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密合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19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自密合锁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密合锁紧机构、面板、锁体、固定导向杆及推手机构,所述面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锁体外侧,所述自密合锁紧机构包括相互卡紧的锁勾及面板勾,所述面板与锁体中部均设有通槽,所述推手机构活动设在通槽内,并与所述面板勾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勾竖直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锁体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导向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并穿过所述通孔,与面板勾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板与锁体分离的设计,并设有推手机构,起到密封隔音保暖的作用;其采用多级卡齿结构的锁勾,避免工人在料头开孔时及边封垂直度的误差造成原有自动锁上锁后仍可能自动移动,造成噪音。
【专利说明】一种手自密合锁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自密合锁。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推拉门窗自动锁品种较多,结构各异。一般由固定座和扣紧件组成,有在扭力弹簧作用下绕轴转动的活动勾,轴安装在固定座支承上,活动勾有孔与轴活动配合,它由轴支承在固定座空槽中,并能绕轴转动,轴装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一端压在固定座上,另一端压紧活动勾,活动勾有勾头与固定勾上的勾头相配合。它靠轴两端的扭力弹簧压紧活动勾,当扭簧力较大时,开窗比较吃力,且关窗时碰撞声较大;当扭簧力较小时,活动勾与固定勾易松脱,并且可能在窗外扶起窗户,外内压即可打开,没有起到防盗作用。
[0003]但是现在的自动锁,面板与锁体连在一起,开口太多,无法起到密封、隔音、保暖的作用。并且,因工人开料及边封垂直误差等原因,造成上锁后窗户无法紧密闭合,有左右移动的间隙,锁勾太短时无法上锁等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自密合锁,其采用多级卡齿结构的锁勾,面板与锁体独立的设计,密封好、锁紧牢固。
[000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密合锁紧机构、面板、锁体、固定导向杆及推手机构,所述面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锁体外侧,所述自密合锁紧机构包括相互卡紧的锁勾及面板勾,所述面板与锁体中部均设有通槽,所述推手机构活动设在通槽内,并与所述面板勾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勾竖直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锁体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导向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并穿过所述通孔,与面板勾活动连接。
[0007]所述手自密合锁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固定导向杆上,并顶在所述面板勾与锁体之间。
[0008]所述锁勾为片状结构的弯钩,所述锁勾内侧设有多级卡齿结构,所述锁勾外侧设有锁勾斜面,所述面板勾与锁勾多级卡齿结构卡紧连接。
[0009]所述多级卡齿结构为阶梯状,所述多级卡齿结构方向朝向锁勾内部。
[0010]所述面板中部设有凹槽,所述面板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螺纹孔。
[0011]所述推手机构包括推手部、压片及弹簧,所述推手部为凸字形结构,设置在所述面板及锁体中部通槽内,所述压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外表面上,顶着凹槽外表面,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推手部与压片之间。
[0012]所述推手部中部设有向内的推手部凸起,所述压片设有向外的压片凸起,所述弹簧的头尾两端卡设在推手部凸起及压片凸起上。
[0013]所述推手部设有卡凸及卡板,所述面板勾固定连接在所述卡凸与卡板之间。
[0014]所述锁体上下两端设有牙齿部,所述锁体上下两端各设有与所述面板螺纹孔相对应的螺纹孔。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板与锁体分离的设计,并设有推手机构,推手机构的推手部、压片及弹簧相互配合,弹簧的作用力使推手部紧紧贴在锁体的后面,使锁体的通槽密封,起到密封隔音保暖的作用。做上下活动开关运动,开关顺畅。
[0016]锁体上设有牙齿部及螺纹孔,面板上设有螺纹孔,装配时,面板与锁体通过螺栓连接,锁体上的牙齿部使锁体与门窗的铝材结合牢固,不滑动,实现快速安装。
[0017]面板勾与锁勾上锁后,由于面板勾的宽度大于门窗铝材边的开口,而使上锁后窗外有力强制压住铝材变弯后仍然不会脱勾,进而不能打开窗户。
[0018]多级卡齿结构的锁勾,避免工人在料头开孔时及边封垂直度的误差造成原有自动锁上锁后仍可能自动移动,造成噪音。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的后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1中的推手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1中的压片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1中的锁勾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自密合锁紧机构,11.面板勾,12.锁勾,13.通孔,14.锁勾斜面,15.面板勾斜面,16.多级卡齿结构,2.面板,21.通槽,22.凹槽,23.螺纹孔,3.锁体,31.固定孔,32牙齿部,4.固定导向杆,5.推手机构,51.推手部,52.压片,53.弹簧,54.凸起,55.卡凸,56.卡板,6.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1,参见图f图6,本实施例提供的手自密合锁,其包括自密合锁紧机构1、面板2、锁体3、固定导向杆4及推手机构5,所述面板2通过螺栓连接在锁体3外侧,所述自密合锁紧机构I包括相互卡紧的锁勾12及面板勾11,所述面板2与锁体3中部均设有通槽21,所述推手机构5活动设在通槽21内,并与所述面板勾11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勾11竖直方向上设有通孔13,所述锁体3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孔31,所述固定导向杆4固定在所述固定孔31内,并穿过所述通孔13,与面板勾11活动连接。本手自密合锁安装快捷,将面板2与锁体3通过螺栓连接即可。
