字设置在密码轮的圆周面上,而且可在内轮轴向两端位置可分别设置弹性装置和变码机构的变号条,弹性装置保证在正常使用时,密码轮与内轮联动连接可靠;而且变号条设置在内轮轴向一端端部,并沿密码轮组件排布方向设置,即变号条与内轮轴向方向垂直,在密码轮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下,变号条可同时推动各密码轮组件的内轮轴向移动后,与密码轮分离,解除内轮与密码轮周向限位,密码轮可自由转动实现密码的改变,变码成功后,变码机构复位,并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使密码轮与内轮重新可靠联动连接;变码过程中,密码轮不受内轮干涉,无阻力,变码操作简单、轻松、方便以及变码稳定可靠,解决了传统密码轮锁组件采用卧式并列分布设置下,密码轮与内轮只能采用在两者端部之间设置凸点和凹槽通过摩擦式传动,变码只能通过强制转动密码轮来突破其与内轮的摩擦力来完成所带来的缺陷;正常解锁操作时,弹性装置保证密码轮与内轮可靠联动连接,传动稳定可靠,解决了传统密码轮锁组件采用卧式并列分布设置下,需要兼顾变码和正常密码解锁时密码与内轮可靠联动的矛盾,而导致密码轮与内轮传动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够的缺陷。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变号条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滑动设置在锁芯容置腔内,变号条沿长度方向上分布有与各密码轮组件的内轮对应配合的若干斜坡,所述内轮轴向与变号条对应的一端端部位于对应斜坡的滑移轨迹上,使得变号条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的滑移变成内轮轴向上的滑移,所述斜坡的高度与内轮脱离密码轮时的轴向移动行程相适应。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号条滑动时,通过相应的斜坡使与之对应内轮轴向移动直至完全脱离密码轮,变号条呈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滑动设置,及推动变号条沿长度方向上移动来实现各内轮同时轴向移动,操作省力,以及变号条推动内轮时各内轮受力均衡,内轮轴向移动稳定,变码操作更加稳定可靠。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号拨块设于变号条的一端位置,调号拨块包括有拨块本体,拨块本体端部设有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第一指部与变号条联动连接,第二指部与滑板对应,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板与第二指部形成限位锁止,从而构成滑板对变号条形成变号条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锁止,所述拨块本体与锁芯容置腔壁之间设有位置锁定结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滑板直接锁定调号拨块来实现对变号条的限位锁止(防止变号条滑动),锁止可靠,结构设置简单,方便布置,同时避免变号条受力损坏。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开锁件上设有斜面,斜面沿开锁件开锁动作方向上的向下倾斜设置,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变码状态时,至少有一个处于变码位置的内轮轴向一端伸入锁钩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开锁件开锁动作时斜面的运动轨迹上与斜面构成限位配合。[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码操控时,内轮轴向运动并与密码轮脱离,内轮处于变码位置,其中一个内轮轴向一端位于开锁件上的斜坡的运动轨迹上,与斜面构成限位配合,开锁件开锁动作时,斜面运动至内轮位置,并抵压内轮,迫使内轮复位,完成变码操作。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轮轴向自设置弹性装置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有设置解锁槽的解锁轮部,与密码轮联动配合的花键轮部,以及光滑设置的外圆轮部,所述花键轮部沿圆周分布有若干啮合凸筋,所述密码轮的内圆壁上设有与啮合凸筋啮合联动的齿槽,所述花键轮朝向解锁轮部的一端设置有对密码轮轴向限位止退的轴向止退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轮与密码轮采用啮合配合联动,并通过轴向止退面,实现密码轮轴向单向可动,这样传动采用齿条嵌入组合式,传动稳定可靠。