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婴腰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59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抱婴腰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抱婴腰凳。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抱婴腰凳,由腰带和背带组成,腰带上设有婴儿坐垫,婴儿坐垫为腰带上突出的囊袋,囊袋内装有填充块,囊袋开口覆层通过拉链闭合,腰带上设有一根背带,通过其两端设有的连接件与腰带连接,背带上设有可沿背带滑动的护垫,腰带上的背带可以为两根,腰带横向两端设有魔术贴和连接件,上端设有两组可与背带连接的连接件,背带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腰带上端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左右腰带的上边缘,腰带上端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婴儿坐垫内侧左右的上边缘。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穿戴和脱除。
【专利说明】一种抱婴腰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抱婴腰凳。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抱婴腰凳,如传统的单腰带腰凳,单单通过腰带将腰凳绑缚于家长的腰间,再将婴儿抱坐在腰凳上;又如一般的双肩带腰凳,主要是在腰凳前方设有婴儿靠垫,婴儿靠垫和两根肩带相连,将腰带绑缚于家长腰间的同时,通过肩带和腰带连接进行背挎,虽然都能够起到减少家长抱婴时双手的负担的作用,但是婴儿具有一定的重量,抱婴时传统单腰带的腰凳单靠腰带受力,腰凳容易下沉,下端抵住家长腹部,较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引起腹部不适甚至疼痛,且容易造成连接部位损坏,产生安全隐患;而使用一般的双肩带腰凳时,婴儿靠垫会束缚婴儿,造成不适,增加婴儿的排斥感,肩带在分担腰凳承受力时,甚至会对婴儿造成勒挤,对婴儿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中的抱婴腰凳,由腰带和背带组成,腰带上设有婴儿坐垫,婴儿坐垫为腰带上突出的囊袋,囊袋内装有填充块,囊袋开口覆层通过拉链闭合。其改进之处在于:腰带上设有一根背带,背带通过其两端设有的连接件与腰带连接,方便家长使用。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横向两端设有魔术贴和连接件,上端设有两个可与背带连接的连接件。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所述背带上设有可沿背带滑动的护垫。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背带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的背带可以为两根。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的连接件与腰带上的连接带相连,连接带的长度可以调节。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端的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左右腰带上边缘。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腰带上端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婴儿坐垫内侧左右对称的上边缘。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所述的腰带上端的连接件可以一个为一组也可以是两个为一组,两组连接件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为对称。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抱婴腰凳,其改进之处还在于:所述的连接件可以是卡扣、挂钩等可拆卸式的连接部件。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一根背带与腰带相连,背带穿挎于肩膀或脖子上,抱婴时可以通过调节背带的长度来调整分担腰带承受的重量,减轻婴儿坐垫和腰带连接处的受力,提高安全性,解除双肩腰凳婴儿背带对婴儿的束缚,同时还减少婴儿坐垫下端对家长腹部的抵触压力,减轻家长负担。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穿戴和脱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肩带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肩带使用的正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肩带使用的腰带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交叉背挎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使用的正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肩带卡扣交叉扣接使用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及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0022]实施例1
[0023]在图1、图2和图3中,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抱婴腰凳,由腰带I和背带2组成,腰带上设有婴儿坐垫3和一根背带2,背带2两端设有卡扣5,卡扣5与腰带I上端的卡扣4相连接。使用时将腰带I上的婴儿坐垫3朝外,绑缚于家长腰部,并通过设在腰带横向两端的魔术贴6贴紧,再将腰带两端的卡扣7相扣进行加固,然后将背带2穿过家长一侧腋下,绕过另一侧肩膀,或直接将背带挂挎在颈部后方,同时将背带2上的护垫8调整到肩膀上或颈部后方,最后将背带2两端的两个卡扣5分别与腰带上相对应的卡扣4相扣,两个卡扣4分别设置在腰带左右两边,设置范围为:A点到A'点之间(含A点和A'点),两个卡扣4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C为对称。调整好背带2的长度至合适的位置,待穿戴和固定好后,将婴儿抱坐于婴儿坐垫上,抱住婴儿即可。
[0024]实施例2
[0025]以实施例1相同的背挎方式进行抱婴,腰带上的两个卡扣4分别设置在婴儿坐垫左右两边,设置范围为:k丨点到B点之间(含A'点和B点),两个卡扣4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C为对称。
[0026]实施例3
[0027]在图4、图5和图6中,本实用新型的抱婴腰凳,由腰带I和背带21及背带22组成,腰带上设有婴儿坐垫3和背带21及背带22,背带21、22两端设有卡扣51和卡扣52,卡扣51、52与分别腰带I上端的卡扣41、42相连接。使用时将腰带I上的婴儿坐垫3朝外,绑缚于家长腰部,并通过设在腰带横向两端的魔术贴6贴紧,将背带21、22两端的卡扣51、52分别与腰带上相对应的卡扣41、42相扣,再将腰带两端的卡扣7相扣进行加固,然后将背带21和背带22上的护垫81、82调整好位置后,分别背挎在对应侧的肩膀上或背带交叉背于肩膀,腰带上的两组卡扣4分别设置在腰带左右两边,设置范围为:A点到A'点之间(含A点和A'点),两组卡扣41、42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C为对称。最后调整好背带21和背带22的长度至合适的位置,待穿戴和固定好后,将婴儿抱坐于婴儿坐垫上,抱住婴儿即可。
[0028]实施例4[0029]以实施例3相同的背挎方式进行抱婴,腰带上的两组卡扣41、42分别设置在婴儿坐垫左右两边,设置范围为:A '点到B点之间(含A'点和B点),两组卡扣41、42以婴儿坐垫上边缘中点C为对称。
[0030]实施例5
[0031]在图6和图7中,以实施例3相同的背挎方式进行抱婴,将背带上的卡扣51与腰带上的卡扣42相扣,卡扣52与卡扣41相扣,形成背带21和背带22交叉于身前或后背的背法。
【权利要求】
1.一种抱婴腰凳,由腰带和背带组成,腰带上设有婴儿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儿坐垫为腰带上突出的囊袋,囊袋内装有填充块,囊袋开口覆层通过拉链闭合;腰带上设有一根背带,通过其两端设有的连接件与腰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上的背带可以为两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横向两端设有魔术贴和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上端设有两组可与背带连接的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上设有可沿背带滑动的护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的长度可以进行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上的连接件与腰带上的连接带相连,连接带的长度可以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上端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左右腰带的上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婴腰凳,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带上端两组连接件分别设在婴儿坐垫内侧左右的上边缘。
【文档编号】A47D13/08GK203597693SQ201320790830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5日
【发明者】林佳仁, 林志强 申请人:林佳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