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载具及用于其的头靠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07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婴幼儿载具及用于其的头靠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幼儿载具及用于其的头靠组合件,包括载具本体以及设置于载具本体表面的头靠支撑件,载具本体具有一供婴幼儿相对水平面倾斜躺着的承载空间,躺于承载空间内的婴幼儿的头部可于承载空间内摆动,其中,头靠支撑件设置于承载空间邻近婴幼儿之头部处,且头靠支撑件包含相互对应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围出限制躺于承载空间内的婴幼儿之头部摆动范围的止挡限位空间。使得婴幼儿头部的摆动限制在止挡限位空间内,防止婴幼儿头部摆动幅度过大,实现了正确地对婴幼儿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且使用非常方便;另,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载具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专利说明】婴幼儿载具及用于其的头靠组合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幼儿载具。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对于婴幼儿各方面需求也增长迅速,婴幼儿摇载具 的制作和功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譬如,婴幼儿摇床作为专供宝宝使用的一种婴幼 儿载具,婴幼儿摇床充分发挥了它该有的作用,不仅给予宝宝充分的睡觉空间,而且还有比 较宽大的活动范围,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也有帮助。
[0003] 众所周知,宝宝在新生儿到半岁大的时候正是头部发育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正 确地对宝宝的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会对宝宝的头部血液循环影响很大,不利于宝宝生长 发育,同时还会影响头部颈部的生理功能,还可能造成宝宝头部发育畸形。而宝宝躺在婴幼 儿摇床等载具上时,宝宝的头部会左右来回的摆动,如果摆动幅度太大,则会给宝宝颈椎造 成压迫感,而且如果宝宝的头部总是摆动至一侧很容易养成宝宝偏头的习惯,不利于头部 的血液循环和宝宝的成长发育。而现有的婴幼儿载具往往缺少对宝宝的头部进行合理的护 理的结构,从而不能对宝宝的头部进行很好的护理,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或者,现有的婴 幼儿载具,还需要看护宝宝的大人另外增设繁杂的护具以对宝宝的头部进行护理,但是,操 作非常麻烦,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婴幼儿载具。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幼儿载具,该婴幼儿载具能够防止婴幼儿头 部摆动幅度过大及正确地对婴幼儿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
[000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靠组合件,该头靠组合件能够防止婴幼儿 头部摆动幅度过大及正确地对婴幼儿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幼儿载具,包括载具本体以及设置于载 具本体表面的头靠支撑件,载具本体具有一供婴幼儿相对水平面倾斜躺着的承载空间,躺 于承载空间内的婴幼儿的头部可于承载空间内摆动,其中,头靠支撑件设置于承载空间邻 近婴幼儿之头部处,且头靠支撑件包含相互对应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 靠止挡部,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围出限制躺于承载空间内的婴幼儿之头 部摆动范围的止挡限位空间。
[0008] 较佳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部以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 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等于100度。
[0009] 较佳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部以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 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等于70度。
[0010] 较佳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部以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 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等于60度。 toon] 较佳地,头靠支撑件还包含由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向上延伸出的一 辅助止挡部,辅助止挡部连接于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
[0012] 较佳地,辅助止挡部靠近婴幼儿之头部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0013] 较佳地,辅助止挡部、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三者共同形成一体结构。
[0014] 较佳地,一体结构呈U字型。
[0015] 较佳地,头靠支撑件可拆卸的设置于载具本体的表面。
[0016] 较佳地,头靠支撑件为硬性材料、软性材料或硬性材料与软性材料的组合。
[0017] 较佳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以载具本体左右两侧之间的中心线呈 对称的设置。
[0018] 较佳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相面对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0019] 较佳地,载具本体还包含支撑架、床架及床垫,床架绕一水平枢转轴线枢接于支撑 架,床垫铺设于床架上并与床架围出承载空间。
[0020] 较佳地,头靠支撑件与床垫共同形成一体结构。
[0021] 较佳地,床垫具有用于放置婴幼儿躯干的主垫靠部、用于放置婴幼儿头部的头部 垫靠部及用于放置婴幼儿足部的足部垫靠部,主垫靠部连接于头部垫靠部及足部垫靠部之 间,且头部垫靠部、主垫靠部及足部垫靠部沿水平枢转轴线依次排布,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 二头靠止挡部设于头部垫靠部。
