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4192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机械减速部件运行更平稳、安全,保证传动性能、远离机器核心机构和使维修保养更方便的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它包括解脱接头、孔用弹性挡圈、轴承、端接头、解脱螺母、解脱弹簧、解脱堵头、钢球、开口挡圈、丝杆、钢管螺母;丝杆为多头不自锁丝杆,丝杆与钢管螺母啮合,且钢管螺母与解脱接头连接;端接头通过轴承和孔用弹性挡圈设置在解脱接头的端部,且解脱接头与端接头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凹槽,与凹槽相对的端接头的径向设有孔,且该孔与凹槽的连接处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钢球、解脱弹簧、解脱螺母和解脱堵头;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设计合理等特点。
【专利说明】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脱装置,尤其是一种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平开门机的机械解脱方式都是对减速机构进行解脱,局限于减速机内部,或多或少影响减速部件的空间和稳定性,容易与正常传动产生干涉,影响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机械减速部件运行更平稳、安全,保证传动性能、远离机器核心机构和使维修保养更方便的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它包括解脱接头、孔用弹性挡圈、轴承、端接头、解脱螺母、解脱弹簧、解脱堵头、钢球、开口挡圈、丝杆、钢管螺母;丝杆为多头不自锁丝杆,丝杆与钢管螺母啮合,且钢管螺母与解脱接头连接;端接头通过轴承和孔用弹性挡圈设置在解脱接头的端部,且解脱接头与端接头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凹槽,与凹槽相对的端接头的径向设有孔,且该孔与凹槽的连接处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钢球、解脱弹簧、解脱螺母和解脱堵头。
[0005]该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机器正常运转时,旋紧解脱螺母,通过弹簧紧压解脱钢球,使得解脱接头与端接头不能相对转动,带自锁的减速电机通电即可实现门的开关;断电时解脱时,由于电机为带自锁的减速电机,丝杆与电机为一体刚性联接,所以丝杆锁定不动,这时旋松解脱螺母,弹簧放松,钢球解除紧压状态,解脱接头与端接头便能够相对转动;此时手动推拉门,端接头由于与门体刚性联接,随门体摆动,受力后,解脱接头与钢管螺母一起产生转动,钢管螺母在丝杆上旋转,使门体自由开合,实现门的手动解脱。
[0006]根据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得的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设计合理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0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它包括解脱接头1、孔用弹性挡圈2、轴承3、端接头4、解脱螺母5、解脱弹簧6、解脱堵头7、钢球8、开口挡圈9、丝杆10、钢管螺母11 ;丝杆10为多头不自锁丝杆,丝杆10与钢管螺母11啮合,且钢管螺母11与解脱接头I连接;端接头4通过轴承3和孔用弹性挡圈2设置在解脱接头I的端部,且解脱接头I与端接头4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凹槽,与凹槽相对的端接头4的径向设有孔,且该孔与凹 槽的连接处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钢球8、解脱弹簧6、解脱螺母5和解脱堵头7。
【权利要求】
1.一种丝杆螺母逆向解脱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解脱接头(I)、孔用弹性挡圈(2)、轴承(3)、端接头(4)、解脱螺母(5)、解脱弹簧(6)、解脱堵头(7)、钢球(8)、开口挡圈(9)、丝杆(10)、钢管螺母(11);丝杆(10)为多头不自锁丝杆,丝杆(10)与钢管螺母(11)啮合,且钢管螺母(11)与解脱接头(I)连接;端接头(4)通过轴承(3)和孔用弹性挡圈(2)设置在解脱接头(I)的端部,且解脱接头(I)与端接头(4)连接处的端部设有凹槽,与凹槽相对的端接头(4)的径向设有孔,且该孔与凹槽的连接处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钢球(8)、解脱弹簧(6)、解脱螺母(5)和解脱堵头(7)。
【文档编号】E05F15/12GK203515125SQ20132071098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吴洪涛, 蔡驰名 申请人:浙江先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