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滑板与开锁件之间设有旋转块,旋转块周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联动指和第二联动指,第一联动指与第二联动指之间形成间隔腔,所述滑板上朝向旋转块延伸有与第二联动指联动配合的拨动块,所述旋转块上设有将第二联动指紧靠在拨动块上的扭簧,所述旋转块上第一联动指与开锁件位置对应时,与开锁件相抵限位配合构成拉链密码锁的闭锁,所述旋转块上第一联动指与第二联动指之间的间隔腔与开锁件位置对应时,构成拉链密码锁的解锁。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锁件与滑板之间通过旋转块实现联动,完成拉链密码锁的开锁和解锁,结构简单,布置方便,使得整个拉链密码锁体积变小。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芯机构还包括有钥匙锁芯机构,钥匙锁芯机构包括可绕其自身转动的锁芯,锁芯上设有解锁拨指,所述旋转块上设有第三联动指,第三联动指位于解锁拨指的旋转轨迹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钥匙转动锁芯时,由于旋转块上的第三联动指位于锁芯上解锁拨指的转动轨迹上,所以解锁拨指在转动时会拨动旋转块旋转,使旋转块上第一联动指与第二联动指之间的间隔腔与开锁件位置对应,实现解锁;则实现拉链密码锁,密码轮锁机构解锁和钥匙锁芯机构解锁两种解锁方式,便于海关检查。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拉链密码锁立体视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拉链密码锁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拉链密码锁闭锁状态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拉链密码锁的密码轮锁机构解锁状态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拉链密码锁的钥匙锁芯机构解锁状态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拉链密码锁的密码轮锁机构变码状态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A部分局部放大图;
[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密码轮组件(带滑板)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2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拉链密码锁,包括有锁壳1,以及安设于锁壳I内的锁芯机构和锁钩机构2 ;锁壳I包括底盖10、底板11以及上盖12,上盖12内设有供锁芯机构定位装配的锁芯容置腔和供锁钩机构定位装配的锁钩容置腔,锁芯机构和锁钩机构2装配在上盖12内,然后通过底板11和底盖10扣合装配而成。
[0030]所述锁芯机构包括有钥匙锁芯机构3和密码轮锁机构4 ;所述钥匙锁芯机构3包括可绕其自身转动的锁芯30,锁芯30上设有解锁拨指31,解锁拨指31随着锁芯30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密码轮锁机构4包括滑板40以及若干密码轮组件41,密码轮组件41包括有转动联动连接的密码轮410和内轮411 ;在锁芯容置腔内,横向并列分布设置有供密码轮组件安装的定位腔,密码轮组件41装配在定位腔内构成各密码轮组件41的横向并列直线排列,所述定位腔由供密码轮410直立放置的密码轮定位腔以及供内轮411定位装配的内轮导向腔组成,密码轮410呈直立设置锁芯容置腔内,即密码轮组件41呈直立式横向并列分布设置在锁芯容置腔内,所述内轮411装配在内轮导向腔内并可轴向滑移脱离密码轮410,内轮411轴向一端设有将内轮411与密码轮410压紧联动的弹性装置412,弹性装置412为套设在内轮411端部的螺旋弹簧(当然也可以为弹簧片设置);所述滑板40沿密码轮组件41排列方向设置,滑板40上设有横向延伸出的锁止凸起400,锁止凸起400的位置以及个数与内轮411相对应,内轮411圆周面上设有与锁止凸起400对应配合的解锁槽4110,在滑板40轴向与锁止凸起400朝向相反的一端设置有弹性件(通常为弹簧设置),弹性件将滑板40上的锁止凸起400压紧在内轮411圆周面上,这样在转动密码轮410时,内轮411随之转动,当各个内轮411上的解锁槽4110与滑板40上相应的锁止凸起400位置对应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锁止凸起400进入解锁槽4110内,同时滑板40移动使得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解锁状态(如图5),转动密码轮410,锁止凸起400从解锁槽4110内退出,同时推动滑板40克服弹簧力移动,使得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锁止状态(如图4)。
