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3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休闲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尤其是一种休闲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家具企业也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休闲椅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得非常广泛,现有的不少休闲椅存在结构不坚固、使用寿命短的缺点,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现有的休闲椅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坚固的休闲椅。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休闲椅,包括座体、支脚和靠背,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外圈、左右两根弧形杆和两根连杆,所述外圈顶部与所述靠背顶部相连,外圈底部与座体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杆一端连接外圈的下部、另一端连接靠背的中部,所述连杆一端连接外圈中部、另一端连接弧形杆的中部。作为优选:所述连杆上设有挂钩;所述靠背和座体表面为藤面或网格布面;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休闲椅,它的有益效果是:外圈与靠背和座体同时连接,外圈位于靠背和座位之间的部分还可以作为扶手用,使用时可以将休闲椅连成一个受力整体,弧形杆和连杆则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使得整个休闲椅结构更为坚固,使用寿命更长。这种休闲椅还具有生产方便的优点。

图1是实施例1休闲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休闲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座体1、支脚2、靠背3、外圈4、弧形杆5、连杆6、挂钩7、网格布面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休闲椅,包括座体1、支脚2和靠背3,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外圈4、左右两根弧形杆5和两根连杆6,所述外圈4顶部与所述靠背3顶部相连,外圈4底部与座体I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杆5 —端连接外圈4的下部、另一端连接靠背3的中部,所述连杆6—端连接外圈4中部、另一端连接弧形杆5的中部。其中:所述外圈4采用弹簧钢圈。所述靠背3和座体I表面为网格布面8。[0016]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休闲椅,它的有益效果是:外圈4与靠背3和座体I同时连接,外圈4位于靠背3和座位之间的部分还可以作为扶手用,使用时可以将休闲椅连成一个受力整体,弧形杆5和连杆6则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使得整个休闲椅结构更为坚固,使用寿命更长。这种休闲椅还具有生产方便的优点。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休闲椅,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连杆6上设有挂钩7 ;连杆6位于整个休闲椅的受力中心,设置挂钩7后的休闲椅可以当秋千椅用,可以将整个休闲椅挂在悬绳上晃荡。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休闲椅,包括座体(I)、支脚(2)和靠背(3),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外圈(4)、左右两根弧形杆(5)和两根连杆(6),所述外圈(4)顶部与所述靠背(3)顶部相连,外圈(4)底部与座体(I)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杆(5)—端连接外圈(4)的下部、另一端连接靠背(3)的中部,所述连杆(6 ) —端连接外圈(4 )中部、另一端连接弧形杆(5 )的中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休闲椅,其特征是所述连杆(6)上设有挂钩(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休闲椅,其特征是所述靠背(3)和座体(I)表面为藤面或网格布面(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休闲椅,包括座体、支脚和靠背,其特征是还包括一个外圈、左右两根弧形杆和两根连杆,所述外圈顶部与所述靠背顶部相连,外圈底部与座体前端相连,所述弧形杆一端连接外圈的下部、另一端连接靠背的中部,所述连杆一端连接外圈中部、另一端连接弧形杆的中部。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休闲椅,它的有益效果是外圈与靠背和座体同时连接,外圈位于靠背和座位之间的部分还可以作为扶手用,使用时可以将休闲椅连成一个受力整体,弧形杆和连杆则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使得整个休闲椅结构更为坚固,使用寿命更长。这种休闲椅还具有生产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C7/00GK203153085SQ2013201225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7日
发明者倪建章, 姚祖水, 詹佳栋, 李惠忠 申请人:杭州恩拓进出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