[0022] 较佳地,足部垫靠部朝靠近主垫靠部的方向呈逐渐下降的设置,主垫靠部及头部 垫靠部朝远离足部垫靠部的方向呈逐渐上升的设置。
[0023] 较佳地,床垫还具有护边,护边围绕连接于头部垫靠部、主垫靠部及足部垫靠部的 外围,且护边由内向外呈逐渐上升的设置。
[0024] 较佳地,婴幼儿载具是婴幼儿睡床。
[0025] 较佳地,婴幼儿载具是婴幼儿摇床。
[0026]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婴幼儿载具的头靠组合件包括供婴 幼儿之头部垫靠的靠垫件及设置于靠垫件表面的头靠支撑件,其中,头靠支撑件包含相互 对应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 部之间围出限制躺于婴幼儿载具内的婴幼儿之头部摆动范围的止挡限位空间,止挡限位空 间限制婴幼儿的头部以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 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等于100度。
[0027] 较佳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部以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 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等于70度。
[0028] 较佳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部以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 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等于60度。
[0029] 较佳地,头靠支撑件与靠垫件共同形成一体结构。
[0030] 较佳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相面对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0031] 较佳地,头靠支撑件还包含由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向上延伸出的 一辅助止挡部,辅助止挡部连接于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
[0032] 较佳地,辅助止挡部靠近婴幼儿之头部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0033] 较佳地,辅助止挡部、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三者共同形成一体结构。
[0034] 较佳地,一体结构呈U字型。
[0035] 较佳地,头靠支撑件为硬性材料、软性材料或硬性材料与软性材料的组合。
[0036] 较佳地,头靠组合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婴幼儿载具。
[0037]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载具的头靠支撑件设置于承载空间邻近婴幼儿之头部 处,且头靠支撑件包含相互对应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第一 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围出限制躺于承载空间内的婴幼儿之头部摆动范围的 止挡限位空间。从而在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的止挡作用下,使得婴幼儿头部 的摆动限制在止挡限位空间内,进而限制婴幼儿之头部左右摆动的角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 安全角度,防止婴幼儿头部摆动幅度过大,实现了正确地对婴幼儿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以 避免婴幼儿养成偏头的习惯,保障了婴幼儿头部的血液正常循环,进而保障了婴幼儿健康 的成长发育,且使用非常方便;另,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载具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的示意图。
[0039] 图2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的示意图。
[0040] 图3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式不限于此。
[0042]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包括载具本体100以及 设置于载具本体1〇〇表面的头靠支撑件20,在本实施例中,头靠支撑件20固定设于载具本 体100的表面,可选择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头靠支撑件20还可以为可拆卸的设置于载具 本体100的表面,但,并不以此为限。载具本体100具有一供婴幼儿相对水平面倾斜躺着的 承载空间10,躺于承载空间10内的婴幼儿的头部可于承载空间10内摆动,其中,头靠支撑 件20设置于承载空间10邻近婴幼儿之头部处,在本实施例中,头靠支撑件20可为硬性材 料、软性材料或硬性材料与软性材料的组合,其中,硬性材料与软性材料的组合是指头靠支 撑件20为由软性材料包覆于硬性材料的外部而形成,使得头靠支撑件20的外部具有柔软 的特性,详细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头靠支撑件20为由软性材料构成,其填充有填料或填充 物,从而让婴幼儿头部的抵靠更为舒适,避免磕伤婴幼儿的头部,结构更为合理;头靠支撑 件20包含相互对应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第一头靠止 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之间围出限制躺于承载空间10内的婴幼儿之头部摆动范围 的止挡限位空间24。从而在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的止挡作用下,使得 婴幼儿头部的摆动限制在止挡限位空间24内,从而限制婴幼儿之头部左右摆动的角度小 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角度,防止婴幼儿头部摆动幅度过大,实现了正确地对婴幼儿头部进 行合理的护理,使用非常方便,且结构简单紧凑。
