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站立式办公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1768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站立式办公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办公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站立式办公椅。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办公椅普遍不太符合人体工学,即便号称有但却缺乏实质上的效应。市面上现有办公椅坐久了都会对人体多处或一些地方造成疲劳或伤害,坐着办公时间太长,其实身体都会疲惫的。影响办公效率,久坐容易引发一些颈肩腰腿部的健康问题。长时间低头伏案,使颈椎处于向前屈的劳累状态,颈后肌处于强直状态,导致颈肌慢性劳损,从而发展成为颈椎病的重要原因。长时间保持端坐姿势,肩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易压迫血管,从而导致血液供给不足,长时间端坐,背部肌肉得不到必要的活动,腰椎骨盆长时间承受全身的重量,会导致椎间盘组织弹性减退和脊椎骨质增生。坐得时间过多、过久,下肢持续屈曲,缺少活动,腿部肌肉的张力和收缩力就会下降,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久而久之,下肢静脉就会有淤血,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长期静坐,直肠附近的静脉丛易发生淤血,容易患痔疮。保持长期的坐姿会使得我们的脊柱承受的压力过大,使得颈椎和腰椎出现劳损甚至变形,附近的肌肉酸痛。长时间的久坐还可能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久坐不起的话,大腿很容易麻木,其实就是阻碍了腿部血液的正常流动。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站立式办公椅,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立式办公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站立式办公椅,包括支撑板、腰部支撑件,以及位于支撑板相连的后支脚架和前支脚架,其中,所述支脚架包括两个可调整长度的后支架,所述支撑板和腰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可调整所述支撑板和腰部支撑件角度的连接件。

一种站立式办公椅,其中,所述可调整长度的后支架包括一个固定支脚和可伸缩支脚,所述固定支脚为空心结构,可伸缩支脚的外直径与固定支脚的内直径相当,可使伸缩支脚 在固定支脚中有摩擦的移动,所述可伸缩支脚与支撑板相连,所述固定支脚和可伸缩支脚设置销钉固定。

一种站立式办公椅,所述可调整长度的后支架包括后支架下半部和后支架上半部组成,所述后支架下半部和后支架上半部连接处设置一转轴,转轴分别和后支架下半部和后支架上半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两个前支脚之间设置一个轴,所述轴上设置一个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设置两个立柱,所述立柱为可旋转的,当立柱旋转成直立状态时,其与底面所成的角度为10°—85°之间。

一种站立式办公椅,其中,所述腰部支撑件上设置可调整高度的手臂支撑件,手臂支撑件下方设置弹簧连接件,与所述弹簧连接件下方连接的为调整立柱,所述调整立柱竖向均匀地设置凹槽,所述扶手调节按键底部固定地设置一个斜撑,所述斜撑的末端设置一个凸起,所述凸起可以伸入立柱的凹槽中。

一种站立式办公椅,其中,在支撑板下方设置一个垫板,垫板的右端位于支撑板的前端位置,在所述垫板的右端设置一个转角器。

优选的,所述前支脚与地面的夹角角度为10°-85°

优选的,所述腰部支撑件的顶部设置一可以上下调整的颈托,所述颈托为弧形形状。

优选的,所述腰部支撑件位于中下部呈弧度凸起。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呈椭圆形凹槽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所述支脚架包括两个可调整长度的后支架,所述支撑板和腰部支撑件之间设置有可调整所述支撑板和腰部支撑件角度的连接件,再通过前支架的倾斜,可以使座椅直立起来,这样可以实现直立办公;

2、通过在所述转角器下方设置一个垫腿延长件,在座椅直立、实现直立式办公状态时,可拉伸垫腿延长件,在支撑板与垫腿延长件前段垫板间形成空间,完成较为轻松的屈 腿式站立办公,垫腿延长件前段垫板可供屈腿时受力倚靠。

3、通过在腰部支撑件的顶部设置一可以上下调整的颈托,所述颈托为弧形形状,可以缓解使用者颈部疲劳;

4、通过在所述靠背上设置可调整高度的手臂支撑件,可以将使用者的两个手臂托起支撑,减少长期使用电脑者悬空手臂而造成的肩周炎等疾病。

5、通过在所述腰部支撑件位于中下部呈弧度凸起,可以实现对使用者的腰部的保护。

6、通过在所述支撑板呈椭圆形凹槽形状,可以保证在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的臀部更加舒适地靠住座椅。