[0031 ] 所述锁钩机构2包括开锁件和锁钩本体20,开锁件包括开锁推块21和连杆22,开锁推块21可以与连杆22整体形成一个部件,也可以分体成两个部件,通常开锁推块21与连杆22分成两个部件设置,锁钩本体20在连杆22上形成,锁钩本体20轴向一端与锁钩容置腔侧壁之间设有弹簧,在弹簧作用下锁钩本体20位于锁孔位置;所述滑板40与连杆22之间经旋转块5联动,从而实现密码轮锁机构4与锁钩机构2联动构成密码轮锁机构4对锁钩机构2的解锁和闭锁控制;当然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行的技术方案,滑板40与连杆22之间也可通过设置板件,板件上设置凸起实现联动,但这样设置下存在设置分布不便,导致锁体整体体积相对变大的缺陷,故优先采用旋转块5设置。所述的旋转块5沿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联动指51、第二联动指52和第三联动指53,第一联动指51与第二联动指52之间形成间隔腔50 ;所述滑板40上朝向旋转块5延伸有与第二联动指52联动配合的拨动块401,所述旋转块5端部设有将第二联动指52紧靠在拨动块401上的扭簧,则密码轮锁机构4解锁和闭锁时,在扭簧和滑板40上拨动块401的作用下,旋转块5转动,在旋转块5上第一联动指51与开锁件的连杆22位置对应时,第一联动指51与开锁件的连杆22端部相抵限位配合,从而锁止开锁件无法开锁构成拉链密码锁的闭锁;在旋转块5上第一联动指51与第二联动指52之间的间隔腔50与开锁件的连杆22位置对应时,开锁件的连杆22可并推入间隔腔50内,使锁钩本体20推离锁孔构成拉链密码锁的解锁(如图5);所述第三联动指53位于解锁拨指31的旋转轨迹上,在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锁止状态时,将钥匙插入锁芯30内旋转锁芯30,锁芯30上的解锁拨块31便推压第三联动指53,从而使旋转块5旋转,使得第一联动指51移位,第一联动指51和第二联动指52之间的间隔腔50与开锁件的连杆22对应,即实现拉链密码锁的解锁(如图6);这样实现锁芯开锁,便于海关检查。
[0032]为便于变码操作,所述内轮411轴向相对于设置弹性装置412 —端的另一端设有变码机构6,变码机构6包括滑动装配于锁芯容置腔内的变号条60和调号拨块61,调号拨块61与变号条60联动连接,变号条60沿密码轮组件41排列方向设置,且位于内轮411轴向相对于设置弹性装置412 —端的另一端位置,当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解锁状态时,变号条60可推压内轮411沿内轮411轴向位移并脱离密码轮410使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变码状态(如图7),当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板40对变号条60形成变号条60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锁止(如图4和图6 )。上述设置下,不仅克服了原密码轮组件采用直立式串排式排列分布,存在完成开锁和闭锁动作时零部件繁多的缺陷,具有密码轮组件采用直线并列式的优点,而且密码轮组件采用直立式并列分布排列设置下,可方便的设置变码机构,该变码机构适应密码轮组件采用直立式并列分布排列设置下的设置,变号条设置在内轮轴向端部位置,可同时推动内轮轴向移动,使内轮与密码轮脱开,密码可自由转动,变码过程不受任何阻力,变码操作更为轻松方便,同时提高了变码的稳定性,解决传统卧式直线排列分布下,变码过程中,密码轮受到阻力,容易出现密码轮未到位就结束变码操作所引起的乱码现象;同时实现密码轮与内轮在正常操作和变码操作两种状态下,形成两个不同的位置,解决传统卧式直线排列分布下,正常操作和变码操作时,密码轮与内轮始终贴合,需要克服密码轮与内轮的摩擦力实现变码,需要兼顾正常操作时密码轮与内轮的传动,以及变码操作时密码轮紧可能小的受内轮干涉,这样不仅导致变码操作麻烦不稳定,同时也使得内轮与密码轮的传动可靠稳定性受到影响等问题,很好的保证了变码操作方便和内轮与密码轮的可靠传动。