[0043] 其中,止挡限位空间24限制婴幼儿的头部以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 部22两者之间的中心线(即图1中所示的直线0A)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 等于100度,即,婴幼儿的头部未偏摆时的位置处于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 22两者之间的中心线处(即图1中所示的直线0A),婴幼儿的头部向左偏摆至接触第二头 靠止挡部22之侧面的最大角度(即图1中所示的角α,其中,点B与点C分别对应为婴幼 儿头部侧面接触于第一头靠止挡部21与第二头靠止挡部22相面对侧面处的接触点)为50 度及向右偏摆至接触第一头靠止挡部21之侧面的最大角度(即图1中所示的角β )亦为 50度,进而防止婴幼儿头部摆动幅度过大,实现了正确地对婴幼儿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可 选择的是,止挡限位空间24限制婴幼儿的头部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可以优选为小于或 等于70度,S卩,以婴幼儿的头部未偏摆的位置为中心时,婴幼儿的头部向左偏摆的最大角 度(即图1中所示的角α)为35度及向右偏摆的最大角度(即图1中所示的角β)亦为 35度,使得婴幼儿头部的摆动幅度减小;还可以选择的是,止挡限位空间24限制婴幼儿的 头部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小于或等于60度,S卩,以婴幼儿的头部未 偏摆的位置为中心时,婴幼儿的头部向左偏摆的最大角度(即图1中所示的角α)为30度 及向右偏摆的最大角度(即图1中所示的角β )亦为30度,使得婴幼儿头部的摆动幅度更 小;当然,止挡限位空间24限制婴幼儿的头部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的具体选用范围并不 以此为限,可在符合上述角度限制的范围内,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灵活选择。
[0044] 需要指出的是,以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为例,进行侧面到侧面的限制测试 (Side to Side Surface Containment Test),其中,需要利用新生儿铰链重物规(Hinged Weight Gage-Newborn)、机械式量角器(Mechanical protractor)及扭力板手(Torque wrench)来测量婴幼儿的头部做双边摆动的摆角范围,且,新生儿铰链重物规、机械式量角 器及扭力扳手的具体结构均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结合 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先将新生儿铰链重物规放在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的最 大角度的倾斜位置处(即图1中,直线0A位置处),并让新生儿铰链重物规的弯曲点对齐 婴幼儿载具200的弯曲点0,接着对新生儿铰链重物规的上平板位置施加60inch. lbs (英 尺?磅)的扭力,使得新生儿铰链重物规左右转动,直到新生儿铰链重物规的侧边接触到第 一头靠止挡部21或第二头靠止挡部22的侧面,即新生儿铰链重物规由直线0A旋转至其侧 边贴近直线0B或直线0C,并用机械量角器测量从直线0A旋转至直线0B或直线0C旋转角 α或β,平均多次测试的结果得知新生儿铰链重物规的旋转角α或β不大于50度。因 此,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能限制婴幼儿头部的旋转角α或β在小于或等于50度的 范围内,得以保障婴幼儿的头部做双边摆动的安全性,减少对婴幼儿的危害。
[0045]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较优为以载具本 体100左右两侧之间的中心线呈对称的设置,即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 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与载具本体100左右两侧之间的中心线重合,即图1中所示的直线0Α,从 而使得婴幼儿头部的向左右两侧摆动时,在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的止 挡下,具有小于或等于一预设的摆动幅度,使得婴幼儿的头部向左偏摆的最大角度与向右 偏摆的最大角度相同,以给婴幼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更优是,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 靠止挡部22相面对的侧面呈弧面结构,从而使得婴幼儿头部接触到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 第二头靠止挡部22的侧面时更为舒适,避擦伤婴幼儿头部,结构更为合理,且使用更为安 全。
[0046] 可选择的是,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在本实施例中可具体为一种婴幼儿摇 床,即,载具本体1〇〇还包含支撑架60、床架(图中未示)及床垫80,床架绕一水平枢转轴 线枢接于支撑架60,床垫80铺设于床架上并与床架围出承载空间10,结构更为合理紧凑。 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头靠支撑件20与床垫80共同形成一体结构,即头靠支撑件20与床 垫80是缝制为一体的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地,床垫80具有用于放置婴幼儿躯干 的主垫靠部81、用于放置婴幼儿头部的头部垫靠部82及用于放置婴幼儿足部的足部垫靠 部83,主垫靠部81连接于头部垫靠部82及足部垫靠部83之间,且头部垫靠部82、主垫靠 部81及足部垫靠部83沿水平枢转轴线依次排布,从而方便婴幼儿躺靠;第一头靠止挡部 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设于头部垫靠部82,布局位置更为合理。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 足部垫靠部83朝靠近主垫靠部81的方向呈逐渐下降的设置,主垫靠部81及头部垫靠部82 朝远离足部垫靠部83的方向呈逐渐上升的设置,以更好的适应婴幼儿的躺靠需求,更有利 于对婴幼儿的护理,使得婴幼儿在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上的躺靠更为舒适。更优是, 在本实施例中,床垫80还具有护边84,护边84围绕连接于头部垫靠部82、主垫靠部81及 足部垫靠部83的外围,且护边84由内向外呈逐渐上升的设置,从而实现防止婴幼儿从承载 空间10内掉下来,以更好的保护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上所承载的婴幼儿,使用更为 安全可靠,结构更为合理紧凑。
[0047] 可选择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床垫80也是由软性材料制备而成,从而让婴幼儿头 部的抵靠更为舒适,避免磕伤婴幼儿的头部,结构更为合理;且床垫80较优是缝制为一体 的结构,即头部垫靠部82、主垫靠部81、足部垫靠部83及护边84是缝制为一体的结构,使 得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更为美观耐用,结构更为合理紧凑。且,在本实施例中,头部 垫靠部82与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也可以优选为缝制为一体的结构,更 为美观耐用,结构更为合理紧凑。
