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门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210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门吸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移动门吸,主要用于固定教室门。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吸盘、右吸盘、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左吸盘通过连接块与一号连接杆一端固定,所述右吸盘通过连接块与二号连接杆一端固定,所述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通过螺栓、螺帽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自由安装和调整,有效解决了教室门因为风大关上而发出的响声,从而影响老师和同学上课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移动门吸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吸,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门吸,主要用于固定教室门。
【背景技术】
[0002]学校上课一般都要求把教室门打开,以方便老师的监督和检查。教室的窗户都对着门,所以风一吹,门就“砰”的一声关上了,尤其是风比较大的时候,巨大的响声会惊扰学生和老师,影响上课。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以自由安装和调整的移动门吸。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移动门吸包括左吸盘、右吸盘、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杆设置有一通孔,左吸盘和通孔分别设置在一号连接杆的两端,所述二号连接杆设置有一滑槽,右吸盘和滑槽分别设置在二号连接杆的两端,所述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通过螺栓、螺帽连接。螺栓穿过通孔和滑槽,拧上螺帽,使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设置在二号连接杆和连接块之间。起减震和调整两个吸盘纵向之间距离的作用。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块为万向轮结构。因为门打开时与墙有一定的角度,通过吸盘的旋转可以保证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平行,延长使用寿命。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左吸盘和右吸盘安装方向一致。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左吸盘、右吸盘和连接杆可以把门和墙锁住,由于有滑槽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来调节左吸盘和右吸盘之间的横向距离,弹性块能对移动门吸起到减震和减少两个吸盘纵向之间的距离的作用,这些设置是为了避免因门与墙之间的角度引起移动门吸内部的应力而影响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二号连接杆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3]实施例。
[0014]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中的移动门吸包括左吸盘1、右吸盘2、一号连接杆3、二号连接杆4和连接块5,左吸盘I通过连接块5和一号连接杆3 —端固定,右吸盘2与连接块5连接,连接块5固定在弹性块6上,弹性块6和二号连接杆4 一端相连,一号连接杆3和二号连接杆4通过螺栓7和螺帽8连接。
[0015]本实施例的一号连接杆3设置有一通孔,左吸盘I和通孔分别设置在一号连接杆3的两端,二号连接杆4设置有一滑槽9,右吸盘2和滑槽9分别设置在二号连接杆4的两端,螺栓7穿过通孔和滑槽9,拧上螺帽8,使一号连接杆3和二号连接杆4连接,螺栓7可以在滑槽9中滑动。
[0016]本实施例的弹性块6为弹簧。起减震和调整两个吸盘纵向之间距离的作用。
[0017]本实施例的连接块5为万向轮结构,左吸盘I和右吸盘2可以和万向轮一起任意角度旋转,左吸盘I和右吸盘2安装的方向一致。
[0018]参见图3,使用时把门10打开,把左吸盘I吸在门10上,把右吸盘2吸在墙11上,调节螺栓7和螺帽8,使一号连接杆3和二号连接杆4平行即可。
[0019]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附图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移动门吸,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吸盘、右吸盘、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和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杆设置有一通孔,左吸盘和通孔分别设置在一号连接杆的两端,所述二号连接杆设置有一滑槽,右吸盘和滑槽分别设置在二号连接杆的两端,所述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通过螺栓、螺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设置在二号连接杆和连接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为万向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吸盘和右吸盘安装方向一致。
【文档编号】E05C17/02GK203547315SQ201320609355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范桢韬 申请人:范桢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