7、通过在所述两个前支脚之间设置一个轴,所述轴上设置一个踏板,所述踏板的前端设置两个立柱,所述立柱为可旋转的,当立柱旋转成直立状态时,其与底面所成的角度为10°-85°之间,这样可以保证使用者在使用时,其脚和身体保持协调舒适的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座椅站立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座椅的坐立使用状态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座椅的平躺使用状态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座椅的站立使用状态伸缩前支脚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座椅的站立使用状态伸缩前支脚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座椅的非站立使用状态伸缩前支脚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座椅手臂支撑件的调整高度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座椅屈腿站立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一种站立式办公椅,包括支撑板4、腰部支撑件11,以及位于支撑板4相连的后支脚架和前支脚架5,所述后支脚架包括两个可调整长度的后支架,所述支撑板4和腰部支撑件11之间设置有可调整所述支撑板4和腰部支撑件11角度的角度调整器10,可以调整的角度是90°-180°之间,在椅子在站立使用状态时,其支撑板4和腰部支撑件11角度是180°。在椅子的非站立使用状态下,如图2所示,其连接件11,其调整角度是通过腰部支撑件11和支撑板4之间的角度调整器10来实现的,如图3所示,图3为平躺使用状态示意图,当调整腰部支撑件11和支撑板4之间的角度为180度,后支撑脚处在收缩状态时,就是如图3所示的平躺状态图,当调整腰部支撑件和支撑板之间的角度为90度时,就是图2所示的坐立状态示意图。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调整长度的后支架包括一个固定支脚8和可伸缩支脚9,所述固定支脚8为空心结构,可伸缩支脚9的外直径与固定支脚8的内直径相当,可使伸缩支脚9在固定支脚8中有摩擦的移动,所述可伸缩支脚9与支撑板4相连。如图2所示,在椅子在非站立使用状态时,相应的可伸缩支脚9滑进固定支脚8的空心结构中。所述固定支脚和可伸缩支脚设置销钉12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得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可调整长度的后支架包括后支架下半部19和后支架上半部20组成,所述后支架下半部19和后支架上半部20连接处设置一转轴13,转轴13分别和后支架下半部20和后支架上半部19相连。当椅子处在站立使用状态时,后支架下半部20和后支架上半部19通过转轴旋转,使支架下半部20和后支架上半部19相互平行。如图5所示,当椅子处在座立使用状态时,后支架下半部20和后支架上半部19通过转轴旋转,使支架下半部20和后支架上半部19呈一定的角度。

所述两个前支脚5之间设置一个轴,所述轴上设置一个踏板6,所述踏板6的前端设置两个立柱7,所述立柱7为可旋转的,当立柱旋转成直立状态时,其与底面所成的角度为10°-85°之间。如图2所示,在椅子在非站立使用状态时,所述踏板6可以沿着两个前支脚5之间的一个轴转动,缩回到支撑板以下。

如图7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腰部支撑件11上设置可调整高度 的手臂支撑件3,手臂支撑件3下方设置弹簧连接件14,与所述弹簧连接件14下方连接的为调整立柱18,所述调整立柱18竖向均匀地设置凹槽16,所述扶手调节按键15底部固定地设置一个斜撑17,所述斜撑的末端设置一个凸起21,所述凸起21可以伸入立柱的凹槽16中。当需要调整手臂支撑件3时,可以按下调节按键15,这样凸起21从凹槽中脱出,通过手臂按压手臂支撑件3就可以向下调整高度,当需要向上调整时,不需要手臂向下按压,通过弹簧连接件14使手臂支撑件3上升,当调整完毕,凸起21可以伸入相应的立柱的凹槽16中,可以使手臂支撑件3稳定。

如图3所示,在支撑板下方设置一个垫板23,可以对椅子的支撑板4有个加强支撑作用,另外在垫板23的右端位于支撑板的前端位置,在所述垫板的右端设置一个转角器22,可以调整支撑板的角度和固定作用。

如图8所示,在转角器22下方设置一个垫腿延长件24,可以在直立办公状态下,手动延该垫腿延长件24,当调整完毕,即为椅子屈腿站立状态,延长件24前段垫板可为屈腿动作提供支撑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前支脚5与地面的夹角角度为10°-85°,这样,可以使使用者在使用椅子,具备一个倾斜的角度,类似于躺着办公。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腰部支撑件11的顶部设置一可以上下调整的颈托1,所述颈托1为弧形形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腰部支撑件11位于中下部呈弧度凸起2,可以实现对使用者的腰部的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支撑板4呈椭圆形凹槽形状,可以保证在使用状态下,使用者的臀部更加舒适地靠住座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