[0030]所述手自密合锁还包括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穿设在所述固定导向杆4上,并顶在所述面板勾11与锁体3之间。复位弹簧6作用力使面板勾紧紧卡在锁勾12上,不会松脱。
[0031]所述锁勾12为片状结构的弯钩,所述锁勾12内侧设有多级卡齿结构16,所述锁勾12外侧设有锁勾斜面14,所述面板勾11与锁勾12多级卡齿结构16卡紧连接。所述多级卡齿结构16为阶梯状,所述多级卡齿结构16方向朝向锁勾12内部。所述面板勾11设有与所述锁勾斜面14相平行的面板勾斜面15,当锁勾12与面板勾11相接触时,两斜面发生相对滑移运动。使面板勾11顺利滑进锁勾12内。
[0032]所述面板2中部设有凹槽22,所述面板2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螺纹孔23。所述锁体3上下两端设有牙齿部32,所述锁体3上下两端各设有与所述面板2螺纹孔23相对应的螺纹孔23。面板2与锁体3通过螺栓或螺丝固定连接。锁体3上的牙齿部32咬合在门窗的铝材上,使锁体3不产生移动。
[0033]所述推手机构5包括推手部51、压片52及弹簧53,所述推手部51为凸字形结构,设置在所述面板2及锁体3中部通槽21内,所述压片52设置在所述凹槽22的外表面上,顶着凹槽22外表面,所述弹簧53设置在所述推手部51与压片52之间。所述推手部51中部设有向内的推手部51凸起54,所述压片52设有向外的压片52凸起54,所述弹簧53的头尾两端卡设在推手部51凸起54及压片52凸起54上。推手部51在弹簧53的作用力下,与面板2紧密配合,达到密封的效果。
[0034]所述推手部51设有卡凸55及卡板56,所述面板勾11固定连接在所述卡凸55与卡板56之间。推动推手部51,使推手机构5上下移动,进而面板勾11移动并脱离锁勾12。
[0035]实施例2,请参见图7,本实施例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没有设置复位弹簧6,手自密合锁通过手动的方式使面板勾11卡入或者脱离锁勾12,满足用户需求。
[003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设有复位弹簧6的手自密合锁,当安装有手自密合锁的门窗靠近锁勾12时,在门窗的惯性下或者外力的作用下,面板勾斜面15首先与锁勾斜面14接触,并产生相对滑移,进而面板勾11卡入到锁勾12内,根据外力的力度或者门窗框与门窗的间隙等因素影响,面板勾11卡在锁勾12的多级卡齿结构16的不同卡齿上。推动推手部51,使面板勾11脱离锁勾12,进而打开门窗。
[0037]没有设置复位弹簧6的手自密合锁,手动上锁或开锁。上锁时,面板勾11卡在锁勾12的多级卡齿结构16的不同卡齿上。
[0038]本实用新型采用面板与锁体分离的设计,并设有推手机构5,推手机构5的推手部51、压片52及弹簧53相互配合,弹簧53的作用力使推手部51紧紧贴在锁体3的后面,使锁体3的通槽21密封,起到密封隔音保暖的作用。做上下活动开关运动,开关顺畅。
[0039]锁体3上设有牙齿部32及螺纹孔23,面板3上设有螺纹孔23,装配时,面板2与锁体3通过螺栓连接,锁体3上的牙齿部32使锁体3与门窗的铝材结合牢固,不滑动,实现快速安装。
[0040]面板勾11与锁勾12上锁后,由于面板勾11的宽度大于门窗铝材边的开口,而使上锁后窗外有力强制压住铝材变弯后仍然不会脱勾,进而不能打开窗户。
[0041]多级卡齿结构16的锁勾12,避免工人在料头开孔时及边封垂直度的误差造成原有自动锁上锁后仍可能自动移动,造成噪音。
[0042]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装置,而得到的其他手自密合锁,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密合锁紧机构、面板、锁体、固定导向杆及推手机构,所述面板通过螺栓连接在锁体外侧,所述自密合锁紧机构包括相互卡紧的锁勾及面板勾,所述面板与锁体中部均设有通槽,所述推手机构活动设在通槽内,并与所述面板勾固定连接,所述面板勾竖直方向上设有通孔,所述锁体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导向杆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内,并穿过所述通孔,与面板勾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穿设在所述固定导向杆上,并顶在所述面板勾与锁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勾为片状结构的弯钩,所述锁勾内侧设有多级卡齿结构,所述锁勾外侧设有锁勾斜面,所述面板勾与锁勾多级卡齿结构卡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卡齿结构为阶梯状,所述多级卡齿结构方向朝向锁勾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中部设有凹槽,所述面板上下两端各设有一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机构包括推手部、压片及弹簧,所述推手部为凸字形结构,设置在所述面板及锁体中部通槽内,所述压片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外表面上,顶着凹槽外表面,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推手部与压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部中部设有向内的推手部凸起,所述压片设有向外的压片凸起,所述弹簧的头尾两端卡设在推手部凸起及压片凸起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手部设有卡凸及卡板,所述面板勾固定连接在所述卡凸与卡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自密合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上下两端设有牙齿部,所述锁体上下两端各设有与所述面板螺纹孔相对应的螺纹孔。
【文档编号】E05C19/10GK203613914SQ201320710978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陈树江 申请人:陈树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