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取暖茶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取暖茶几,包括一个桌面,所述桌面的上部安装有烹煮炉,在所述桌面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下方分别固定安装四个加热支撑腿;所述四个加热支撑腿中设置电加热装置;所述桌面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隔热板上的导热圆筒以及矩形隔热槽支撑在所述隔热板的上方;在所述导热圆筒和所述矩形隔热槽之间设置有冷却水。本实用新型在桌面的下方设置了隔热板,可以将烹煮炉底部的热量尽量与四个加热支撑腿散发的热量隔绝开。另外,冷却水的设置可以防止烹煮炉的底部热量集中形成危害,以利用冷却水的大热容比吸收热量,同时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至于在烹煮炉停止工作之后桌面温度冷却过快,使得桌面上的茶水很快变冷,影响饮用。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电能加热取暖以及烹煮茶品的茶几。 一种电取暖茶几
【背景技术】
[0002] 图1显示的是一种现有电取暖茶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取暖茶几与CN102578812B 中公开的电取暖桌类似,在电取暖茶几的桌面的上部,安装有烹煮炉。在电取暖茶几桌面周 边四个角的下方,分别固定安装四个加热支撑腿,在四个加热支撑腿下部安装有暖脚底座, 暖脚底座中安装有取暖装置。使用时,电取暖茶几上部的烹煮炉可以用于茶品烹煮操作,暖 脚底座中的取暖装置可以用于对脚部进行加热取暖。
[0003] 在四个加热支撑腿中设置有电加热装置,用以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加热取暖。但 是这样设置的电取暖茶几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四个加热支撑腿中的电加热装置中产生的热 量会通过加热支撑腿传递到电取暖茶几的桌面,加上上部的烹煮炉本身散发的热量,一方 面会导致电取暖茶几桌面过热甚至烫手,另一方面会使烹煮炉下部过热,导致烹煮炉线路 故障发生危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方案,以避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取暖茶几,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 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取暖茶几,包括一个桌面,所述桌 面的上部安装有烹煮炉,在所述桌面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周边四个角 的下方,分别固定安装四个加热支撑腿,在所述四个加热支撑腿底部安装有暖脚底座,所述 暖脚底座中安装有取暖装置;所述四个加热支撑腿为椭圆截面的直筒状结构,其内设置有 电加热装置,其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桌面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隔热板上的导热圆 筒以及矩形隔热槽支撑在所述隔热板的上方;在所述导热圆筒和所述矩形隔热槽之间设置 有冷却水。
[0006]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四个加热支撑腿中的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支撑 腿传递到电取暖茶几的桌面,在桌面的下方设置了隔热板,并且通过导热圆筒以及矩形隔 热槽对桌面进行支撑的同时,还可以将烹煮炉底部的热量尽量与四个加热支撑腿散发的热 量隔绝开。另外,冷却水的设置可以防止烹煮炉的底部热量集中形成危害,以利用冷却水的 大热容比吸收热量,同时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至于在烹煮炉停止工作之后桌面温度冷 却过快,使得桌面上的茶水很快变冷,影响饮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
[0008] 图1显示的是一种现有电取暖茶几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取暖茶几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3显示的是图2所示电取暖茶几局部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0012] 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取暖茶几的结构示意图;图 3显示的是图2所示电取暖茶几局部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取暖茶几包括一个桌面1,与【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 现有技术类似,桌面1的上部安装有烹煮炉2。图中烹煮炉2仅仅是示意性的表示,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参照文字和附图进行理解,烹煮炉2可以是任意一种可用于烹煮茶品操作的 炉具,例如电磁炉、燃气炉等。
[0014]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地方是,在桌面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隔热板3,隔热板3的周边 四个角的下方,分别固定安装四个加热支撑腿4,在四个加热支撑腿4底部安装有暖脚底座 5,暖脚底座5中安装有取暖装置(图中未示出)。暖脚底座5中的取暖装置可以用于对脚 部进行加热取暖。
[0015] 另外,四个加热支撑腿4为椭圆截面的直筒状结构,其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图中 未示出),加热支撑腿4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1,用以对使用者的腿部进行加热取暖。为 了避免四个加热支撑腿4中的电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通过加热支撑腿传递到电取暖茶几 的桌面1,在桌面1的下方设置了隔热板3。
[0016] 在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桌面1通过固定设置于隔热板3上的导热圆筒6以 及矩形隔热槽7支撑在隔热板3的上方。本实施例中,导热套筒6是对应于烹煮炉2所在 位置的一个圆筒形部件,该导热套筒6的直径大于烹煮炉2所在的范围,可以将整个烹煮炉 2的底部包围住,从而将烹煮炉2底部的热量尽量与四个加热支撑腿4散发的热量隔绝开。 进一步的,在导热圆筒6的外侧围绕设置有一个矩形隔热槽7,用于进一步将导热圆筒6形 成的导热通道通过矩形隔热槽7和导热圆筒6之间形成的空间进行隔绝,达到了良好的隔 热效果。同时,由于导热圆筒6和矩形隔热槽7可以形成很好的支撑结构,使得桌面1可以 牢固的支撑在隔热板3上方,不会被轻易压翻倾斜。
[0017] 为了防止烹煮炉2的底部热量集中形成危害,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导热圆筒6 和矩形隔热槽7之间设置有冷却水(图中未示出),以利用冷却水的大热容比吸收热量,同 时可以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至于在烹煮炉2停止工作之后桌面温度冷却过快,使得桌面上 的茶水很快变冷,影响饮用。
[0018]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隔热板3上对应于导热圆筒6所在的区域具有一个圆形通 孔61,该圆形通孔61可以将烹煮炉2底部的热量导出到隔热板3的下方,以充分利用烹煮 炉2的热量进行取暖。
[0019]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 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 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 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 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取暖茶几,包括一个桌面(1),所述桌面(1)的上部安装有烹煮炉(2),其特征 在于,在所述桌面(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隔热板(3),所述隔热板(3)的周边四个角的下方, 分别固定安装四个加热支撑腿(4),在所述四个加热支撑腿(4)底部安装有暖脚底座(5), 所述暖脚底座(5)中安装有取暖装置;所述四个加热支撑腿(4)为椭圆截面的直筒状结构, 其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其表面设置有多个散热孔(41);所述桌面(1)通过固定设置于所 述隔热板(3)上的导热圆筒(6)以及矩形隔热槽(7)支撑在所述隔热板(3)的上方;在所 述导热圆筒(6)和所述矩形隔热槽(7)之间设置有冷却水。
【文档编号】A47B31/02GK203828381SQ20142024173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2日
【发明者】程晓敏 申请人:贵州美电热势力电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