[0048] 可选择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还可以为一种婴幼儿 睡床,且,不以此为限,在此不再赘述。
[0049] 值得注意者,本实施例所述的头靠支撑件20除了可设置于上述的婴幼儿载具200 中的婴幼儿摇床或婴幼儿睡床外,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于其它的婴幼儿载具200 中,譬如,婴幼儿用的:汽车座椅、手推车、提篮及秋千等,以及其它可供婴幼儿休息或睡眠 的载具,且,不以此为限。
[0050] 请参阅图2,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本实施例的婴 幼儿载具200'与第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头靠支撑件 20还包含由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向上延伸出的一辅助止挡部23,辅助 止挡部23连接于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之间。较优是,在本实施例中, 辅助止挡部23靠近婴幼儿之头部的侧面也是呈弧面结构,从而使得婴幼儿头部的顶部接 触到辅助止挡部23的侧面时更为舒适,避擦伤婴幼儿头部,结构更为合理;且辅助止挡部 23较优为与头部垫靠部82也是缝制为一体的结构,结构更为合理且美观耐用。更优是,辅 助止挡部23、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三者共同形成一体结构,该一体结构 呈U字型,辅助止挡部23可止挡抵触于婴幼儿头部的顶部,使得辅助止挡部23与第一头靠 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形成更合理安全的护理婴幼儿头部的机构,以更好的与婴 幼儿的头部接触,对婴幼儿头部的承载及止挡效果更好,结构更为合理紧凑。
[0051] 除了上述的区别点外,本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的其它结构均与第一实施例 的婴幼儿载具200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0052] 请参阅图3,展示了设有本实用新型的头靠组合件300的婴幼儿载具(图中未标 注),本实用新型中所描述的婴幼儿载具的结构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或 第二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未设有头靠支撑件20时的结构相同,或为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所熟知的其它婴幼儿载具的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头靠组 合件300包括供婴幼儿之头部垫靠的靠垫件30及设置于靠垫件30表面的头靠支撑件20, 较优是,头靠支撑件20与靠垫件30共同形成一体结构,即头靠支撑件20与靠垫件30是缝 制为一体的结构,但,并不以此为限。本实用新型的头靠组合件300设于婴幼儿载具之邻近 婴幼儿的头部处;更优是,头靠组合件300可拆卸地设置于婴幼儿载具,从而方便拆卸、更 换及清洗本实用新型的头靠组合件300,使用更为方便,结构更为合理。其中,本实用新型的 头靠组合件300中的头靠支撑件20的具体结构可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 或第二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的头靠支撑件20的结构完全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0053] 值得注意者,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头靠组合件300中,头靠支撑件20所包含 的辅助止挡部23的结构是与上述的第二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的头靠支撑件20的辅 助止挡部23相同的;且,可选择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靠组合件300的头靠支撑件20中的 辅助止挡部23也可以省略,即头靠支撑件20也可以不包含辅助止挡部23,而使得本实用新 型中的头靠支撑件20形成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婴幼儿载具200中的头靠支撑件20相同的 结构,故,在此不再赘述。
[0054]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头靠组合件300可设置于各种婴幼儿载具中,譬如, 婴幼儿用的:摇床、睡床、汽车座椅、手推车、提篮及秋千等,以及其它可供婴幼儿休息或睡 眠的载具,且,不以此为限。
[0055]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载具200、200'的头靠支撑件20设置于承载空间10邻 近婴幼儿之头部处,且头靠支撑件20包含相互对应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 第二头靠止挡部22,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靠止挡部22之间围出限制躺于承载空间 10内的婴幼儿之头部摆动范围的止挡限位空间24。从而在第一头靠止挡部21及第二头 靠止挡部22的止挡作用下,使得婴幼儿头部的摆动限制在止挡限位空间24内,进而限制婴 幼儿之头部左右摆动的角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安全角度,防止婴幼儿头部摆动幅度过大, 实现了正确地对婴幼儿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以避免婴幼儿养成偏头的习惯,保障了婴幼 儿头部的血液正常循环,进而保障了婴幼儿健康的成长发育,且使用非常方便;另,本实用 新型的婴幼儿载具200、200'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的优点。