[0033]为使变码机构稳定可靠,在锁芯容置腔内位于内轮411轴向相对于设置弹性装置412—端的另一端端部设置一个沿密码轮组件41排列方向设置的变号条导向腔,变号条60装配在变号条导向腔内,即构成变号条60沿密码轮组件41排列方向滑动设置在锁芯容置腔内;在变号条60沿长度方向上分布有与各密码轮组件41的内轮411对应配合的若干斜坡600,所述内轮411轴向与变号条60对应的一端端部位于对应斜坡600的滑移轨迹上,使得变号条60沿密码轮组件41排列方向的滑移变成内轮411轴向上的滑移,所述斜坡600的高度与内轮411脱离密码轮410时的轴向移动行程相适应。即变号条60沿变号条导向腔滑移时,内轮411轴向端部沿各自对应的斜坡600面上滑动,实现轴向移动,当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变码状态时,变号条60移动到位,内轮411与密码轮410完全脱开,密码轮410可自由转动。当然作为本实用新型可行的技术方案,变号条60也可采用横向滑移来推动内轮411轴向移动,但该设置下,内轮411与变号条60之间需设置与内轮411轴向移动行程相适应的移动间隙,不仅存在锁体体积变大,变号条60容易摆动,装配不稳定,容易卡住的现象,而且在推动时,容易出现各内轮411受力不均的现象,变码机构6操作不稳定,因此本实用新型优先采用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设置。
[0034]为进一步的实现在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锁止状态下,变码机构6可靠锁止,所述调号拨块61设于变号条60的一端位置,调号拨块61包括有拨块本体610,拨块本体610端部设有第一指部611和第二指部612,第一指部611与变号条60联动连接,第二指部612与滑板40对应,当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板40与第二指部612形成限位锁止,从而构成滑板40对变号条60形成变号条60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锁止,所述拨块本体610与锁芯容置腔壁之间设有位置锁定结构613。本具体实施例,变号条60在变号操作时的移动方向与滑板40在密码轮锁机构4解锁操作时移动方向一致,则可将滑板40轴向端部设置弹性件设置在调号拨块61的第二指部612与滑板40之间,这样设置便于调号拨块61的复位。上述设置下,当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锁定状态时,滑板40直接锁定调号拨块61来实现对变号条60的限位锁止(防止变号条60滑动),锁止可靠,结构设置简单,方便布置,同时避免变号条60受力损坏。本实施例中,所述位置锁定结构613包括设于拨块本体610侧边的弹性边6130,弹性边6130弯折形成两个位置的定位槽6131 (变码位置和复位位置),在锁芯容置腔侧壁上形成定位凸起6132,通过定位凸起6132与定位槽6131的配合实现不同状态的位置锁定。
[0035]为进一步保证变号成功,所述的开锁件上设有斜面,本具体实施例中,在开锁推块21上设置斜面210,斜面210沿开锁件开锁动作方向上的向下倾斜设置,当密码轮锁机构4处于变码状态时,最靠近开锁推块21的一个密码轮组件41的内轮411伸入锁钩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开锁推块21进行开锁动作时,开锁推块21上斜面210的运动轨迹上构成内轮411端部与斜面210的限位配合。当然也可在连杆22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斜面,相应的设置一个或多个内轮进入锁钩容置腔内与斜面配合。这样在密码选定后,推动开锁推块21完成一次开锁动作,即可使内轮复位,同时变号条复位,变码成功;实现变号操作两种保障,保证变号成功,不乱码。
[0036]为进一步的使内轮411与密码轮410传动可靠,所述内轮411轴向自设置弹性装置412 —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有设置解锁槽4110的解锁轮部4111,与密码轮410联动配合的花键轮部4112,以及光滑设置的外圆轮部4113 ;所述花键轮部4112沿圆周分布有若干啮合凸筋4114,所述密码轮410的内孔壁上设有与啮合凸筋4114啮合联动的齿槽4100,所述花键轮部4112朝向解锁轮部4111的一端设置有对密码轮410轴向限位止退的轴向止退面4115 ;该止退面4115由解锁轮部4111与花键轮部4112的直径差形成(解锁轮部4111直径大于花键轮部4112的直径)。