[0056] 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 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 一种婴幼儿载具,包括载具本体以及设置于载具本体表面的头靠支撑件,所述载具 本体具有一供婴幼儿相对水平面倾斜躺着的承载空间,躺于所述承载空间内的婴幼儿的头 部可于所述承载空间内摆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设置于所述承载空间邻近婴幼 儿之头部处,且所述头靠支撑件包含相互对应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 止挡部,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围出限制躺于所述承载空间内的婴幼 儿之头部摆动范围的止挡限位空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 部以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 范围小于或等于100度。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 部以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 范围小于或等于70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头 部以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角 范围小于或等于60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还包含由所述第一 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向上延伸出的一辅助止挡部,所述辅助止挡部连接于所述第 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止挡部靠近婴幼儿之头部 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止挡部、第一头靠止挡部及 第二头靠止挡部三者共同形成一体结构。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呈U字型。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 述载具本体的表面。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为硬性材料、软性 材料或硬性材料与软性材料的组合。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 挡部以所述载具本体左右两侧之间的中心线呈对称的设置。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 挡部相面对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本体还包含支撑架、床架 及床垫,所述床架绕一水平枢转轴线枢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床垫铺设于所述床架上并与 所述床架围出所述承载空间。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与所述床垫共同 形成一体结构。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具有用于放置婴幼儿躯 干的主垫靠部、用于放置婴幼儿头部的头部垫靠部及用于放置婴幼儿足部的足部垫靠部, 所述主垫靠部连接于所述头部垫靠部及足部垫靠部之间,且所述头部垫靠部、主垫靠部及 足部垫靠部沿所述水平枢转轴线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设于所 述头部垫靠部。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足部垫靠部朝靠近所述主垫 靠部的方向呈逐渐下降的设置,所述主垫靠部及所述头部垫靠部朝远离足部垫靠部的方向 呈逐渐上升的设置。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还具有护边,所述护边围 绕连接于所述头部垫靠部、主垫靠部及足部垫靠部的外围,且所述护边由内向外呈逐渐上 升的设置。
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幼儿载具是婴幼儿睡床。
1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婴幼儿载具是婴幼儿摇床。
20. -种用于婴幼儿载具的头靠组合件,包括供婴幼儿之头部垫靠的靠垫件及设置于 所述靠垫件表面的头靠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包含相互对应且彼此分隔开 的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围出限 制躺于所述婴幼儿载具内的婴幼儿之头部摆动范围的止挡限位空间,所述止挡限位空间限 制婴幼儿的头部以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 边摆动的摆角范围小于或等于100度。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 头部以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 角范围小于或等于70度。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限位空间限制婴幼儿的 头部以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两者之间的中心线为基准做双边摆动的摆 角范围小于或等于60度。
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与靠垫件共同形 成一体结构。
24.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 止挡部相面对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25.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还包含由所述第 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向上延伸出的一辅助止挡部,所述辅助止挡部连接于所述 第一头靠止挡部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之间。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止挡部靠近婴幼儿之头 部的侧面呈弧面结构。
27.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止挡部、第一头靠止挡部 及第二头靠止挡部三者共同形成一体结构。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呈U字型。
29.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支撑件为硬性材料、软 性材料或硬性材料与软性材料的组合。
30.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头靠组合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靠组合件可拆卸地设置于 所述婴幼儿载具。
【文档编号】A47D7/00GK203873403SQ201420208510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5日
【发明者】寇永超 申请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