[0037]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密码锁,不仅解决了传统拉链密码锁的整体体积大,且因内部结构关系限制,外形也不美观,操作不稳定方便的缺陷,而且在调码操控上设置了两种保障,保证了变号成功,不乱码,操控可靠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密码锁,包括有锁壳,以及安设于锁壳内的锁芯机构和锁钩机构,锁壳内设有供锁芯机构定位装配的锁芯容置腔和供锁钩机构定位装配的锁钩容置腔,锁芯机构包括有密码轮锁机构,密码轮锁机构包括滑板以及若干密码轮组件,密码轮组件包括有转动联动连接的密码轮和内轮,滑板与各密码轮组件的内轮配合,所述锁钩机构包括锁钩本体和开锁件,滑板与开锁件联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密码轮组件呈直立式横向并列分布设置在锁芯容置腔内,所述密码轮套设于内轮上,内轮轴向一端设有将内轮与密码轮压紧联动的弹性装置,内轮轴向另一端设有变码机构,变码机构包括滑动装配于锁芯容置腔内的变号条和调号拨块,调号拨块与变号条联动连接,变号条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设置,且位于内轮轴向相对于设置弹性装置一端的另一端位置,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变号条可推压内轮沿内轮轴向位移并脱离密码轮使密码轮锁机构处于变码状态,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板对变号条形成变号条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号条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滑动设置在锁芯容置腔内,变号条沿长度方向上分布有与各密码轮组件的内轮对应配合的若干斜坡,所述内轮轴向与变号条对应的一端端部位于对应斜坡的滑移轨迹上,使得变号条沿密码轮组件排列方向的滑移变成内轮轴向上的滑移,所述斜坡的高度与内轮脱离密码轮时的轴向移动行程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号拨块设于变号条的一端位置,调号拨块包括有拨块本体,拨块本体端部设有第一指部和第二指部,第一指部与变号条联动连接,第二指部与滑板对应,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滑板与第二指部形成限位锁止,从而构成滑板对变号条形成变号条滑动方向上的限位锁止,所述拨块本体与锁芯容置腔壁之间设有位置锁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锁件上设有斜面,斜面沿开锁件开锁动作方向上的向下倾斜设置,当密码轮锁机构处于变码状态时,至少有一个处于变码位置的内轮轴向一端伸入锁钩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开锁件开锁动作时斜面的运动轨迹上与斜面构成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 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轴向自设置弹性装置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有设置解锁槽的解锁轮部,与密码轮联动配合的花键轮部,以及光滑设置的外圆轮部,所述花键轮部沿圆周分布有若干啮合凸筋,所述密码轮的内圆壁上设有与啮合凸筋啮合联动的齿槽,所述花键轮朝向解锁轮部的一端设置有对密码轮轴向限位止退的轴向止退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轴向自设置弹性装置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分布有设置解锁槽的解锁轮部,与密码轮联动配合的花键轮部,以及光滑设置的外圆轮部,所述花键轮部沿圆周分布有若干啮合凸筋,所述密码轮的内圆壁上设有与啮合凸筋啮合联动的齿槽,所述花键轮朝向解锁轮部的一端设置有对密码轮轴向限位止退的轴向止退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板与开锁件之间设有旋转块,旋转块周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联动指和第二联动指,第一联动指与第二联动指之间形成间隔腔,所述滑板上朝向旋转块延伸有与第二联动指联动配合的拨动块,所述旋转块上设有将第二联动指紧靠在拨动块上的扭簧,所述旋转块上第一联动指与开锁件位置对应时,与开锁件相抵限位配合构成拉链密码锁的闭锁,所述旋转块上第一联动指与第二联动指之间的间隔腔与开锁件位置对应时,构成拉链密码锁的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密码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机构还包括有钥匙锁芯机构,钥匙锁芯机构包括可绕其自身转动的锁芯,锁芯上设有解锁拨指,所述旋转块上设有第三联动指,第三联动指位于解 锁拨指的旋转轨迹上。
【文档编号】E05B37/20GK203420528SQ201320055864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冯海勇 申请人:温州市派克箱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